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霖警官:颜丙三教咏
发布时间:2022-07-26 14:58:51作者:大众学佛网
『颜丙』,这位居士了不起。在《居士传》卷三十一里面,清朝彭际清居士他说,「如如居士」,就是颜丙,「如如居士」者,「雪峯然公嗣也」。这个颜丙,如如居士他「尝作三教咏」。他这一段原文非常地深,这个颜丙居士他写的这个境界非常地高。我先把他这个原文念一遍,「甞作三教咏曰,硬似绵团软似铁,六月炎天一点雪。露柱灯笼笑点头,哑子得梦向谁说。古来三教强安名,如来杜口于磨竭。夫子谓默而识之,老聃谓大辩若讷。直饶剖破作一家,不免落在第二月。」这一段非常不简单,我刚开始看的时候看不懂,第一次在看的时候,我不太清楚颜丙讲的这个境界在说什么。后来再看第二遍的时候,啊,恍然大悟,懂了一点了。
这里面有一个名词,我先解释一下,「老聃」就是老子,「夫子」就是孔子,「如来」,当然就是佛陀了。那么「磨竭」就是什么?「磨竭」就是我们一般佛教里面讲又叫羯磨,传戒的时候,有得戒大和尚、羯磨和尚、教授和尚,羯磨就是佛教用语,它是佛教的术语。在僧团制度里面,尤其是在结夏安居,在布萨诵戒的时候举行,会举行羯磨。尤其梵网经菩萨戒,或是诵菩萨戒的时候,出家人僧众或是在家居士,都有半月、半月诵戒,叫布萨诵戒之后举行。类似于民主制度中的投票表决,可以说是僧团的会议。负责举行羯磨仪式的是上座比丘,称为羯磨和尚。
那么颜丙居士作这个「三教咏」,就是赞叹儒释道三教。他说,「硬似绵团软似铁」,三教都在讲一件事情,讲哪一件事情呢?讲心性之学,也就讲我们的这一念自性,也就是六祖大师开悟的那首偈语,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功德,我们自性它是超越对待的,它是绝待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它非青黄赤白,非大小方圆。只要相对性的东西,你说长跟短、高跟矮、美跟丑、是跟非、对跟错、好跟不好,这些都是世间相对待的东西,它不是自性里面的东西,自性是超越善恶的。也就是六祖大师跟惠明将军说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所以「硬似绵团软似铁」,这个在形容什么?这形容软硬不二。铁是刚的,绵球的话是软的,那在自性里面,它知道是软的,知道是刚的,但是自性它是超越软跟刚,就是软刚不二嘛。所以「硬似绵团软似铁」,这什么意思呢?强硬的时候,他心里慈悲得像绵一样,那么柔软。
「软似铁」就是什么?就是他虽然很慈悲,但是他非常坚持的时候,他非常坚持,比如说这位修行人他很慈悲,但他非常坚持的时候,他坚持不犯戒律的时候,他像钢铁般的意志,就「硬似绵团软似铁」。要做到这样的境界,除非他是能够见到自性弥陀。所以这个「硬似绵团软似铁」在讲自性,软刚不二。「六月炎天一点雪」,「六月」就是大家都太阳很热了,夏天啦,那冬天就是下雪了,很冷啦,就「六月炎天一点雪」,就表冷热不二。什么人可以「六月炎天一点雪」呢?他在炎热的夏天,他还很清凉。这个叫做「六月炎天一点雪」,冷热不二。
「露柱灯笼笑点头」,「露柱」就是什么?见到自性了,有一点光明了,「露柱灯笼笑点头」,见到佛性了,见到自性的光明了。「灯笼」就是什么呢?「灯笼」就是在黑暗里面,有一盏灯照出来。「露柱灯笼笑点头」,已经见到自性了,见到自性光明了,这等于是见到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了,这个叫「露柱灯笼笑点头」。
「哑子得梦向谁说」,哑子跟还在作梦的人,哑巴跟还在作梦的人,这比喻什么?哑子跟作梦比喻凡夫。那大悟的人他如何去向凡夫说他所证的境界呢?「哑子得梦向谁说」。这也可以讲说转凡成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以前像哑子一样,现在耳聪目明了,以前是在作无明大梦,现在已经从梦中醒觉过来了,叫「哑子得梦向谁说」。
「古来三教强安名」,儒教、道教、佛教,这些都是佛菩萨、上天的方便施设。就像佛陀为他的弟子跟众生开启了三乘法门,有缘觉乘,有声闻乘,有菩萨乘,但是讲到《法华经》的时候说,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这个叫做「古来三教强安名」,勉强跟它安个名,叫儒教、道教、佛教。度各种不同根机、不同因缘的众生。你看有些喜欢儒教的,喜欢《论语》,喜欢《孟子》的,喜欢《大学》、《中庸》的,诶,孔子来度他,用儒教来度他。喜欢修身成仙的,那老子就用《道德经》、《感应篇》来度他,《太上感应篇》。那喜欢明白心性之学,想来学三皈五戒的,想来了解一乘了义的,佛陀讲了三藏十二部来度他。
所以这个地方说,「如来杜口于磨竭,夫子谓默而识之,老聃谓大辩若讷」。你看他们三个圣人,佛陀在这个羯磨会议里面,「杜口」就是什么?没有说一句话,就像佛陀在圆寂的时候讲一句话,我没有一个字给众生。佛陀明明讲三藏十二部经典,说法四十九年,他说他没有说一个字给众生,这就「如来杜口于磨竭」。我们说大道无言,哪一法不是佛法?所以法无定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哪一法不是佛法?这是佛陀在《金刚经》里面说的。所以永明延寿大师说,「扑通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佛陀在开悟的时候讲一句法语,一切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所以「如来杜口于磨竭」的意思是说,佛陀所说的法,说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都在讲我们自性功德,如来所讲的如来智慧德相都是我们自性的智慧德相,这叫做「如来杜口于磨竭」。
「夫子谓默而识之」,如果你能够体会《论语》、《孟子》的微言大义,你要了解孔子所说的,也是你的性德。「老聃谓大辩若讷」,「讷」就是无法可说了,大智若愚啦。大智若愚,形容智慧如海的人,就是大智若愚。你看起来就好像很木讷,事实上他智慧如海,「大辩若讷」。
「直饶剖破作一家」,这一句就是很重要了,直到你能够打破我执、打破法执,再破一品根本无明,入一真法界,见法身了,就是「剖破作一家」。我的体悟是你入平等法界了,你见法身就入平等法界,住一真法界的时候,你见第一义谛,你进入空有不二的境界,成究竟佛。当然四十一品无明还没有破尽,是分证佛,但是四十一品无明破尽了,是究竟成佛。你入平等法界的时候,这个叫做「直饶剖破作一家」。
「不免落在第二月」,你还没有到达平等法界的时候,你没有见到第一义谛的时候,你不是见第一月,是见「第二月」,第一月是什么?第一月是如来自性,就是第一义谛,空有不二,就是天台宗里面的空观、假观、中观,进入中观境界,空有不二,这个是第一月。如果你把,你透过,你还有法执,你还有微细的惑,就好像你手遮到你的眼睛,看月亮的时候,你见到不是第一月,是见「第二月」,这叫做「不免落在第二月」。就是你还是没有破根本无明,还没有见自性,这叫「不免落在第二月」,这个意思。
这一段的「三教咏」非常地深,我刚才讲过,我看第一次的时候,我看不懂。这看了两遍以后说,诶,就觉得它这个很有意思。再深一层体会,终于看出来,他讲三教合一,入平等法界。你到平等法界的时候,老和尚说的,基督教也是佛示现的,阿拉也是佛示现的,穆罕默德也是佛示现的,耶稣也是佛示现的,天主教的也是观音菩萨示现的。那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就是「直饶剖破作一家」了,就入平等法界了。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十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