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烧香
发布时间:2023-08-01 04:04:37作者:大众学佛网佛寺在信徒、香客心中是顶礼膜拜的神圣场所,步入这个精神家园,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真诚呢?无疑,礼佛上香是最直接的方法。通过烧香、许愿、磕头、合十、问讯等动态行为,与佛、菩萨沟通,完成内心的希求祈愿。缕缕清烟,承载了多少人的希望。然而,烧香磕头是对佛礼敬的表现形式,如果从它的内在层面作些探究,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一
远古先民在掌握火的使用后,燃烧柴木时,发现了香木、香脂有散香溢神的作用,受此启发,先民从芳香植物或动物分泌物中提取天然香料,用于驱虫、熏烧、敬神等,并有意识地将香木、香脂直接焚烧,升烟祭天。具体祭法为:将牺牲和玉帛置于柴上,燃烧升烟,表示告天,《周礼》:“禋 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 橪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注:“禋之言烟。”三祀皆积柴—— 燔燎升烟,所以报阳也。“疏:“禋 ,芬芳之祭。“据《礼记·效特牲》:”周人尚嗅,灌用 嗅,郁合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注:祭必先求诸阴,故牲之未杀,先酌酒灌地以求神,以 之有芳气也。又,捣郁金香之汁,和合酒,使香气滋甚。”“灌地之后,萧合黍稷,嗅阳达于墙屋。”注:“萧,香蒿也。”
祖先烧香有明确的目的,有专门掌握烧香的人,这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也十分广泛,历史悠久。
古埃及人从阿拉伯和索马里沿海地区引进芳香类的树木,把香当做宗教仪式中使用的重要用品;巴比伦人在祈祷和占卜时,往往也焚香,预告“神明”,关注祈祀之事,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也有烧木头或树脂的习俗,以供奉神明或祛除恶魔;罗马人先是焚香木,后来引进了香,在公祭和私祭上使用;基督教会于公元4世纪开始在圣餐礼上焚香,希望教徒的信愿上达于天,又表示圣徒的功业。印度教、日本神道教、犹太古教也都有焚香致礼的习俗。
二
佛教是圆教,不仅解行圆满,而且对俗谛主知也有圆满解释。
佛教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特别早晚诵经功课中,起口便诵“炉香赞”。
在佛前大供,有唱“戒定真香赞”或唱“炉香赞”等。焚香而作赞叹之语,是禅诵次第之首,禅香之燃,当列第一。
烧香又称焚香、拈香、告香、捻香、插香等。
禅宗注重拈香之称,常于种种场合拈香。如:开堂之早,祈求圣寿万岁之拈香,称为祝圣拈香。
法会之时,为出席敕使祝福之拈香,称为敕使用权拈香。
接嗣法灯所作之拈香,称为嗣法拈香。此表明师承关系及感念师恩之情也。
为诸佛菩萨、檀越(施主、信徒)等拈香,称为佛事拈香。通常烧香以线型香为主,点燃后,用物轻轻煽去火苗,双手持香举到额头,香头对准所礼之对象,片刻,渐次插入香炉。一般三炷香即可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敬礼。
为什么把烧香作为佛事中首创的项目呢?
香,梵语音译为乾陀。乃鼻根所嗅之物,鼻识的分别对象。六根之一的鼻根,完成对香的判断:
能令心生欢喜,心旷神怡;能培养诸根大种的,是谓好香。
能使人心生不悦,厌恶,能坏诸根大种的,是谓恶香。
没有增益损减之分,非好非恶,是谓平等香,反之为不平等香。
香给予心所的快、不快、非快非不快,是通过鼻根传达心识的,凡夫的心识在分别出善恶、好坏,这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和心理运转现象。
香,能引发人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如在好香的滋养下,迅速向“好”的目标归依,所以说烧香是修道的助缘。香,能通达人信心于佛,犹如佛之使者。
三
佛教不仅注重香的日常作用,又赋予香、烧香道德性能,这双重性,反映在大乘佛教中的仪轨里就十分明显。如:磕头、许愿、烧香的人,一般称为香客。参拜寺院或纳香资,均称进香。施主为僧众设斋食时,先以香分配给大众,而行烧香绕塔礼拜之仪式。行香时,受香者须颂偈。禅堂里,在佛坛向右绕,跑成几个圆圈,称之跑香。坐禅开始时,以一炷香为起止时间,故坐禅也称“跑香”。禅林中用以警策修行的木板,形如宝剑。警策用功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用以惩戒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沉者,称为“巡香香板”。
佛家认为,烧香是摄心的表法,而内心的清净,虔诚则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更重要,所以称为“心香”。
香在佛事中列为首品,焚香在四艺(焚香、插花、挂画、品茗)里,排在第一。
四
香有驱虫、解秽、清神等妙用。
《永乐大典·医药集》记载有清神香方:
木香(半两、生切、蜜浸)降香一两、白檀一两、白芷一两,将药碾为细未,用大丁香二个,槌碎,水一杯,煎;浮萍香一掬,择洗净,去须,研碎裂汁,同丁香和匀,伴诸香,使匀入臼,杯数百下为度,捻作饼子阴干。
在佛事中经常以混和诸香配成香水,用于灌木或诸物,道场的洒净。
《敦煌古籍》中收录有佛家香浴方。录其一:
菖蒲、牛黄、苜蓿、麝香、雄黄、合昏树、白芨、芎穷,枸杞根、桂皮、松脂、郁金、香附子、豆寇、霍香等共32味香药。
它的作用是:芳香开窍、辟秽化浊,化瘀解毒,除恶杀虫,通络疏窍。
另外,《宋氏家要》、《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法苑珠林》,特别是明代《遵生人笺》中记录有许多的香方、焚香等有关材料。(信息来源:摘自《寻根》)
编辑: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