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四节 入道的方便——持息念
发布时间:2023-10-17 04:06:18作者:大众学佛网第四节 入道的方便——持息念
最后,想藉此提供一个最简单易行的修四念处法门,这法门就是念息十六行。念息一词,新译持息念,亦有依音译念阿那般那,或简称念安般的。音译姑不论,意译中,私意以为:念息一译很顺汉语语法,所以采用了它。它——念息十六行,可浅可深,浅则是初业行者下手的最佳方便,深则是正行者得慧解脱的坦途,而且,也是大、小乘的共道。从现存的《佛说念安般经》①(注释:此经收在《佛教大藏经》第二十七册。)看,可知此一法门是佛陀的亲口 教授,幸勿等闲视之!
念息十六行,是以出入息作为念的所缘,其中一一行是它各个阶段的指针。它依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分为四分,每分又分为四行,故称为念息十六行。此外,在念息方面,尚有数息一门,不在此十六行之内,不可相混。
下面,依四念处的分类,谈谈它的修法。
十六行的名目是:知息长、知息短、知息遍一切身、静止身行;知喜受、知乐受、知心行、静止心行;知心、令心欢喜、令心摄持、令心解脱;观无常、观无欲、观出离、观灭。
先谈前四行的身念处:行者要想身心安定,先决条件,就是令身心调适。要身心调适,便要调身调心。调身调心这二者,不论是谁先谁后,其结果都是一样,因为先调身,调到真能安适,其心亦易就范而成就安适了。先调心也能如此成就身调。不过,调身易,调心难,所以,这里修念息行,乃是从易下手处着眼。依息调身,以调身来调心,盖出入息属身行,身的静躁,关系着息的粗细,遂施设念息四行。复次,如上说,我人的气息,是依身行,而身行亦必藉出入息,故念息即是依身念息,依息的依处念息,如是,念息得名身念处,若念随顺慧住于缘中,使息行身处呈静止状态。当息与身俱呈静止(安住)状态时,那就是具足身念处了。
此下,略述四行方便。
第一、知长:这一行若是具体地说,则是念入息,入息长,知它是长;念出息,出息长,亦知它是长。
第二、知短:若具体说,亦如知长,不过反长为短而已。
然而,这二者应当合说,谓在念出入息中,念念俱观长息知长,短息知短,没有先观长息后观短息之分。因为它的作用在于修习心知能有专一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明了性,我认为行者应切实的注意到这点。至于这二行的成满界限,当是要待到心知修习得极明了极细密时,自然会进入后行,因为全身毛孔本来就会呼吸,只以平时心粗,没有能力观察得到。
第三、知息遍一切身:所言“一切身”,即指一个人从头发乃至足趾等一切身分以及其中所有毛孔窍穴,简单地说,乃一个人全身的毛孔和器官空窍。“遍”是充满义,故此念息第三行,除观鼻息出入之外,更观鼻中出入之息充满全身,出入于全身孔窍之中。如是,悉心观察,直到能明了觉知此事一切情状,然亦不着。行者,经数数修习,成就知息遍一切身,得身心异常调适功德。
第四、静止身行:行者仍念出入息,由于前三行的功德,懈怠、懒惰、睡眠等过失都已弃舍遣除,粗息已灭,身轻安隐,此即成就身念处。
说身念处已了,次当说受念处四行。
第一、知喜受:行者,由成就身念处,心生喜受,由此令心于息中得安住念,安住是定相,行者初得定,心生大喜。以是因缘,名为知喜受。
第二、知乐受:行者,心生大喜故,身益调适,遂得身柔软,遍身大乐。如经说:“心喜则身猗猗,调柔也,身猗则受乐。”是为知乐受。
第三、知心行:由身乐能生贪烦恼过失,令心退失定境。于是,觉知贪从受生,受从心生,是心行,遂于念出入息中修受心行对治方便,遮止此受,是为知心行。
第四、静止心行:行者既知心行过患,立即制止过患生起。由修习力,于此粗受,能予遮止。
粗受遮后,行者之心,便得安隐住于出入息念,不沉不掉,获至等持,是为成就受念处。已说受念处念息四行,心念处四行今当说。
第一、知心:行者,由能制止心行过患,得心等持,见心寂静。因此,能洞察心行。心行者,即心所行法,谓生法、灭法、染法、不染法、散乱法、摄持法、正法、邪法……如是等诸法,都是心之所行。知是心所行法,于等持中,念出入息,即知心所应住或不应住。
第二、令心欢喜:前面,念息修身念处时,因得静止身行,自然生起喜乐,为防受喜生贪,灭除贪过患,故修静止心行,令心增上,进住等持。今者,虽住念息等持,然以力弱,有时生起惛沉,令心不明了。所以,要故意使心生欢喜,以遣惛沉。
第三、令心摄持:行者住等持中,有时也会心生掉举,不得宁静。这时候,应当用摄持心的方法,令心还归于定。惟这种方法,等于是强制掉举的心就范,若不熟修前面这些方法,就没有高度的观察力和明了心,更不能令身心轻安适悦,这样,还谈什么除掉还定,令心安住在念出入息的念上呢?所以,除掉举,要有高度的警觉心,观察、明了,弃舍顺从烦恼,不平等住和不宁静的过患,而这还有其它的必要条件,那就是已能令身心轻安适悦,有堪任善法的能力——没有粗重不堪任之障——以及依等持力引生正定,使还归念出入息的正念等持中。
上来所说心念处的第二、第三行,可说是专为断除三摩地的沉、掉障碍施设的。
第四、令心解脱:行者惛沉、掉举二法既离,这时的心,便安住在没有烦恼、边执,远离系缚的平等舍心上念出入息,是为念息心得解脱。
已说心念处四行,最后说法念处四行。
第一、观无常:由修念出入息诸行,心达寂静等持故,如实觉一切有为法无常、空、无我,诸有为法生时空生,灭时空灭,其中,无人、无我、无作者、无受者,是为念出入息观无常。
第二、观无欲:由观无常行,觉无常行故,断诸烦恼结使;断诸烦恼结使,即是无欲(断行),是名念出入息观无欲。
第三、观出离:烦恼断故,心则厌离,是名念出入息观出离及得出离。
第四、观灭:以心离故,得一切灭,是名念出入息观灭及得灭。
念息法门,除了十六行,此外,还有六因缘方便。六因缘即所谓:数、随、止、观、转缘、清净。“数”名数出入息,如从一到十之类;“随,,名行者心随息出入;“止”名令心住出入息;“观”名行者见息系身如珠中缕;“转缘”谓转身缘心,也就是说,不观出入息在身上的感受,但观心上的感受;“清净”名行者离一切烦恼过患,心得清净。然《成实论》不主张用此六事,如论说①(注释:见《大正》三二·三五六中。):
此不必定,所以者何?是诸行中,不必要用数、随二法。行者但令心住息中断诸觉,故若能行十六种名为具足。
论中还特别推崇十六行为圣行、天行、梵行、学行、无学行,并解释说①(注释:见《大正》三二·三五六上。按:引文中“风行虚穴”的“穴”字,原书作“中”,疑是误植,权改。括号中“居”、“得”二字,原书脱落,今补正。):
风行虚(穴),虚相能速开导坏相,坏相即是空,空即是圣行,故名圣行。
为生净(居)天,故名天行。
为到寂灭,故名梵行。
为得学法,故名学行。
为(得)无学,故名无学行。
论中又说②(注释:见《大正》三二·三五六上、中。) :
不净观,未得离欲自恶厌,身心则迷闷,如服药,过则还为病……如跋求沫河边诸比丘,不净观故,深生恶厌,饮毒、坠高等种种自杀。
此(念息十六种)行不尔,能得离欲而不生恶厌,故名为胜。又,此行易得,自缘身故;不净易失。又,此行细微,以能自坏身故。不净行粗,坏骨相难。又,此行能破一切烦恼,不净但破淫欲。所以者何?一切烦恼皆因觉生,念出入息,为断诸觉故。
照这么说,念息十六行,应是修行的最好法门,故《修行道地经》称它是十六特胜。
惟最后要提醒我人注意的,是这一念息法门,不数息,不随息,只能念息出入,而且是把能缘念放在入息的起点和出息的终点,即鼻头和上唇处,并细心察知身息心念所起的各种变化。如:短息的心粗,长息的心细,息遍身的心最细等;但不许心随逐息或依止息与息一起从息的出入管道上来去。这样,才不至因念息在身理上产生任何障碍。
这段撰述,大抵以成实论师的思想为主,因为他谈定并不特指禅定,似乎也可解释为慧定。禅定难,慧定易,畏难喜易,人之常情,所以,我很欣然地接受它。不过,此论解释这十六行,过于简略,所以,这里所说的内容,有不少是取材于《坐禅三昧经》的教授。至于十六行名目的词语,则参考了多种典籍的翻译,经过了一番取舍推敲决定的,可能没有和任何一套译名完全相同,“愚而好自用”,读者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