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佛法的教学是结合最高的艺术!

发布时间:2024-10-16 04:32:53作者: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佛法的教学是结合最高的艺术!

真正悟入境界,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家人,这个关系多么亲密!说一家人还隔了一层,应当怎么说?是自己,不是别人,毗卢遮那就是这个意思。《华严经》讲得最透彻了,所以佛菩萨绝对不会批判,或者劝你不要去相信这些神明,佛菩萨没有这么说法的。而是什么?而是把你所信奉的神明,解释为高深的哲理,把你的迷信转变成智信。这是“道中庸”,活活泼泼!

你说印度人拜神,佛教里面许许多多的天神,都是古印度各个宗教所信奉的神明,释迦牟尼佛一个一个给它的意义,《华严》上讲表法的意义,于是它们全变成教育,全变成教学了。这并不局限于佛教,表法的义趣展开来是尽虚空遍法界,你才是真正的懂得,真正的学会了。在课堂里面,佛法的教学是结合最高的艺术。佛像是艺术教学里面的一环,凡是佛像都是代表自性,都是表性德,我们不能不懂。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就是表法的意思。名号是梵语,古印度的言语,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清净的意思,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教学,教学宗旨就是这两个字。

他观察得很清楚,这个世间一切人,他缺少什么?人与人之间缺少仁慈,所以提出这个作名号。他自己呢?自己不清净,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贪瞋痴慢。所以提出清净,用清净对待自己,养自己、养自己的德行。教你用仁慈对一切众生。我们常常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是什么意思?南无是皈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我们从没有仁慈的心、没有爱心、没有慈悲心,处事待人接物从那里回过头来,要依仁慈、要依爱心、要依慈悲心待人接物,那你就皈依释迦了。对待自己要清净,心要清净,身要清净,身心清净我们的境界就清净了。你从一切染污回过头来依清净心,念这一句名号是这个意思。你要不懂意思,不知道回头,不晓得依靠什么,那你这句佛号叫白念了。后面那个“佛”,佛是觉悟的意思,觉而不迷。

所以念这一句佛号功德很大,大在哪里?提醒自己回头。就是声声佛号提醒我,我对一切人事物要慈悲,对自己要清净,这是“释迦牟尼佛”名号的意思!这个名号就代表他一生,在这一个阶段,在这一个地区,这个地区是地球,这个阶段是一万两千年,这是佛的法运。在这一万两千年,在这个地球上,一切众生少慈悲心,少清净心,用这个名号来唤起。名号就是一般好像政治里面喊口号一样,要把它呼唤出来。

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代表孝亲尊师,文殊师利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现在人讲的落实,实事求是,要真正做到。哪个菩萨、哪个佛的名号,你们想想统统是教育的理念、方针、原理、原则。本来这些神明人家拜的都是迷信,佛把他这个意思一加上,变成智慧了,极高明!

因为佛教的历史短,中国人的记载也不过三千年,古印度宗教的历史比佛教长得太多,特别是婆罗门教,今天讲的印度教,它的历史悠久。他们那些大德定功很深,都有禅定功夫,我们今天讲是高级宗教。在禅定当中突破了空间维次,六道轮回是他们讲的,六道轮回不是学说,是他在甚深禅定当中看到的。在佛法术语里讲“现量境界”,它不是理想,不是推测,不是推算,亲眼看到。他看到有诸天,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他看到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许许多多这些天神、鬼神,他们常常交往,造这些天神、鬼神的这些像,教一般人民崇拜祈福消灾,所以信奉神明的人就很多很多。

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出世,并不禁止他们拜神,而给神加以教育的意义,高明到极处。我那个时候刚刚学佛,懂得这一点的时候,真的对释迦牟尼佛五体投地。经上讲的“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相”,我体会得很深。普贤十愿里面“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懂得。所以佛菩萨到任何不同的地方,任何族群,任何宗教,都会广受欢迎,道理在哪里?智慧、艺术,佛家讲善巧方便。因此一切众生所有一切的生活习惯,佛并不破坏你,随顺你,帮助你提升境界,改变你在生活上的理念。生活方式不妨碍,事事无碍!特别是《华严》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碍在哪里?碍在你错误的观念,你错误的思想,他从这些地方帮助你纠正。这是了不起的一种教育。

非常可惜,到晚近,我们可以说最近三百年来,应该要算前清道光、咸丰以来,我们佛门大德没有继承过去祖师大德这样的智慧善巧方便,所以佛教一直在衰退。这个里面如果我们细细的去想想,不无原因。原因在哪里?大乘经论没有人讲。纵然有一些讲得太少了,时间太短了,因素在这个地方。到今天,讲经说法的人愈来愈少了。我常讲学讲经的技巧不难,契入佛菩萨的境界难。难在哪里?难在你放不下自私自利,你根本没有办法依照佛菩萨表法的去做,你都不能落实,你不能修自己的清净心。

我学佛这么多年,总结佛教导我们最高的原理原则,对自己对别人,一个心,一心无二心。对自己“真诚、清净、平等、正觉”,对别人,这个后面还要加个“慈悲”,所以慈悲里面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对人!我们有没有真正去做?有没有认真的去学习?把它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起心动念,念念为众生,不为自己,真正能做到舍己为人,一切都是为众生。

为什么做不到?自私自利在作祟。凡夫起心动念第一个念头,对我有没有好处?对我有好处我就做,对我没有好处不做;纵然去做,他也不能尽心尽力。觉悟的人不一样,觉悟的人只要与众生、与社会有利益,全心全力去做。做了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他把自己早就忘掉了,早就没有了,不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哪有我?没有我。所有一切的机缘都是为众生造福。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720卷)【或有刹海随轮转,以佛威神得安住,诸菩萨众遍在中,常见无央广大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