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智能上师:付瞩留偈,传三昧法

发布时间:2023-10-16 04:02:51作者:大众学佛网
智能上师:付瞩留偈,传三昧法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

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众僧作礼,请师说偈。

太极元年七月份,六祖告诉弟子们,说自己八月份就要走了,如果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就赶紧问。

法海等弟子,知道自己的师父还有一个月就要离开这个世间了,大家都舍不得这个因缘,就有好多人开始哭了起来。只有神会没有动心,没有哭,而是以平常心面对了这个事情。

六祖就夸神会说,你们看只有神会没事。你们在山里边这么多年是怎么修的呀?遇到这个事情心还乱还哭闹。你们这样是因为不知道我上哪儿去,不知道我怎么回事。其实我知道自己的去处,你们不知道,如果你们知道我去哪儿的话,就不会再悲伤了。

六祖说这些话,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法身本来就无来无去!法身是我,色身是衣服,衣服坏了就换换。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说走也没有走,去也没有去。神会就安住在这种智慧当中了,所以他没有动心,而法海这些弟子们暂时还是迷惑了。

六祖告诉弟子们,你们赶紧都坐下来吧,我再说一个偈颂,叫《真假动静偈》。如果了解了,你们就不会再伤心了,也就了解真正的禅法是怎么回事了。这时候,大家都坐下,开始顶礼,准备听六祖讲他的偈颂。

偈曰: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一切法都没有真实的,都是一种假相、一合相。包括我们现在,也是一合相。为什么是一合相呢?昨天的事情到现在跟做梦一样吧,今天的事情到明天也跟做梦是一样,都是一种幻相。我们就生活在这个幻相当中,只是不了知而已。觉悟的人知道这是幻相,分、离、来、去它们都是一样的,因为法身不来不去,这就是觉悟人所了解的诸法实相。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一切都是假的,但是如果认为都是真实的,这就错了。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要想真的了达到诸法实相,就要在看到这个相时,知道它是假象。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其中“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这句是释迦佛讲的一句经典名言,原文是:“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六祖是用十个字把它给讲出来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真如佛性能了知一切万法,一切的万法都是如梦如幻的,生一切法、灭一切法的时候,佛性根本就没有动过。尽管起用一切法,生灭一切法,而真心是不动的。

“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我们有了如此见解,时时地不迷惑、不颠倒,而且每天都能够这样修行的话,“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六祖在这里首先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切无有真”,都是幻化如梦的。既然是幻化如梦的,那又不离开这个幻,还要随缘随份地接受这个幻,做任何幻化事情的时候都要不执著;其次, “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和“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的道理是一样的;还有,了解了诸法实相的这些顿乘法门,或者了解了这个禅法、正法眼藏,它是远离一切执著,而又生起万法的。但有的法门是渐教的,法义是不一样。声闻、缘觉乘的法义,还有大乘法义,有一个渐修的过程。我们要明白这是一个渐修的过程,它是不了义的。比方说讲戒律,好不好?好!讲禅定,好不好?也好!讲一切法,先说有,再说空,完了再生有。还有一个空观、假观、中观,这些好不好?都好。但是,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及“心即是性,性即是心”这种圆融无碍的、了义的智慧,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明白这个道理干什么?六祖就说了:“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就是说,修行、探讨佛法的时候,能够说到一块儿,就好好地探讨,互相的交流。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如果见解不太一样,不要诽谤,不要互相争论。因为法无顿渐,人有顿渐。比方说我们和北宗的门人相遇的时候,可能见解上有差异,他能接受,你就讨论,不能接受,你就要“合掌令欢喜”。要结一个很好的法缘,不能结恶缘。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就是咱们这个宗门不能有诤。所谓“诤”,就是有个你高我低或我高你低的想法,有这样的想法,本身也是不解脱的。谁修得高,谁修得低,这都是有我相、人相、法相的现象,所以说不能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六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内心执著我的法门高于你,我的修行高于你,我的见解高于你等等,这就障碍了解脱,而且会因为这些种子进入轮回。

弟子们听六祖这么一说,都明白了,都了解了六祖大师的本怀了,“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

从究竟意义上说,法没有高低,“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现在的宗派有密宗啊、禅宗啊、净土宗啊,还有一些法门,这些本来都是佛陀的教法,都是让我们走向成佛道路的方法。但是在这个成佛道路上,时间有快慢:有的是三大劫,有的是十六生,还有十三生,还有即身成就的,还有往生成就的方法。这些都是佛陀的教法,只是每个人的因缘不同,修行的法门不一样。所以说,我们不能互相排斥,应该互相赞叹,这样才符合菩萨和佛陀的本怀。

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六祖的首席弟子法海就开问了,他说,师父啊,你走了我们怎么办,这个法以谁为主啊?

六祖回答说,从我最初在大梵寺开坛讲法,到最后的开示,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就是我全部的法要。

我们现在学习的这个《法宝坛经》,就是六祖大师对佛法的毕生感悟,每一品都不失为佛陀的本怀。如果说我们和这个《法宝坛经》相应,也就是和六祖相应了。六祖又告诉大家,达摩祖师说了,衣钵不再传了。实际这个不是达摩大师直接告诉六祖的,是二祖、三祖、四祖、五祖代代相传的。达摩祖师当时是这么说的:“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什么意思呢?达摩祖师是说,我来到中土,是传法救度和我有缘的、善根成熟的人。

“一花开五叶”,达摩祖师至六祖代表花,六祖之后分出临济、沩仰、云门、曹洞、法眼五个宗派,就是“五叶”。“结果自然成”,也就是了解佛陀的正法眼藏之后,通过修证,就会逐渐地自然成熟,和“有道自然弘开”是一个道理。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直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

六祖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把心净下来再听我说法。“若欲成就种智”,成就种智就是一切种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就是要想有大成就,像佛陀那样有各种圆满智慧,必须要圆满一相三昧、一行三昧。有个师兄曾经问我:“明心见性是初见法身,在禅宗叫做初关,要想达到圆满还要有重关和牢关,重关和牢关需要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就像六祖讲的一样,需要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下面再看看六祖怎么讲这个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

首先说这个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就是在任何地方都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对任何的相没有嗔恨和爱慕的心;“亦无取舍”,没有什么好、坏、善、恶的执著;“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就是在任何处、任何时做任何事情都不住相,都没有什么利益的概念。做了多大的好事也无所谓,受过多大的磨难也无所谓。得到多大的财富也不特别的欢喜,失掉多大的财富也不懊恼,“安闲恬静,虚融淡泊”这个叫什么呢?“此名一相三昧”。

有人刚有这种体会之后,非常兴奋。这个兴奋是什么?是对法的一种欢喜——哎呀,佛法这么好啊,这么殊胜啊!明白这种真理之后生起的欢喜和法悦叫什么呢?叫欢喜地,初地菩萨叫欢喜地就是这么来的。通过不断地修持,什么时候都能做到无相了,感觉平淡而不是天天欢喜了,这个修行就更深了。天天欢喜实际上还是住在了我相和法相上。但是,刚开始必须要经历这个过程,等修行时间越长了,道力越深的时候,对这个法呀、觉受啊、禅悦呀,就不再执著,有和没有就成一回事儿了。

如果今天我们执著禅修中的殊胜、美好,等明天殊胜没了,就会觉得懊恼,实际上这就是烦恼。现在好多师兄在禅堂也是这样,今天觉受好点就高兴,觉受不好就不高兴,这就是被觉受所转了。应该是殊胜的时候一样,不殊胜的时候也一样,这才叫平常心。

修行本身应该是非常平淡无味的,元音老人和我通信时说过:“到后来就是平平淡淡的,没有什么证相、法相。而且,没有味当中有一个至味,平淡当中有不平淡。”所以说,逐渐逐渐地修行,会越来越深、越广、越平淡,最后就像禅法里面讲的“平常心是道”。不是说每天一坐就是拙火定来了,或者是觉受就来了,那只是开发智慧和做到无相的一个台阶而已。我们最终要的是什么呀?能够做到任何时、任何处都不住相,不住成败利害,远离爱憎取舍,这个才是道的显现。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烦恼就消失了,但是,它必须借助和依靠禅定的力量。这就叫做“一相三昧”。

我们再看什么叫“一行三味”。六祖说:“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直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纯一直心”是时时刻刻都保持这种远离能所并与天地万物合一的心,就是现量的、解脱的这种状态,也如同《金刚经》里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直成净土”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没有这是娑婆世界,我要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个概念,但通过修证,也会慢慢地现见佛的刹土。因为娑婆世界就是佛的刹土。

我们在前面《定慧品》里详细讲过“一行三味”,所以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大家要把 “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 记清楚,实际上这就是禅宗讲的重关和牢关的修证。

“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有人如果具有了这两种三昧,就好像地下有了种子。“含藏长养,成熟其实。”明白这个道理,明白这两种三昧,在生活中慢慢地修行磨练,功夫老是这样子,逐渐逐渐地就成熟了。

“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这一段是在讲,明白了“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将来肯定会成佛。简单地说,就是种下了成佛的种子了,将来肯定会成就一个圆满的佛果。就像六祖讲的,我现在给你们讲法,就等于在普施法雨,你们要是有这两种三昧的种子,它就会长出来;你们心里如果没有这个种子,我讲半天也没有用。所以说,要因缘和合,也要对机。

六祖说,我现在跟大家讲,是因为你们的种子成熟了。六祖这时候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弟子都跟六祖很多年了。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六祖又嘱咐说,你们要记住,我们的心是本来清净的,不是修清净的。

现在有的禅者就不符合六祖的这种禅法。为什么?因为压念,看着这个念头,观静。还有的是把这个心空掉,空到什么都没有,认为修行就是什么都不要,什么也不做,就是空,这就是堕空偏空了。

六祖要求最殊胜的修行应该是:“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就是心是本来清净的,没有取,没有舍,也没有能观和所观。“各自努力,随缘好去。”你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各自努力修行去吧。

《六祖坛经心要直解》付瞩品2 付瞩留偈,传三昧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