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宝藏
发布时间:2023-08-06 04:06:17作者:大众学佛网何必阔指导学生制作漆器
五代吴越国阿育王漆塔
开栏语:
温州古称“东瓯”,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昌盛、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在流淌不息的历史长河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
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瓯越文化。而近年来,温州更是收获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国字号的6张金名片。
今天起,《温州宝藏》栏目继续带您走进带有“老温州”符号的我市各大博物馆,探寻宝物“前世今生”,体味属于温州的“文化自信”,读懂厚重温州,坚定文化自信。
《温州宝藏》栏目,带领读者走进温州各大博物馆,挖掘10多件“温州宝藏”背后的“前世今生”故事,探寻更多的“温州宝藏”,聆听它们的故事。
首期,我们带您走进温州博物馆,来看看这座五代吴越国阿育王漆塔,探寻属于温州漆器文化的“前世今生”。
或为高僧释延寿募缘所造之一
这座五代吴越国阿育王漆塔,残高19.3厘米,底边长12厘米,是1965年温州市南郊北宋白象塔出土的一件文物,目前在温州博物馆内展出。
细看这座阿育王塔,呈方形、中空,由基座、塔身、四角山花蕉叶和塔刹四部分组成,塔刹已损。顶部略凸,剔刻十二瓣莲纹,周刻人字纹。山花蕉叶外侧面各刻诞生、出家、苦修、说法、驯象、涅槃等佛传故事两层,共16则,图案略模糊。内侧面刻佛像三层:上层刻一坐佛,中层刻一站立佛,后有葫芦形背光和圆形头光,底层刻两坐佛。塔身四壁的联珠纹券门内各镂刻一佛本生故事,为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贸鸽、快目王舍眼和月光王施首;券门外和横楣上饰忍冬纹;四角置倚柱,柱头各立一金翅鸟。基座四面各开四龛,每龛饰一坐佛。
温州博物馆研究员伍显军介绍,根据相关研究,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两浙地区极为重要的地方政权,最盛时版图有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历三代五王,立国近百年。吴越国多以阿育王塔盛装佛舍利或者佛经,据说钱俶费时十年造八万四千塔,散布到当时的杭州、台州、温州等地,用材有铜、铁、银、漆等。吴越国境内的高僧以延寿最著,弟子二千,名闻高丽,最得钱俶宠信。有专家认为,该漆塔极有可能是延寿募缘制造的一万座夹纻胎阿育王塔中的一座。
宋代温州漆器号称“全国第一”
那么,什么是夹纻胎呢?伍显军说,夹纻胎又称“脱胎”。纻即麻布。其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再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最后在麻布壳上髹漆。这种轻巧的胎体初见于战国,秦代尚不多见,两汉中期以后逐渐流行,成为重要的胎体种类之一。早期温州夹纻胎漆器极为罕见,该阿育王漆塔为目前所见的唯一一座夹纻胎阿育王塔。
宋时代漆工艺出现了一个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旷世盛景,在我国漆器历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宋代漆器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仅种类、器形更加丰富,而且髹饰漆艺呈现出全面运用的趋势,素髹、描金、描漆、针刻、戗金银、识文、雕漆、剔犀、扣器、螺钿等后世主要的漆艺基本齐备,戗金银、识文、剔犀等漆艺更是登上了历史的顶峰,为后世漆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温州是宋代最发达、领潮流的漆器生产中心。宋代温州漆器号称“全国第一”。《东京梦华录》《梦梁录》《都城纪胜》的记载都表明,在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都开设有温州漆器专卖店,足见温州漆器档次之高。
目前,全国各地出土和发现温州漆器的遗存有三类:墓葬、佛塔和温州老城区及其周围建筑工地。2005年至2010年,温州老城区及其周围建筑工地先后出土30余批次300多件宋元时期漆器。伍显军表示,虽然这些漆器大部分是残件,并且以素髹日用器皿为主,但是经过修复,完整器物多达100余件,相当一部分带有温州铭文,少量漆片采用了戗金、描金、描漆、针刻、雕漆、剔犀、攒犀、嵌银扣等漆艺,为研究全国各地墓葬和佛塔出土的温州漆器提供了源头性资料。
为夹纻漆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年,只要有时间,何必阔就常到温州博物馆看这座五代吴越国阿育王漆塔。他是苍南何氏夹纻漆器第五代传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夹纻漆器”代表性传承人。
何氏夹纻漆器技术可追溯到清代光绪初年。何必阔的祖辈何盛瀛从平阳县水头镇亲戚家学会了脱胎夹纻造佛像的技艺,并传给了他的三个儿子。他的第三个儿子何传坤不仅集承了父艺,还独创了桐油夹纻制胎法,开发了一批仿古漆器。后来,何传坤又将一生所学所创传给了他的儿子何经璧和内亲姜颜生。何必阔说,据流传下来的说法,当时,何氏夹纻漆器产品大量销往雁荡山、五台山等风景名胜和佛教圣地,深受喜爱。
何必阔从小就对漆艺有兴趣,初中毕业后就拜堂哥——何氏夹纻漆器第四代传人何必东为师。1991年,何必阔开始学习夹纻漆器佛像的制作。后来的三年,他跟着堂哥何必东在山西五台山学习;1994年,他开始在福建进行独立制作夹纻漆器;2007年,他拥有了自己的工厂。
2009年,为了申报夹纻漆器非物质文化遗产,何必阔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整理材料。最终,夹纻漆器入选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何必阔已有十多件漆艺作品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其中,《戗金填彩卧龙漆瓶》获“‘非遗’薪传——浙江传统塑艺陶艺精品展”金奖。
与高校对接开课传承非遗文化
如何将何氏夹纻漆器技术传承下去,是何必阔近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何必阔说,何氏夹纻漆器的制作方法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则需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完成一件作品所用的时间长则需要数月之久,而一个学徒要能独立制作漆器至少需要3年学习时间。早些年,他曾打出招徒广告,计划招收年龄22周岁以下的,爱好工艺美术或者有美术和雕塑基础的青年,每个月包吃住还提供生活费,一度无人问津。即便是如今,他也只有两个正式招收的徒弟。
2016年,何必阔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对接开课,开设漆器饰品设计、综合材料装饰两门课程。何必阔说,他的目的就是让非遗进校园,至少是让现在学生能够认识漆艺,了解古代的漆艺文化。特别让他开心的是,今年,他指导的学生中有3位获得了一些相关奖项。
何必阔说,漆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对传统漆艺的传承、外延、发展来说,更要注重传统技法的优点,讲究工艺过程的严谨有序。所以漆器的复苏和再发展不是一个漆艺大师和一个传承基地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全社会热爱漆器的人们共同努力,各地漆器行业要有更包容的心,互相交流、切磋、融合,为发展漆器行业共同出谋划策,推动漆艺行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陈培培/文 张啸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