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如居士:如何念佛?
发布时间:2023-10-16 04:06:07作者:大众学佛网
如今,很多学佛人都在修持净土念佛法门,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真是一件稀有难得的事情!经书上说,能对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生起信心并发愿往生者,皆是往昔已种下无量善根福德的人,将来一定皆能往生极乐刹土,获得不退菩提之果。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很多念佛者虽然念佛多年,有的每天也用固定的时间来念佛,然而却没有得到什么法喜,对阿弥陀佛和往生极乐世界的信心、对众生的大悲心等等没有增长,而且内心的贪嗔痴烦恼似乎也没有减少。一方面,经书和祖师大德的开示都说念佛是简易法门而且收效巨大,容易得到感应和进步;另一方面,很多人在修持后,并没有什么收效,于是有些人便对佛法了产生怀疑和退转,而有些则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是一个业障深重的人,于是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事实上,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掌握念佛的窍诀,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念佛方法。一个念佛人,如果长期念佛而没有什么进步,就应当静下心来,反省自己的念佛方法是否正确。而对于一个刚刚契入念佛法门的人,也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提起佛号就念,不去听闻和思维究竟什么样的念佛方法才是正确的。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念佛方法呢?要掌握正确的念佛方法,必须明白以下两个要点:①要彻底弄清楚念佛时的两件事,也即“口念佛”和“心念佛”;②要彻底弄清楚念佛时“口念佛”和“心念佛”的主次。
事实上,对于初学者而言,在念佛时,其相续中应当有两件事在同时运作着,一是“口念佛”,二是“心念佛”。
所谓“口念佛”,就是口腔等发声器官在发声意念的催动下念诵阿弥陀佛的佛号或心咒。由于我们的一切行为和语言都是发端于“心”,所以当我们“口念佛”时心里面必定有发动“口念佛”的意念。当发声器官不配合这个发声意念时,这个发声意念就成为“意诵”。所以,“口念佛”的本质是自己的“心”催动“口”发出佛号声。
所谓“心念佛”,在通常的念佛法门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心断除散乱和昏沉,全神贯注地和耳根一起专注于口里所念的佛号,这种念佛方法叫持名念佛;另外一种就是心断除散乱和昏沉,观想阿弥陀佛的相好庄严和西方圣境的清净美好,这种念佛方法也叫观想念佛。例如,如果我们心里想念一个人时,心中就会浮现这个人的形象;如果一个人去过普陀山,那么想念普陀山时,心中就会浮现普陀山的场景。如果我们按照阿弥陀佛的画像和《佛说阿弥陀经》中所说的西方圣境的清净美好观想,那么心中就会浮现阿弥陀佛的相好庄严和西方圣境的清净美好。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尝试用持名念佛的方法来摄心,娴熟之后应当转入观想念佛,因为诸多的经论中广泛宣说了观想念佛的功德,祖师大德们也一再强调了修持净土法门时观想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重要性。例如,在《极乐愿文大车疏》所宣说的往生极乐的四因中,观想忆念阿弥陀佛和西方净土就是第一因。在《观无量寿经》中,世尊详细宣说了观想阿弥陀佛和西方净土的十六种观想方法和次第。在《佛说阿弥陀佛经》中,世尊广泛宣说了净土的美妙庄严,劝行者忆念观想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并发愿往生。《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又如《观无量寿经》中说:“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所以,用意根清晰地观想阿弥陀佛和西方圣境是一种极其殊胜的念佛方法。
在分辩“口念佛”和“心念佛”之后,还必须明白这两者的主次。在“口念佛”和“心念佛”这两件事情中,应当以“心念佛”为主,“口念佛”为辅。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本质是心而不是口,“心念佛”才是真正的念佛,“口念心不念”不能承许为真正的念佛。例如,如果我们能够将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观想得清清楚楚,并能保持这种观想,则此时即使口里不念佛号,也是在修持着真正的净土法门。为什么要念诵佛号呢?在持名念佛时,口里念诵佛号可以建立起意根和耳根的专注之境——佛号声;而在观想念佛时,口里念诵佛号可以增强和激发自己更加清楚地持续不断地保持对阿弥陀佛和西方圣境的观想,并祈愿所观想的境界快速成为自己的现量所见境界。所以,对于没有认识心的本性的人来说,念佛时如果只有“口念”,而没有“心念”,则“口念”将成为没有实质内容的空洞形式。
憨山大师在《费闲歌》中说:“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在念佛的时候,如果丧失了对阿弥陀佛和西方圣境的观想或对佛号声的专注,则我们的心极易落入散乱和昏沉之中,憨山大师说这样的念佛“喉咙喊破也徒然”。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我们一边念赞佛偈,一边就应当将阿弥陀佛和西方圣境观想在面前,并试图通过念诵佛号,使所观想的阿弥陀佛和西方圣境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真实!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