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古人不学苏东坡,今人不学梁启超

发布时间:2024-10-10 04:33:35作者: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古人不学苏东坡,今人不学梁启超

净空法师:古人不学苏东坡,今人不学梁启超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243集 2012年3月14日讲于香港

“简录于下:法藏以无量心,发无量愿,起无量行,无不一一称真如法界。众生无量,国土无量。菩萨随顺众生,经不可说、不可说那由他劫,入不可说、不可说恒河沙佛土,悉以无量行海而严净之。”

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学习固然明理重要,这些修行的方法也非常重要。可是,真正对初学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榜样,你没有个榜样,你怎么学都学得不像。我初学佛的时候跟李老师,李老师就把这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告诉我,而且特别提醒我:古人不学苏东坡,今人不学梁启超。因为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家,举的例子都是在家人的,为什么呢?这两个人都是大文学家,在历史上顶顶有名的,他们是佛教徒。但是他不是真学,他的文人习气很重,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是个佛教的学者,佛学常识很丰富,说什么他都懂,他没有真干。也就是他没有真发心,他没有真放下。所以老师特别提出来,在家学佛可不能学他们。

那出家之后,李老师就介绍我一个榜样——印光大师,要认真学他。这是最近的一位祖师大德。怎么个学法?那就是《印光大师文钞》。《文钞》要常常读、要常常体会,把自己所体会到的落实到自己的生活、落实到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真像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的一生,所以我是用四句话做总结,他老人家一生总结十六个字,我把他刻成一个印章,这是印光大师的传法心印,“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这就是印光法师,印光法师就是这十六个字。

“敦伦”,“伦”是什么?“伦”是同类。“敦”是敦睦,就是相亲相爱,范围缩小一点就是人类;再缩小一点就是修净土的同修,一定要相亲相爱,像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一样相亲相爱。那叫敦伦;扩大就是《弟子规》上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要敦伦,要做到这一步;还要爱一切众生。爱一切众生,当然就不吃众生肉,这肯定的道理。

“尽分”,是尽我们自己的本分。这“分”是什么呢?我们的本分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就这十二个字。“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归纳起来,十二个字统统圆满。在佛法里面,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本分。皈依之后,“受持三皈,具足重戒,不犯威仪”,这是学佛人的本分。

修学净宗,净宗是大乘,那再加上四句,这四句“净业三福”最后一条讲的是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读诵大乘”就念这一部《大乘无量寿经》,其它的放下,唐太宗说来不及了,没有时间了。一部经,一句名号,自己这样学,也劝导别人,这敦伦尽分啊!

“闲邪存诚”,“闲”是防止,一切邪恶我们要防止,不能让他伤害我们。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是非,什么是邪恶,你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是经读多了就明白了,与经上相应的善法,与经上不相应的是恶法。经典是我们的一张挡箭牌,保护自己。

“存诚”,心总要存诚敬。你看有这样的条件,才信、愿、持名。这个信、愿、持名没有前面这个条件,跟净土结个缘,这一生能不能往生,真有大问题,不见得能往生。

所以,灾难遇到了,学佛的人去的也很多。千万不要以为:学佛的人,他学得很好,怎么他也走啦?我们凡夫看人只看表面,没有看到骨子里,没有看到他的心地。他的心是真的、是假的?不知道。

印老讲的这个话“闲邪存诚”,要这样的心才行。不懂得防止邪恶,不认识邪恶,不晓得“存诚”,真诚心,这些人念佛这个灾难还是度不过啊!念念不为自己,把自己给忘掉了,真正放下了,起心动念为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用什么手段?端正自己的心念教化众生,这就对了!自己心念不端正,怎么能教人?纵然自己心念端正了,说老实话,这是感得佛力加持,佛力要不加持,还是没有能力帮助人。

我们对佛、对菩萨要感恩。了解事实真相一定感恩。感恩的心生不起来,(说明)对事实真相了解得不够透彻。透彻,肯定感恩心升起来。感恩的心是性德,是自性里头本有的,生不起来那就有障碍。障碍要除掉,性德就现前了。

所以一定要学法藏比丘“以无量心”。无量心是真心,真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叫无量心。从无量心里面发无量愿,无量愿是清净愿、是平等愿,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有分别、有执着是小心量,心量没有拓开。我们现在需要大心量,为什么?大心量才有明显的感应,小心量就没有。发大菩提愿、大菩提心,要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现在地球上众生造的业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造得太过分了!任何力量都没有办法拯救这个社会,我们能在这个社会保全自己,就很不错了,就很难得!

能够有一些感动的人,这些人必然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不是三、五个,不是几十个,不是几百个,无量诸佛如来。这样的善根加持,对于这个法门,才能够相信,能够生欢喜心,能够依教奉行。不是容易事,也不是偶然的事情。

我们还是一直放不下,这就说明我们自己染污有多深、业障有多重,怎么劝都回不了头来,那最后的结果还是随着灾难而去啊!该去者去,该留者留。这些善心人士去,我们相信虽然他没有办法往生,他毕竟是个善人,果报一定在人天。来生又到人道来了,福报大的到天道去了,肯定这些地方去了。他将来能不能生净土?肯定会生净土,就是看他什么时候回头。极乐世界的佛菩萨都会照顾他们,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地球上的众生跟我们的缘最切,我们刚刚离开。换一句话说,关系最深。这些众生依旧在六道受苦受难,我们能不关心吗?现在关心没用,没有能力帮助他,到了极乐世界就有能力了,真的可以帮助他了。所以,往生极乐世界不是为自己,这一点很重要!往生极乐世界还是大愿——为众生。我为众生求生净土,这个心是无量心,绝不是为自己求安乐,为众生生净土,为众生生佛道,这是无量心、无量愿、无量行。

……

佛度本自清净庄严,众生本来是佛,这是从理上讲。所以,干这个事情要三轮体空,不能着相。“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想而无想,无想而想”,能不能体会这个意思?能不能想?可以想。想,要不着相;想,要不分别;想,要不执着。想即是无想,说即是无说,行即是无行,你想、你说、你行与法性相应。我们现在就是与法性不相应,与烦恼相应,与情执相应。麻烦在此地啊!这叫凡夫。如果我们的想、我们的说、我们的行与自性相应了,那就成佛了,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

凡夫的想,头一个是想自己。佛菩萨的想没有自己,这一句话就讲清楚了,他没有自己,他所想的是为别人,所说的是为别人,所行的也是为别人,没有自己,别人跟自己是一不是二。所以,无量劫来现身说法,帮助一切众生全是义务的。这个道理我们现在搞清楚了,自己给自己治病还要钱吗?不是给家人,家人亲,不是一体。一体,是我们身体、手足,这一体。我身体有问题了,我用手按摩自己的身体,还要收费吗?给谁说?芸芸众生不知道是一体啊!天天计较,计较到今天已经不像话了,为什么?全是假的。药物也是假的,没有真的东西;饮食也是假的。

现在人学会骗人,没有一个不骗,连自己也骗。现在人也很聪明,他什么都不相信,他只有今天没有明天,今天尽情地去享受、尽情地欢乐,明天死了就算了。他不相信有来生,人死如灯灭,所以,活一天拼命享受一天,不择任何手段,这还得了啊!这真正叫无法无天,恶贯满盈,只有天地鬼神来收拾他了。佛菩萨虽然慈悲,佛菩萨是教学,学生不听了,老师失业了,没地方教了。老师在这个地球上失业了,其它地方还行,还没问题。地球这一块失业了,老师走了。

末后讲到“三轮体空,庄严净土”。心里头没有丝毫庄严的念头,干干净净;度脱无量众生,没有度脱众生的执着,没有度脱众生的分别,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觉。

“所以者何?以法界,即非法界故。”

“法界”是个假名,佛为了教学,起这个名字称它为法界。你如果认为真有法界,你就错了,你执着名字相了。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上讲过,听经,“不执着言说相,不执着名字相,不执着心缘相”,你就真听进去了,为什么?跟法性相应。你看经呢,不执着名字相,名词术语。“法界”是名词术语,你了解它的意思,可别着它的相,也不能有心缘相,你真的看懂了、看进去了。那么换句话说,着相没听懂,也没看进去,那要问一问:现在有几个人不着相?有几个人做到马鸣菩萨的这三个条件?做不到啊,这条件太高了!是高,是法身菩萨的条件,不是我们现前的条件,我们做不到。我们现在全用的是心意识,用心意识来看经、来听法,出不了十法界,为什么?十法界都用心意识,可以生到四圣法界。四圣法界用的真,还是对我们有利益。但是我们还是要学,要认真努力地去学,学不执着,学不分别,学造了之后心里头不落印象。要学这个东西,也就是不要把这个东西记在心上,有人提起来清清楚楚,没有提起来的时候心里头痕迹都不着,不要常常想这个东西。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别去想,想什么?想阿弥陀佛。这一点重要,这是阿弥陀佛帮助我们六道罪苦众生最妙的方法。心里头什么都没有,那是法身菩萨,我们做不到。我们心里头永远不干净,总有东西在,只是多少不同、善恶不同,总有念头在。你看,阿弥陀佛知道我们这个毛病断不掉,断不掉怎么?换一个,换成阿弥陀佛,这就行了。你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就好,跟他相应,跟极乐世界相应。这种念头的话,会到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就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你就作了阿惟越致菩萨。

……

“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说的。老子那个时代佛教还没传入中国来,我们中国的圣贤也明白,老子说这个话也叫我们不要着相,不要着文字相,不要着言说相,不要着名字相,你要体会到他说的是真实义。古德常说“意在言外”,你执着言,意就不懂了。你能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如来所说真实义,你就恍然大悟。真实义是什么?真实义是自性的性德,不是外来的。一定要破迷才能开悟。我们的迷不能破,你绝对不会有开经偈上所说的“愿解如来真实义”。要入如智,才能解如来真实义。那么这些事实真相,《般若经》说清楚了。所以我们要想想,接受世尊《般若》教诲,前边是二十年的基础:十二年的《阿含》,八年的《方等》,然后这才进入到《般若》。我们今天麻烦在哪里?这个二十年的底子没有,一下就学《般若》,《般若》全变成知识了。知识,我们知道,能解决一些局部问题,而且还不干不净,还带着许多后遗症。如果真实智慧,没有这个现象,会干干净净化解问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