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标月指”突破“文字相”
发布时间:2023-03-27 09:26:25作者:大众学佛网学佛人的文字相◎何谓:渡河舟筏、标月之指◎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不离文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认识概念化的符号,实践出真知......佛经是标月之指,是学佛修道的方向和路径
从教理上言,佛性是无可言说、无相可表的。但是,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人们又怎能了解和认识佛性呢?又如何修持证果呢?所以,虽无所说,但又不离言说、不废言说。依文则易明义理。文仅为表法方便故。因此,两千多年来,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一直广泛流传着。但是,虽然有说,还是无说。为什么呢?因为诸法皆空,无有自性,皆不可得,以不住相故,不执着故。所以说,一切经文不过是标月之指,是指示月亮的指标,但不是月亮,只是指标我们明心见性的方向和路径。因此,我们听讲或看经文时要见月忘指、得意忘言,要了解和明白经文的真正意旨,摄取它的精义,从有言说证入无言说之境。而不要执著经文的名相语句,记言记语,更不要执着名相语句的玄妙,来专门研究它。不然就等于读书做学问,不是学佛了。我们学佛最要紧的是行,照着佛经所讲的义理和方法去实行,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受用。
但是,佛经义理深邃,大根性的人能够一目了然,也能够依之进修。而中下根的人,就不容易理解了。非但不识月亮,也不明白什么叫指。指标都不明白,哪里可以顺着指标所指的方向见到月亮呢?所以,必须先对经文细细地研究,通达了,然后才能进修。但是,对现在人来讲,研究佛经又有不少障碍:佛经是古文体,是文言文,它的语法、文句的结构及表达的方式与现代语法不太相同;经文都是繁体字,现在我们使用的均是简化字;而且经文中有些字现在已极少使用或不使用了,晦涩难懂;经文还有一些专用名词和术语以及外来用语,等等。所有这些,无不成为修学者的障碍。倘若不经细细地讲解或注释,一般人是不易明白经文的玄旨所在。因此之故,教下的菩萨们就大施方便,为经文加注释,讲解或翻为语体文,使修学者先明白标月之指,明白这个指标是个什么东西,是怎么一回事,再从指标所指示的方向和路径,用功修持,前进不息,才可以见到明月,见到我们的佛性。—元音老人 【标月指】 标,表之意。指示月之指,称为标月指。佛教将‘真如’比喻为‘月’,故对不知真如(月)者,以诸种法来说明(指)真如(月)实相。标月指,即指佛所说之诸法,亦即八万四千法门、五千余卷之经文。圆觉经(大一七·九一七上):‘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现代学佛人的文字相 万法本来无名无相,真解脱者离于言数。然而,一任无说无示,则尽大地人恐怕没有一个能够见性解脱,为开示迷蒙众生,大悲佛陀出世,横说竖说,演唱一大藏教。末后,世尊却自称“四十九年说法,未曾说着一字”。这绝非圣人故作玄虚,实在是开口见胆!因为涅磐非有非无,自性离心缘相、文字相、言说相,不可以色见,不可以声闻,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希夷之境,太玄之乡,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非思量分别之能到,非语言文字之能述,如何说得着一个字呢?
基于此,世尊再三宣示,经典文字只是渡河舟筏、标月之指而已!没有圣人指向,你见不到自性之月,可是你把圣人指头当作明月,则不仅失去自性之月,而且失去圣人指头,因为指不指,月不月,混滥一气。
举个例子,我们学习般若智慧的第一堂课就是色空义。可是,我们溺于文字知见,以为有一法叫做“色”,另有一法叫做“空”,或者执实“有色有空”。这岂不是大错?!《心经》分明开示:“色”不是“空”以外另有一个“色”,“空”不是“色”以外另有一个“空”,直截了当地说,“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到了这里,你可能会说,我也是这样理解的啊!可是,你仍然困于文字知见,你仍然没有体取经典的言外之意!你叫什么作“色”?你叫什么作“空”?你叫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谓“万象明明无理事,体用何须分不分”,之所以说“性、相、体、用”等等,都是不得已而强名安立!你却当以为真,岂非望指失月?那么,“色空”是个什么?你还能从文字枯骨里寻觅到自性灵汁吗?咄!夜深摸得松毛刺,走遍东村叫卖针。
比如眼前一个馒头,心中取相,应物命名为“色”,仔细观察参寻,眼前这个馒头是面粉做的,馒头不可得,应性命名为“空”。离开“空”,“色”从何来?离开“色”,如何知“空”?离开唯识,“色”“空”谁叫?可见,色空皆是假名,皆是心识。实际理地,无心无识,无色无空,只有馒头。咦!这个馒头究竟是什么?随顺世俗谛,即入第一义。这时,要是有个孟八郎汉,一把抢过馒头,边吃边骂:“要吃便吃,嚼舌作么?”也怨不得他!
总之,学人读经学教,把指头当作月亮,不知字字消归自性,不知时时回光返照,不知体取言外之意,不知即文字离文字,则不善读经学教,则不能正确对待文字知见,则终生难出鬼窟、难见天日。--雪山智者
抛开概念化的符号,实践出真知不还 一、荔枝味是什么味 文字和语言是我们人类发明出来表达思想和进行沟通的,是我们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但文字和语言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有许多事物,用语言和文字永远也无法表达。为了能够表达,我们不得不采用比喻。但比喻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又往往相去甚远。在另一本书中,我曾讲了一个关于比喻的故事,那是在我初中时,学了白居易的一篇《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花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老师让我们以此为范本,写一篇西瓜图序。一位同学这样写道:
“西瓜皮如青蛙皮,瓤如鲜血,籽如蝌蚪……”
老师将这篇作文在讲评课上宣读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其实,他比喻得倒也蛮形象的,只是不可类比。但话又说回来了,白居易虽然比得好,一个没见过荔枝的北方娃娃,看着图画,再读了白居易的文字,也就大概了解荔枝是什么样子的了;可是,它是什么味道呢?甘酸如醴酪?老师说,醴酪就是一种特制的甜米酒。那好,我只要改一个字,把那个“酸”去掉,就可以这样写:“西瓜浆液甘甜如醴酪”。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荔枝就是有一种独一无二的荔枝味,西瓜也有一种独一无二的西瓜味,都与甜米酒的味道相去甚远。语言文字在这里显示出了它的苍白无力!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物,味道、气味、色彩、声音、感觉等等等等,都是语言文字的表达所无能为力的。你必须是亲自吃过、嗅过、听过、看过、触过、经历过,才能真正知道个中究竟,而且这种认知也只自己知道,永远说不出来。学习佛法也是这样。就象那位最著名的学者,要招收佛学方面的研究生,但他的前题是必需是不信佛的。当时我就很纳闷,一个根本就不相信佛教与道教、也从不修行、从不打坐的人,你怎么会了解“普化一声雷”是什么动静?“醍醐灌顶”是什么景象?“轻安”是什么感觉?“空”是什么境界?“心”是什么样子?“觉悟”又是怎样的精神飞跃?不过是在那里人云亦云地鹦鹉学舌罢了,和真正佛道中的本意,相去十万八千里!既然如此,你研究的佛教与道教又是什么东西呢?误人子弟罢了!
所以,一个人信也罢,不信也罢,你既然是号称研究佛教的,就不妨也按照佛教经典中的方法,亲自去修一修,习一习,实践出真知嘛。“烟波日日浸寒空,鱼鸟同游一镜中。昨夜忽沉天外月,孤明应自混骊龙。”只有当你真正一刀斩断了意识之流,达到了这个境界之后,看这宇宙万象如观掌中庵摩罗果。到了那个时候,你来讲授佛教,才不至于误导后学。 二、如此一指禅
我常常听到一些研究道家的朋友说,老子当年为什么不多写一些书呢,就一本《道德经》,太少了。其实就是这一本,他原来都没打算写,还不是被那位尹喜给逼的,非得留下点修行秘法不可,否则不许出关。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被弟子们集成了三藏十二部中的经藏,倒是蛮多的,那又怎样呢?他后来不是也一再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义。”推了个一干二净,不承认自己说过法。就是因为他们都对这个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头大了,你无论怎么去说,都会被众生误解。所以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说,我所说的法,不过是渡人的船,你要是已经过了河了,船就可以丢掉啦,我说的法都应该丢掉,又何况是那些没道理的东西呢。
不要以为禅宗就能好到哪里去,不立文字,就不会被人误解了?其实更糟。为了不使学人们死在语言文字的局限性之下,历来的禅宗大师们,不知煞费了多少苦心,又是棒,又是喝,又是手舞足蹈的,但还不是照样被人误解?因为就算是你不用文字语言,肢体语言不也是一种语言嘛,也是一个概念符号,有时还不如文字语言呢。有一个“一指禅”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指禅,说起来最早还是释迦佛自己发明的,因为他生怕后来的弟子们,执着于经中的语言文字,误解了他的真意,把醴酪的味道真当成就是荔枝的味道了,所以他说:你们不要以为我在经中说的那些就是佛法,其实那些根本就不是佛法,如果佛法好比是月亮的话,我说的经,就好比是手指头,我用手指头指给你们看,让你们能知道真正的月亮在哪里,但你们千万别把我的手指头当成是月亮啊!我讲经说法,不过是以手指月而已,真正的佛法,不是用语言文字所能说清的。表达得够清楚了吧?
后来禅宗传到了中国后,出了一位法师,每当有人向他请教佛法,他都不回答,只用手指头指指天空,你别说,还真有人就明白了。大师的小弟子一看,咦,佛法就这么简单呀,这谁不会!于是有一天师傅出门了,刚巧来了个居士,想请教佛法。小徒弟说:“师傅不在,不过你要问佛法嘛,我也会。”他伸出一根指头指指天空。那人一看,似乎明白点了什么,高高兴兴地走了。师傅回来后,小徒弟得意地向师傅炫耀了一番,说自己也能接引众生了。师傅于是在怀里藏了一把刀,把小徒弟叫过来说:“你今天是怎么接引众生的,再给师傅学学。”小徒弟不知用意,傻了巴叽地又学了一遍,没料到师傅说时迟那时快,掏出刀来一挥,小徒弟的手指头被砍掉了!还没等小徒弟喊疼,师傅大喝一声问道:“什么是佛法?”小徒弟习惯地一伸指头,指头没了,空了!他突然一惊,这一下真的开悟了。
这就是“一指禅”的由来。表面看起来这个师傅好狠心呵,怎么一下就把小徒弟的手指都砍掉了,但我想那位小徒弟本人一定还会对师傅心存感激,放到我,我也会感恩戴德的。与其象那位华山道士一样虚掷了一生的光阴,直到生死大限快来时还不能进步,小和尚能遇到这样一位慈悲的师傅,一下子就斩断了他的邪见与执着,使他在修行上有了巨大的飞跃,别说一个指头,十个指头也是值得的呀。
但后来,就在前几年,我听说少林寺有一位高僧会一指禅,功夫可不得了,就千方百计地打听。有一次在电视上,我终于见到他的一指禅了,原来就是一根指头拄在地上,把身体倒立起来呀。一指倒是一指,禅却没有。要是释迦牟尼知道了他以手指月的良苦用心,竟然变成了用一根指头倒立,还不把鼻子气歪哦。
三、非关文字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途经曹溪时,遇到了无尽藏尼,不要小看这位尼姑,她后来其实也是修行很高的。但在初遇六祖之时,她还没有开悟,那时她正在读《涅盘经》,有许多不懂之处,于是就向六祖请教。六祖说:我不识字,这样吧,你念一句,我给你讲解一句。无尽藏尼就非常疑惑了,她问道: “字尚不识,何能解义?” 六祖答道:“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这也是一段非常著名的禅宗公案。我们都知道,六祖慧能从小家境贫寒,没上过一天的学堂,他是在砍柴回家的途中,在路边休息时,第一次听人念《金刚经》,在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时,就若有所悟,而后才在那位读经居士的资助之下,出家学佛的。后来,在五祖选拔衣钵传人之时,他不会写字,是请别人代他在墙上写下了那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见道偈,得到了五祖的首肯,成为禅宗的第六代祖师。所以六祖慧能,是中国禅宗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人物,在他的身上,也最能体现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宗法精神。 其实,何止是“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有心的人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一切现量的境界,本来都是“非关文字”的。那个被你感受到的荔枝味,和文字没有关系,你即使从未听说过“荔枝”这个名称,它在你口中的味道,也丝毫不会比知道这一名词的我的口中的味道就差一些。而且我说过,如果一开始我们就把荔枝叫做了“猫儿”的话,那么“猫儿”的味道也还是那个味道,不会改变。
附录:五不持﹕持文不持义﹐持义不持文﹐未领会而持﹐上下错谬而持﹐颠倒而持。 持文不持义: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同孩童采集鲜花一样,即推敲词句对于自心无有利益。 持义不持文:如果认为一切文字结构只是泛泛空谈,没有任何实义而轻视词句偏重甚深的意义,但若不依靠词句不可能了知意义,这样词句与意义就会互相脱离。 未领会而持:如果没有理解了义﹑不了义以及具有密意的各种说法而受持,则会误解词句和意义而违背正法。 上下错谬而持:如果上下错谬而受持,则违反了佛法的规律。即无论闻法﹑讲法或修法也都会相违正法。 颠倒而持:如果意义颠倒而受持,则自相续会因邪分别念的滋生蔓延而毁坏,并且此人将成为佛法的败类。 所以应当断除这些过患,做到一切词句与意义上下不错谬﹑以正确的方式受持。遇到疑难或甚多之处时,不应生懈怠而不受持,而应精勤受持。遇到简单或极少之处时,不能认为法义浅显而轻视,应不遗忘而受持。按照上下次第顺序无有错谬正确地受持一切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