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命教育之终极关怀”大会:耀智法师闭幕式致辞
发布时间:2023-05-02 07:09:08作者:大众学佛网佛教在线广州讯 大佛寺首届普觉论坛“生命教育之终极关怀”高端交流大会收到专家学者论文提纲26篇,分四个主题,每个主题6至7位专家学者进行发言,包括生死轮回、生死自在、终极关怀、悲心践行。佛教媒体界的朋友评价这次论坛具有三个首创四个亮点。三个首创即是:在寺庙里举办国际性论坛、道场与国际传媒集团深度合作、采取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方式谈生论死,四个亮点即是:精神雅集、思想盛宴、深度交融、无畏探索。
6月10日晚,由广州市佛教协会主办,广州市大佛寺和香港卫视佛教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首届普觉论坛圆满结束。以下是大佛寺方丈耀智法师在大会闭幕式的总结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大德法师,各位专家学者、与会同仁:
大家晚上吉祥!
首届普觉论坛,以生命教育之终极关怀为主题交流大会,经过两天的专家和学者精彩分享,今晚在这里吉祥的闭幕了!这次高端交流大会,中西方的学者都达成了共识在从四个方面:生死轮回、生死自在、终极关怀、悲心践行,来论述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这是一次东方文化和西方哲学的深度交流,也是一部古老智慧与现代学说的精神雅集。在这两天内共有26名学者分为四场四个主题进行了讨论。我们挚诚地感谢协办邀请单位木鱼计划以及承办此次交流大会的香港卫视佛教文化传播中心,也感谢我们的上级政府及主管单位广州市佛教协会诸位同仁,对本次大会的支持!同时也感谢支持赞助此次交流大会的单位:马娅女士、林明忠先生、林洪财先生、谢晓东先生等善长仁翁所在的公司!
生死轮回
生死轮回是佛教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从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都绕不开的讨论主题。
有了业力轮回、佛教的善恶观才有了安立的支点,从凡夫到圣人,从世间到出世间,只有超脱生死轮回,彻悟人生的实相,才能转凡为圣,转染污的生命成清净的生命。从十二因缘缘起到业感缘起,从业感缘起到赖耶缘起,从赖耶缘起到真如缘起,都说明了生死轮回的实相,也体现了佛教各个时期讨论的问题和关注的热点的转化。本次生死轮回第一个主题发言的是佛光山寺副住持、南华大学教授慧开法师,从解读“生老病死”的自然机制与奥秘开始,探讨了“死亡”与“新生”的玄机,提出一期生命的落幕——善终,分享了“求往生”是生命永续的具体实践,意味着真正超克死亡。从现代医疗科技的两难困境与“安乐死”迷思,展望了现代医疗护理面对“生命”与“死亡”的未来开展。
第二位发言的是加利福利亚大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Jacqueline Stone,以对死亡时间的反思为切入点,对佛教中的死亡管理为主题,讨论了在中世纪的日本,在净土宗对生的渴望影响下,正念对死亡的理念是如何占据一席之地以及如何塑造出这种对待死亡的文化态度,并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位发言的是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宗教协会理事、中国西藏文化发展与保护协会理事桑吉扎西,从没有谁能够绕过生与死的因缘开始,引入了佛教的生命关怀,生命不独属于人类,甚至生物。从一部有关于西藏丧葬习俗的影片,直观而又深刻的揭示了人的灵魂观直接影响了人的生活方式,体验了佛教的生命关怀。
第四位发言的是哥伦比亚大学讲师和博士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福布莱特奖学金赞助学者Miriam Chusid,从日本中世界阎魔殿的建筑开始,探索阎魔作为偶像和中央崇拜对象的描写和功能,其与地藏菩萨的关联,引发对来生的重新思考,以及主张阎魔能够在佛陀净土出生,并且作为偶像可以重新塑造作为救世主的形象。
第五位发言的是亚洲协会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约翰H福斯特大学传统亚洲艺术馆长、耶鲁大学出版社编辑和资助者Adriana Proser,带来了一系列东亚关于地狱的艺术。从对十殿阎罗的描述,到对奪衣婆的刻画,分析了其中的多种意象元素,揭示了其与其他亚洲佛教地狱领域中受到的惩罚截然不同背后,独特意象产生的因由是佛教文化、流行文化及当下实践的共同作用。
第六位发言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技术顾问、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主任王海波,从现代医学顶尖的标志性技术器官移植开始,提出“公平”这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古老的道德命题,从一系列道德两难选择问题,揭示了生死权利的抉择,触到了社会灵魂的最深处。器官捐献的过程,一边连着死,一边连着生,从科学、文化、社会、经济、伦理等层面更加深刻地理解、探讨和正视死亡,而对死亡的探讨,正是为了了解生的意义。
第七位发言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Komei Sakai,从“暴尸野外”主题开始,从日本武器装甲装饰的变化,从装饰中的头骨和墓葬,揭示了武士对死亡的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终导致了对祭祀活动的编纂。通过对现存的武器和盔甲的研究等方面介绍武士关于生命、死亡和重生的观点。
生死自在
生死自在这个议题,主要讨论的是生命的超脱和轮回的出离。一个人生死的自在,是包含两个方面:身自在和心自在。身自在与佛教八苦理论里的生理痛苦相关联,生、老、病、死苦,这四苦我们只有面对它,接受它的真实性,才能在心理上忍受,在生理上做到自然面对;心自在与佛教八苦里的精神痛苦相关联,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爱别离,心理上能认识到此四苦的真实性才能做到心自在。身心自在即是生死自在。
第一位发言的是广州大学生死学教授胡宜安,从现代人的生命困境开始,探讨其根源在于对生与死“二项分离”,致使生不充分、死不充分从而带着生之执念与死之恐惧走向生命终点。提出现代人摆脱生死困境的不二法门:自然心、平常心、自由心、自觉心,即学会以自在心对待生死,方能证的人生真谛,达到生之灿烂与死之静美的生命自在境界。
第二位发言的是亚利桑那大学博士、2010佛教杰出女性奖获得者、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研究员、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Ng Zhiru,从一套公元八世纪左右创作的朝廷殡葬悼词对当时的人们特别是精英女性们为她们临终或已故的家庭成员缝制地藏菩萨像的行为的记录开始,从佛教图案的刺绣,推断唐代地藏崇拜传播的推动力,揭示了唐代死亡及超度中朝廷对于女性敬神的支持以及朝廷支持的儒家孝道在地藏祭礼传播中的作用。
第三位发言的是罗格斯大学教授、普林斯顿博士Jessey Choo,介绍了墓志铭,并从一个唐代墓志铭的故事开始,研究了如何理解和解释尸体恐惧症以及研究死者所爱之人在墓碑上写下关于死者甚至他们自己的难堪信息的潜在动机,梳理了活着的人和死去的心爱之人的关系,并支持了中世纪纪念文化的案例研究。
第四位发言的是哈佛大学Mariko Namba Walter,从东亚尤其是前现代的日本,将物品置于雕像内的普遍佛教传统的现象开始,阐述这些由临近自己或家人死亡的女性所定制的雕像纳入品的内涵和象征意义,探讨一些例如遗物、身体、子宫和内外的佛教概念,以及它们是如何孕育了东亚佛教里这总佛像内放置物品的传统。
第五位发言的是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Billy Ernest Brewster,从玄奘,一位学识渊博的和尚在丝绸之路的旅途中探索死亡和生命力的教义开始,探讨了玄奘对于佛学两个核心即无我以及再生的探索。从哲学的角度切入支持玄奘的佛教无我理论,即认为人可以在死后改变自己从而在来生变得更好。
第六位发言的是斯坦福大学博士候选人、汉城大学硕士Sangyop Lee,从神不灭论开始,探讨了汉传佛教对此教义的多种诠释,并且是如何利用它们来探讨轮回的过程、人类生命状态的起源、佛教的解脱之路、佛教修行的意义和人类的究竟本质等理论。
终极关怀
终极关怀是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都需要关注的命题,目前国内只侧重在物质的关怀缺少心灵的关怀。终极关怀里最需要的是人性的关怀,这就需要跨学科的援助,我们需要心理学贴心的服务、教育学的提升;也需要哲学理性的思辨,更需要宗教学的灵性关怀。
本次终极关怀论坛主题发言的第一位学者是伯克利大学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伯克利大学著名的Shinjo Ito主席Mark Blum,带来了报告《处理他人死亡的主体间性》。从死亡的创伤事件开始,不仅仅关注个人的死亡,更多关注死亡对他人的影响。探索死亡和死亡这样的创伤事件是如何共同经历的,以及这种主体间现实如何能够成为重新评估我们生活的价值的基础,而在其中基于佛教教义的宗教指导的重要性,介绍了在美国佛教宗教师的情况以及本土化状况。悲伤的感觉是个体化的,死亡时个体间的事情,不是独立运作的,不仅仅是死亡的人,不仅仅是亡者的家人,还有护理人员。Blum教授与提问人员就对护理人员的关怀以及美国佛学的情况进行了分享交流。
第二位发言的是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生命教育学习网共同主持人、台湾教育部门生命教育咨询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事业委员会委员及常务理事纪洁芳,她的报告题目是《临终关怀的操作与教学》。从身关怀、心关怀和灵性关怀开始,分享了孩子们关于死亡的画作,在纷呈的画面中,探讨了善终。同时也分享学员制作的作品,用生命教育爱。由此也介绍了临终关怀的理念以及在实例中探讨临终关怀的教学。最后与会人员就失智症和临终关怀具体操作与纪教授展开了真切的交流。
第三位发言的是耶鲁大学宗教学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硕士、台湾大学法律学士、联合国经济社会咨询理事NGO组“木鱼基金会”创办人与执行长依法法师,带来了报告《临终助念与器官捐赠》。从器官捐赠的现状开始,探讨了佛教界近代的八小时助念的佛学经典根据,也从经典中解释七七四十九天佛事的缘由。最后也提出了佛学与医学对话的必要性,尤其是关于器官捐助的过程,关于神识存在与否以及临终情况的对话,以冥想与脑科学等的碰撞
第四位发言的是总理学者艺术史研究员、哈佛博士后联谊会、勘萨斯大学博士Halle O’Neal,带来论文报告《在佛教短篇小说中写下悲伤与救赎》。从佛教艺术中的生死问题关于利用和再利用开始,从文字手稿的展现,以共鸣的方式共同记忆,体现和中世纪回收的重要主题、跨文化和学科观察死亡的重要性,探讨了中世纪,佛教徒观察死者的记忆并在死后恢复他们的存在。以其去完全理解生活引导人们悲伤的许多创造性方式,确保为死去的亲人创造更好的业力成果。
第五位发言的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人生哲学》杂志总编辑、日本当代文明研究杂志总编辑、现代人生哲学研究所建立者、电信社会科学奖获得者Masahiro Morioka,带来了报告《一个哲学家的哲思:死者在这个世界能继续存在吗?》。从一个话题:死者是会走向下一个世界,还是完全从任何世界消失,或以不同的方式留在这个世界上?普通人会如何看待这个话题?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哲学框架,解释当我们感觉到那些我们逝去的心爱之人,在海边,客厅和微风中出现时,我们感受到的是这种“万物有灵的人格面具”,亦即展现一个能够解释万物有灵的人物外表的现身现象的哲学框架。
第六位发言的是宗教研究助理教授、普林斯顿大学博士、2012 Stanley Weinstein奖获得者Bryan Lowe,他的报告题目是《本土化担忧:古代日本在途与村落中的死亡》。死亡是一个几乎令全世界担忧的话题,从亡故忧虑的地方性开始,从对八至九世纪日本省级村庄中的殡葬和纪念活动的介绍,并对死亡形式的分析,以及基于对讲道笔记、考古数据、法律、宫廷编年史、诗歌的研究,揭示亡故忧虑与本土化社群的需要息息相关。
第七位发言的是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宗教研究委员会XINGYI WANG,带来的题目是《叡尊的两个主体:死亡仪式和戒律观察》。从真言律宗大师叡尊(1201-90)在日本镰仓和其他三位南都僧侣通过自誓受戒发起了寺院秩序改革开始,自律受戒成为了叡尊终身信奉和修持的出发点和关键要素。通过对叡尊考察他的死亡准备,遵循唯识宗和戒律学的解释,探讨了对唯识教义理解之间的复杂动态、戒律的日常观察和经受死亡考验的品德高尚之人的培养如何最终被概念化和呈现为一个单一的整体。
悲心践行
悲心践行这个主题融合了大乘佛教的精神,大乘佛教是以觉他为先导,利他为根本,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信仰为中国本土化的佛教发展提供了榜样的力量。观音菩萨的慈、文殊菩萨的智、地藏王菩萨的愿、普贤菩萨的行,都是悲心践行这个主题实践的方向。
这个主题第一位发言的学者是巴纳德大学亚洲及中东文化教授、哥伦比亚大学佛学研究联合主席、哥伦比亚佛教和亚洲宗教中心副主任、斯坦福大学博士Max Moerman,带来的题目是《联合葬礼:伊势神社的死亡与佛法》。从12世纪后期由伊势神社的萨瑟托尔谱系埋葬,在内陆和外伊势神殿祭司的净土中出生的用纸和陶土记录的经文,以及在青铜镜上雕刻的佛像开始,揭示了佛法与佛法的死亡与来世之间的联系,以及佛教与佛教徒的救恩如何以同样的宗教习俗加以解决。
第二位发言的是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教授、副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主任龚隽,他的报告题目是《大乘佛教与身心疗愈观:以中古《维摩经》“问疾品”疏为例》。从中国中古时期有关《维摩经》疏“问疾品”为案例开始,阐述了不同法流的维摩经学者对于身体、疾病及治疗等议题的思想论述。从色、法二身论、众生与菩萨两类病因及不同疗愈的观念为中心,从解经学与思想史的角度,探究了中古维摩经学者的不同论述。
第三位发言的是亚洲研究教授、《地藏菩萨的脸》作者、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学士、斯坦福大学博士HANK GLASSMAN,带来的题目是《五轮塔的肖像:从扬特拉河到圣物的坟墓》。从先考察一些现代日本坟墓开始,将五轮塔的形状推广普及和编入法典的中国移民石匠这一角色,追溯所谓的“五脉轮佛塔”或“五元宝塔”的历史及对Mahavairocana佛经的评论以及坦陀罗图解文本中的冥想技术,并到十二世纪,被当作一种圣物,与Mahavairocana的许愿宝石和三昧耶身相似,体现了整个历程的变化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悲心践行的意义。
第四位发言的是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厦门莲花医院院长、厦门莲花爱心护理院院长李力,带来的题目《莲花创业之终极关怀》。从莲花创业的缘起和初心开始,探索了临终关怀道路的模式,从思考如何帮助当死亡真的来临之时的长者或病患,可以安详的、有尊严的、没有遗憾的离开,不把死亡认定是恐惧和悲伤的开始,体验了减少和疗愈生者和逝者的痛苦的悲心践行历程。
第五位发言的是国立玛希隆大学博士Ashin Sumanacara,他带来的题目是《上座部对于死亡与来生的理念》。从死亡是所有生物的共性开始,介绍佛教关于死亡的观点:死亡是组成生命的重要部分,因为它处于从一个生命转变到另一个的过程当中以及对来生的信仰,尤其是因果报应。探讨上座部对死亡和来生的观点,并且试图解决什么是死亡,是否存在来生的形式,怎样获得重生等问题,以及阐述了佛教理念中如何去迎接死亡。
第六位发言的是天普大学博士、伊隆大学副教授、宗教研究者Pamela D. Winfield,他带来的题目是《来世之筑:日本永平寺的两所纪念堂》。从日本曹洞宗道元禅师于1243年建造的永平寺中两所用于纪念逝世僧人与祖先的祠堂与祠堂殿(曹洞宗信徒的图像、神牌存放之地)进行对比开始,对这两所纪念堂、其中或动或静的“寺庙元素”,以及个中生死兼顾的修辞手法的解析来认识曹洞宗两大主要寺庙之一对于神职人员和普通信徒的纪念仪式的差别,揭示了纪念的过程会为调和存活与逝去躯体的仪式创造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而这仪式对学术、对个人都无比关键。
在这三天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发言,提出许多建设性、可性的方案,非常宝贵。这是一场,融合东西方生死文化精髓的盛宴,堪称是一部古老智慧与现代学说的精神雅集,是宗教学说与科学理论的深度交融,是“活着”与“死去”间,寻找平衡点的无畏探索,相信通过这次论坛的争鸣,必将唤起更多的人,关注生死话题。诚如《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品》中所说: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希望所有有缘听闻此次盛会的有缘众生与一切迷乱魔境现前时,得到这次盛会智慧的指引,达到生死自在。如同清净的莲花虽然生在五浊恶世,却能出淤泥而不染。当我们每一个人用佛教的般若智慧去关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去践行大乘菩萨的精神,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生死自在,做到向死而生。最后祝愿与会的所有嘉宾、学者及一切有缘人身心康泰、五福临门、生死自在、六时吉祥,阿弥陀佛!(文、图:广州市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