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行.
发布时间:2024-10-09 04:35:41作者: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行.
(990421早餐开示)
常言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所以处逆境的时间多,称心如意、顺境的时间少。要如何处逆境,印光大师给卫锦洲居士的一封信中,教导我们,遇到逆境应该如何去对待,在逆境当中应如何修学,这是很重要的一篇开示,我们要多读几遍,要认真努力修学,遇到别人有困难,才知道怎样去帮助他。 佛经具足「教、理、行、果」四法,当中最重要的是「行」,现在人所谓的「落实」。教、理若不能变成实际的生活行为,等于白学,必定还是随业流转,过去李炳南老居士常讲的,「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佛教导我们做个转变,要从念头转起。从哪个念头转起?从自私自利的念头转起,一切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证果,都是从此地着手。古往今来,世间哪个人不是起心动念都为自己,这是自私自利,要把这个念头转过来,为一切众生。此念头一转,就是转凡成圣,就彻底转过来了。 念念之中决定没有自己,只有一切众生,我到此世间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若还常想着自己的利益,这是凡夫。断恶修善,造恶有恶报,种善因得善果,若还是为自己,仍是凡夫。转迷为悟,真正觉悟必定是舍己为人。此念头没生起,愿心没发,纵然觉悟,还是有限;这种悟不能断烦恼,不能出三界、了生死,这个悟得浅。何谓上根利智?就是从根本上转变,为一切众生不辞一切辛劳。读书是为众生读的,因为发心要为众生服务,一定要有丰富的常识,真实的学问。修养品德也是为服务一切众生而修的,乃至于穿衣、吃饭,养活色身,也是为了能多服务众生。 世间人体力衰老之后有退休,佛法没有。《释迦谱》、《释迦方志》,都是世尊的传记。释迦牟尼佛没有退休,佛的众弟子们也没有退休。在中国佛门里,有退居和尚,这是年岁老了,将工作传给底下一代年轻人,自己退休了。在中国,出家人退居这种作法,在佛陀经典里没看到过。所谓退居是将一些执事交出来,不是养老。中国佛教跟古印度佛教,在制度上完全不相同。世尊在世,纯粹是教学。世尊在后期,也接受国王大臣、长者的供养,譬如接受林园精舍的供养,是为了大家有安定的住所。但是世尊只接受使用权,决定不接受所有权;换句话说,暂住而已,决不是据为己有,所以心没有罣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