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悟新禅师悟道因缘
发布时间:2020-01-06 11:25:34作者:大众学佛网黄龙悟新禅师悟道因缘
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死心悟新禅师,黄龙祖心禅师之法嗣,俗姓黄(亦作王),韶州曲江人。悟新禅师天生左肩上有一块紫肉,右袒如穿僧伽梨状,众人皆谓他是过来人。壮年时,悟新禅师依佛陀院德修禅师出家,落发受具后,便开始游方参学。
初至庐山栖贤寺礼谒法秀禅师。
法秀禅师问:“上座什么处人?”
悟新禅师道:“广南韶州。”
法秀禅师道:“曾到云门否?”
悟新禅师道:“曾到。”
法秀禅师道:“曾到灵树否?”
悟新禅师道:“曾到。”
法秀禅师道:“如何是灵树枝条?”
悟新禅师道:“长底自长,短底自短。”
法秀禅师道:“广南蛮(古代中原人对两广一带人的蔑称)莫乱说!”
悟新禅师道:“北驴只恁么!”说完便拂袖而出。
法秀禅师对悟新禅师很器重,但是他知道悟新禅师的因缘不在此,因此也就没有挽留他。
悟新禅师道后来到江西洪州黄龙山,礼谒晦堂和尚,也就是黄龙祖心禅师。
一日,悟新禅师参晦堂。晦堂和尚竖起拳头问道:“唤作拳头则触,不唤作拳头则背。汝唤作甚么?”
悟新禅师道一听,茫然不知所措。
两年以后,悟新禅师才对这个话头有所领解。但是他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喜欢跟人言谈辩论,而且常常多所牴牾。
对这一点,晦堂和尚很为担心,因为他能够阻塞悟门,落于空谈。
一次,晦堂和尚偶然与悟新禅师交谈,当悟新禅师言辞变得非常激烈的时候,晦堂和尚便急忙喝道:“住!住!说食岂能饱人?”
悟新禅师一下子便僵在那里,过了好久才说:“某到此弓折箭尽,望和尚慈悲,指个安乐处。”
晦堂和尚道:“一尘飞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安乐处政(同“正”,恰好、只)忌上座许多骨董(此指文字知见),直须死却无量劫来全心(所有的妄念)乃可耳。”
悟新禅师领教后,便匆忙走出丈室。
一日,悟新禅师正在打坐,听见知事僧在捶打一位行者,就这在这个时候,忽然一声雷震,悟新禅师当即大悟。于是他便欢喜踊跃,飞跑去见晦堂和尚,竟然忘了穿鞋。他自言自誉(夸奖)道:“天下人总是参得底禅,某是悟得底!”
晦堂和尚一见他这个样子,便笑道:“选佛得甲科,何可当也!”
悟新禅师因为听从了晦堂和尚“死却无量劫来全心”这一教诲而悟道,因此他从此以后便自号为“死心叟”。
悟新禅师悟道后,为报师恩,继续留在祖心禅师身边,殷勤执侍十八年之久。后游湘西,参礼真如慕喆、法昌奇遇等诸长老,机语超绝,一时声名大振。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悟新禅师应邀出世于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云岩,绍圣四年(1097),又移居洪州(今南昌)翠岩。
当时翠岩有一淫祠,(愚痴的乡民为祭拜山精鬼魅而设的祠庙),乡民天天拿酒肉祭祀,弄得周围的环境污秽不堪。悟新禅师命令知事僧将它毁掉,知事僧害怕会给自己招来灾祸,不敢去。悟新禅师大怒,说道:“使能作祸,吾自当之!”于是便亲自前往,将那座淫祠毁掉了。不久,悟新禅师发现有一条巨大的蟒蛇蟠在自己的卧室中,伸长脖子要吞噬悟新禅师。悟新禅师大声呵斥,那蟒蛇便消失不见了。
在翠岩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悟新禅师又再次住持云岩。在那里,他新建了一座藏经楼,让太史黄庭坚为它作碑记。碑成之后不久,悟新禅师发现居然有人敢把自己父母亲的墓志铭偷偷地刻在碑阴上。悟新禅师大骂道:“陵侮不避祸若是!”话还未说完,当即雷电暴震,将碑阴截为两半,而藏记却完好无损。
北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悟新禅师住洪州黄龙,接任祖席。政和五年(1115),悟新禅师示疾。他告诉侍者说:“今年有一件好事,人莫之知。”侍者茫然莫测。不久他便退居晦堂。当时有人向他请求末后句,悟新禅师遂作偈曰:
“末后一句子,直须心路绝。
六根门既空,万法无生灭。
于此彻其源,不须求解脱。”
同年十二月十三日,悟新禅师就默照室为其法弟灵源惟清禅师设席,薄暮小参,教诲徒众完毕,作偈云:
“说时七颠八倒,默时落三落四。
为报五湖禅客,心王自在休参。”
第二天,悟新禅师便下白石庄,自书其所居之阁曰“安心”。下午,侍者催促回山,悟新禅师道:“大千为家,何以归为?”
大众一听,都哗然不已,问道:“师卧不起,殆病乎?”于是找来僧医化冲,给悟新禅师诊脉。悟新禅师呵斥化冲,将他打发走了。
这时知藏慧宣禅师知道悟新禅师要走了,便提醒道:“和尚到这里宜警省。”悟新禅师道:“川藞苴(la ju,粗糙之物),莫乱道。”说完便跏趺而化。春秋七十二岁。
悟新禅师平生所修所传,虽然以禅宗为主,但是他对念佛法门也颇为重视。他在给弟子们的开示中有不少劝念佛的言辞。如上堂云:
“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佛即不乱,浊水自清,浊水既清,功归何所?”良久曰:“几度黑风翻大海,未曾闻道钓舟倾。”
关于如何参禅,悟新禅师也有精彩的开示,如云:
“你诸人,要参禅么?须是放下着。放下个什么?放下四大、五蕴,放下无量劫来许多业识,向自己脚跟下推穷看,是什么道理?推来推去,忽然心花发明,照十方刹,可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便能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河为酥酪,岂不畅快平生!”
另外他的四转语,也是参禅办道的好指南:
“死中有活,活中有死。
死中恒死,活中恒活。
将此四转语,验了天下衲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