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摩利支天像的流变折射佛教信仰变迁

发布时间:2023-10-26 04:05:18作者:大众学佛网
摩利支天像的流变折射佛教信仰变迁

内容摘要:摩利支天,又名摩利支天菩萨,是护卫佛教的诸天之一,其信仰自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唐宋皇室的推崇,并东传至日本。考察摩利支天图像的流变,将为我们管窥佛教信仰与世俗社会的互动提供切入点。南梁时期翻译的《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是“摩利支天经”多个译本中最早、最简洁的版本,影响深远,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写本均以之为底本。敦煌所藏摩利支天画像之间存在差异据张小刚统计,唐宋时期敦煌共有七件摩利支天画像,其中四件纸画出自藏经洞。摩利支天左右立有八位威风凛凛、各持法器的多头多臂金刚力士,八大金刚的配置不见于佛经,是工匠强化摩利支天的“战神”形象的神来之笔。

关键词:摩利支天像;佛教;皇室;摩利支天信仰;敦煌;菩萨;图像;太后;唐宋;藏经洞

作者简介:

摩利支天,又名摩利支天菩萨,是护卫佛教的诸天之一,其信仰自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唐宋皇室的推崇,并东传至日本。元明时期,摩利支天的影响进一步拓展,进入道教神祇系统,成为佛道融合的有趣例证。考察摩利支天图像的流变,将为我们管窥佛教信仰与世俗社会的互动提供切入点。

唐以前的摩利支天信仰与图像

摩利支天原本是印度古代婆罗门教中的神祇,其名号早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已经出现,是创造神大梵天的七子之一。

佛教在形成时就兼容并蓄地吸收婆罗门教等其他宗教的神祇,将其改造为护法诸天。梵天之子由此进入佛教,但为何演化为女神,无法考证。汉传佛教中的摩利支天信仰始自南北朝时期汉译“摩利支天经”的出现,唐、宋均有新译本问世,推动了摩利支天信仰和图像的发展。

南梁时期翻译的《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是“摩利支天经”多个译本中最早、最简洁的版本,影响深远,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写本均以之为底本。经中描述摩利支天常行日月前。更重要的是,据载,摩利支天具备隐身这一神通,信徒在遭遇灾难时念摩利支天咒,能隐身免厄,保其平安,这是摩利支天信仰在中国流行的关键原因。中国现存最早的摩利支天像出自敦煌。

敦煌所藏摩利支天画像之间存在差异

据张小刚统计,唐宋时期敦煌共有七件摩利支天画像,其中四件纸画出自藏经洞,即Ch.00211、MG.17693、EO.3566和P.3999,另有壁画三幅,分别位于莫高窟第8窟和榆林窟第36窟。除P.3999之外的六件摩利支天像均创作于唐五代时期。以Ch.00211(图一)为例,摩利支天头戴凤冠,脸颊额头贴花,身披天衣,裙袂飘飘,左手执扇,右手立掌,俨然一副尊贵天女的形象。摩利支天左右各有一捧盘仕女,三人站立云头,四周紫气升腾。天神身后的青山碧野前升起一轮红日,日轮中金乌展翅,日轮射出一道道红光,与摩利支天头光上腾起的火焰交相辉映。这一形象来自唐代阿地瞿多和不空翻译摩利支天经中描绘的“执扇天女形”。同出土于敦煌藏经洞的纸画P.3999(图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摩利支天形象。一改富贵端庄的天女形,该卷描绘了一位三头八臂的女“战神”:戴无忧树花鬘,上方顶宝塔,塔前无忧树枝下有七佛;三面三眼,正面善相微笑,左面猪相忿怒,右面圆润,可惜面目不清;八臂中左手执流、弓、无忧树枝及线,右手执金刚杵、箭、钩及针;双脚分开呈舞踏姿,脚底踩莲;莲台下有七猪驾车,猪车中间的圆轮中有一手托日月的罗睺;摩利支天上下左右四方各有一猪面四臂、手持金刚杵和无忧树枝、立如舞踏、身形略小的菩萨像。根据莫高窟藏经洞的封闭时间,张小刚推断P.3999创作于“十至十一世纪”,这一与前代图像毫无关联的摩利支天像与北宋天息灾新译的《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