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黄柏霖警官:佛陀遭受马麦之报的因果故事

发布时间:2022-07-25 13:48:31作者:大众学佛网
黄柏霖警官:佛陀遭受马麦之报的因果故事

那我们再来探讨,进一步探讨阿耆达王,这位佛陀的护法。因为佛陀在这一生里面,有示现三个月的马麦之报。这个因果的报应,佛陀示现三个月马麦之报,跟阿耆达王有关系。所以我们附带来提一下,佛陀三个月的马麦之报。佛在世的时候,毗罗然国的阿耆达王,他非常景仰佛陀,他发心要供养僧众三个月。于是佛陀就带了五百比丘应邀来到彼国,来接受供养。可是当佛陀还没有到达以前,阿耆达王就招感魔障,这个天魔就知道了。天魔就用各种「宝饰」,就是珍宝。「女乐」,音乐都是这些彩女在演奏,这些美女在演奏,叫「女乐」。还有「衣食」,山珍海味的美食。还有「荣利」,就是荣华富贵。还有「色欲」,这五件事情。天魔就用这五件事情来迷惑阿耆达王,让他在深宫,深居宫中享乐,并且忘记了供养佛陀的事情。而且阿耆达王还交代部属,说三个月之内「不问尊卑」,不得禀报大小诸事。他忘记了,只顾享乐,还交代部属不能够呈报。所以他发心供佛这件事情,石沉大海,毫无消息。

那么因为毗罗然国里面没有精舍,所以佛陀跟这五百个比丘的僧众只好在城外的北边树林安单。佛就告诉诸比丘说了,这个地方非常穷困,而且人民多不信佛,所以乞食不容易,大家如果不愿在这里安住的话,可以随意离去。所以释迦牟尼佛也是非常民主,他对这些他的众弟子,如果有些人吃不下这个苦,他教他说,那你们可以先离开。但是所有的五百比丘都没有人离开,只有一个人离开,就是舍利弗,这其实里面也有因果关系。只有舍利弗独自离开,其他比丘都随佛安住下来。那么众比丘白天出去乞食,受尽各种苦楚,也很难托钵托得到一食。

刚好有一群信佛的养马的牧马人,就是牧人,就是饲养马的这些人家,他也是信佛的,就看到众比丘挨饿得难受,就好心说道了,他说,我这里正好有五百匹马要吃的马麦,大家愿意分一点充饥吗?佛陀就说了,这个马是属于看马的人的,他们都是用很好的野草啦、盐水来喂马,因此这个麦应该可以接受供养。佛的侍者阿难就拿了佛吃的马麦,走到村落里面,要有人煮嘛,就看到一位女子,先赞叹佛的功德,再请这个女子帮佛的马麦做成干饭。这个女子就说了,我家事情很多啦,没有空为佛做饭啦。旁边的一位女子听到以后,主动的向阿难说,你拿马麦来,我帮佛做饭,我也愿意帮其他行善的持戒比丘,智能的比丘做饭。

所以行菩萨道要有勇猛心,要做不请之友,要主动积极,要热心帮助人,要真发心,真诚心来供养,这样的话都会跟菩提心相应的。何况是佛陀呢?这么伟大尊贵的佛陀来到这个地方安单,是这个地方人的福报。结果阿难拿马麦来,妳说,我很忙,我没有时间帮你们煮,我没有空为佛做饭。所以这表示,第一个女子福报不够。那第二个女子善根深厚,心地慈悲,所以护持三宝的正念超越了她的业力。前面那个业障深重,换句话说,我执深重,只顾自己,不顾众生。

所以这个女子做好饭以后,阿难就把这个煮熟的马麦,就捧回到树林里面。因为阿难那时候还没有证法身,阿难对佛陀是非常地敬重,又非常地仰慕佛陀,所以阿难想到说,佛陀没有饭吃,本来佛陀他就是一个国王的太子,他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他要吃什么都有,他不缺乏这些菜肴美食,今天却是要吃这个不能够补养身体的马麦粗食,而且还没有汤水,只能喝一般的水。阿难想到这样就不禁悲从中来,那心头非常、心里非常难过。佛陀知道阿难的感受了,佛陀就告诉阿难说,你要不要来尝一尝?阿难就过去尝一下以后,发现滋味非常地好,原来马麦中都有天人加入美味了。

所以各位不晓得有没有那个经验?如果你到戒律道场,或到真正的正法道场,或者你去参加佛七法会,或者你那个地方刚好有高僧大德驻锡,你到那个佛寺去参访。其实是个很普通的一碗白饭,还有很简单的素食,可是你会发现,那个饭吃起来特别的香、特别的好吃。我有那个经验,很简单的豆腐而已,炒豆腐啊、炒青菜啊,可是特别的好吃,就是跟这里一样。以禅悦为食,天人、诸天都加入美味了,这叫天厨妙供,天厨妙供,禅悦为食,加上有佛力加持。阿难便将做饭的经过就禀告佛陀了,佛陀就说了,早先那位女子如果做饭的话,以后便是「转轮王第一夫人」,后来那一位不请自来的女子,后来获得很大的福报,无可限量。所以能够帮佛陀煮饭,帮佛陀服务,那是无上的福报。

各位在听我讲经里面都有提过,我帮南林尼僧苑重建南林尼僧苑,在九二一大地震的时候,她们被地震震垮,后来我发愿,护持南林尼僧苑重建。那边有一个佛陀纪念塔,有到台湾来参加万人念佛的莲友,都曾经到过南林尼僧苑去礼拜佛陀纪念塔。那个佛陀纪念塔里面有佛陀的真身舍利。那么南林尼僧苑那个当家,如慧法师的姐姐,本身是中风,那中风都已经手脚不灵活了,也是算很严重了。她就跟如慧法师说,她说,我现在中风,我就发愿,从佛陀纪念塔的台阶的入口处,要走到佛陀纪念塔,大概要走两、三分钟,走慢的话要走五分钟,走快的话大概两、三分钟。她说,我每天早晚,我发愿负责来扫佛陀纪念塔的登山步道,就是朝山道。她就每天这样扫树叶,扫干净。因为到南林尼僧苑的佛陀纪念塔的入口处一定要脱鞋子,不能穿鞋子,就穿袜子。有人会朝山、会朝拜,三步一拜,会沿着这个朝山步道顶礼佛陀。所以到那边入口处不能穿皮鞋,就要穿袜子走进去,所以那个步道很干净,那都谁扫的?就是如慧法师的姐姐扫的,每天扫。说也很不可思议,很神奇,扫了大概半年、一年以后,她的中风的手脚不灵活,全部恢复正常,完全恢复正常人,就恢复到没有中风以前那种身体状况,感应道交。

所以佛陀说,后来帮佛陀煮马麦那位女子,也获得无量的福报。佛跟众比丘饿了以后吃这个马麦,当中舍利弗先离开,这里面它有很深的因果在里面,等一下我们会讨论。目犍连尊者一度想用神通力去忉利天请回天食来供养僧众,佛陀讲一句话了,佛陀就开示了,「诸比丘恶行报熟不可移转。」佛陀有神通,佛陀有六通,他佛陀有宿命通,阿罗汉只有五百世,佛陀无量世。我们不是看到佛陀当时在住世的时候,要圆寂以前,不是有一个外道比丘吗?外道一个修行人,他要皈依佛陀。那佛陀旁边的这些尊者都是阿罗汉,阿罗汉就用他五百世的神通一看,诶,这个外道没有福报可以做为佛陀弟子。他跟佛陀说,不行,这个外道没有善根,他五百世都没有种善根,怎么可以出家呢?

佛陀有无量世,佛陀看无量世,佛陀一看,其实佛陀也不用入定,也不用出定,佛陀他「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佛陀不用入定,佛陀不用说我再来盘腿,再来入定,那不是「首楞严大定」。佛陀就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就是,「那伽」就是什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佛陀他已经证得常寂光净土,四十一品无明都断尽了,成究竟觉了,分段生死跟变易生死都永亡了,四十一品无明又破尽了。所以佛陀无所不知、无所不觉,所以佛陀可以看到无量世。佛陀一看,诶,这个外道曾经在无量劫以前是一个樵夫,砍柴的樵夫,结果在山中遇到一只凶猛的老虎追赶他,他一紧张就爬到树上,一句南无佛,南无佛救我。那个樵夫在阿赖耶里面,烙下这个南无佛这一句佛号的种子下去,无量世以后,遇到佛陀可以出家。

所以不要小看这一句阿弥陀佛,你如果一天念一万声,那就不得了,他是念一句南无佛,就可以出家了,你就一天一万声、两万声,那就不得了了。所以佛陀知道因果不空,佛陀说,「诸比丘恶行报熟不可移转」。所以佛陀有三不能,佛陀第一个,众生度不尽,定业不可转,无缘不能度。你看第二个,定业不可转,佛陀连他自己的释迦族都被灭掉,佛陀也没有用神通力去救他的释迦族。

佛陀自己本身,曾经在有一世的时候,他在摔跤的时候,因为对方让佛陀的腰受伤,佛陀在一怒之下,也扭断了对方的腰部,对方的腰部也折断了。佛陀因为那一世的这样的一个果报,造了这个恶因,佛陀在这一世里面也是腰酸背痛。

这是老法师在讲「因果的理论与事实」里面,老法师有这样开示。所以佛陀知道这个道理、佛陀知道这个因果,所以佛陀说,这个恶缘已经成熟了,不能够移转,甘愿受马麦之报。所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确实有道理。村女为佛做饭,肯与不肯,果报天差地别。被动跟自愿之间,未来的果报竟差之千里。所以我们在学佛的初发心,做的时候,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我们要了解这个因果关系。菩萨是畏因,智者慎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李炳南老师在「明伦月刊」里面他的开示,弟子把它整理以后,再登载在「明伦月刊」三百二十三期。

那刚才提到说,佛陀那个三个月的马麦之报,舍利弗有先离开。那佛陀为什么有马麦之报呢?等到这个马麦之报三个月都过了以后,佛陀的弟子就想起来请佛开示了。但是在佛陀还没有开示以前,那个阿耆达王想起来说,糟糕了,我有供养佛陀,怎么可以忘记呢?他就跟佛陀请罪,来跟佛陀报告,他说,请佛再来让他供养一次。佛陀怎么说呢?佛陀说,我应你所邀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该回去了。所以佛有三个月的马麦之报,所以这样看起来,一切都是佛的美好安排,不管善缘、不管恶缘。在这个地方看起来,好像阿耆达王被天魔作乱迷惑,但是反过来说,也是成就了佛陀了这个宿世的因缘,还这个业报。《玉历宝钞》里面观世音菩萨讲,因缘果报的道理,哪怕是诸佛如来再来,都不能违背这个道理,都不能改变。

所以在三个月的马麦之报结束以后,弟子就问佛陀了,为什么佛陀你这么尊贵,还要受三个月吃马麦的果报呢?佛陀就告诉他们,佛陀说,在无量劫以前,那时候有一尊佛叫毗婆尸佛。那一尊毗婆尸佛成佛的时候,受到国王人民的隆重礼拜供养。当时释迦牟尼佛他的那一世是一个外道,是一个「梵志」,修苦行的外道修士。他也是带了五百个弟子在乞食,可是看到毗婆尸佛受到这么隆重的供养,生起了嫉妒心。你看,佛陀在因地示现给你看,佛陀在那一世当「梵志」的时候,他也有嫉妒心。当时那个外道,就是佛陀的前世,就讲一句话了,他说,这个沙门这么大的排场,就是毗婆尸佛,这么大的排场,他配吃马麦就不错了。就造这个口业。

当时除了一个上首弟子,也就是这一世的舍利弗,在那一世也是跟着佛陀,所以佛陀这些弟子都不是跟他一生一世的,宿世都跟佛陀在修行。那一世的上首弟子是舍利弗。舍利弗觉得这样不行,他有跟佛陀报告,佛陀在那一世是「梵志」,舍利弗觉得不可以毁谤毗婆尸佛,其余弟子都认同、都赞同。所以你看这一世,这个三个月的马麦之报,舍利弗不用受报,因为他没有共业,他没有造这个口业,没有造口业的毁谤、嫉妒毗婆尸佛这个果报,他没有造业。所以释迦牟尼佛因为这一句话不知道受多少的苦报,虽然他精进修行又皈依佛法,乃至于修成正果,但是那个余报还未尽,所以还要受三个月的马麦之报。那么舍利弗当时没有造这个业,所以他当时,佛陀在吃了三个月的马麦之报这个期间,舍利弗是享受三个月的天厨妙供。真的是善因善果,还是恶因恶报,都各有因果的。所以「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我们要战战兢兢地努力,千万不要造恶业。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五四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