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禅诗,最美的人生
发布时间:2023-09-19 04:06:39作者:大众学佛网每一个中国人,几乎都或多或少浸染着儒释道三家的思维,有人就说,中国人是“头戴儒家冠,身穿道家袍,脚踏佛家鞋”,把佛学当宗教未免有些局限,最好是能把佛学当做哲学看待,作为启迪智慧、反观人生、慰藉心灵的一种为我所用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古代,很多文人智者就正是这样,把佛学论证为禅理。这些禅理,又被他们精妙地写作一首首禅诗。今天,不妨读禅诗、染禅心、知禅理,懂一点儿禅的智慧。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唐代: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这首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而唐代诗人和僧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作为一首题赞诗,诗人深情赞美了一位虔诚的和尚,也有以寄托诗人自己的隐逸情怀。作为一首山水诗,诗人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写出了一帧诗意浓厚的山林晚晴图。空林一屋,远峰近壑,晚霞披洒,空翠迷蒙,自然幽雅,风光闲适,别有一种生意,引人入胜,诗作至今仍为精品。
竹里馆唐代: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全诗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试想在一片幽独的山野间,竹韵、琴音、啸声融和成一片,这种天趣不是俗世的人们能领略的,只有那中天的明月,融和了那天籁、地籁、人籁,照临着诗人厌绝了尘嚣的孤清身形,也照彻了他解悟而洞明的心。诗人那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你读后是否能有所感受呢?
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江雪》,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渔翁的存在是一种孤独的存在,却是伟大生命的强力意志与惊人定力的体现。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许自然地融入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正是这种感慨,诗人不用“山外”四月芳菲尽,而用“人间”。也许在桃花盛开的仙境会得到解脱;人生摆脱悲欢离合烦忧的办法,也许就在远离喧嚣的美丽和宁静中向你走来。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悟道诗宋代:某尼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诗人寻春不得,兴尽而归,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盎然十分了——春天竟在自家的门庭内!诸佛所证悟的真如法身原来人人具足,不假外求,本自无缺,可是又有多少人会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