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你什么条件能入佛门?
发布时间:2024-10-22 04:36:02作者:大众学佛网
第八是『欢喜光』。接受佛法的熏陶,法喜充满。古人有句话说,「世味哪有法味浓」,世间快乐那个滋味,跟佛法的快乐不能比,没有佛法那么浓,叫世味哪有法味浓,这欢喜。净影大师说,「能令见者心悦」,让看见的人、听见的人、接触的人就生欢喜心,你就成功了,佛法真的如此。
「憬兴曰:从佛无瞋善根而生,能除众生瞋恚戚心」,戚是忧虑,「故欢喜」。在我们佛门里面,用布袋和尚表法。我们一进山门,中国寺院建筑的规矩,第一道门叫山门,山门是天王殿,供奉着,正当中就是弥勒菩萨,塑的是布袋和尚像。
布袋和尚真有这个人,真有其事,《高僧传》里头有他的传记。他出现在宋朝,跟岳飞同时代,宋高宗那个时代。《高僧传》里面的记载,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不晓得他的名字。大概最初没人知道,以后往生之后,把他的事迹记录下来,他出生在哪里、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个游化的和尚,居无定所,到处去乞食化缘,这么一个和尚。
肥肥胖胖的,满面笑容,背一个大布袋,人家给了东西,就装在布袋里头,每天拖个大布袋,所以就称他作布袋和尚。他走的时候,往生的时候告诉别人,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把自己的身分暴露,说了,他就走了。这个我们承认,他讲的话是真的。身分暴露不走,那是假的,那是骗人的。说了,真走,他是说了真走。
常常碰到人,人家向他请教什么是佛法?他也不说话,他把布袋放下,两个手一伸,就这个回答你。人家看了什么是佛法?放下。放下之后怎么办?他也不说话,他把布袋捡起来,背到身上就走了。这是禅意,一句话不说,帮你解决问题,放下之后,还得要提起。提起什么?度众生的事业,帮助别人。
自己真正放下,身心世界一尘不染,在这个世间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帮助他们觉悟,帮助他们回头。你看他一句话不说,表演,你看得懂的,明白了,看不懂的,不知他在干什么。这一宣布出来之后,晓得他是弥勒菩萨,所以中国从此所有寺院庵堂的山门,都安置他老人家的像。
这代表什么?代表学佛的人要像他一样欢欢喜喜,欢喜光,他代表欢喜光。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看到他没有不欢喜的,笑面迎人。你喜欢他,他也喜欢你;你怨恨他,他喜欢你,他不改。
那个肚皮大代表包容,什么都能包容,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弥勒是等觉菩萨,后补佛。印度弥勒菩萨造像,那个像有点像观世音菩萨一样,跟我们这个造型完全不一样,我们这个造型是依布袋和尚来的。布袋和尚表法,代表佛教基本的态度,学佛基本的态度。你什么条件能入佛门?满面笑容,一切能包容,你这种心态就可以入佛门、就可以学佛,这学佛条件,表这个法。
天王殿供的四大天王是站在两旁,菩萨坐在当中。所以佛教是教育,是表法的。你到佛门来学什么?学欢喜,这就是幸福,这就是美满。一个人在一生,每天愁眉苦脸的,人可怜、悲哀。活在世间不问贫富贵贱,活得快乐,活得欢喜,这个人这一生有福,幸福。有钱,有地位,天天愁眉苦脸,那日子多难过。
我被方老师一句话引入佛门,他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就是听了这句话,才很认真的学习。为什么?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要!最高享受与富贵贫贱不相干,不是有钱就是最高享受。有钱的人,生活很苦的人很多,一天到晚患得患失。
所以真正认识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真正究竟圆满的幸福,就是快乐,就是欢喜,这个东西有钱买不到。他的修养,你看看贪瞋痴真的没有了,清净光是无贪显示出来的。这人没有一点贪心、没有悭吝心,现出来清净光;没有瞋恚,现出来的是欢喜光。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八八集)201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