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贤劫千佛宝海梵志的愿力
发布时间:2020-04-28 15:58:59作者:大众学佛网整理
相信很多的师兄是听说过贤劫千佛的,“贤劫千佛”是指“贤劫”期间出现之千佛。而释迦牟尼佛是贤劫千佛中最特殊的一位,那么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在没有佛出世的时候,会有菩萨下到人间来教导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而唯有佛才可以传真正可以解脱生死轮回的圆满的佛法,要了解释迦牟尼佛的功德,不得不提一下劫这个名词。
劫是甚么意思?
‘劫’是梵文劫簸(kalpa)的音译,它在印度,并不是佛教创造的名词,乃是古印度用来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
一大劫由四个成,住,坏,空四个中劫组成,其中只有住劫的时候才会有人,有人才会有佛法。佛法只出现在住劫当中。
一个中劫由二十个小劫组成,这二十个小劫分为十减劫,十增劫。不过,通常所称的劫,是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长时代而言。
佛经中所说的劫,分为叁:
第一、小劫:
依我们地球的人寿计算,从人类八万四千岁的长寿,每一百年减短一岁,减至人类的寿命仅有十岁时,称为减劫;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增加一岁,又增加到人寿八万四千岁,称为增劫。如此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总称为一小劫。
第二、中劫:
经过二十个小劫,称为一个中劫。因为,据佛典中说,我们所处的地球,共分‘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每一阶段的时间过程,均为二十个小劫,在这四大阶段中,唯有‘住’的阶段,可以供人类生存。初‘成’的阶段是由气体而液体。再由液体而凝固,所以不堪人类的生活。到了‘坏’的阶段,正在剧烈的破坏之中,也不适合人类的生存;据说是经过四十九次大火灾,七次大水灾,一次大风灾之后,地球便归消失。坏劫终了,‘空’劫开始,在空无一物中再经过二十小劫,另一新的地球便又逐渐形成,进入另一期的‘成’的阶段。佛教把这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称为四个中劫,分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第叁、大劫:
经过成、住、坏、空的四个中劫,便是一个大劫;换句话说,地球世界的一生一灭,便是一个大劫。然而,坏劫中的每一次大火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烧到色界的初禅天;每一次大水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淹到色界的二禅天;最后一次大风灾,可从无间地狱一直吹到色界的叁禅天。也就是说,每一次大劫的范围,除了色界的第四禅天及无色界的四空天,叁界之内的动植飞潜,一切万物都是在劫难逃。
一大劫由四个成,住,坏,空四个中劫组成。其中只有住劫的时候才会有人,有人才会有佛法。佛法只出现在住劫当中。
一个中劫由二十个小劫组成,这二十个小劫分为十减劫,十增劫。我们正处在这次大劫中的的第九小劫的减劫。
佛经上所称的劫,如不标明中劫或小劫,通常是指大劫而言。之所以谈劫,就是想说明,佛法真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遇到一次佛法非常之难,如同大海中的盲龟遇到漂浮着的木头,恰巧浮木上有一个小孔,盲龟又恰巧可以把他的头放进木孔当中。甚至比这还要难得。我们所在这个大劫叫贤劫,又叫善劫,共有一千尊佛出世,至今已经有四尊佛出世了。
第一尊佛拘留孙佛出世时,人寿六万岁
第二尊佛拘那含牟尼佛出世时,人寿四万岁
第叁尊佛迦叶佛出世时,人寿二万岁
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出世时,人寿百岁
在这贤劫千佛里,唯有我们伟大的老师释迦牟尼佛是在人寿百岁的五浊恶世【劫浊、见浊、命浊、众生浊、烦恼浊】里成佛的,而其他的佛都不选择在如此糟糕的时代成佛。
释迦牟尼佛是唯一的。
这和释迦牟尼佛在因地里的大愿和因地里勇勐精进的修行是分不开的。早在佛因地里还是菩萨的时候就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而不起嗔心;做兔王时,跳入火中供养修行者;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等。难行能行而修六度。
昔日佛为阎浮提一个名叫毘棱竭梨的大国王的时候,为求如下这样一个四句偈,不惜给自己身上钉上一千个钉子
一切皆无常,生者皆有苦。
诸法空无生,实非我所有。
在我们看来也许觉的不理解,其实这就是佛和我们这些凡夫的区别,如果我们人人都象佛那样,连如此简单的四句偈都珍惜尊重,那么人人皆已成佛。众生之悲即在不知珍惜法故,而招致佛法陨落,正法变像法,像法变末法最后变成无法。
释迦牟尼佛多生之中更有一世为阎浮提一个名叫虔阇尼婆梨的大国王,为向一婆罗门学得“常者皆尽 高者必堕 合会有离 生者皆死”这四句偈,不惜将身上挖一千个洞,然后放入油,燃千灯供养婆罗门。
释迦牟尼佛多生之中更有一世为阎浮提一个名叫昙摩钳的好乐正法的太子,为学 “常行于慈心 除去恚害想。大悲愍众生,矜伤为雨泪。
修行大喜心 同己所得法。救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
八句偈而把身体毫不犹豫的投入大火,为法捐躯。
佛在前生早已懂得这些正法,可为什么要付出如此的巨大代价来学只是一个四句偈呢?就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众生的根器太差,本不该有佛法在这种五浊恶世出现的,可 释迦牟尼佛 大悲心切,不忍我等浊世众生受苦受难,才如此 玩命修行 ,方感得我等浊世众生能有此机会学佛闻法。
多劫以前,在释迦牟尼佛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与弥勒菩萨是同学,跟随他的老师燃灯古佛修行, 燃灯古佛当时授记,弥勒菩萨是地球上第四尊佛,而释迦牟尼佛是第五尊佛。
弥勒菩萨将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多年后,人寿八万四千岁的时候成佛修行降生人间,弘扬佛法。 在迦叶佛灭度、弥勒菩萨未成佛的这漫长的岁月中,一切众生因自己的业障而感得无佛降世,无法听闻佛法指导解脱,无福学佛,长夜黑暗,六道轮回,众生无边大苦即使是倾尽四大海水为墨,也写不尽众生因为没有佛法明灯指引,因愚痴所受到的痛苦!!!
然佛无数世舍头目脑髓,精进无比地修行,赶在了弥勒菩萨之前成佛。才让我等有幸在本无佛法的时代下,还能够得闻佛法。我等何其幸运,此等大福报若用七宝堆高如须弥山,钻石布满地球来和佛的降世及佛法的珍贵来比较。七宝与钻石都是一文不值的垃圾!
为了感念 释迦牟尼佛 千辛万苦的为我们众生教导佛法的深恩,惟有好好修行,广发菩提心,恭敬叁宝,才能不悖逆佛的慈爱悯念和无尽的大悲心。
佛之功德,须弥山不如其功德高,四大海水不及其深!
如果把佛真实功德比喻如亿亿亿亿亿亿亿……万条恒河沙数,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之多,而末学写此拙文盛赞佛之功德仅为一沙而已。
最后,祝愿大家:
能够在以后的岁月里,续佛慧命,精进修行,自利利他,早证佛果!
叁宝是唯一可以值得交付性命的皈依!
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节录自《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发愿品】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赞如白莲闻名不煺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阿弥陀佛的前身辐轮王(转轮圣王)在宝藏如来前发愿时所问:
辐轮王又说:‘让我等发无上菩提心之海尘婆罗门,何时成佛?’
佛言:‘此婆罗门具广大悲心,他转法轮时,狮吼声你亦能闻。’
如白莲花之殊胜大愿
海尘婆罗门(本师前身)在宝藏如来前所发五百大愿
——世尊,众菩萨已舍弃此等众生,而于浊世黑暗中,我愿以大悲心摄受他们。
海尘心生一念:我已于如来前劝无数眷属皆发菩提心,众人均发广大愿住持各自刹土,所有菩萨皆舍弃浊世众生,唯除遍入风。故我当为浊世众生发愿。 如是发愿必有利于人天众生,诸佛菩萨亦必赞叹。将来有大悲心之菩萨会行此道,十方菩萨亦将度化浊世可怜众生。我涅槃后过不可思议劫,十方诸佛定赞叹我今日所发之愿,听闻后也当发愿住持浊世刹土。我现今应发大愿、出狮吼声。
海尘婆罗门便将法衣披于肩上,来到宝藏如来前。当时千万天人出击钹乐音、降下花雨,并赞叹道:‘善哉,善男子!’所有在场眷属亦合掌赞叹:‘善哉,善男子!利益我等之大智者,你应发坚定誓愿,我等乐闻。’海尘婆罗门于是右膝着地,当此之时,叁千大千世界如来刹土皆一一震动,击钹乐器自然出声,鸟、兽发动听悦耳之鸣,一切树木开花结果,世间恶趣众生痛苦灭尽、生起慈悲心,虚空中天人以鲜花作供养。乃至色究竟天以下天界诸天人为听海尘婆罗门誓言全都来到南赡部洲,手捧妙香、鲜花等各种供品以作供养。
海尘婆罗门合掌作偈赞叹如来道:‘禅定解脱如梵天,色界光明如帝释,广行布施如法王,具足宝藏如商主。宣说灭法如山狮,不动稳固如山王,安详平静如大海,功过平等如大地。’海尘如是赞叹如来功德后祈请道:‘如来尊者,我已劝请无量无边众生发菩提心,他们亦各自发愿住持未来刹土。其愿度化之众生心地清净、守护善根,因之易于调化。护星等一千零四位婆罗门子,如来也已授记皆当于贤劫中成佛。众圣者虽愿调化具贪、嗔、痴、慢之众生,愿以叁乘佛法教化他们,但烦恼障深重众生及浊世众生均被抛弃。一切造五无间罪、舍法、诽谤圣者、执持邪见、远离圣者七财、不孝父母、不恭敬比丘及婆罗门子、造诸恶业、作诸非福德之业、离十善道、于来世痛苦不以为然、不行叁善行反持叁恶行、被善知识与智者舍弃、身陷囹圄、趋入世间浊流、沉迷轮回利欲、跨入无明黑暗、为恶道摧毁,已入险道等等诸多众生,皆不为此等圣者摄受。娑婆世界贤劫人寿十岁时,可怜众生亦被舍弃。所有一切无有皈依处、怙主之众,只能于轮回漩涡中承受种种苦痛。
圣者所居刹土清净无染,所调化众生易于积累善根。不被摄受之众生可怜可叹,此理昭然。’
宝藏如来答道:‘所言正是。各个众生依自己之意愿发愿、住持刹土,我亦按其誓愿一一为之授记。’
海尘婆罗门紧接着说道:‘世尊,看到此种情景,我心如紫根树叶般跳动,并生起大痛苦,身体也感觉疲倦。世尊,众菩萨已舍弃此等众生,而于浊世黑暗中,我愿以大悲心摄受他们。第二个恒河沙数劫中,于贤劫人寿一千岁时,愿我长行菩萨道,对轮回不生厌烦心。愿以禅定力长期调化众生,以欢喜心使之行六度万行。
世尊所言无有相状之殊胜布施,我即以此行布施波罗蜜多。生生世世中,无数众生以乞讨过活,我发愿以饮食、药物、宝伞、宝幢、珍宝等给予此类乞丐,且以大悲心不希求果报赐予他们。愿我能见他们得解脱,愿我能为利益如此众生甘愿舍弃一切。为利益众生,极难布施之自己眷属、城市、王位、宫殿、子女,乃至自身皮肤、血肉、骨骼、头,及至生命,愿我皆以欢喜心布施舍弃。过去无人行之布施、未来行持菩萨道众人任谁亦无法布施之物,我愿舍弃。无数生生世世,为获菩提,愿我能行布施。不唯自己布施,也能劝众人布施。
愿我以种种难行之行,持清净戒律,行净戒波罗蜜多。
愿我于难忍对境中,行坚韧、安忍波罗蜜多。
上面就是贤劫千佛中最特殊的释迦牟尼佛的讲解了。其实修行佛法的方式有很多的,我们最好也不要一直念诵佛经,我们最好是多多的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可能我们悟的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