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轮回,六道轮回不止,(男、女、畜生)不同形貌,(此身无常)我
发布时间:2023-07-24 04:13:22作者:大众学佛网师父您好,学佛来心中有一个疑问,我是谁,生命轮回,六道轮回不止,(男、女、畜生)不同形貌,(此身无常)我到底是谁?
明证法师开示:这个问题是佛法的根本问题,人家有人更会问,未生我时我是谁,生我之后谁是我,好像这个疑问是达摩祖师当时参的一个重要问题,佛法最后的一个回答,告诉你,无我,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生我之前没有我,生我之后也没有我,此时无我,过去无我,未来也无我,没有我,决定无我,不用怀疑,佛法就讲这样一件事情,无我,如果再细分的话,就是人无我和法无我,《百法明门论》讲补特伽罗无我和法无我,因为人是众生的一种而已,不光是人无我,六道众生哪一道都无我,所以叫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的意思就是数取趣,数数地取不同的道,他不是固定的,你这一世为人,下一世为畜生,再下一世上天堂,形态是不一样的,所以的话补特伽罗这个词更准确一些,在人间说法,随顺人道说,人无我,法无我,照见五蕴皆空,没有我,这说到了佛法的根本,因此禅宗非常殊胜,他抓住这个问题深究,最后就明白了佛法大义,知道在说无我,就获得了总相智,这个就开悟了,但是我们刚才说,小乘须陀洹,和大乘开悟,还有一定的差别。
小乘,确实他悟到了无我,但是他悟到了无我,是根据什么悟到的呢,是根据一切法无常悟到的,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所生,有生就有灭,这个生灭是从生到灭,过程当中不断生灭,最后彻底灭了,没有了,那么到底有没有生呢,似乎有生,看起来有生,实际上没有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好比一只茶杯,它是种种的原料,加工以后制造出来的,有了这么一个茶杯的形状,可是这些原料是原来就有的,只是生出了一个外形而已,并不是多出了什么东西,一切都是不增不灭的,并不同有多出东西来,好比我们人这一堆身体的,色法的这些材料,过去就在地球上,然后我们投胎以后,在妈妈肚子里,通过妈妈,通过脐带,然后我们在母腹里慢慢长大,这原料都是原来就有的,并没有增加什么新东西,一点都不会多,死了以后又回归四大还是什么也没有,所以,本质上没有生,生属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是三位差别,心王法,心所法和色法,三位上面的分位差别,表现出来的一个假象叫生,灭也是一样的,没有生,怎么会有灭呢,所以,大乘经典又告诉我们,一切法不生,当然也不灭,不增不灭,没有增减,怎么会有生死,必须悟到这个根本,才能够证得无我,但是大乘在这个地方还要再进一步,这还不够,万事万物,它有生灭的这个现象,这个生灭的现象是从哪里来的,所有生灭的现象从哪里来,总有一个生发的根本,那个根本就是第八识,有不同的名字,我们叫真如佛性,叫法性,叫法身,等等 ,但是其实就是一件事,就是第八识,也叫如来藏,有的人说,不能叫阿赖耶识,不能叫如来藏,因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名字,看你修行到哪个程度,看是从哪个角度说,对不对,我们看一个物体,你让工程师给你画图的时候,他有正面图,有顶视图也叫俯视图,有侧视图,有整体图,还有分解图,等等,从不同角度才能完全了解这个事物,只是像照片一样照一下,你就能知道吗。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当然从不同的角度看来,就会有不同的名词来表达这件事情,如此而已,本质上说的是一件事,本人伸出手来,你们看到的是侧面,这边看到的是手心,这边看到的是手背,这样握起来看到拳头,这样伸开看的是巴掌,它就是一只手,你问,你怎么说这是指头,怎么说这是拳头,它是一件事,没有指头能有拳头吗?所以必定会有不同的名词来表达,这个上面我们不能迷惑。
所以,大乘的开悟,不单要看到万事万物,生灭的这个假象本身,不可能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不可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同时还要找到万事万物假象得以发生,背后那一个根本的东西,他确实不生不灭,他是永恒存在的,这个也是无我的,为什么无我?他不动,但是随缘,随缘显现万法,没有任何执着也不分别,所以他无我,我是什么意思呢?我,有三个要件,第一个,主宰,第二个,实,第三个,自在。主宰,实,自在,三个要件,万事万物没有,第八识,这个万事万物的根源,也没有,第八识随缘,他不做主,他不说,我要干什么,第八识完全随缘,有一天我明白,修行就是第六识向第八识学习,找到第八识,依靠第八识,向第八识学习,因为第八识本自解脱,没有烦恼,因为第八识,本自解脱,没有烦恼,也不会生病,也没有生死,而且本具无量的智慧德能,前七识如果完全和第八识相应的时候,这个人就成佛了,所以,修行就是一种相应法,相应就是瑜伽,因此大乘的开悟,说这个万事万物的总根源,第八识也没有自我,他 是永恒存在的,他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但是他 没有形相,他 本身没有任何形相,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他是真实的存在,那么这个心是不是自在的心呢,这个心很自在,他不受任何约束,因为他也怕你约束,你怎么约束,你也约束不住,因为什么法都是他,里边所包含的种子,变现出来的,那你怎么约束他呢,虽然他满足实,自在,可是他不做主,三个条件缺一个就不是我,而我们说的这个我呢是假的,根本就不存在,这是方便善巧说,应该具备这三个条件,第七识他可以做主,因为所有的决定要靠他下决心才去做,但是他不实,他也不能自在,他受业力推动去作决定,前六识有很好的分别心,但是他必须是根触尘才能生出来,他没有自在性,他也不能做主,第七识不同意的话,他都干不成,所以,人经常会自我矛盾,为什么矛盾呢?主要是因为第七识和第六识发生矛盾,所谓第六识就是我们理智的方面,所谓第七识就是我们积累的业力,感情的方面,感情和理智发生冲突的时候,你的日子就难过了,你就非常矛盾,内心无比的彷徨,烦恼了,平时都是第六识,明显的意识,想做什么,第七识,很多时候是可以认同的,那么我们就没什么关系,可是又有很多时候,第七识绝不会认同,那日子就难过了,所以,电影,戏剧,文学这些,所有的作品,都是靠这种矛盾来完成的,这样才情节比较跌宕起伏,才能把你的心抓住,你才愿意看,那个出版商,制作商,他们才能赚到钱,所以,本来没事,他们也一定要添油加醋,弄出一大堆奇奇怪怪的故事来,佛教的电影,什么六祖大师的传记,玉琳国师的传记,也编了很多故事放进去,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不放进去,人就不爱看,不爱看,他们就赚不了钱,所以,一定会搞得很复杂,但是我们看电影,看电视,要看出其中的佛法来,所以,会修的人看什么都变成佛法了,再看什么都没关系了,他不会笨笨地深入到那个情节里边,跟着里边的人在那里悲欢离合,根本不会了,他看到演的那些生生灭灭的现象,可以悟出佛法的真实义来。
我打得最多的两个譬喻,第一个,波就是水,水就是波,这些譬喻都不是我发明的,经典里面就是这样讲的,波浪有种种的形状,有种种的变化,但是纵然千变万化,本质上只是水而已,太阳照到海面上,水气会升腾,升到空中就变成云,所以,云有种种的形状,有的像大象,有的像棉花,有的像什么,什么...这是人们的想象,确实是千变万化,你坐到飞机上看下面的云海,你不必上高山看了,在飞机上看云海,看得最清楚了,说到底,也不过是水蒸气而已,水蒸气的本质不就还是水吗,它的本质就是水,但是形状可以有种种的变化,水可只这点变化,大家知道水可以结成冰,冰可以有种种的结晶,很好看的,水可以变成雪花,雪花有种种的形状,非常好看,雪花不是一种形状,好多形状,冬天玻璃上可以有冰花,你们这里很少看到,北方在太容易看到了,形状太多了,还不只这些,水喝到人的肚子里,变成人的一部分,你要缺了水,是什么一个状况,你要喝足了水是什么样的,植物,万事万物都不可能缺水,水是生命之源,缺了水,世界一片死寂,所以种种的众生也不能离开水,因此又有种种众生的表现,你仔细去深入一个问题,从一个问题上不断地深入,你就会增长智慧,比如说生命离不开水,那么你在哪里呢,你离开水,你就没有了,当然也不可能离开地,也不能离开风,也不能离开火,地水火风,哪一样都不能离开,所以生命没有独立性,没有自我,从这些事情上深入观察,也可以证得无我,但是你要懂,要懂怎么去求证才行,要有人教,没有人教,天天喝水,也没有用,你不懂得怎么样深入思惟,你不懂得去,现量地去进行观察,有人教很快,前提,戒定慧先修好,如果没有,教你,你也不懂,听不懂。所以,六道轮回里边虽然不同,就像水变成了各种各样形状一样,水这个本质,它从来就没有变化,这是一个譬喻。另外一个譬喻是说是说,用金子做成各种各样的器皿,小物件,好比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等,还可以做成比较大的工艺品,好比佛像、香炉、盘、碗等等,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东西,还可以把它弄成金箔,去贴佛像,当然金子还可以做成元宝,可以做成金条,等等,但是这所有的东西形状虽然不一样,工艺品的价值也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多少也不一样,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变来变去,它的本质就是金子,这个譬喻,大家一听就明白,可是套在佛法上,你未必就那么容易明白。
《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万像纷呈的假象,身心各个方面,空是什么,空就是我们生命的本质,照见五蕴皆空有两种解释,一种五蕴是虚假的,因为它们是和合所生,另一方面,五蕴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就是实相,就是法身,五蕴不可能离开法身,法身就是五蕴,你不要离了五蕴,再找法身,离了法身找五蕴,告诉你,法身就是五蕴,真如就是五蕴,五蕴就是真如,有人说,法师,你胆子好大,你怎么这样说,你不看《心经》吗,大家背得多熟,《心经》说,"色不异空,"色是什么,色就是我们这个色身,空是什么,空就是我们生命的实相,色身不异于空性,空性不异于色身,怕你怀疑不敢承当,佛紧接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不是异不异的,同不同的问题,就是,你要在这个地方开悟的话,其实你说能有多难,扩大一点告诉你,万事万物就是空性,空性就是万事万物,你套在那个金子上,就说金子做成的一切东西,都是金子,金子就是这一切东西,离了这一切东西没有金子,离了金子也没有这一开始东西,它们就是一回事,你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你就证得总相智,就开悟大乘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你要不断地深入思惟,去作观行,每一样,每一样去作观,然后你就心得决定,不会再怀疑,然后和经典一检验,确实如此,那就好了,剩下的一件事情就是找人给印证了,过来人给你印证,对还是不对,因为有的时候,你自己很可能会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