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50亿打造世界佛文化之都 初具规模
发布时间:2023-08-08 04:04:20作者:大众学佛网法门寺50亿打造世界佛文化之都 初具规模
1987年4月3日,在地下沉寂了1113年的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那一刻就注定了法门寺辉煌时代的来临。如今,曾残破冷落的千年古刹旧貌换新颜,每天来自全球各地,肤色语言各异的虔诚瞻拜者,络绎不绝。昔日“关中塔庙之祖”、“皇帝佛国”隔世重回,盛唐时极尽尊荣的“世界佛都”已初具规模。因供奉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陕西省法门寺文化景区正成为陕西省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的又一张国际人文名片。
法门寺文化景区创意佛教文化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西部的扶风县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恒灵年间,因珍藏佛指舍利而闻名于世。随着法门寺唐代地宫面世,佛指舍利及数千件李唐王朝供佛珍宝包揽了十项世界之最。自1992年以来,佛指舍利先后被迎请至泰国、韩国和台湾、香港地区瞻礼供奉。每年都有百万人到法门寺瞻仰朝拜、探寻佛理、旅游度假,世界佛教团体多次在此举行聚会,多国政要前来观光访问。2004年,联合国评定法门寺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世界上最高的佛塔合十舍利塔在法门寺文化景区落成
2007年3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将法门寺文化景区打造为中国佛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文化世纪工程,进而发展成21世纪世界佛文化中心”的重大决定。从此,自极盛于唐之后就门庭冷落的法门寺在盛世中国迎来了新生。
法门寺文化景区总体规划9平方公里,分为佛文化展示区(5平方公里)和综合服务区(4平方公里)。佛文化展示区是主景区,包括佛、法、僧三区,呈“品”字形排列,主要由一塔(合十舍利塔),一寺(法门寺),一道(佛光大道)三个核心景点组成。综合服务区将全面打造满足僧俗四众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需求的旅游经济区。投资20亿元的法门寺文化景区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佛文化展示区包括合十舍利塔、十万人朝拜广场、佛光大道、山门广场工程及部分基础设施。投资20亿元的法门寺文化景区二期工程,包括建设法区的法门寺坛城博物院、佛教论坛等设施,全面展示世界佛教文化、历史文化和唐代地宫珍宝之精华;对现有寺院、博物馆进行扩建,以大唐法门寺瑰琳宫二十四院为蓝本,僧区将再现唐代法门寺“极人间之焕丽”的壮丽景观。
2009年5月9日,按照佛教规制,世界唯一的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被永久性供奉在法门寺文化景区高148米的合十舍利塔内,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由地宫升起,供广大游客、信众瞻拜。这被称为是对中国佛教历史文化的一次重大盘点,也是对佛门圣地的一次文化重建。合十舍利塔作为世界上最高的佛塔,已成为世界佛教的文化标志。
“佛文化展示区是法门寺文化景区最核心的部分,是法门寺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依托。” 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陕西法门寺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兵介绍说,“安奉佛指舍利的合十舍利塔不仅是景区标志性建筑,也是佛区的核心部分。”
“法门寺首先是佛文化,其次才是文化产业。
准确地说,法门寺的文化旅游产业,是植根于佛文化的旅游产业。做旅游其实是做文化,做文化旅游产业更是如此。景点如果没有文化,也就丧失了灵魂,很难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刘兵说,“法门寺的文化旅游产业能做多大,取决于我们的佛文化能做多深。与其他任何景点不同的是,法门寺本身就具有无比深厚的佛文化底蕴,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挖掘,不断有创新,力图用佛家的优秀思想和文化来造福社会,普渡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