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江苏原创歌剧唱响海外

发布时间:2023-08-16 04:03:15作者:大众学佛网
江苏原创歌剧唱响海外

《拉贝日记》巡演剧照。

《拉贝日记》在柏林国家歌剧院演出。

巡演期间在剧院举办的《拉贝日记》背景资料图片展。

当地时间7月10日,原创歌剧《拉贝日记》结束了在奥地利维也纳的演出,也结束了在欧洲的全部5场巡演,所到之处,均收获经久不息的掌声。一个月前,原创歌剧《鉴真东渡》在美国洛杉矶和纽约两地进行了4场海外演出,同样是好评如潮。江苏的原创歌剧近日频频“出海”,展示了中国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实力和水准;用一个个中国故事,表达了人类命运与共的理念;用艺术这种世界通用“语言”,搭建起联通中外文化的桥梁。

南京故事世界表达

原创歌剧征服国外观众

从7月3日到7月10日,从德国柏林到汉堡,再到奥地利的维也纳,江苏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巡演版在欧洲圆满完成5场巡演,给欧洲观众带去了心灵的震撼和感动,收获无数的喝彩和掌声。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江苏省演艺集团联合制作,江苏大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的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巡演版取材于约翰·拉贝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讲述了1937年末至1938年初,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南京的业务代表约翰·拉贝、教师明妮·魏特琳、传教士约翰·马吉等二十多位国际友人建立安全区,保护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并为南京大屠杀史实存证的历史故事。约翰·拉贝因此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

《拉贝日记》巡演版在德国获得颇多好评。德国当地媒体称:《拉贝日记》在德国歌剧艺术中站稳了脚跟。德国权威歌剧类杂志《歌剧望远镜》发表题为《一个在中国的德国英雄》一文,从音乐、演唱、舞美等角度肯定了这部作品。一位在柏林国家歌剧院工作的华人看完后更是泪流满面,他说:“我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年,第一次听到中国歌剧,真的非常激动,这部歌剧演绎得很棒,很感人!”《拉贝日记》是这座有着277年历史的欧洲古老歌剧院舞台上演出的第一部中国原创歌剧。

除了歌剧版,《拉贝日记》还在约翰·拉贝先生的故乡——德国汉堡上演了音乐会版。据歌剧出品方在演出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演出结束时,现场响起了持续近20分钟的热烈掌声。

这是歌剧《拉贝日记》首次“出海

”,却并非江苏原创歌剧“出海”首秀。

继2016年在日本巡演之后,今年6月,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的原创歌剧《鉴真东渡》成功完成赴美演出,将唐代高僧鉴真不畏艰险,东渡弘法这一文化交流的传奇故事搬上美国舞台。

唐天宝元年,日本年轻僧人荣睿和普照受遣,来中国邀请高僧前往东瀛弘扬佛法,鉴真应邀决意东渡,却受到弟子们的极力阻拦。鉴真不为所动,毅然启程;期间六次出海,历经千辛万苦,双目失明后依然不屈不挠,终于在公元754年到达东瀛弘扬佛法、传播大唐文化。全剧用西方的歌剧艺术形式,以真实的人物和虚幻的场景,歌颂了鉴真慈悲普度的悲悯情怀、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

据介绍,《鉴真东渡》在美国东西海岸的四场演出备受当地观众好评,不少美国观众表示,歌剧非常精彩,它表达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鉴,主题非常好,而且演出的水准非常高,期待更多的中国艺术作品来到这里。

西方艺术东方内核

撼动人心的是人类共同的情感

不论是《拉贝日记》的故事还是《鉴真东渡》的历史,很多欧美观众对此并不熟悉。但情感和艺术的相通完全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加上采用西方人熟知的歌剧形式的表达,《拉贝日记》和《鉴真东渡》这两部剧因此获得国外观众的共鸣与青睐。

以人道主义的“爱”与“拯救”为主题的原创歌剧《拉贝日记》,通过国际友人的义举和他们在南京大屠杀现场个人遭受的困境,展示出人类劫难的无差别性,将一段中国人的痛史,转述为全人类意义上的生命和精神的劫难,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升华了主题。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观看了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在德国的首演,演出结束后,他说:“通过这种感恩的表达,也在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信息:我们不忘历史,同时我们这个民族也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拉贝日记》在柏林演出时,旅德著名作家、编剧严歌苓和友人一起购票观看。严歌苓创作的小说《金陵十三钗》与《拉贝日记》是同一历史背景。她认为《拉贝日记》在歌剧之乡柏林的演出很成功,她对媒体表示:“这部歌剧聚焦了身处黑暗与苦难中,国际友人所绽放的人道主义光芒。无论是创作选材、理念,还是渴望传达的精神内核,歌剧《拉贝日记》与《金陵十二钗》所表达出对爱的致敬与咏叹,都有不谋而合之处。”

执导歌剧《拉贝日记》巡演版的是美国芝加哥歌剧院和休斯敦歌剧院驻院导演、旅美南京籍优秀青年歌剧导演周沫。作为在南京出生成长、学习立业于美国的导演,她希望借由这种国际友人“见证者”的视角,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人在那个特定历史事件中的故事。欧洲巡演的成功给了这位南京籍年轻导演很大的鼓舞。她说:“一方面证明我们三年的努力是值得的,另外一方面,让我对整个人性的共通更加有信心。因为,在并不是很了解拉贝的情况下,当地观众对这个故事感同身受,演出结束后,很多德国人跟我说,他们回家之后立刻就上网去搜索这段历史。因为他们被这个故事打动了。所以我们要持续用这种更加国际化、世界能够听得懂的声音,把自己的故事,有着中国灵魂、南京灵魂的故事带出去。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多这样的机会。”

《鉴真东渡》在美国成功演出后,导演邢时苗也表示: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即便存在语言不通和审美差异等障碍,也并不妨碍国外观众的欣赏,“艺术的欣赏是无界的,只要是打动人的,就能够被所有人接受。”

《拉贝日记》和《鉴真东渡》都是作曲家唐建平的作品。此前,他曾表示,《鉴真东渡》在美国引发强烈反响是他未曾想到的,也说明了中国歌剧的生命力,“我们用中国的方式表达人类对爱和和平的向往,以人类共同的情感去打动人,相信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观众喜欢中国文化。”

精心打磨精品呈现

扬帆“出海”加强文化交流

“中国故事,世界表达”,这是当前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命题。《鉴真东渡》和《拉贝日记》这两部江苏原创的歌剧,都围绕这个命题,启用最专业的创作团队,潜心创作,精心打磨,成为国际艺术舞台上的靓丽风景线。

两部歌剧的作曲都是由著名作曲家唐建平操刀完成。《鉴真东渡》是由著名编剧冯柏铭、冯必烈联手打造剧本,著名导演邢时苗执导。享有世界声誉的旅美歌剧演唱家田浩江饰演鉴真大师,优秀青年歌唱家薛皓垠、柯绿娃携手江苏女高音歌唱家殷桂兰联袂奉献。《拉贝日记》从2017年剧场版诞生,到2019年巡演版首演,两年多时光中,中外编创团队将这部中国原创歌剧作品进行了细致打磨,中外艺术家们充分释放文化交汇中产生的创造力和融合力,创新之处涵盖作曲、编剧、导演、舞台美术、服装、灯光、多媒体等众多领域。

《拉贝日记》中约翰·拉贝的饰演者之一薛皓垠先后参加了这两部歌剧的演出,到不同的国家演绎中国故事,让他有着深深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薛皓垠说:“能把原创歌剧《拉贝日记》首次带进了欧洲最古老的几个歌剧院内,我们感觉到十分的幸福,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拉贝日记》创作团队从外国人、见证方的视角看当时南京城、中国人正在经历着什么。对于中国观众,在剧中看到的是国际友人的人道主义义举以及他们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的场景,制造了我们对常见题材艺术作品的“熟悉的陌生感”,引发欣赏兴趣;对于国际观众,用他们熟悉的面孔和视角,切入鲜为人知的历史现场,给他们带来的是真实的震撼感。

事实上,除了歌剧演出之外,《拉贝日记》巡演期间还在剧院举办《拉贝日记》背景资料图片展。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制作的展览,收集了在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冒险留在南京的各国友人留存的资料,这些图片记录了暴行也记录了正义,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谱写了一曲珍爱生命、追求和平的赞歌。

用原创的优秀剧目,搭建起一座联通中外文化的桥梁,“让世界读懂中国,让中国故事远播世界”,这正是《拉贝日记》和《鉴真东渡》“出海”的意义。

本文图片由江苏大剧院提供

SourcePh"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