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贫穷人以极少布施但获大福报!秘诀在于以至诚布施的意愿和惭愧心
发布时间:2023-09-28 04:02:01作者:大众学佛网
偶尔有听人说“贫穷布施难”,但佛经告诉我们更难的是有一颗至诚布施的心,以及惭愧心!如果有这两个条件,即使以微小的布施,也能获得极大福报!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中讲述一位极其贫穷的老母,既无饮食也无衣服,甚至把粪堆当岩窟以为自己的家,甚至仅能以别人倒掉的“臭米汁”(里面甚至没有一粒米饭)供养迦叶尊者,以此功德死后升至忉利天“威德巍巍。震动天地。光明挺特。譬如七日一时俱出照曜天宫。”,把忉利天主都震撼了! 反之,如果吝于布施并且无有惭愧心,再富贵的人,以后必遭贫穷的果报!=======以下转自其它帖子,有翻译===========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度于君民。与除馑众菩萨大士。天龙鬼神世间人民。无央数众会听经。是时摩诃迦叶。独行教化到王舍城。常行大哀福于众生。舍诸豪富而从贫乞。摩诃迦叶时欲分卫。若其未行先三昧正受。何所贫人吾当福之。即入王舍大城之中。见一孤母。最甚贫困。在于街巷大粪聚中。傍凿粪聚以为岩窟。羸劣疾病常卧其中。孤单零丁无有衣食。便于岩窟施小篱以障五形。迦叶三昧知此人宿不植福是以今贫。知母寿命终日在近。若吾不度永失福堂。母时饥困。长者青衣而弃米汁。臭恶难言。母从乞之。即以破瓦盛着左右。摩诃迦叶到其所咒愿言且多少施我可得大福。尔时老母。即说偈言。 举身得疾病 孤穷安可言 一国之最贫 衣食不盖形 世有不慈人 尚见矜愍怜 云何名慈哀 而不知此厄 普世之寒苦 无过我之身 愿见哀矜恕 实不为仁惜(大迦叶尊者喜欢向贫穷的人乞食,而不向有钱人乞食。一天,尊者准备去乞食前,先入定观察应该给哪里的穷人种福田,观察后即来到王舍城中,看到一位老母最为贫困,她住在茅厕中,身体赢弱又有疾病,孤苦零丁无衣无食,只能用小篱笆遮挡身体。尊者入定知道她由于往昔没有种福所以今生贫穷,又知道老母近日即将寿终,于是心想我若不度她,她就再也没有种福田的机会了。这天,老母饥渴困乏,见到一位长者要丢弃一些已经酸臭的米汁,随即拿着破瓦盛了回来。大迦叶尊者来到老母的住处,说:你若布施给我可以得到大福报。老母回答:我又病又穷,无衣无食,并非我不愿布施,实在是没什么可以布施的呀!) 摩诃迦叶。即答偈言。 佛为三界尊 吾备在其中 欲除汝饥贫 是故从贫乞 若能减身口 分铢以为施 长夜得解脱 后生得豪富 尔时老母。重说偈言。 实如仁所言 生世无功德 今在粪窟中 不净涂其身 饮食无分米 羸形而不覆 如今之极贫 施意与愿违 摩诃迦叶。重说偈言。 母说处不悦 饥穷无以施 若其有施意 此则不为贫 若复知惭羞 此则着法衣 如母此二事 衣食为备足 世有颛愚人 俗衣宝谷多 无惭不念施 计后此大贫 惶荒设福德 可谓为希有 信哉罪福众 至诚不虚说(尊者说:佛是三界至尊,我是他的弟子,想要解除你的饥饿贫困,所以向你乞食,如果能把衣食分少许布施给我,即可从饥贫中解脱,来世得到豪富。老母说:诚如您所说,我前世没有修福,所以今生住在粪窟中,无衣无食,虽想要布施却无能为力啊!尊者说:你说饥饿贫穷无以布施,如果你有布施的意愿,则不能说是贫穷了,如果再有羞惭之心,就是穿着法衣了。世上有的愚人,虽然锦衣财宝谷物众多,却无惭无愧不知布施,福报尽后就要受贫穷的果报了。如果你这么贫穷还能布施修福,那就是稀有难得啊,要相信布施必能获福啊!) 尔时老母闻偈欢喜。心念前日有臭米汁。欲以施之则不可饮。遥启迦叶。哀我受不。摩诃迦叶答言。大善。母即在窟匍匐取之。形体裸露不得持出。侧身偻体。篱上授与。迦叶受之。尊口咒愿使蒙福安。迦叶心念。若吾赍去着余处饮之者。母则不信。谓吾弃之。即于母前。饮讫荡钵。还着布囊中。于是老母特复真信。迦叶自念。当现神足令此母人必获大安。即没入地更在虚空。身出水火。半身以上现其水出。半身以下复现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