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郑和和北京城

发布时间:2023-01-27 09:24:15作者:大众学佛网
郑和和北京城

万明:今天我来讲郑和和北京的关系。

万明:大家都知道,2005年中央曾经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从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到宣德六年(公元1433年),在这期间,郑和曾经率领着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其规模之大、技术之先进、组织之严密,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前列,我们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走向海洋的伟大壮举,成为了古代中国强盛的标志。

万明:现在我们都知道郑和下西洋是航海活动,他是从哪里出发的呢?

不是从北京,而是从南京出发。到了太仓的刘家港出海。当时永乐皇帝颁诏,命令下西洋。换算成今天的公历就是7月11号,我们说,通过200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就产生了中国的航海日。中国的航海日就定在永乐皇帝下诏下西洋的日子,也就是每年的7月11日,也就形成了我们每年纪念中国的航海日,定在这一天。

万明:郑和当时率领着庞大的船队进行了七下西洋的伟大航海活动,他从南京出发,在几次下西洋中间,后来回到南京时,也是担任南京的守备,地位显赫,家在南京马府街。郑和在下西洋回来的这段时间里也曾经修造过南京的报恩寺(音),在南京可以寻找到很多关于郑和的遗迹。

万明:郑和从小入宫,很快就被带到了北平的燕王府第,他从小到大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北平渡过的,并且他建立的功勋也是在北平。后来他作为永乐皇帝的亲信,才被派遣下西洋,出使海外。如此来说,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是在我们这里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开始了他的事业,开始了他不同寻常的成长历程,他和北京的关系非常深。当然了,他当年在北京时,北京还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

万明:郑和原姓马,他是云南昆阳州(今云南晋宁)人,出身在一个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去天方,也就是麦加朝过圣,所以被称为哈之(音),也就是巡礼人的意思。

万明: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大军统一云南,在这个过程中,郑和被俘,带至南京,成为了一名宫廷内侍,后来被朱元璋拨给他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听用,于是他就来到了燕王的北平府里,他是在燕王朱棣的身边长大成人的。

万明:建文元年(1399年),这一年,燕王朱棣以反对燕王削藩为名,于北平起兵,号称“靖难”,意图夺取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经过了四年的“靖难之役”以后,才登上了皇位,也就是永乐皇帝。

万明:如果我们以郑和13岁入明宫算起,他年青时代的十几年,都是在北平度过的,也就是说,他成长在北平,而在事业上崭露头角,也是在北平。

万明:我们知道郑和来到北平之后就进入了燕王府,至今学者们对于燕王府的位置一直存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燕王府就是元朝的大内正殿,可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燕王府沿用的是元代的西内,也就不是大内正殿。

万明:在洪武十一年,明太祖定了诸王的宫城置室,这时候明太祖就曾经说过,除了燕王的宫殿仍然用元带旧宫以外,诸王营造的王宫都不得引以为置室,这说明燕王确实是沿用了元朝的大内宫殿的,其他王不能引为置室。

万明:郑和的成长,就在元代旧宫改造的燕王府中,而建北京新宫殿时,旧宫殿被拆毁了,所以我们现在说了,是看不到燕王府了。

郑和从此以郑村坝战役为起点,走向了人生的辉煌

万明:回过头再讲靖难之役,当时建文帝派出了耿炳文北伐燕王,这个耿炳文是老将,从当时燕王和建文帝的南军的力量来看,南军是有很大优势的,对于燕王来说,这确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所以燕王亲自迎战,在征定大败耿炳文的南军。在耿炳文北伐受挫以后,建文帝又命令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作为最高统帅,统帅军马50多万人来攻打燕王。李景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音)的儿子,这个人不懂得兵法,而且比较妄自尊大,他排斥了一些老将,燕王朱棣与李景隆大战于郑村坝,燕军出奇兵直捣李景隆大营,李景隆大败而逃。

万明:在燕王取得了保卫北平的胜利以后,有一场大庆功宴,对诸位有功将领进行奖励。在这场战争中,当时还叫马和的郑和因为表现英勇异常,建立了奇功,因此深深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就在这次,他被赐姓郑,从此就有了郑和这个赫赫有名的名字。

万明:当时分东坝和西坝,今天的东坝村属于朝阳区,今天留存下来的是“东坝村”的界石,古战场早已渺无踪迹,郑村坝这个地名也成为了遥远的过去,可是惟有郑和,以他不朽的英名,印证着那场战役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他从此以郑村坝战役为起点,走向了人生的辉煌。

万明:北京和郑和直接有关联的地方,除了郑村坝,还有哪里呢?在北京德胜门内,有一个三不老胡同,胡同不大,也不长,在北京星罗棋布的大街小巷中,可以说它并不起眼,可就是它是和明朝伟大航海家郑和的名字连在一起的。

据说郑和的府第在三不老胡同

万明:据说郑和在北京的时候,他的府第就是在三不老胡同。

万明:今天我们知道郑和这个名字,是由于他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他曾经率领着规模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和海外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和贸易关系,成为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可是与他联系的胡同为什么称作三不老胡同呢?这就涉及到郑和有个名字叫“三保”,或者是“三宝”这桩公案了。

万明:说起来是很有意思的,从明朝后期开始,就有了“三保”和“三宝”的不同说法和用法,当时的人对于郑和叫做“三保”还是“三宝”就已经有种种的猜测之说。有一种说法“三保”是郑和的旧名,有一种说法,说“三保”是郑和的小名;也有的人,因为郑和下西洋多次,所以称作“三宝太监”;还有的说,因为郑和信奉佛教,佛教有三宝,就是佛、法、僧,所以郑和被称为三宝太监,因为他信佛教。

万明:我们知道郑和的船队当年出去被称作宝船,顾名思义,实际它就是取宝的船。郑和下西洋携带着大量中国的丝绸、瓷器、铜钱、铁器等各种珍贵物品出使西洋,从西洋换回来的也是西洋的奇珍异宝。所以明朝时有一部著名小说,明后期所作的《三宝太监下西洋通俗演义》,用的三宝,就是宝贝的宝,后来现代辞典上干脆出现了一种调和之说:“郑和小字三保,保一作宝”。

万明:其实郑和的名字确实是叫三保,明朝时在北京的皇宫里曾经上演过郑和下西洋的戏剧,当时在皇宫里上演的戏剧有两种,一种是杂剧,另外一种是傀儡戏,现在流传下来的明朝内府杂剧有一个抄本,名字就叫《奉天命三保下西洋》,用的就是保卫的保,而不是宝贝的宝。

万明:剧中郑和的角色一上场就说,“小官姓郑名和,又名三保”。因此我们知道,“三保太监”是郑和的又一个名称。既然不是宝贝的宝,也就与佛家三宝没有关系了。太监是明朝宦官的官名,不是一般的宦官。明朝宦官有“二十四衙门”,包括十二监、四司、八局。在明初时,内官监的地位最高,而郑和就是内官监太监,也就是内官监的主管官员,正四品官员。他下西洋还有其他头衔,比如“钦差正使太监”、“总兵太监”,宫中演出戏剧下西洋的时间,是在郑和下西洋了以后。

万明:当时因为戏剧里的角色不年轻了,所以剧中人就称他为“三保老太监”、“三保老龟龟”,这个戏剧不仅在北京皇宫里上演,后来也流传到了社会上,由明朝人编辑出来,保存了下来。郑和当年居住的地方,起初叫做三保老爹胡同,这在明朝属于北城的发祥房,也就是今天西城区德胜门大街西侧三不老胡同,那样一个地方。从明朝的资料来看,很有意思的是,《京城五城仿相胡同集》(音)里明确记载着,嘉靖年间时还是叫“三保老爹胡同”,到了万历以后又有记载,同样是在北京的发祥房,可是胡同就改成“三保胡同”了,到后来叫白了,就成了“三不老胡同”,那是清朝时候的事儿了。有人说,清朝时叫“三伯老胡同”,民国以后才叫“三不老胡同”。我们说那是不对的,因为光绪时有人写的《京城仿相志稿》里就已经变成三不老胡同了。

万明:三不老胡同是建于何时呢?我们想,三不老胡同的建造时间一定是在永乐迁都以后。

万明:燕王成功登上了帝位,他继位后,立刻就把北平改为了北京,这就是北京的由来。我们知道,永乐皇帝继位以后,对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然后正式迁都北京,从此以后直到现在,我们知道,除了短暂的时间以外,北京一直是中国的首都,北京城中轴线的基本格局也是在永乐年间奠定下来的。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当时永乐皇帝命令开通海运,往北京运粮食,并且大量移民,开垦北京的荒田,还以富民充实北京,以后又修竣了大运河,保证了北京的供应。从这可以看出来,永乐皇帝当时对他的龙兴地——北平是有特别关注的,一直在为迁都北京做准备。

万明:在永乐三年,也就是1405年,永乐皇帝开始派遣郑和下西洋,实际就是出使今天的亚洲、非洲、印度洋一带的国家和地区,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出使活动,明王朝和当时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友好的关系,在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关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万明:郑和下西洋当时是从南京出发的,然后再返回南京。可是下西洋建立的国际联系,提高了明朝的国际威望,在北京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永乐四年七月,永乐皇帝颁诏,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永乐五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来,接着就是第二次下西洋,这一年,永乐皇帝的徐皇后(也就是徐达的女儿)去世了。明朝永乐皇帝没有把她安葬在南京,当时南京是京师,而是准备在北京附近选址营建陵墓。

万明:他在永乐七年,也就是1409年开始选址,在北京天寿山(音)选定以后开始营造陵墓,也就是今天北京十三铃的长陵。皇帝当时亲自到北京来,留皇太子在南京监国。这是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回来,又开始了第三次的下西洋。

万明:到永乐九年时,工部尚书宋礼(音)开通了会通河,解决了北京的漕运问题,为迁都做了准备,这一年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归来的时候。直到永乐十五年,北京宫殿才正式开始了大规模的硬件,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落成了,永乐皇帝宣布在这一年定都北京,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此后明朝就定都北京了。

万明:我们说,永乐二十一年,这一年是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归国的时候。历史上记载有16个国家、1200人的外国使团汇集在北京,北京作为国际大都会,真正是使节如云,盛况空前。北京成为当时中国与亚、非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地。

郑和在宦官中也成为了被祭祀参拜的对象

万明:今天北京的八宝山,在明代称作黑山,那里有大型的宦官墓地,在明朝弘治时已有数百家之多,宦官刚铁之墓即在此处,刚铁其人充满了传奇色彩,嘉靖以后就成为了宦官祭祀的圣人,实际上他的事迹多是后人所编造的。在刚铁墓前有个褒忠祠,享堂内设有刚铁的塑像,左右设有蔡伦、郑和等人的牌位。蔡伦也是一位宦官,他造出了纸,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伟大人物;郑和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可见在明后期的北京城里,由于郑和的卓越功勋,在宦官中,他已经成为了被祭祀朝拜的对象。

万明:郑和这位伟大的航海家留给了我们很多的谜,比如他到底生在哪一年?埋葬在什么地方?他的船队远航最远走到了哪里?有没有绕过好望角,驶向大西洋呢?这些谜至今还没有完满的解答,他在北京同样留下了两个谜,下面就讲一下。

万明:先说第一个谜,根据史料记载,在北京皇史宬,也就是明朝嘉靖年间修建的存放皇家档案的地方,后来清朝也沿用了。在它的西边是一个观心殿射箭处,南边是苍龙门,苍龙门再往南是昭明门,而西南是嘉乐馆,北面是丹凤门,门前有一对金狮子。进了丹凤门里,里面还有三个殿:龙德左殿和崇仁右殿,还有居中的广智殿。在广智殿后面有座飞虹桥,这座桥用白石制造,上面凿刻有狮子、龙、鱼虾、海兽等等,据说是“水波汹涌,活跃如生”。据说,这就是“三宝太监郑和自西域得之”,而且“非中国石工所能造”,当时是这样的记载,据说桥前的右边因为缺了一块,中国工匠补造,果然是屡补屡坏。

万明:这座桥还有明朝人的陶崇政《飞虹桥诗》为证:“中官三宝下西洋,载得仙桥白玉梁。甲翼迎风浑余动,睛珠触目更生光。”后两句说明雕刻的确是栩栩如生。当年在飞虹桥南北有两个坊,一个是飞虹坊,另一个是戴鳌坊。至于那座桥上所刻的海兽水纹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它与中国传统的石刻到底有什么不同,如果能够找到石刻才能知道。从今天来看,飞虹桥是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之东,皇史宬之西,故址已不可考了。侯仁之先生早年对北平金水河进行考察,虽然他没有考察郑和带回来的石刻,但是他根据地理位置推测,在南池子南半迤北的地方,有南北小街,叫飞龙桥。清朝人记载,“飞虹桥,虹俗讹龙”,我们说,可能清人记载的飞龙桥就是飞虹桥的出处。现在看来,南北小街可以对应南北两坊,它们早已经与桥混而为一,在侯仁之先生考察的时候,那座桥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只有飞龙桥胡同还存在着。

万明:下面再说第二个谜,我们知道郑和信奉佛教,曾经受过戒,而且有“福善”、“福吉祥”等法名,还曾经出钱刻过一些佛经,比如《摩利支天经》、《优婆塞戒经》等等。郑和下西洋期间曾经出资刻过10部佛经,分别放在全国的10处寺庙之中,北京只有一处,就是皇后寺。可在明清历史记载中,这座皇后寺已遍查不见了。日本保存有明朝后期绘制的一个《北京宫殿之图》,采取了苏绘的手法,图上不仅绘有承天门(今天安门)和三大殿,而且还绘有当时北城一带的地方,在图上的后宰门(今天的地安门),与梓金山(今天的景山)之间,绘有一个梓童庙。我们知道梓童指皇后,那么庙和寺也是可以相通的,所以这是不是就是当年的皇后寺呢?无论如何,这个寺庙现在是找不到了,当时刻了一部《大藏经》放于皇后寺,那部佛经也下落不明,也许它还寂寞地躺在某个寺庙的角落里,但也可能已不存世了。按照我们的愿望,希望有一天它还会被发现出来。

万明:郑和建功立业是从北京开始的,终结却是在海上。下西洋持续了28年,六十多岁的郑和在海外去世,算起来一生几乎有一半时间竟是在海上度过的,他的远航是15世纪那个海洋世纪的开端,比欧洲人要早近一个世纪,所以他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不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伟大航海家。

万明:我们说北京三不老胡同的全国政协宿舍,相传就是郑和的故居所在地,有学者曾经提议要在宿舍前的广场上塑造一座郑和的纪念雕像,作为首都纪念这位航海家的标志。但我说,实际上,永远的纪念是在人们的心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