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父母离婚对孩子的伤害

发布时间:2023-08-04 04:06:18作者:大众学佛网
父母离婚对孩子的伤害

父母离婚对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父母离婚,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种近乎天空那样重要的东西——破裂了。

父母离异,使孩子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不再健全的家庭里,这已经给孩子心里投下一层厚厚的阴影。而一些感情走向破裂的夫妻,往往出于自己的某种需要,则更加重了对孩子的伤害。

比如,一些离婚夫妻或经济上的原因,仅考虑到再婚问题,在离婚时把孩子当成了包袱累赘,推过来他推过去,使孩子成了“多余人”,小小年纪就尝到了世态的炎凉和自私者的冷漠。

有的是把孩子当成了发泄不快情绪的对象。夫妻离异了,不论对男方来说,还是对女方来说,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身心疲惫,情绪烦躁,往往因为生活中一件不如意的小事而大发脾气。这时往往孩子就成了这些不良情绪的发泄对象,父母把孩子当成了出气筒,不问清红皂白地打骂孩子。

再有的是一味地溺爱孩子。一些离婚夫妻在良心上感到自己对不起孩子,怀着深深的内疚心理,特别是想牢固地树立起和孩子的情感,在对孩子的态度上,表现为一味地溺爱,拼命地娇惯,对孩子的不足缺点,也因怕伤了孩子本来就在父母离婚中变得脆弱的心,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不管。

与那些因对孩子怀不内疚心理而对孩子过分溺爱不同的是,另有一些离异父母,因为对自己的婚姻失去信心,对个人的前途也失去信心,于是便把自己的人生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渴盼孩子长大成人,有所作为。因此央对孩子学习上和生活上,苛刻得不近人情。

据对1000个离异家庭子女的统计,其中,45%的孩子有自卑心理,40%的孩子性格孤僻,情感脆弱,25%的孩子情绪波动,起伏不定,24%的孩子心理早熟。

在平静的家庭里,孩子是被关注的对象。而婚姻破裂的家庭,父母互相冷战,编排对方的不是,根本不把孩子放在心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担心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会被对方问起家庭情况,因此,变得沉默寡言,离群索居。这些孩子还表现了对谁都不相信,对自己也缺乏信心。

一位心理学家说:“父母离婚会造成孩子人格扭曲。有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心爱护和教育,逐步陷入流氓集团,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据有关专家统计,在父母离异的家庭,青少年犯罪率在40%左右。前不久,北京一居民家里发生了一起盗窃案,被盗现金10万元。公安部门仅用4天时间将案犯抓获。破案后,辛苦了4天的干警竟没有一个人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因为4个案犯全是正在上中学的孩子,其中3个都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

一些为父母者,用离婚的方式来解脱他们的痛苦,然而任何痛苦的解脱,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但这种代价却不应由无辜的孩子来承担。我们不能阻止离婚的发生,但我们可以也应该向社会呼吁为了孩子,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把离异家庭给孩子的伤害与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以便使这些孩子能和其它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

要做到这一点,最为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和权利。男女双方缘分已尽,感情确实破裂,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离婚。这时,首先要想想孩子,比如没有必要大吵大闹,因为大吵大闹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能协议离婚的,自行解决,协议解决不了的,诉诸法律,由法律来公开解决问题,总之要好聚好散,文明分手。离婚后,也要文明相处,宽宏大量,尽量和对方保持友好,为孩子提供和父母相处的宽松的环境。无论你对对方有什么不满,你都必须告诉孩子,我们都“很爱你”,“你是他的骄傲”等等。如果你与孩子生活在一起,那么,在对方来看孩子时,应该提供最大的方便。如果孩子与对方生活在一起,即使你不愿见到对方,但你都要抽时间看孩子,在孩子的特殊节日,你们还应在一起,与孩子共度好时光。

要以平常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既不苛刻又不溺爱;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要如实告诉孩子家庭变故的原因,即使得新组织家庭,也要尊重孩子的感情。

婚外情离婚对子女造成不良影响——孩子的一生幸福就毁在你的手中!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子女的终身。一个热衷于搞婚外情的父亲(母亲)迟早会被子女察觉的,子女要不就是跟父母学坏,长大了甚至还没长大就像父母一样搞婚外情,要不就是与父母“划清界线”,鄙视嫌弃有过婚外情的父亲(母亲)。

父母的婚姻冲突影响子女的情绪行为,情绪方面:子女会担心、失望、愤怒、恐惧、失去安全感;行为方面:子女会出现反叛,退缩及成绩退步,拉拢父母复合或像大人般安慰父母。

此外,子女的人生价值观和婚姻观也因此而变得负面,徐安琪通过分析近10年在杂志上发表的定量研究文献,并对上海500名父母离异的孩子及其家长、班主任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婚外情对学龄子女的生活福利、学业、品行、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有消极影响。在对上海市500名父母离异的孩子的调查,“父母离婚对孩子心理的负面影响’’一项中,徐安琪发现孩子“自卑”、“孤僻”、“冷漠”、“任性”、“自私”、“欺骗”行为较为严重,与同学关系欠佳等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父母离异,使孩子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不再健全的家庭里,这已经给孩子心里投下一层厚厚的阴影,而一些感情走向破裂的夫妻,往往出于自己的某种需要,则更加重了对孩子的伤害。而婚姻破裂的家庭,父母互相冷战,编排对方的不是,根本不把孩子放在心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担心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会被对方问起家庭情况,因此,变得沉默寡言,离群索居。这些孩子还表现了对谁都不相信,对自己也缺乏信心。一位心理学家说:“父母离婚会造成孩子人格扭曲。有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心爱护和教育,逐步陷入流氓集团,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离婚对子女的伤害

1、未成年人犯罪单亲孩子约四成

不久前,记者刊发了中国青少年法律援助律师协事务所副主任时福茂对河北省某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该市近三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由2000年85人上升到2002年121人。且暴力型犯罪如杀人、重伤害、强奸、抢劫等严重犯罪较为突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66.46%;并且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趋势。而最令人心痛的是:在所有未成年犯罪孩子中,单亲家庭和破碎家庭的孩子占很大比例。从统计数据来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年龄越来越小,2000年全市共抓获违法犯罪未成年人398人,其中14岁至16岁的未成年人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总数的11.41%,2002年全市共抓获违法犯罪未成年人568人,其中14岁至16岁的未成年人占未成年人总数的13.74%。

调查结果显示,特殊家庭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例较高。父母离异或分居等结构不完整家庭中的子女犯罪率远远高于普通家庭的子女。而破碎家庭(即由于父母离异原因造成结构残缺的特殊家庭),这些未成年人得不到应有的父爱或母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变得人格扭曲,极易走向犯罪道路。

2、“问题少年”折射父母问题

时律师认为,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当然有孩子自身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应过多地指责孩子,而应从其犯罪成因上去分析。他的结论是“问题少年”往往折射的是父母的问题。他提出,统计表明,在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体的各种因素中,家庭因素所占比率超过叁分之一;正在服刑的少年犯中,大约80%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而不完整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率占全部未成年人犯罪的25%以上。

他援引北京海淀法院法官尚秀云的调查指出,未成年人犯罪通常与其不良成长环境和教育失当有着密切关系,“问题少年”往往是“问题父母”的产物,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在于家庭教育的失当;单亲、继亲、婚姻动荡的家庭中的孩子犯罪率很高。

他说,调查显示:三类家庭容易出现少年犯罪倾向:第一类是残缺型家庭,一方或双方父母死亡,或被判刑,缺乏家庭的温暖,许多孩子逃学、厌学、中途辍学,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有的甚至被家长教唆犯罪;第二类就是离异型家庭,由于父母离异对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难以接受的心理和精神伤害,容易产生仇视、厌世情绪,这在少年犯中占三分之一左右,在少年教养中占一半左右;第三类是贫困家庭,由于生活困难,给这些孩子上学或升学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许多贫困家庭子女被迫中途退学,过早地走向社会。由于思想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低,容易被教唆犯罪或模仿犯罪。既然家庭问题是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就不能简单地“大人有病让孩子吃药”。

如果在三类易犯罪家庭中,在不完整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占到两类;而单亲孩子的犯罪比例又占到叁分之一强,甚至有的地方接近40%,我们做父母的就应思索一下:在孩子的犯罪成因中,你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扮演的又是何种角色?特别是当调查显示,破碎家庭或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在父母“精神扯皮”的过程中,承担了一个聆听者、目睹者和他们宣泄彼此间仇恨的暴力承受者的角色,那么这些孩子对人类对社会的仇恨也就可想而知了;他们会在父母行为中,习得“以暴制暴”,因为他们成长的家庭就是一个缺情少爱的环境。

3、父母有“病”别让孩子吃药

有关资料显示:仅在2002年一年,全国离婚人数就高达117.7万,其中已生育子女的离婚夫妇占离婚总数的68%。居高不下的离婚率,让单亲家庭的数字迅速攀升,复婚率却不足10%。

全国约有上千万的单亲孩子,并且每年以50万到60万的数量递增,单亲孩子多表现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倾向,犯罪率更是高达40%。逐渐增多的单亲孩子和单亲家庭,已经日益凸显为社会上又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如何帮助这部分弱势人群,成为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而中国有些地方的“简易法庭”,夫妻到那儿十分钟离婚手续就办完了。

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告诉记者,他们去年请国际着名的家庭问题研究专家美国的萨提亚先生,对20多位自愿者进行了为时三天的家庭模式的培训。调查显示,在这些自认为成年后家庭生活不幸福的报名者中,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今天的家庭不幸,与幼年时的成长经历有关:他们都受过父母情感的负面影响,而这种情感一直积压下来,构成了对他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威胁。

宗主任深有感触地说,许多做父母的可能从来不会想到,自己在孩子幼年时给他或她的许多负面影响,需要孩子将来用一生的代价来做偿还;这可真是“父母有病,让孩子吃药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