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做这3件事,阴德厚重,福报无量
发布时间:2024-01-22 04:33:56作者:大众学佛网
何谓阴德?《了凡四训·积善之方》中袁了凡先生提到了两个非常关键的词,即“阳善”和“阴德”。“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即为阴德。大部分人只能做到阳善,即带有功利主义性质的行善,人们都知道你所做的善事,人人都赞叹和称颂你。
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行善不留名,阳善易行、阴德难聚。“阳善享世名,阴德天报之”,阴德的能量远远大于阳善。世间钱权财利不会常存,但是阴德却可以利益祖祖辈辈。常做这3件事,阴德厚重,福报无量!
一、孝顺父母,知恩报恩
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世间最大的善,不孝是世间最大的恶。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是众生培植福报阴德的无上资粮。一个懂得孝顺父母的人,日后往往有厚报。父母恩重难报,佛经中也详细记载了父母的无上恩德,以及孝顺父母的十种功德利益。
佛法难闻、人身难得,我们这个身体受之父母,佛教不但提倡入世的孝道,即我们要孝顺奉养陪伴父母,更倡导出世的大孝,即重视父母心灵的解脱,引导他们学佛开悟,不受六道羁绊、不再六道轮回,解脱生天。
相信大家对佛教里的《地藏经》不会陌生,这是一部功德经,也是一部孝经。我们应该多多诵读此经,并将其功德回向给自己的七世父母,令其离苦得乐。佛教回向偈里也有这样的偈语: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里的“四重恩”指的便是父母恩、佛恩、国土恩、众生恩。其中,父母之恩重,由此可知。
二、发心布施,救济穷苦
佛门里常说一句话:若为乐布施,后必得安乐。
布施是佛教六波罗蜜之首,波罗蜜即修行的大智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贪吝自私的,这是人性。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恶习导致人们愚痴不明事理,贪欲心、狭隘偏执不断,造业起惑,福报日益亏损。一个人的福报皆有限,如果不知道培福,终有一日福报耗尽,便会感觉到诸事不顺。所谓“贫穷布施难,富贵学道难”,许多人觉得布施是有钱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认为自己过得都够苦了,自己都自顾不暇,哪顾得了去供养别人。这些思想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我们要知道,佛不是成佛了才去渡众生,而是渡的众生多了才成的佛。人也是如此,不是等到有钱了才去布施,而是布施得多了,才会有钱。不是布施得越多,就越有功德。功德的大小不是以布施数量的多寡而定,而是要发心真诚,不贪功德、不求回报。只要真正能利益他人,再小的布施也功德无量。
在佛教里,布施主要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财物布施是物质方面的给予,法布施和无畏布施是精神方面的帮助。万物轮回皆有定数,我们所给予他人的一切,最终都会回到自己身上。布施是“舍”,看似是失去、是吃亏,实则是无量的福报和阴德。
三、护生放生,广结善缘
一切众生皆为有情,我们看那弱小的动物,也是生命,也在六道轮回里。我们人类所感知到的痛苦,它们又何尝没有呢?我们曾经种过善因,今生生在人道 ,更要珍惜这难得的福分,广种善因、广结善缘。尤其是遇到与我们有缘的牲畜,我们应该帮助它们皈依三宝,今生好修行,离苦得乐。而不是造下杀业,伤害它们的生命,这是最损阴德的行为。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换位思考一下,那些动物在遭到迫害时的无助和痛苦,我们又怎能不会于心不忍?况且,一切皆有因果,你今日杀生结恶缘,来日因果轮回,恶债便会不请自来。
冤有头债有主,自己的债务自己还。反之,若你今日救助一个生命,如佛家所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多护生放生,积累的是更加丰厚的阴德和福报。因缘成熟,必有善报。
以上这3件事,你能做到吗?“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因果真实不虚,“莫疑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懂得行善积阴德,才是真正有福报之人。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