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13集)
发布时间:2024-11-15 04:04:18作者:大众学佛网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四十二页,倒数第三行,科题,「作不请友」。请看经文: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於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心常谛住度世之道』,「谛者,安也。度者,出也。故本句之大义为:心常安住於出世无为之道。」这一句话很重要,学佛人在一生当中出不了六道轮回,原因就出在这个地方,我们的心没有把它安放在出世无为之道,就是了生死出三界。我们在大经上学到,佛陀应化到这个世间来,为什么?实在是他无尽的慈悲,为帮助我们离苦得乐。苦有究竟苦,究竟苦是什么?就是六道轮回,出不了六道轮回,你没有离开究竟苦,苦的根没有拔掉。下面一句,你要不生到极乐世界,你就没有得到究竟乐。所以善导大师在这个净宗法门,他说过一句话,「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句话念老引用在这个注解里头。我们自己过去还刻了这一颗印章,里面的文就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太重要,佛出现在世间就是为了说《无量寿经》,就是为了说这个法门。为什么说许许多多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是为那些福薄、善根不厚的众生,他不相信这个法。这个法是一切诸佛都说的难信之法,但是它很容易成就。换句话说,帮助你离究竟苦、得究竟乐,是这么一部经,真难信!如果真信,一年、二年往生的人,我们见到过。他凭什么?凭他的智慧,选择这个法门。佛说这个法门,他一听就接受,这是智慧。心安住在这个法门上,老实念佛,这是真正有福。遇到了,那是缘分,要有智慧,要有福德。《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就是智慧,这个东西缺少,三样缺少一样都不能往生。所以我们想真正离苦得乐,不但脱离六道轮回,还脱离十法界,真正不可思议,就这一句佛号,真信切愿,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能办到。真难信,理太深了。深到什么程度?佛在经上说,「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你成了佛才知道。你没有成佛,对於彻底明了这个法门,做不到。我们要想彻底明了,先到极乐世界,到达极乐世界就会明白了,为什么?见到阿弥陀佛了,见佛就开智慧,见佛就消业障。我们现在,我们念佛就是智慧,我们念佛就消业障,这肯定的。极乐世界如是,这个地方亦如是,不信就没有法子。所以这些菩萨们心常谛住,谛是真实、老实,有这个意思,老老实实的就住在度世之道。
我们继续看下面的注解,「《净影疏》云:谛谓安谛,谓常安住真实无为度世之道。」《甄解》里头说,「出有为,证无为」,有为是有生有灭,叫有为,有为是世间法,包括十法界,十法界都是有为的。无为是自性,超出有为证得无为,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明心是出有为,见性是证无为,这样的果位往生到极乐世界是生实报庄严土。《甄解》说得好,这些菩萨确实了生死出三界,可是怎么样?「而不著无为」,著是著相,执著,他不执著无为。为什么?他要度世之道。度世是什么?度化众生。如果要住无为,跟众生就脱离关系,众生见不到他,他回到常寂光去了。但是虽然回到常寂光,遇到有缘众生,他就现身说法。这个现身说法叫不住无为,他从常寂光出现,事情办完,就又回常寂光去了。这是法身菩萨、诸佛如来,这个佛是法身佛,不是普通的佛,法身佛。二边不住,中道不存,这叫谛住,这是真正安住。「此菩萨心常住无住处涅盘」,小乘是有住处的涅盘,大乘菩萨住无住处的涅盘。我们看经教要能会通,无住处涅盘就是常寂光净土,就是真如自性,名词很多,都是说同样一桩事情,教我们心里能会通这个意思,不要执著名字相,这就对了。「云心常住」,常住是说心,不是说身,身是假的,有生有灭。在六道人道里头,寿命长的一百多岁,但是一百多岁的人很少见。一般讲长寿,长寿大概都是指七老八十,七、八十岁就长寿,不到这个寿命的太多太多了,不止一半,超过百岁的稀有。所以心真的是常住,心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中观》讲八个不,这是常住。
「又《会疏》曰:悲智相印,以为栖神之宅,故云谛住。」也说得好。悲是慈悲,慈悲是恩德,没有慈悲他就不来了,所以有智德、有悲德。菩萨住在大智、大慈悲当中,这就是度世之道。慈悲是动力,推动你在干,你所作所为的全是智慧,真实智慧。真实智慧是不落痕迹,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是真实智慧,心要安住在这个地方。用本经的经题说得也很清楚、很明白,那就是「清净平等觉」,清净是戒,平等是定,觉是慧,就是戒定慧三学。戒定慧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一切众生都有,只是迷失了自性,虽有不能现前。
下面一句,『於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万物指万法。自在者,通达无碍也」。要有这个本事才能度化众生,当然先自己有、具足了,然后才能够教化众生,於一切万物随意自在。《法华经序品》里面说,「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尽是干净了,诸有结,结就是烦恼。诸有: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这叫三有,这三种烦恼让你永远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於是我们就明白,我们要想往生极乐世界,必须把这三种有断尽,完全放下,丝毫都不能够有。有,它就是障碍,障碍你往生,所以要彻底放下,连佛法也要放下。为什么?你用执著心来学佛,你用分别执著心来学佛,这个佛是什么?这个佛是世间法,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佛是什么?
真的佛是自己的心性。自己心性像什么样子?在哪里?经论、祖师大德都告诉我们,「不可得」。达摩祖师到中国,慧可遇到了,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他心不安。达摩祖师叫他,你把心拿出来我替你安。慧可回光返照,回祖师一句话,「我觅心了不可得」,你叫我找心,我找心不可得,找不到。达摩祖师回他一句话,「与汝安心竟」,我为你把心已经安好了。他在这一句话里头开悟了。这是心法,不是事,不是物质。决定是有,为什么不能得?因为它不是形相,它不是物质形相,也不是念头的形相。念头都是妄念,它是一切万有的自体(本体),一切万法离开心都消失了,心是一切万法的本体。更要了解,心只有一个,没有两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是自性,法身就是真心,十方三世佛要论心是一个心。佛把这桩事情比喻作大海,我们这些众生,众生的心好比是大海里面起的水泡,大海是一,大海里面的水泡无量无边,可太多了。这水泡没有破的时候,个个认为自己有心,是独立的,我的心跟你的心不一样。水泡破了之后都归大海,破了以后都是一个,就知道了,不是两个。这个信息对於我们非常重要,为什么?我们要是相信、接受了,常常作如是观,我们的烦恼就轻,慢慢就没有了,智慧就生起来,自性里头本有的智慧德相它就往外透。所以,诸有结就是一切烦恼,要放下,放得干干净净,你就得自在,为什么?见性了。见到真心就得自在,智慧道力神通全都现前,都是自性里头本有的。「又自在者」,这自在什么意思?你所作所为称心如意,没有障碍,这叫自在。我们想做事情,总是要等待众缘具足,缘不具足,那个想是妄想,不能兑现。可是明心见性,他得自在了,他没有障碍,过去、现在、未来他都知道。底下一句是「神通自在」,通达,神也是通的意思,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通达无碍就叫神,就叫神通,用一个字也行,两个字也可以。下面念老为我们说,「夫心有拘累,随物而转,故为烦恼所缚」,我们心确实是随物而转。翻过来,「若能转物,则同如来」,如来跟我们正好相反,我们被物转了,如来能转物。他用什么转?他用的是真心,真心得大自在。真心有三德:有般若德(智慧)、有法身德、有解脱德(解脱是自在),它不随境界转,境界就随著它转,所以叫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今天的心想,转不了物质现象,什么原因?我们的心被烦恼拘累,所以只能随著物去转,而没有办法转物。那要怎么办?放下,把烦恼放下,把忧虑放下,把起心动念放下,把分别执著放下,你就能转物了。经上讲的,我们常常念到的,这个随物而转太可怕,我们随著六道里头见思烦恼转到哪里去?转到地狱,转到饿鬼,转到畜生,转到罗刹,就愈陷愈深,真正叫苦不堪言。
我们听经闻法,好!随不随著经教去转?随著经教转也转到六道轮回里去了。所以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头教给我们,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学如来的经教?第一个离言说相,第二个离名字相,第三个离心缘相,你就像佛菩萨一样,不会被外面境界转了。换句话说,我们要是著相,著言说相、著名字相、著心缘相,以为我想的都是对的,想的都很有道理,这叫心缘相,全错了。所以禅宗高明就高明在这一招,非常明显,它是贼来斩贼,佛来斩佛,你看看这个口气。贼是烦恼,自性清净心里面没有烦恼,也没有佛,哪来的佛?佛是假名,确实跟中国的老子所说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相同。离开这些假名、这些虚妄,道一句来,你说一句给我听听,说不出来了。能说得出来的都是假的,为什么?生灭法。言说有生灭,心缘有生灭,我们听经听教听得很欢喜,心里好像明白了,那都不是真的明白。真的明白是离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相才能契入,著相怎么能契入?没这个道理。为什么要离相?因为相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一样是真的。为什么佛要用假的?对下根人说。人的根性分上中下,上根人学禅,中根人学教,真实教诲,下根人就讲方便。你执著什么就让你执著,把你执著换一换,你执著那个不善,那个将来会堕三途,佛就用善法代替不善,让你虽然出不了六道轮回,你可不堕三恶道,这也是帮你很大的忙。但是你总得听明白不能产生误会,误会了,那个麻烦可就大了,愈堕愈深,愈陷愈苦。怎样才能远离误会?就是放下。听了之后,明白它的意思,不执著言说,不执著名字,这就圆通了,这是智慧。所以随物而转,这是为烦恼所系缚。
「凡夫著有,二乘滞空」。二乘人听佛常说,一切法皆空,一切法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执著空,他执著什么都没有,所以他能超越六道轮回,不能超越十法界。六道里面叫内凡,六道以内的凡夫;十法界四圣法界称为外凡,六道以外的凡夫,他不是圣人,圣人必须放下烦恼习气。所以底下这一句,「皆堕情执之中,咸是心随物转,故於万物不得自在」。这把我们现前生活当中的感受、心态全说出来,我们为了什么原因。转,聪明人从根本上下功夫,下根凡夫他不知道从根本,他从枝叶上。枝叶上下功夫很累,时间很长,八万四千烦恼一条一条去断,小乘也有三千威仪,著相,著相就这样繁琐、这么麻烦,你要没有耐心,你不能持久,决定免不了堕落。这个世间有耐心的人愈来愈少。所以让我们才想到善导大师这句话。善导大师是谁?传说当中阿弥陀佛化身来的。我在日本的时候问日本的法师(他们的祖师,唐朝时候在中国留学,多半都是善导大师的学生),我问他日本有没有这个说法?他说有,他们祖祖相传也说到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还有一个永明延寿大师,也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个是露出他的本来面目,还有许许多多应化在这个世间,一生当中没有透露多,透露的很少。这些人当中最明显的,在我们中国就是憨山跟截流大师。截流大师是憨山转世的,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他又来了,来了出家,憨山不在祖师位子上,可是截流是第十代的,我们十三祖的第十祖,憨山大师转世来的,真有轮回,真有转世。他是什么佛菩萨再来的,这就没有透露,绝对不是凡夫,凡夫哪能有这么自在。他之所以再来,那是大慈大悲,跟这些众生感应道交。
我们再看下面这句,「大士深达法性」,见性,明心见性,见性的人怎么样?「当相离相」,眼见相不著相,所以他能够「不随物转」。我们是怎么样?当相著相,所以就随著外面境界转,以为外面境界都是真的,亏吃在这里,不知道外面境界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金刚经》上比喻,比喻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比喻太好了。一切有为法,有为就是有生有灭。阿赖耶的三细相就是生灭法,佛家的名词,阿赖耶的业相、转相、境界相。要换个名词,就是第八识的四分,自证分是业相,见分是转相,相分是境界相,是物质,是生灭法。生灭的速度,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就在我们面前,我们一丝毫感觉都没有。这是什么?这是迷,麻木不仁。明心见性的菩萨他的心清净,他感觉到了,清净心能感觉到一些,不是很清楚,平等心真正感觉到了。清净心是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粗重的烦恼,就是见思烦恼断了,尘沙无明在。平等心比清净心功夫要深,不但见思断了,尘沙无明也断了。只要无明一断,十法界就不见了,梦醒了,醒过来之后,这个梦中境界痕迹都找不到,它不是真的,什么境界现前?实报土现前了。所以大乘教上常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居报土。这个报土就是实报庄严土,这是真的。实报土是心现的,自性变现的,里头没有阿赖耶。阿赖耶有生灭,没有阿赖耶它不生不灭,不变不异,人的相貌是化生的,永远不会改变,真的是无量寿。寿命无量,相貌永远年轻,这是实报土。
佛在大乘教里头告诉我们,这四十一位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是四十个,加上等觉,这是四十一,他们住实报土。为什么会现这个境界?我们从前面一直学过来,知道烦恼有习气,烦恼断了,习气未必断。你看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习气没断。他证得阿罗汉果之后,他要断习气,习气断干净,他升等了,他是辟支佛,不再叫阿罗汉。所以,辟支佛的地位比阿罗汉高,见思烦恼连习气都断了。辟支佛断什么?断尘沙烦恼,尘沙烦恼断了,他就是菩萨。在菩萨这个位次上,断尘沙烦恼习气,尘沙烦恼习气断尽了,他就成佛。这个佛是十法界的佛,天台大师六即佛,判他叫相似即佛,他很像,不是真的。这什么原因?因为他没有转识成智,他还是用阿赖耶,但是用得很正,一点错误都没有,也就是佛在经教里所说的,他统统做到了,做得很好,所以很像佛。他还是用生灭心,还是用阿赖耶,他不是真佛。真佛呢?真佛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那是真佛。阿赖耶没有了,不用阿赖耶,用真心,不用妄心。什么等级的菩萨?圆教初住以上,别教初地以上,他们用真心,不用妄心。所以我们学佛,会学的什么?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用妄心很累,用真心很自在、很潇洒,为什么?看破、放下了。妄心是没看破,也没放下。真正看破放下,不会被这个世间五欲六尘累赘,他全放下了。这个是真佛,不是假佛。他在这个地位上,无明烦恼断了,他才能得到这个地位。在这个地位上,要断无始无明习气,换句话说,实报土里面有四十一个阶级,这四十一个阶级,是习气厚薄不一样,有人习气很重,有人习气很轻,是这样说的。有没有妨碍?一点妨碍都没有,他们确实住在平等的法界,实报土。没有起心动念,哪来的分别执著?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都没有,还有什么阶级好说。所以这四十一个阶级,不能说它真有,也不能说它真没有,从带著习气浅深有,但是一点都不碍事它就没有,等於完全没有。他只有一桩事情有障碍,就是不能回归常寂光,他在实报土是分证寂光,不是圆满寂光。一定要习气断干净,完全没有了,这才是究竟寂光,那才是真正的无上菩提。
所以当相离相重要,当相离相就是不随物转,在教学当中不为佛所转,那是什么人?法身菩萨。没有到这个境界,我们听教著相,听经著言说相,看经著文字相,所有这些名词术语,说佛我们有个佛的相,说菩萨我们马上脑子里头就有个菩萨的相,这都叫著相。如果见了性,听佛讲经不著相。《大乘起信论》,那个境界高!高你应该晓得,它上头冠上大乘。大乘是什么人?发菩提心的人叫大乘。什么是菩提心?清净平等觉是菩提心。早年我在美国,跟大家讲菩提心,我就用清净平等觉,很多同学也都接受了。菩提心有三心,《观经》上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经论合起来看意思就清楚,至诚心就是直心,这是菩提心的体,我们讲戒,戒体。至诚心、直心是什么?就是自性,就是本性。从这个体,从体起用有两种作用,一个是对自己,自受用;一个是对别人,他受用。对自己叫深心,古德的注解,深什么意思?好德好善,能讲得通,但是很不好讲。所以我就把深心应对在《无量寿经》经题上,这五个字「清净平等觉」,这是自受用,深心。对别人,对众生,慈悲心,大慈大悲,对人永远是大慈大悲;对自己永远是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就是三学、三慧,三宝这完全具足。清净是戒,是僧宝;平等是定,是法宝;觉是智慧,是佛宝。觉正净,自性三德,我用这个来解释深心,大家概念比较清楚一点。
所以我们学佛,你说有所得,得什么?最浅的功夫得清净心,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没有断,清净心不现前。所以清净心现前,这个人是圣人,不是凡夫。小乘初果就是圣人,小小圣,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他断尽了。这是见思烦恼,思烦恼没有断,见烦恼断了。佛为教学方便起见,将八十八品见惑归纳五大类,这好说。第一个是身见,执著身是自己,这是错误的。所有一切的不善,这个身见是根。比身见更深的一层是我见,我见比身见深。你看《金刚经》前半部,破我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都是相。更深的我们讲灵魂,有身见,这个是身。身见是谁?末那识,第七识,第七识是四大烦恼组成的。末那识第一个身见,从身见生起来就是我见。我,我见,执著这个东西,我们一般讲灵魂,就是指这个。我爱,我爱是贪;我慢,傲慢,我慢是瞋恚;我痴,你看贪瞋痴。贪瞋痴是三个根本烦恼,从哪来的?从我见来的。没有我,执著有个我。我是什么?我就是贪瞋痴,就是我爱、我慢、我痴。所以《金刚经》后半部讲得深,「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菩萨所证得的,平等心;前面是清净心,小乘所证得的。我们有没有能力在这一生当中证得小乘初果?这是事实,我们要认真去想想,然后选择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要通过这个渠道,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的,一定是断烦恼证菩提,能断得了吗?证到初果,这是小小圣,最小的;在大乘就是初信位的菩萨,十信的初信,断证的功夫完全相同,都是断见惑。见惑断了有两种神通现前,天眼通,天耳通。六种神通是自性上有的,被烦恼盖覆住,你能够断烦恼,六种神通自然现前,它并不是修得的。修是去障碍而已,断烦恼叫修,烦恼断了之后性德就现前,智慧透露,透出来了。
这个境界里头没转识,还是阿赖耶,阿赖耶不当家,当家的谁?末那跟第六意识,它两个当家。第六的分别,末那的执著,我们想想,我们是不是在这境界里头,每一天干这个,自己不知道。佛说出来,我们想想是真的,没错,我的确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总是分别执著连带就起来,用得很熟,好像很自然它就跟著起来。眼见色,眼识见色尘,跟著就起分别、就起执著。它真的是有次第的,但是它速度太快,好像是同时的,我们没有看到当中有间隔。如果你能够看到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你就看到了,眼识第一个见到,然后第六意识分别,第七识执著,你就会看得清清楚楚这层次。佛经上常说,谁有这个本事?八地以上。八地以上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每一次生灭他都看得很清楚,他有这个本事,那个心多清净。所以离相,不要执著,相是假的。外面境界是假的,根也是假的,能见外面境界的眼根、耳根、鼻舌身根都是假的,都是物质现象。第六意识的根是真的,这个是藉比喻上讲,比物质现象来得真,物质现象没有了它还在,但它也还是假的,它不是真的。因为他有这个现象在,他出不了十法界,有本事出六道轮回,出不了十法界。十法界要破无明,起心动念没有了,眼见色、耳闻声看得清楚听得明白,没有起心动念,这是法身菩萨,就是明心见性,他没有障碍。「当相离相,不随物转」,法身菩萨,十法界里头的菩萨做不到,所以他没有障碍,他没有缠缚。
「宗门云」,宗门是禅宗,禅宗里面有这两句话,大家都很熟悉,「但自无心於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只要见性戒就圆满,真圆满了,他得大自在,在万物当中不著万物,所谓「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也就是说,他能保持他的清净平等觉,无论在什么境界,顺境不起贪爱,逆境不生瞋恚,他一点都不染污,他也不动摇,那是见性。性是什么样子?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第一个他说清净,「本自清净」。他讲的清净,就是我们经题上的清净心,真心,决定不受染污。我们今天受染污的是什么?妄心,就是第六意识、第七识,染污。第七识染污最重,第六是分别重、染污轻,第七是分别轻、染污重,这妄心。用妄心修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要经历这些过程,这是佛经上讲得非常详细,一个等级一个等级,慢慢向上爬,叫竖出。净土宗不然,净土宗是横出,不走这个路子,它跟一般路子完全相违背,它叫横出。这个法门真难信!所以不能相信、不能接受,这是正常现象。你要是能相信、能接受、不动摇,那是特殊现象,一万人当中难得找到一个。为什么?他决定往生,他不要通过八万四千法门,不必那么麻烦,就是一句佛号。条件很简单,真信,真正发愿求生。生死心切他才能做到,生死心不切做不到。所以这个要晓得。经教要圆解,圆解难,圆解总得有一点定慧,没有一点定慧怎么圆法?依文解义,三世佛冤,这祖师们说的,一切诸佛喊冤枉,你把我的意思搞错了。真的,你要真有智慧,佛法里门门都通,没有一门不通。八万四千能不能通净土?能通,你修任何一门,你将功德回向求生净土,统统都能往生。不但学佛教的,其他宗教也一样,好好的认真去修,修那个宗教,把修行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绝对往生。
这个法门往生成佛容易,就是难信。难什么?我们的烦恼,我们的疑惑断不掉,这是根本烦恼。特别是疑惑,根本里面的根本,贪瞋痴三个根,贪瞋还好断,痴难断,最难断的,藕断丝连,这个怀疑没有能拔除干净,对於往生就产生障碍。怎么样才能决定不疑?两种人:一种人是过去生中善根深厚,他一听就不怀疑,海贤老和尚这样的人;第二种人,像我这样的人,要花三十年在经教上,帮助我断疑生信。我讲《华严》、讲《楞严》、讲《法华》,在这个里面明白了。为什么?这三部经到最后都归净土,能不信吗?这是教归净土,我要不是这三部经,忏云法师劝我,我没接受。李老师劝我,让我看《印光大师文钞》,我看过了,《弥陀经》的三部注解,莲池的《疏钞》、蕅益的《要解》、幽溪的《圆中钞》,我都认真学过,而且《要解》跟《疏钞》我都讲过。我还记得,我讲莲池大师《疏钞》一共用了三百多次,就是讲了三百多次,一次是一个半钟点,我好像是三年讲圆满的,如果每天讲的话要讲一年,讲得很详细。那个时候没有录像,有录音带,我到美国去,把这一套录音带带去,在美国讲经,我就把这个卡带摆在我的桌子前面。人家来看,这是什么?《阿弥陀经》。《阿弥陀经》这么多?大家也就呆了。他看到这个,不敢小看《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一天讲一个半个钟点可以讲一年。没有这个东西,你说人家不相信。现在我们讲这部经跟注解,一年讲一遍,用多少时间?一千二百个小时。哪个大学里头有这种课程?两个小时是一个学分,六百个学分,有时候还要超过。不容易!这才让我们生起信心。
《华严》,大乘里头的大乘,一乘教,我过去讲过两次,都没有讲圆满,太大了。第二次有录像,讲到什么地方?讲到十住里头的初住,大概是全经的五分之一,用了四千多个小时。所以那时候我估计一下,这部经讲圆满要两万个小时。不细讲听不懂,听了没味道;细讲听了有味道,有味道要这么长的时间。所以这个经不可思议,无法想像,确确实实含无量义。不管大小乘经,只要是佛说的,字字句句都是无量义,讲不完的。我们这六十多年来,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把《华严》放弃了,专攻净土。为什么?只有信愿持名我可以做得到,我有把握,别的任何一门,断见烦恼,不要讲思烦恼,就是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我就没有能力在这一生当中能断干净。换句话说,我走这条路,须陀洹我证不到,拿不到须陀洹,在六道里头生死轮回,那叫什么?该怎么生死那就是怎么生死。证得初果不一样,没有出离六道轮回,但是他决定不堕三恶道,人间寿命到了生天,在天上接著修行,天上寿命到了再到人间来,他只有人天两道。而且有期限的,七次,七次往返他证得阿罗汉果,就超越六道轮回,永远脱离轮回,他到四圣声闻法界去了,所以他是圣人,他不是凡夫。但是他要证到明心见性,还很长很长的时间,哪有净土这么快,往生到极乐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什么?明心见性的菩萨,超越十法界的菩萨,这个便宜可占大了!这一生没有遇到这个缘,就另当别论,遇到当面错过,叫真正可惜,不走直路去走弯路,弯路弯得太严重了,你自己无法想像。所以回过头来走捷径,径中径又径。
无心於万物,禅宗如是,念佛亦如是。念佛跟禅宗有什么不一样?禅宗心地清净,就是能大师说的本来无一物,他回归本来无一物,他做得到,我们做不到。净宗好处在哪?它有一物。有一物就好办,这一物什么?阿弥陀佛。我们只要心里只有这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就对了,就跟禅宗但自无心於万物,这个境界几乎相等了。这一物可不简单,真正不可思议,因为这一声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共同名号。阿弥陀佛是梵文,完全翻成中国字,不是不能翻,很好翻,是为了尊重不翻。阿,中国意思是无;弥陀,意思是量;佛,意思是觉,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你想想看,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所以念无量觉,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名号全念到了,一个也不漏。其他诸佛名号不是这样包容的,这是包容万有,一个不漏,这太难得了。包容佛的名号,包容佛的智慧,包容佛的德能,包容佛的神通,一切全包在里头,所以这一句佛号,是大乘里头大总持法门。诸佛如来教化众生所说的无量法门,都在这一句佛号当中,念这一句佛号统统都念到了。它不是枝叶,八万四千法门是枝叶上做功夫,它是从根本,所以它是果教,它不是因。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从因到果,它这个是果,果到果,以果为因,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果教,就证果了。证果还不必自己修,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无量功德加持你,你马上就等於阿弥陀佛。不是等於普通的佛,等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智慧、阿弥陀佛的神通、阿弥陀佛的德相,你全得到。真正明白人他劝你,他爱护你,不让你走冤枉路。冤枉路你能走通,了不起,走不通,走不通就三途去了,太可怕!
这下面说,「进而物随心转,故能随意自在」。这一句佛号做得到,海贤老和尚给我们表法。你看,他就用这句佛号,这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他二十岁开始念的,二十岁出家,师父就教他一句名号,什么也没教。他也不认识字,教他一直念下去,他就老老实实,九十二年不拐弯。不拐弯就是一直去,就是一句名号。他念到什么?你看报告里头说,明心见性。真的吗?真的,我相信,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什么时候得到理一心不乱?我的估计应该在四十左右,事一心不乱应该在三十岁左右,功夫成片,他那样的人顶多三年。所以他早就成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应该在四十前后,他就达到这个境界。后面活这么多年,阿弥陀佛嘱咐他的,给他的任务,让他表法。表法就是什么?做佛弟子的榜样,做修净土的榜样。而是以修净土的榜样为主,一般学佛这是其次,我们看他最后的表法,就是这一部《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这本书。你看他周边的人给我们做的报告,他不认识字,看到这些信徒带了书过来,问他是什么书?大家告诉他,这个书叫《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他听到这个书名,非常欢喜,好像天天期望这宝贝,这个宝贝终於现前了,这么喜欢!马上穿袍搭衣,拿著这个书,你们替我照一张照片。一生,从来没有主动叫人给他照相,这个意义深长。你看,照了这张照片,三天他就走了。大家才晓得,这是最后一次的表法,表这个法。
最后又给我们表了个法,就是往生这天,晚上往生的,白天干了一天的活,给我们表这个法。晚上就要走了,白天都没有休息,从早到晚在菜园里面浇水、拔草、整地,做了一天。做到黄昏,有人看到了:老和尚,你还在做?他说:快了,我快要做完,做完我就不做了。大家也没有晓得,他这个话是双关语,他做完,晚上就往生了。到第二天早晨的时候,来看,走了。才知道老和尚的话,话中有话,我们粗心大意没听懂,他那就是透露他往生的信息,什么时候往生?晚上往生。他不要人给他助念,自己念佛往生。每一天念佛拜佛,从来不敲引磬的,这天晚上敲引磬。他休息了一会,一点钟起床,起床之后敲著引磬念佛,拜佛、念佛、绕佛,在他自己房间里头。第二天早晨,大家早课做完了之后,看老和尚房间灯没有关,进去看看,走了,多么自在。这就是随意自在,往生能随意自在。
「如《净影疏》云:由成胜通」,通是神通,胜是最殊胜的神通,「於一切物变化随意」。孙悟空只有七十二变,比三果阿那含都比不上。孙悟空的神通是修得的,不是报得的,它有限。念佛人的神通殊胜无比。海贤老和尚曾经说过,他什么都知道,就是不说。什么都知道,就是说明他见性,没有见性不敢说这句话,说这句话是大妄语,明心见性可以说。换句话说,世出世间一切法,你有疑惑向他请教,他都会告诉你。这个事情有,不是没有,他给人家讲,不是讲经教学、长篇大论,他只有几句话,就提醒你,这高明到极处,他就把你点醒了。所以於一切物变化随意,「故能利物,名为自在」,真的得自在。
「大士神通自在」,这个大士是指前面所说的贤护等十六正士,全是在家菩萨,是在家等觉菩萨,他证到的地位跟文殊、普贤、弥勒、地藏,是平等的,示现的是在家身分。他们的神通自在,这才能「於一切万物心无拘束」,世出世间一切法,他没有障碍,完全明白,无论是事是理、是性是相、是因是果,通达无碍。所以他能够「随缘变化,饶益众生」。这两句里头意思很深,他有能力看到这个众生,过去生生世世他在哪一道,他学了些什么,菩萨全知道,所以说法就契机。你过去学过的现在再教你,很容易入门,一点不困难;过去没有学过的,现在教你这个法门,感觉到生疏,功夫不得力。现在一般凡夫(法师)没有这个能力,不知道他过去生中状况,所用的一些法往往格格不入,他学得也痛苦,教的人也迷惑。遇到法身菩萨就容易了,法身菩萨个个都有神通,有天眼通、有宿命通、有他心通,好教。
下面举这个比喻,好,非常之好!「纳须弥於芥子」,这是形容他们神通的能量,须弥山是娑婆世界中心最大的一个山。佛告诉我们,《华严经》上讲的宇宙观,那是佛的现量境界,现在科学虽然是说得很多,但是没有定论。我今天早晨看到一份,这一个星期报纸信息所传的标题,里面有一条,最新的科学家发现,银河系的核心没有黑洞(以前说有黑洞),他说黑洞不存在,在理论上讲不通;换句话说,把这一条推翻了,他这个靠不住。佛说的可靠,单位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现在我们只能说是中心点。但是我们在照片上看到银河系的样子,确实好像一个碟一样,浮在这里,当中高,由两边慢慢薄下去。看到这张照片,这照片不是假的,是人造卫星在太空当中拍摄的。地球,它回过来照地球,地球是很小的小行星,不是很大。但是这个星很特殊,这个星是个水球,类似地球这种水球的星,好像还没有被发现。但是这种星它里头有生物,佛经上讲,每一个星球都有众生,他们空间维次跟我们不同。希望科学再向前发展,有一天科学能够证明,所有的星球都有有情众生住在那里。须弥山大,芥菜子小,能把须弥山装到芥菜子里头,这就是神通。他一点障碍都没有,芥子没有放大,须弥山没有缩小,居然能装进去。「转四海入毛端」,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海洋,海洋的水多少、多大,能把这些海洋的水,放在汗毛尖端上,我们身上汗毛尖端上,把地球上的水统统集中放在那,他可以做得到,这些法身菩萨们能做到。「随意利他,故云自在。」他帮助众生一点障碍都没有。那我们要问,菩萨有这么大的本事,为什么不帮帮我们?我们现在日子过得太苦,为什么不来?那就是佛经上有一句话说,「佛度有缘人」。有缘是什么?是缘成熟,我们的缘成熟了,他来度我们。如果地球上真的有灾难,我们缘熟了,阿弥陀佛、这些菩萨们都会帮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或者往生到天道,他们会做到,都有这个能力,他不是假的,是真的。我们没有缘,还差那么一点,努力把它赶上去,那就是什么?信心、愿心,把疑惑统统断干净,我们的缘,净土的缘就成熟了。
证果很难,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做不到。如果有这个能力,帮助我们修行证果,我们就什么都不必干,靠他就行了。连阿弥陀佛都做不到,阿弥陀佛还要你自己真信切愿,放下万缘,身心世界统统放下,一心专念,他能帮上忙。总的来说,还是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心不能有杂念,不能有妄想,妄想、杂念障碍你的正思惟,障碍你正念,所以你正念不能发挥它的能量。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懂得之后你才真正肯放下,与阿弥陀佛感应就道交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这是菩萨的自在。
资料恭摘: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一一三集) 2014/10/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4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