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38集)
发布时间:2024-11-15 04:01:02作者:大众学佛网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七十九页,倒数第六行看起:
「以下分释十号」。下面是念老的注解,为我们分别介绍佛十种通号。这十种通号表究竟圆满的性德,必须要知道,这个十号一切众生也有,佛有,众生都有。所以《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从十号里头就明白。从事上讲,诸佛如来他们的性德没有任何障碍,完全现前,我们六道众生迷得太久、迷得太深,虽有不能现前。甚至於说,这十条任何一条我们现前都没有,所以变成六道众生。如果我们把障碍除掉,让我们的性德圆满的显示出来,这人成佛了。由此可知,迷悟是一念,众生跟佛也是一念,一念觉众生成佛,一念迷佛成众生。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一定要认识,要能体会到。真正体会到,我们对於这一生念佛往生成佛,就有坚定的信心,就不会有丝毫怀疑。所以这个十号非常重要,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一、排列的顺序,诸经也不一定,但是一般都会把「如来」摆在第一。如来什么意思?「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真如,什么叫真如?「真」就不是假的,它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假的,不是真的,这凡所有相包括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经上没有说除实报土,没有这句话,换句话说,实报土也不例外。实报土跟十法界跟六道轮回不一样,六道轮回是心现,它有识变,阿赖耶识把它变化了。变成什么?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全是阿赖耶的事情。如果我们放下阿赖耶识,那个世界就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的特色,让我们明显觉察到无量寿,它所有的现象,没有生灭这个现象在里头,不像十法界我们这个六道一切法都有生有灭。这个生灭,现在科学家藉著最新的科学仪器观察到,能够观察到千兆分之一秒。佛经里面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佛问,「心有所念」,这个心是凡夫心,就是我们念头,我们起了个念头,「几念几相识耶」。这一句话里问了三桩事情,有几个微细念头,有几个物质现象,有哪些精神现象(识就是精神现象,相是物理,识是心理),你看问三桩事情。弥勒菩萨回答,弹指,弹指之顷,「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乘百千,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再乘十万,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也就是,一个念头是三百二十兆分之一弹指,我们毫无感觉。这个现象就在眼前,从早到晚没离开过我们,物质现象如是,精神现象如是,自然现象亦如是,它是生灭法。实报土里头没有这个现象,好像它永恒不生不灭,我们看到这个样子的。实报土里头只有隐现不同,有缘它现相,没有缘相就不见了。隐的时候不能说它无,现的时候不能说它有,隐现一如,隐现不二,这才是事实真相,这叫真如。「如」是完全相应的意思,圆满相应,究竟相应。遍法界虚空界就是真如,有现相的真如,十法界六道还带著阿赖耶,变幻的真如。谁能见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他见到了。
真如,我们中国人知道,《大学》、《中庸》成书的时候,《礼记》成书的时候,佛法还没到中国来,中国人就能说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这个明德就是真如。明德的相(明德是体,真如是体),它的相是什么样子?亲民。亲民什么意思?慈悲,爱。它的作用,止於至善。佛法讲体相用,一而三,三而一,一体。所以中国古时候这些圣贤,这些老祖宗,我们从大乘教义里头去观察,不是凡人,那是什么人?我觉得是诸佛如来在中国这个地区示现。像《普门品》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而为说法,中国人信圣贤,所以这中国人信的是感,如来就有应,在中国示现圣贤身,在印度示现佛菩萨的身,在欧洲示现基督耶稣、摩西,现这样的身分,全叫如来,全是真如变现的。真如变现,六祖一句话讲得很明白,他老人家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整个宇宙。佛教里面说整个宇宙,没有说是神造的,说缘起。讲得好!缘起凭什么?凭自性,自性法尔如是。自性不生不灭,自性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它是真的,永恒不变。它还是定的,六祖给我们透的信息,「本无动摇」,它从来没有动过。摇也是动,没动过,极其细微的动作它都没有,如如不动。这是什么?自性本定。为什么佛教主张修定,道理就明白了,唯有定的功夫跟自性本定相应,回归自性,这就是如来所证得的大定。定生慧,慧是对万法通达明了,没有丝毫错误。於是我们就知道,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统统是自性本来具足,与外面毫不相关。
我们今天都是向外求,错了,要回过头来向内。向内里怎么发现?修定。你看,不起心不动念是自性本定,这是究竟圆满的大定,如来证得的。菩萨证得的次一等,菩萨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叫无明烦恼,像水一样,一动它就浑浊、它就起波浪,照见的功夫就失掉了。不起心不动念是自性本定,自然开智慧。我们学经教,八万四千法门,学经教也包含在其中,全是修定,八万四千种修定的方法。无量法门还是修定,法门真的无量无边,统统是修定。修定简单的说,就是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放下执著。单单放下执著,小乘定,阿罗汉。不要小看阿罗汉,证得阿罗汉果,六道轮回没有了,超越六道。六道是一场梦,醒过来了,六道不见了。不见,眼前现的是什么?现的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六道是释迦牟尼佛的秽土,造善恶业变现出来的;四圣法界里头没有善恶业,还有染净。证得阿罗汉果,我们经题上的清净心现前。这个境界,要跟西方极乐世界带业往生的人,而且带业是下下品往生,阿罗汉跟他比怎样?不如。
为什么?阿罗汉不能得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他完全凭自己修行的功夫证得阿罗汉果,将见思烦恼断尽。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极乐世界的,都得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得到阿弥陀佛无量劫修积功德的加持,能将这个往生的人立刻提升到阿惟越致菩萨,比阿罗汉高太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想证阿罗汉,不可能,别说阿罗汉,初果须陀洹我们都没分。为什么?须陀洹要断三界五种见惑。第一个身见,他真的不再执著这个身是我,他确确实实把这个身当作一件衣服看待,不是我,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有,衣服脏了换一件,身体坏了换一个,它不是我。我们不行,我们认真把身体当作我。这个功夫你试试看,你能不能做到。这个功夫能做到,其他四种见惑不难断。边见,边见是对立,对立放下,和谐就现前,佛法讲的六和敬就圆满。戒取见、见取见这两个合起来,我们中国人叫成见,自以为是,某人成见很深,不容易接受圣贤教诲。最后一种叫邪见。这五样都放下,都断干净,证须陀洹果,小乘初果。你就晓得多难!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就非常格外的值得庆幸,太难得了,我们遇到了。遇到这个法门,这个法门修学容易,相信难,太难了。声闻、缘觉不相信,三乘菩萨不相信,乃至於实教菩萨相信的也不多,诸佛如来称之为难信之法。难信我们为什么能信?这个答案佛在经上说出来了,我们是过去生中无量劫来多生多世修学这个法门累积的善根,而且还得诸佛如来的加持。这些诸佛如来我们过去都曾经拜过他、都曾经跟他学习、都曾经供养他,以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这个功德加持,这一生遇到能信。信心坚定,愿意往生,一向专念,这一生成就,这个不能不知道。舍弃这个法门,学别的法门,那就是修积一点善根,这一生不能成就。这是老实话。试试看,把烦恼习气断掉,你就知道它难。
所以他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像释迦牟尼佛。真如没有现象,性相一如,只有契入这个境界他明了。六道凡夫、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都不知道,全迷了。真如在哪里?真如无处不在,它是一切法的本体。我们学习常常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电视的屏幕就好比是真如,屏幕里面现的相,那就是一真法界、十法界、六道轮回,那是画面。画面没有离开屏幕,屏幕没有离开画面,我们在看画面的时候,真妄一体。但是会看的人看到真,真相就是屏幕,屏幕上一无所有,它所现的相是假相,刹那生灭。生灭的频率,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百二十兆次的生灭。一秒钟我们能弹几次?有人告诉我,可以弹七次,我相信,再乘七,二千一百兆次,一秒钟。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我们怎么会晓得?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哪一个生灭是我?不可得,根本就没有我的存在。相续相,我们看的现象全是相续相,我们不知道相续相,以为是真的。相续是相似相续,不是完全的,就是这一个念头,它里头现的相,现的相是整个宇宙,第二个念头也是整个宇宙,但是第一个相跟第二个相并不完全相同,大同小异。我的看法是小同大异,这真的,不是假的,念念不可得。所以,佛在《金刚经》上才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就是我们现前面对的现相,现相从哪里来的?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我们自性有别业有共业,别业共业本来是相通的,因为我们现在有执著、有分别,它不通了。分别执著放下,自然就通了,智慧开显,诸法实相至少一半见到了。还有一半必须到妙觉如来的果位,才完全通达,所以这叫如来。
下面又有一个意思,「又如诸佛安稳道来,此佛亦如是来,更不去后有中,故名如来」。后有是六道轮回的现象,更不去后有,他不在轮回当中,他超然了,这叫如来。第三个意思,这都是佛在经上常说的,「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今佛如同古佛之再来,这句话是真话。我们现在能体会到,自性总是感应,众生有感它自然就应。感的人有念头,也就是说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应的人没有,不但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也没有。所以叫乘如实道而来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得自在,没有丝毫障碍,帮助众生、成就众生,把众生送到极乐世界,这是圆满功德。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著?诸法的生起,第一个起心动念,从起心动念生分别心,从分别心里面生执著心,一个比一个严重。世间法里头没有这种讲法,唯独佛有,所以佛一定要出世。如果有人真要讲的跟佛一样,佛又何必多事,就不需要应了。只有佛能讲得清楚、讲得明白,除佛之外,没有人能把它彻底讲透彻、讲明白的。佛的隐显是自在的,虽有隐显,没有起心动念,这个一定要知道,所以叫如来。
「又《合赞》曰:《涅盘梵行品》曰:云何名如来?如过去诸佛所说不变。云何不变?过去诸佛为度众生说十二部经,如来亦尔,故名如来。」十二部经,是说佛说经总共使用十二种不同的体裁,如同长行、偈颂,这是文字上的差别,因此十二部经代表佛一生所说的一切经教。佛来到世间是来说法的,这一点不能不知道。同学们出家了,出家为什么?出家为教化一切众生而说法的,这就对了。哪一尊佛不说法,哪一尊菩萨不说法,哪一尊罗汉不说法?找不到。这些人到世间就是一个使命、一个愿望,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是佛的本怀,这是佛的本愿,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用什么方法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教学。我们现在叫教学,佛经上的话叫说法,「今现在说法」。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只是教学的手法不一样,统统都在说法。或是言教,或是身行,身体做出榜样给他看,让他觉悟,他来问的时候,给他讲清楚、讲明白,身行言教。诸佛如来包括阿罗汉,他们有没有辛苦?你们想想看有没有?答案是没有。为什么没有?他没有身见。我们有苦,为什么?有身,执著这个东西是身,这才有苦。他没有身,没有身哪来的苦?所以他没有苦。你别看海贤老和尚好像一生很辛苦,他一点苦都没有,身见破了。所以他每天那么欢喜,那么快乐,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还有辛苦,还有劳累,那都是因为有身,身见没破。身见破了,不知道疲劳,这些烦恼疾病痛苦全没有了。所以今佛来了,菩萨来了,亦如是,称他作如来。
「又《会疏》曰:如来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统统是如来。有这个现象,有这个事实,千万记住,无论是应身、报身、法身,都没有起心动念,妙就妙在此地。他说他起心动念,那是舞台表演,给我们这些人看的。如果他把真实相告诉我们,我们不敢相信我这一生会成佛。为什么?看到他多生多劫修行成功了,我没有修那怎么会成功?所以他给我们现身,给我们说法,一定应我们的根性,我们是上上根,他用上上法;我们是普通的根,他用普通法;我们是下根,他用下法。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我们是小学程度,佛就是小学老师;我们是中学程度,佛就是中学老师;我们是研究所的程度,佛就是博士班的老师。我们有分别,他没有分别,我们有起心动念,他没起心动念。
下面《金刚经》里头说得好,「《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也。」法身在哪里?法身遍一切处,法身遍一切时。所以现身说法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都在眼前,没有过去未来,没有此界他方,也就是说时间空间全没有了,就在当下。这是讲真话,这不是说假的。
下面《转法轮论》里面说,「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报身如来在哪里?到极乐世界就看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在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所看到的阿弥陀佛,全是报身如来,我们有机会可以见到。你看,第一义谛叫如,谛是真实,第一真实,不是第二,完全讲的是自性。自性是第一义谛,能生万法,有二有三就不能生,一太重要了,一门深入,一向专念。我们能守住一,这个一是任一,不是独一,任何一个法门你能够守住,一生守住不改变,没有不成就的。这成就什么?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叫如,第一义谛叫如。正觉叫来,他的觉悟是正确的,没有错误。为什么?完全是自性本具的,不是从外学来的,外面学来的知识,不叫智慧,这是本性,本来具有的智慧现前。所以此报身如来也,在极乐世界看到。
下面《成实论》,这小乘经,「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此应身如来也。」释迦牟尼佛所示现的,是这个境界,乘如实道。如实道就是第一义谛,如实道就是法身,从法身变现出应身,应化身。诸菩萨亦如是,菩萨在实报土,有缘的众生跟他有感他就有应,他从实报土来,应化身相来教化众生。住世时间久暂完全是感应,众生感应的时间长,他住世时间就久;众生学一个阶段不耐烦了,不想学了,他就走了,示现灭度。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八十年,我们一般讲他八十岁过世的。世尊出世的时候跟我们说过,当时人寿平均是一百岁,他提前了,八十岁就走了。应该得度的(就是机感相应),凡是成熟的都成就了,至少也是阿罗汉。证得罗汉,证得菩萨,大部分的,善根成熟的,都往生到极乐世界,他度化这个事情圆满,这一个阶段圆满了,示现入般涅盘。这是应身如来。
「又天台《寿量品疏》」,天台是智者大师,对大师的尊称不称名,也不称字,也不称他的号,称他居住的地方,他住在天台山。「寿量品」是《法华经》里面的一品,他有《法华经文句》,就是《法华经》的注解,智者大师所作的,现在留在《大藏经》里面。《寿量品疏》里头有说,「如者,法如如境,非因非果,有佛无佛性相常然。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这解释得很清楚,什么叫如?法如如境,如如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样子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它没有因果,它没有生灭。这个要怎么讲?我们才能有一个概念。一定要懂得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一弹指,也就是三十二亿百千我们乘出来,三百二十兆。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个念头,每一个念头都现相,现全宇宙,整个宇宙,不是现局部的。像我们看电影幻灯片一样,每一张幻灯片都是跟整个屏幕相应的,不会是一半,不会是一部分。每一个念头都是一个完整的宇宙,但是每一个念头的里面,那个宇宙并不完全相同。我们看到很小的范围,好像是一样的,今天跟昨天没有什么改变,你看整个地球就不一样,你再看银河系更不一样,再看大千世界那差别太大了。所以我说叫大异小同,不是大同小异,大异小同,这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们才能看得懂这个意思。法如如境,这个境界就是这样的,没有因果,它是念头变现出来的。而且时间太短了,一秒钟里头,它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我们根本就无法想像。因为我们才动一个念头就三百二十兆个波动,一秒钟是二千一百兆次,你看多快速。每一个波动现象是一个宇宙,完整的,每一个念头都不相同,构成现前这个画面。我们生活在其中,完全不知道,不是佛用这个善巧方便给我们说明,我们不能相信。没有今天科学家给我们做证明,我们的信心不踏实,还有怀疑,不是我们境界。
我今天看到科学报告,纳米相机可以能捕捉千万分之一秒,那么短的现象能捕捉到。所以我相信,十年之后,不要到二十年,宇宙奥秘第二个会被科学家揭穿,那就是念头是什么。物质是什么明白了,跟佛经上说的一点没错。现在第二个,念头是什么?物质是念头变现的,念头是什么?科学家再有十年的努力,应该可以搞清楚。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凡夫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极限,对外可以了解整个宇宙,对内可以能够缘到阿赖耶,阿赖耶三细相,业相、转相、境界相,缘不到自性。也就是说,他不能明心见性,他要明心见性,他就是佛菩萨,他只是一个科学家,了解事实真相,不得其用。学佛的人不用科学仪器,用禅定功夫,用放下的功夫。彻底放下,人在禅定当中,能证得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德相,像《华严经》所说的。佛法是教我们亲身证得,得受用,受用就是法身、般若、解脱。解脱是大自在,没有障碍,在遍法界虚空界随时随处都可以现身。现身还是没有起心动念,对方起心动念,顺著对方的念头现身说法,不随顺自己,随顺自己没有念头,真妙,妙到极处!所以应化身,像释迦牟尼这是个好的样子,他没有因果,他不造业。我们有因有果,有因有果就造业。没有因果,不造业。
下面说,「有佛无佛性相常然」,有佛是现,无佛是隐,隐现一如,性相不二,常然,它就是这个样子的。「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他来现身,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叫来。这是智者大师在《法华经》给我们解释如来,说得好!「指此为法身如来也」。「盖佛有法、报、化三身,故如来之释亦有法、报、应(即化)之异」,应就是化身。「具如《会疏》所释」,《会疏》是日本净宗大师《无量寿经》的注解,他说,「一、无来去者为法身」。法身没有来去,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是法身。「二、正觉於第一义谛、真如实相如是而来,是为报身」。他从哪里来的?他从实报土来的。「三、乘真如实相之道而成正觉,如是而来,是为应身」。释迦牟尼佛在我们地球上所示现的,应身如来。「诸释皆可依《会疏》之说,而知其意。」上面这些解释统统可以依照《会疏》,《会疏》说的这三种,我们了解这个名相的概念,它是自性流露出来的。
自性随缘不动,缘有胜有劣,最殊胜的是实报土法身菩萨。这个一定像阿弥陀如来,在极乐世界所现的身是从常寂光里面流露出来的。常寂光就是真如,常寂光就是实相,常寂光是一切法的理体,这里头有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一切众生个个相同,没有例外的,所以生佛平等。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稍稍有这个概念,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大智大德大能会生起信心,不再怀疑了。如果有怀疑怎么办?疑一定要断掉,为什么?它会障碍我们往生。断疑生信的方法无过於经教。经教有人讲,好;没有人讲,念,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意思自己见到,障碍就没有了。这第一个号意思。
接著看第二,「应供」。《大论》是《大智度论》,《大智度论》里面说,「佛诸结使除尽」,用我们现在科学的话来讲,回归零点能量点,零点能量点就是真如自性。结使是烦恼的代名词,总的来说,不外乎前面我们所说的,起心动念叫无明烦恼,分别叫尘沙烦恼,执著叫见思烦恼,烦恼无量无边,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三大类。真正修行人,就是在现前境界相当中,把烦恼放下。眼见色不起心不动念,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你要到极乐世界去,决定生实报土。如果不能,他还会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是菩萨,生方便有余土。如果妄想分别执著全有,这是六道凡夫,生凡圣同居土。不过我们一定要知道,不能小看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为什么?虽然是下下品往生,到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本愿(就是四十八愿)威神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句话可不得了!你的地位虽然不高,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菩萨没有两样。不是你证得的,阿弥陀佛加持你的,加持管用,不是不管用。所以你就有能力到十方一切诸佛刹土,跟你有缘的众生,你跟法身菩萨一样,可以现身说法去度他们,有这个能力。有能力到十方世界去拜佛,佛一定会接受你,你是阿弥陀佛的学生,诸佛看到都另眼相看,特别欢喜。你供佛修福,闻法是修慧,福慧双修。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想去就去,想回来就回来,得大自在。这是我们梦寐以求而求不到的,到极乐世界心想事成,所以不能不去。佛所有烦恼都断尽了,「得一切智慧」,圆满的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不是赞叹的话,这是事实真相,「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以是故佛名应供。」应供就是应该接受供养,为什么?为众生种福。众生没福,到哪里去修福?供养三宝是大福报,这一点不能不知道。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每天修的福慧在我们这个世间无量劫也办不到,在极乐世界天天办到。我们对於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不再迷惑,真正会发心,早一天往生,早一天成就。往生就是成就,凭什么成就?就凭这一点,福慧双修。在这个世界哪一天才能圆满?在极乐世界天天圆满。
「又《净影疏》曰」,这是我们中国法师,隋朝时代净影寺的慧远法师,他为《无量寿经》有注解,叫《无量寿经义疏》。他说,「证灭相应,故名为应」。灭是灭烦恼,证是证得自性本有般若智慧现前,应有这个意思,这叫应。「又证灭故,合应供养,故云应供。」因为他有证、他有灭,证就是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相好自在现前;灭,灭三种烦恼,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灭掉,这个时候应该接受供养。供养如来得无量无边的福报,不能不知道,所以叫应供。「又《会疏》曰:万行圆成,福慧具足」,跟上面意思差不多,上面讲证灭相应,此地说万行圆成,圆满成就,福慧具足,具足也是圆满的意思,「应受天上人间供养,饶益有情,故号应供。」在中国,大的寺庙每年有举行供僧,千僧斋,供养一千个出家人,请他们来应供,就是中午请他们吃饭。这一千个人里头很有可能,如果家里修供养的人真诚,如理如法,会有佛菩萨、阿罗汉来应供。供斋的人应该把每一个来应供的出家人都看作真佛、真菩萨,这个功德无比殊胜。
下面第三个德号,「等正觉,梵语三藐三菩提」,这完全是音译的,具足的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耨多罗为上」,这就是阿耨多罗是无上,三翻成正,藐翻成等,菩提翻成觉,等正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等正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因行圆满而成等正觉」,菩萨在因地,佛是成果了,所以佛在果地,菩萨因行修圆满,他就成佛,成等正觉是成佛。「旧译」,新旧是在唐朝,玄奘大师以前的都称为旧译,玄奘大师建立译场,称为新译,这个新旧是这么分法的。「旧译为无上正遍知」,正是正确,没有错误,遍知就是什么都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这个意思。
「《维摩经肇注》」,肇是僧肇大师,鸠摩罗什大师的弟子,他说,「阿耨多罗,秦言无上」。那个时候中国也是在分裂的时候,这个秦就是姚秦,鸠摩罗什大师在中国翻经的那个时代。「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这是旧译,翻作无上正遍知,玄奘大师所翻的是无上正等正觉。梵文是相同的,两位大德翻的不一样,但是意思上都通。僧肇大师说,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这个道是佛所证得的道,就是真如自性,真如自性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无上。「其道真正」,其道真又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这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现前,确确实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决定不是学来的。这一点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对於古人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方法,我们才会欢喜接受。譬如现在学校科目很多,广学多闻;佛法不是的,佛法教你一门,一生就搞一门,不能搞两门,跟现在完全相违背,我们走哪个路子?走现在的路子是佛学,不是学佛,把佛的经典都变成一种玄学、变成知识,甚至於讲它是神学,是文化里头很有限的一部分。
我们搞了这么多年,渐渐的明白、接受了,佩服得五体投地。佛法的修学,目的是教你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成佛。所以佛陀这个名词要用现在的话说,在佛陀教育里面,它是最高的学位,再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像现在博士学位。每一个人都应该拿到,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你迷失了自性。佛法是平等法,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的,所以一切法跟自己是一体。为什么不能成佛?你不承认,你不相信自己是佛,不相信自己有无量智慧,不相信自己有无量德能,不相信自己有无量相好,你都不相信。你要相信了,极乐世界是你的老家,往生极乐世界是回老家。我老家样样现成的,一样都不缺乏,回到老家之后,你才真正有能力、有智慧、有道行,去帮助十方诸佛刹土里面苦难众生。你知道那些苦难众生跟自己一样,自己现在破迷开悟了,那些众生还在迷,还不知道开悟。他跟我们有缘,我们有责任应该要去帮助他,而且是无条件的去帮助他,就像诸佛菩萨帮助我们,无条件的。我们帮助别人也是无条件,真诚的爱心,无量的智慧德能相好,接引众生,真是无法不知。
末后一句,「又《净影疏》曰:正者,理也。於理穷照」,括弧里头说(即彻照於理体),理体就是自性,完全明白了,一丝毫迷惑都没有,「故云遍知」。你看你一见性,你要知道这个好处,我用一门见性,见性之后全明白了,不必要学的,完全通达。为什么?这是你的本能,你完全回归自性,完全恢复本能。你要不相信的话,你好好回头想一想,释迦牟尼佛是我们一个好榜样,他一生所说的这些经典,我们在《大藏经》里看到了,他从哪里学来的,谁教他的?没有。虽然早年头,十九岁离开家到外面参学,印度所有宗教、所有学派,他都去学习过,而且学习非常认真。学了十二年觉得怎么样?觉得没用处,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放下了。这个示现用佛学的术语来说,十九岁离开家庭,放下烦恼障,七情五欲;三十岁不再参学、不再学习,统统放下,放下所知障。二障放下,他在菩提树下入定,豁然大悟,就能给我们讲十二部经。十二部经自己通的,没人教他,他能讲。那些外道都听不懂,他以前参学的那些宗教、那些学派,对他所说的都不能完全通达。那些人也学,把它当作一种知识来学习,为什么?不开悟。为什么不开悟?方法不对,一定要一门深入才会开悟。同时涉猎很多门,你学杂了、学偏了,所以你只能学到知识,你智慧没有开。智慧是什么样子?智慧是不用的时候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起作用的时候,别人来问,你没有不能回答的,而且都回答得非常巧妙,启发人的智慧,这不一样。我们对这些地方要特别留意,培养我们自己的信心,对佛的信心,释迦牟尼佛决定不会骗人,句句话都是实话。实话就是从真实心中流露出来的言语,没有通过思想,他不用阿赖耶、不用末那、不用意识,转八识成四智,他用的是什么?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大圆镜智就是大觉,平等性智就是转末那识成就的,妙观察智就是清净心,转第六意识成就的。转阿赖耶,用经题上的话来说就是觉;转末那,平等;转第六意识,清净。自性本自具足,不从外来。
我们要把佛教再兴旺起来,要从这里兴,没有几个真正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佛法兴不起来。达摩传到中国来的禅,一定要到第六祖惠能大师,不认识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从这个地方发扬光大。往上五代都是单传,都是传一个。在今天,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大家不相信佛所说的,把佛(释迦牟尼)也看成一个普通的人,智慧比人稍微高一点,而不能承认他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就难了。难到极处,佛法在这个世间灭掉了。这是末法时期,末法一万年已经过了一千年,这是第二个一千年,四十一年。我们必须从这个老方法真干,用自己来做实验,我就一门深入。我们这个一门,实际上还是两门,但是两门是一门,那就是一部《无量寿经》、一句佛号。以一句佛号为主,不以经为主,经帮助,助修,佛号主修。
我们发心帮助这个苦难的世界,我们用什么帮助?学习《群书治要》。学习来做什么?把它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奉献给这个时代的地球上的居民,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我们奉献给他们,帮助大家建立共识,目的是希望化解世界的冲突,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带给众生幸福美满的生活。自己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没有第二个愿求。为什么?往生到净土才是究竟圆满,我们要发这样的心,要立这样的志。《群书治要》是分我们一点心,不怕,我们用一句佛号把它弥补过来,放下书本的时候,阿弥陀佛就现前,不碍事。早晚要拜佛、要念佛、要经行。经行我讲散步,现在人讲运动,毕竟这是个身体,身体需要运动,需要活动,活就要动,不动就不能活了。拜佛是动,绕佛是动,我们有这两样就够了,这两种运动就够了,时间愈长愈好。那我们这一生没有白来,世间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彻底放下。我们的依靠是谁?阿弥陀佛、诸佛如来。我们起心动念、言行举止,佛菩萨知道,常寂光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真干,佛真加持,这一定的道理。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不能不知道。
下面第四,「明行足」。明有很多种的解释,此地略举几种。第一个,「《大论》曰: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宿命是知道自己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在轮回,在六道,在十法界,在行菩萨道,全都清楚。这是什么?证得究竟果位的人他知道。第二天眼,他没有空间的障碍,也没有时间的障碍,能看到过去无量劫,也能看到未来无量劫。漏尽,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漏尽就是我们常说的,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放下,没有了。不但没有,连习气也没有,叫真漏尽。都是妙觉如来所证得的,这个叫三明,三明六通。《会疏》与《净影疏》说法相同,「均谓明即三明。」这个明就是前面所说的三明。
第二段,「但《净影》又谓:明是证行,证法显了,故名为明。」这个意思是说,明是你现前所证得的,行是行为。你在一切法里头,这个法就是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所生的万法,你没有一样不明了,没有一样有障碍。你对这些法,体相作用,因缘果,理上事上,没有一样不通达,没有一样不明了,这叫明。这个明的意思跟前面说的是一样,它说得更清楚,说得更深入。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资料恭摘: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一三八集) 2014/11/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