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故事:《庄子》:什么是“天人合一”?

发布时间:2023-10-25 04:05:35作者:大众学佛网
故事:《庄子》:什么是“天人合一”?

经过七个不眠之夜的思考,庄子休通过反思,确立了自己的本根论和方法论。他张开双臂,向西偏的残照,向山间断流,向残枝败柳以及可怕的兽骨尸首大声宣读自己得哲学诗篇:

“芸芸众生,请侧耳倾听罢!我将告诉你们,自然的本源,自然的本质!万物是物质,承载物质的是虚空,犹如海水承载帆船。物质是有形的,虚空是无形的,无形生有形,物质产生于虚空,有生于无。

“虚空是物质的本体,而虚空的本体是‘道’。道是一切的本源,道是极端抽象的本体,它无物不覆、无物不载;阔达四方,又微如菌体;高不可尽,又深不能极;它无形又有形,是如此的深不可测。没有了它,虚空就不能产生出物质,万物皆失去存在的根据,僵死而不息。

“在泰初的时候,知识被穷尽了,认识终止于它所不认识的地方;泰初时有‘无’,没有‘有’,也没有名状。后来才有了‘一’,道使‘一’获得了形体就生出万物。万物产生而条理井然,是为形,形寄寓着精神,精神经过修养返回于德,返回于德就是回复到最初的‘无’。

“众生啊,你可知道人生的真谛么?你们渴望逍遥快活的生活么?你们知道快乐的哲学么?让我来告诉你们罢。大若垂天之云的鹏鸟不依赖风的厚度就无法飞翔;浮游海上的舟船不凭借水的深度就不能航行;要想逍遥就得没有凭借。如何能够无所凭借呢?众生啊,要顺应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觉得不依赖或者凭借于自然。逍遥的境界在于超越自我,天人合一。对自然要认识与顺应,而不是妄动,不是凭借自然,驾驭自然。逍遥境界的道德修养在于包容万物为一体,以有害无害来划分行动言论的价值,避免陷入有用无用的肤浅实用论中。

“事物看起来复杂多样,此出于彼,彼亦依赖于此;生与死,可与不可,是与非等等对立的东西普遍存在着。因此是非作为矛盾的东西而存在,彼此对等,相互依赖,那么我们也就无需去计较是非了,不如顺其自然,只求客观的反映出对立之物罢了。在无穷变化的是非面前,我们除了用空明的心态去观察,还会需要什么妄动呢?凡存在的东西都有其固有的合理性,没有任何合理性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众生啊

,要从道的角度,从同一的角度去看问题啊。

“从道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了一个真理: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这个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同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间的万物表面上看起来千差万别,实际上都是相同的。天地一体,万物同一。天给予人形体,人本来就是要与天融为一体,人是天的一部分。天与人一体是绝对的,天与人对立是相对的,对于人来说天与人才是对立的,超出人的视界,从道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所以问题不是天奴役人,也不是人征服天,而是天与人不相胜。天与人在本质上是和谐的,同一的,天与人无所谓谁胜谁。通达这个道理,就知道人要融入混沌一体的世界中,与宇宙合为一体,置是非、尊卑等矛盾不顾,顺应自然的变化,不盲动,不强制划分宇宙的道理了。

“不要以人心去作用于道,不要以人力去助天。与天融为一体的人不知道生和死,藏天下于天下,将自己置于万物之中,从同一的角度出发,就不会感觉到有什么丧失。鱼在水中悠然自得,两两相忘;人在世界之中,同化于大道。道是一切变化的依赖。道对待万物,无不送无不迎,无不毁无不成。将万物融为一体,投入物质循环之中去吧。

“庄子休做梦变成了蝴蝶,欣然自得啊,醒来时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休。然而我真的是庄子休而不是蝴蝶么?从道的角度看,万物一体,蝴蝶就是子休,子休就是蝴蝶啊!这种相互融合的变化就叫做‘物化’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