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超越生死的局限呢?
发布时间:2020-03-06 15:15:00作者:大众学佛网如何超越生死的局限呢?其实我们要懂得六个字:无我律、 因果律,这是佛法的精髓。本体界的是无我律;现象界的是因果律。
无我律是指什么呢?从本体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就是说如果是从本体上、从我们觉悟的心来说,我们觉悟的心能够包天容地,能够觉照一切,就没有对立和差别,是无我的。既然无我,哪里来的生死呢?因此,生死轮回犹如大梦。其实是没有生死的,不是说你要修才能超出生死,而是本来就没有生死,因为无我,哪来的生死,对吗?所以这是从本体界来说。
那知道无我律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还是归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来说。你知道无我,所以你不会单单从我执、我见出发,然后在判断市场的时候,你就能够很客观。也是因为无我,你就能够超越黄金法则而运用白金法则。黄金法则,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对不对?我认为好的,所以我给对方,我判断对方也会觉得好。
其实不是这样的,而是对方认为怎么方便的,我去满足他,现在很多企业都已经运用这一点。他开发产品,不是说功能越多越好,还很贵,他其实没有什么市场份额。他会觉得大家用得怎么方便,是大部分人觉得。他定位就很准确,我的定位是满足某些顾客群体,他们需要什么(不一定功能很复杂),但是他们觉得很方便,我推出。这样的话,其实也是因为无我律而来。
而企业内部更是因为无我律,因为你没有我执我见,所以你才能够兼听则明,你就能够很准确地判断,这是简单说无我律。
而从修行上来说,你如何去证得无我呢?你要能够离相修善。《金刚经》的主旨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我相、人相是指什么?
打个比方,在座的女众可能觉得,我看到另外一个女子走来的时候,我下意识地马上就想:她长得比我漂亮吗?如果比我漂亮,我离她远一点,不要让她把我比下去了。这个我相、人相就出来了,对不对?
众生相、寿者相。寿者相是什么呢?寿者相就是指目的性。目的性为什么会产生?因为有对立,因为我执著于这个躯壳就是我,所以我就失去了这个广阔的世界。其实整个的世界都是一个我,因为我执著于我这个想法,就是精神上的我,所以我失去了更广大的智慧,我就很愚痴。你说谁绑住我们?你说谁障碍我们呢?我们的执著绑住我们、障碍我们,所以要无我,你才能解脱;要无我,你才能够超出生死轮回。其实佛法很简单,你只要做到无我就好了。
怎么去做到无我?六祖大师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念为宗”是在能观照这个世间的主观上来修, 先是以善念代恶念,然后对善念也不执著。“邪正俱打却,菩提性宛然。”这也就是六祖大师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六祖大师当下的一悟,这个生命的活的智慧就是这么开发出来的,从对无我的觉悟而产生的,从对于物质躯壳的我和精神的想法的我都不执著而成就的。
因为这样你就实现了一个统一,你就没有活在二元对立里面了。如果我们是一直向外有目的性去求,那就表示什么?你要去求某一个事情,你起这个心,这就是一个生,那个事情达到了,那就是个灭,对不对?满足你的心愿了,之后你又有下一个目标。你又有生又有灭,所以生死轮回就由此产生了, 因为你一直在生灭里面。从现象界来说,当然就是因果律。
我们要懂得今天所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无我律和因果律。思惟模式的提升就是无我律;行为模式的提升就是因果律。
因果律是指现象界是客观存在的。很多人会误解,说佛教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跟英国哲学家休谟的思想一样,都是主观唯心主义,你信则有,不信则无等等。其实这都是不了解佛的智慧。佛教不是唯心论,当然也不是唯物论。
那么,我们在行动上来说要怎么样?要修一切善,离一切相。
为什么?打个比方,我们晚上做梦,梦里面被老虎追赶,要吃我们,我们很恐惧,对不对?事实上这个梦是有的,那这头老虎是没有的。同样的,就是说这个现象界的世界是有的,但是你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认识是虚幻的,你只要破掉这个错误的认识就好。
怎么去破掉呢?就是你的心一直去觉照,你的执著、你的分别、你的妄想、你的贪瞋痴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当然你就解脱了。所以,现象界是遵从于因果律,因果律上面来说,你一直去净化自心,净化你的身心,当然有一天你就能够圆满成佛,就能够超出生死轮回。
所以从现象界来说,生死轮回的相是有的;从本质上来说,生死轮回其实是虚幻的,是因为我们的执著而幻变出来的。这是依据无我律和因果律我们来讨论如何超出生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