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无住布施

发布时间:2024-09-24 04:31:20作者: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无住布施

“应无所往,行于布施”,言语虽然简要,内容却是深广无穷。这两句话不但教我们做人,且把九法界众生美满的生活全包括在其中。如果能依教奉行,真正做到,此人即是菩萨,是佛的真实学生,如来弟子。

“布施”的意义就是‘舍’。譬如家庭主妇,从早到晚忙著家务,若懂得佛法,即是修‘布施波罗蜜’。

这种布施的境界非常广大,不要以为自己为家里的几个人服务,这样的心量太小,眼光也太小,只看到这么一点点,而不知道其影响有多大。做这些家务需要体力;想著应该怎么做,是用智慧,身心都在行布施。照顾一家人生活过得很舒适,这就是行菩萨道。这样的家庭就是道场,家人就是你度化的对象。

《华严经》说,‘布施’有外财、内财。劳力与智慧属于内财;身外之物是外财。内财、外财皆须舍。因此,每天上班将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对公司是布施;公司服务大众,对于社会是布施。这才晓得就像水的波纹一样,一个小石头投在水里,波纹愈远愈广大。同样是家庭,一个幸福的家庭会影响邻居、社会、国家、世界。佛教导我们在这个世间做一切人的好样子:我们的家是一切家庭的好样子,公司是全世界公司最好的榜样,这就是佛法。佛法里样样都第一,所以佛法是平等的。

《楞严经》中二十五圆通章,二十五位菩萨所修的法门不一样,个个都是第一。这就是《金刚经》上讲的诸法如义——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有高下就不是佛法,有高下就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这个义理无限深广,佛在经上讲得很多、很清楚、很明白。

布施是修因,因必定有果报,所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从哪里来的?前生造的因,这一生得果报。因果决定是相应的——因缘果报,丝毫不爽——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是真理。

‘世间’是‘因缘果报的相续现象’而已,所以佛在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是觉悟的人,众生是迷惑的人。迷人造业不怕,果报现前才害怕;觉悟的人不怕果报,果报来了,逆来顺受。起心动念,待人接物,没有一点恶心、恶意,果报一定圆满。念念福利一切众生,而不想自己,身心清净,自在快乐,才是真实的福报。

‘法布施’是因,聪明智慧是其果报。健康长寿是修无畏布施的果报。什么是‘无畏布施’?慈悲、关怀,怜悯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身心安稳,永离忧患恐怖。在因果定律里,绝没有吃亏上当的,也没有占便宜的;若以为吃了亏,上了当,那是自己前生造的因中有此果报。明白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的心就定了,纵然被人欺骗、侮辱,也能看破放下。因为冤结化解了,再次见面就很欢喜。冤家宜解不宜结,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绝不与任何人结怨,将来在菩提道上才是一帆风顺。

一切众生所以结怨,不外两种缘故,一是本身的习气毛病,看不惯就不耐烦,不一定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六祖大师在《坛经》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别人的过失与自己不相干,须以清净、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

另外是利害冲突,这是与一切众生结怨最大的因素,佛法称之为恶缘。其实没有利害,一切皆有命运在主宰。若明此理,正如《了凡四训》说:‘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用种种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还是命里有的,绝不是用手段才得到的,否则与因果完全违背。因此,明白道理与事实真相,心永远是平静的。清净心生智慧,《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佛教人“应无所住”。“住”是执著;“无所住”是决定不执著。执著是病。宇宙、万物、生命、六道怎么来的?佛在《华严经》上一语道破,即是‘妄想、执著’。因为打妄想,变现出十法界;因为有执著,变现出六道轮回。所以,破了执著,就超越六道;断除妄想,就超越十法界。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哲学家,也都在寻找宇宙万有的起源,他们可以找到边缘,但是找不到真实。因为他们用思考,思考即是妄想、执著,是有界限的,不能突破意识的界限。

佛教我们,断了妄想、分别、执著,心意识的界限就突破了;突破之后,才能见到宇宙人生的真正面目,才明了事实真相。所以,佛法的修学,任何宗派法门皆是修‘禅定’。

念佛得‘一心不乱’,就是禅定;教下修‘止观’,也是禅定。名词、方法虽然不一样,皆是修禅定。‘戒’是正确的方法;依正确的方法,才能入‘定’;入定之后开‘智慧’;有智慧才能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们若能勤修‘财、法、无畏’三种布施,又不著相,就完全正确。如果著相修这三种布施,果报在人天享福,作人王、天王、天人、大富长者,不能出三界,当然更不能超越十法界。佛教导我们“应无所住”,不住‘执著’,就超越六道;不住‘妄想’,就超越十法界。但不住相很难做到,势必要在‘看破’、‘放下’、‘念佛’上用真功夫。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