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煮熟的鸭子为何会飞掉?

发布时间:2023-08-07 04:01:52作者:大众学佛网
煮熟的鸭子为何会飞掉?

“煮熟的鸭子飞掉了”这句老话背后因果是什么,本文有详细分析,大家要仔细看完!

当您在路上、地铁上遇到乞丐,您会布施给他吗?——进一步问自己,如果是假乞丐呢

当我们在路上,地铁上遇到乞丐,你会布施给他吗?你会作何意乐?看完下文

南先生著

(一)何为布施

任何宗教都教人布施,平时将财物施舍给别人,将来就能升天得福报。毗耶娑他们之所以修苦行,就是为了求升天道,图神仙的享受。一般人为什么修道,吃斋啊,念佛啊,无非是现在苦一点,将来可以超升生天上做神仙。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功利的做生意心理,投下少量的金钱,而图一本万利的结果。我常笑有些人信教,花几毛钱买三支香,拎上一盒蛋糕,到庙里去拜拜,求发财、求长寿、股票要好、马票要中,求这求那,拜完了那个蛋糕拿回去还能给儿子吃。如果菩萨凭这就保佑他,那还算菩萨吗?下等的贪污,只要人家三根香。

毗耶娑问什么叫布施,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施主。佛对布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既布施已,自食自净,施已报转,故名布施。

布施必须是把自己的并且自己也需要的东西施于他人,才会有布施的果报。拿衣服、钱财、医药送给人家,是外布施;把自己的烦恼完全清净掉,是内布施;给人以精神上的,乃至生命上的安慰和支持,是无畏布施。布施的信心一生起,就必须马上实行。比如今年大陆发水灾,我觉得应该布施灾民,就马上做了。用不着等号召大家起来再做,那已经是来不及了。

按我的观点,真肯布施者,在别人眼中就像疯子一样,把钱也不当东西,只要人家需要就送出去了。台湾、香港有些叫化子,家中有百多万的财产,可他既然肯丢这个脸在大街上乞讨,说明他有需求,那你只管你的布施,不必考虑人家是否有钱、是否在行骗。所以佛讲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布施是无条件的,以别人的痛苦和需要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这才是布施。

我看见一段关于供养的开释呢

问:供养之后后悔,便没有了功德,那么是要忏悔或继续供养?

答:这就像你身上穿了干净的衣服,忽然掉入了泥泞之中,那么你到底是要赶快把身上的泥土洗干净?还是就把它这样穿著?所以我们要是犯了错,就要忏悔,这样才能够把污染洗干净。把污染清净以后,我们便要非常小心,不要掉到泥泞里去了。

问:如果以同样清净的心来帮助甲、乙两人,甲欣然接受,而乙则因为某种原因而心生嗔恨心。请问仁波切,这两种情况其功德相比如何?

答:由于我们是凡夫,没有办法去分辨所供养的对象是清净或不净,所以在做布施的时候,只要我们的发心是纯净的,不管供养的对象如何,所得的功德便是一样的。以刚才的问题来说,对甲而言,他感到非常高兴,由于你对他的帮助或布施,你会得到的功德;甲也会因为发了欢喜心及感恩心,而同样积聚了功德。乙虽然对你的帮助感到生气,但只要你自己对他并不产生恨心,也同样能够积聚功德,这是因为你发心纯净的缘故;但乙本人由于生了嗔恨心,所以没有办法积聚任何功德。

问:我们现在一般所做的供养,可以算是三轮体空吗?

答: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当然一开始并不是三轮体空的,因为供养者(你自己)是有的;所供养出来的香、花、灯财物等等,也是实际有的;而供养的对象如:佛菩萨、善知识,也是有的,所以并不能算是三轮体空。

问:如果发心的动机只是为了自己,或自己家人的利益,这样是不是功德的积聚就不大?

答:只要我们发心是好的,一定能够积聚功德。譬如说,如果我们的家人有了麻烦,或是我们的亲人朋友生病,我们去帮助他们,都绝对是能积聚功德的。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放弃我们的家人朋友,我的意思是,我们刚才谈过的积聚功德的对象有三种,而最高的就是佛菩萨。我们帮助家人、亲友还是能够积聚功德的,只不过由于不是积聚功德的最高对象,也就不能积聚最大的功德。

问:如果做每件事时,心里都想着是不是有功德才去做,那么这种发心是不是错误的?

答:今天的开示,我已经非常详细的解释了什么是至高的供养对象、什么是积聚功德的正确发心、什么是善行、什么是不善的……这些都是要让我们的种种迷惑能够去除。所以当我们在供养诸佛时,心里就不会产生「这是不是有功德」的疑问了。我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听闻佛法,就能够去除无明,好像灯光去除黑暗一样;所以我们在做种种供养时,我们的心里就不会有任何「这是不是有功德」的疑问了。另一方面,功德的积聚取决于我们的发心所以做事前应想「这事是否能利益他人」而非「这事是否有功德」。清净利他的发心本身就是功德。

(ZT)善心的增长与培养

我常常会给街头遇见和种种乞讨者一些小小的布施,有时也很慷慨大方,多时仅仅能布施三两个烧饼钱。有次我和一位居士去五台山礼佛,在门口遇见很多求施的残疾人,口念佛号,我悄悄对那居土说:“他们都是菩萨啊,教我们善心常存。”

我并不富有,衣食住行的困扰比他们好一点,我是个苦行居士。

我乐于布施的原因在于:培养一种善心。一次布施一二元或十几元,是培养善心,不忘慈悲的良机。有次我给一位白发老妇人做了布施,远远超过她开口所求的布施量,老人连说“谢谢”,我也连说“谢谢”。看着老妇人笑展慈颜,我内心很感动。我也经常惭愧;有时当布施而未布施,有时也为自己不能尽布施——象那些高僧大德一样,尽己所有施于他人,我做不到。因为我常常考虑到自己生存的艰辛,所以,假如我身上全部的生活费用只剩下三十元时,我会把十元布施给一个残疾人,二十元留给自己。类似的事发生过几回,有次,我全部的“财产”只有十元钱,而将伍元布施给了一个家中有重病人,无钱疗治而求助于社会的女孩。女孩的项上挂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乞助的原因,我不忍心看,默默布施了我财产的一半,就走了;还有一次,也遇上类似之事,我愿布施给她二元钱,便将一张十元钱拿出,在旧书摊上买了本旧书,钱换成了零钱。我拿出二元,倒折回去寻找那个女孩,也不忍心看乞求的缘起,回来后我突然有点后悔,应该看一看,要是求治病,也许我还能帮助她,我治过一些疑难杂症,在素常研究医道,随缘诊治是我的生活之一。

我在去邮局的路上,看见一个女人领着个可怜的小孩乞讨,她向一个人乞钱,而没有向我乞钱,一瞬间,我已走开了,突然又觉得自己象犯了罪似的,是逃避了自己的义务和良知,我的口袋里是有零钱的,我想追上去给她一些布施,可她也走开了。为此,我很惭愧。我信仰佛陀的教育,但我不敢以佛陀子弟而居,我没有很彻底的布施精神。佛陀说:诸法行中,布施第一。

许多人常常怀疑那些乞讨都是一种职业生活,带有许多欺骗性。我承认这样的事的确有,报上也时不时地登一些,但我认为:当我看到一个白发妇人,有如我的白发老母一样的年龄,在向我乞讨时,我能拒绝吗?报上不是也登过:一个退休老妇人,因工厂效益不好,长期领不到退休金,八十高龄,仍乞讨街头,后来经记者发现、采访,引起了政府的关注,才得以解决老人的困难。当我看到一个少女,在众目睽睽之下站了一天,低着头,闭着眼,等候别人的布施,不论你布施多少,她都用低低的声音说声“谢谢”时,你能怀疑她是个骗子,是“故伎重演”罢了?!

如果你时常有这种疑心,以此为借口而拒绝布施,我要说:你的善心和良知会渐渐丧失的。

我怕这种作为人的可悲结局,所以我乐于布施,不求功德福报,仅仅为了善心常存,慈悲不泯。

爱情佛性

我在梦中听到一段美妙的问答。

一对青年男女来找佛陀:“圣人,我信仰您的教导,布施是一切菩萨的第一法行。我可以布施掉我所拥有的一切,甚至于我的生命。但是,圣人啊,我不能布施爱情。爱情是男女间最动人的奥秘,两颗心儿必须相融相印”。

佛陀微笑说:“善男子,善女人,伟大的爱属于一切生灵。在爱的神圣家族中,唯有爱情,属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爱与爱妙契默应。我祝愿你们幸福美满,止于至善,在爱情的召唤中走向自在之境。用你们爱护爱人的心爱及万类,你们的爱情会因慈悲而善德香馨,除了拥有爱情,你们也体验着至真的佛性。善男子,善女人,祝福你们,心心相印”。

童心无相

夕阳浸在晚霞之中,象一幅彩墨画,我正在读国画技法方面的书,已累了,半醒半睡地坐在靠背椅上看夕阳,感觉一种意境,感悟一种笔法。

“小陈叔叔,给你一个桃子吃,我已吃了好多了,我妈买的”。小龙龙把一个熟透发软的桃子塞到我手中,我慢慢地剥桃皮,“不用剥,我洗过了”,他说。“是用家里的水洗的?”我看见他老是在门口弄脏水。“当然啦,快吃,很香的”。

我有点惭愧,两口就吃完了,他看得吃惊,说自己要吃好几口,“大人口大口快”,他听后便走开了,我又闭上眼,想沉沉安睡。这时我听见龙龙快活的声音,他向小伙伴自豪地宣布:“我给小陈叔叔一颗桃子,洗得干干净净,他两口就吃下了”。小伙伴问:“真的?”“那还能有假”。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晚霞中飞动。

于此瞬间,我睡意全消,孩子们的快乐感染了我,我重新拿起书,夕阳和云霞依然绚丽如画。我想:如果我们以小龙龙的这种愉快的心情去布施,一定没有功利心,只有心灵的欢愉;如果常以这种善心去修持,那一定会自然而然地走进精神的至善之域。

碧眼胡僧

在古老的河畔森林,有一个高僧修行。安祥地进入甚深禅定,形如枯木,心如死灰。光在他脸上轻抚,象钟情于郎君的美慧女人。

天上飞来一只小鸟,想寻找一个安家的地方,它飞行得很累很累,仿佛飞翔之力已尽。猛然间它看到静静不动的禅者,便落在他的头顶。禅者游心于梵天妙境,在鸟的眼中,他象岩石象古松。

小鸟在禅者头上筑好了巢,又和它的爱妻产下儿女一群,禅者依然无觉,真心融汇万物合一的光明。有一天他终于出定,啊,头顶上已有一个生命之家;哦,生命,生命,众生平等的生命。

禅者知道巢中的小鸟儿尚不能鼓翼凌空。善哉,善哉,他默然自悟,终于不忍心搬去头顶的鸟巢。让他们成长吧,哦,我还可以给它们一家讲经。禅者再入禅定,静观此鸟的因缘,一切生灵,皆有佛性。

幼鸟都能自在飞翔了,在林中快乐歌吟。鸟儿从远方采来雪山的灵芝作为供养,慈悲的禅师呀,你一定是至真的圣人。百鸟翔集于禅者的身旁,象弟子围绕师尊。禅师缓缓地舒展筋骨,时节因缘到了,他要下山了,身心轻如春风。后来,有人叫他达磨老祖,有人称他碧眼胡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