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哪一个更好?

发布时间:2023-04-20 07:10:41作者:大众学佛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哪一个更好?

想必大家都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非常熟悉。这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做的四句偈,其实在慧能说这话之前他的师兄神秀和尚说了另外四句,那就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根据《坛经》记载,一日,五祖弘忍叫来门下个弟子,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道若是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结果神秀写了以上四句偈,但弘忍不是太满意,后来不识字的慧能请人读给他听后,便作了以上四句歌偈,于是也就有了后来的六祖慧能。

两句话,在我看来都挺妙的,各有各的妙处,可能在当时看来,神秀的话属于固有的思想,属于大众,就是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要循序渐进,循规蹈矩,不可贪功冒进,以免走火入魔。就是我们本身是一棵菩提树,内心也如同明镜一般,只要我们自己经常反省思考防微杜渐,一直保持着一颗纯净的心,那么最后终究会成道。这也就是北禅宗的“坐禅习定”“住心看净”

而慧能的偈说的是顿悟,打破了以往的参禅打坐念佛,看心看净的传统禅法。认为禅不应当拘泥于外在的形式,最重要的是内心体悟。同时,扩大了禅的范围,将禅运用于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无为之运”。于是慧能的禅法就成就后来的南禅宗。

对于后世,慧能的南禅宗,确实影响极大,以至于神秀都沦为了陪衬,实际上神秀的修为并不在慧能之下。

其实不管是顿悟还是渐悟,这些都是因人而异,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顿悟,。顿悟是一个质变,渐悟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不管身是菩提树还是菩提本无树,我们都应该见仁见智,我们是否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内心,遵循修行之法,还是体悟内心,不拘泥于形式表象,要因人而异。

顿悟和渐悟,实际没什么高下之分,我们每个人走自己最为合适的道路才是最好的,如果执着于顿悟还是渐悟,反而落了下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