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真心第一德,无量功德第一德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8-24 04:04:16作者: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真心第一德,无量功德第一德是什么?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大德,大家好!惭愧学生张有恒恭敬汇报的主题是「《孝经》学习心得报告」。

一、缘起

在去年七月二十六日,后学奉净空师父上人指示,在台南极乐寺开办《群书治要》学习班。由於师父在极乐寺讲经时提到此事,并鼓励大众报名参加,因此开班当天参加学习的学员非常踊跃;同时开班的当天,师父上人亲自莅临极乐寺指导并开示。师父上人指出,《群书治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篇章,学习《群书治要》不仅可以修身,也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群书治要》不但成就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平盛世,传到日本之后,也造就了日本的盛世。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贞观初年,令谏官魏徵、褚遂良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共五十余万言,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

后学秉持师命,开办《群书治要》学习班,心中实在是诚惶诚恐。由於《群书治要》共有五十卷,分量相当庞大,后学首先选取《群书治要》其中第九卷的《孝经》,做为学员优先学习的经典。正式报名参加的学员约有五十名,共分为孝顺、友悌、忠恕、诚信、礼让、道义、廉洁、知耻、仁爱、和平十组;学员利用每周六,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上课,於每周上课完毕后,隔周由每一组轮流报告所学习的经文白话解释,以及学习心得。由於大家学习得非常用心,《孝经》在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完成后,后学便将大家共同学习的成果,编成《群书治要.孝经》白话解释,与大众结缘。

二、《孝经》简介

《孝经》为儒家十三经(按: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附《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之一,是记载孔子为弟子曾参讲解孝道的一部重要经典,相传孔子为说明六经(按:即《诗》、《书》、《易》、《礼》、《乐》、《春秋》)之纲领而做。《孝经》精要阐述儒家对於孝道的见解,昭示了孝道与和谐天下的深层关系。《孝经》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提出了以孝为本的治国理念。明代吕维祺《孝经或问》中称:「《孝经》何为而作也?曰:为阐发明王(按:在天子之位,且有圣人之德者)以孝治天下之大经大法而作也。」这一治国理念为后世历代帝王所奉行。唐玄宗(即唐明皇李隆基)曾亲自为此书作注(按:即《孝经注》),刻石太学,诏天下家藏其书。

孔子云:「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孝经》之宗趣,总汇六艺,综述道、德、仁、义,为孔子示范后世之行门,是儒家学问之根、千经万论之本,是成圣成贤之基础,人人应尽之义务。

《孝经》一书,其书名之由来,据《汉书.艺文志》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宋邢昺《孝经注疏》说:「孝者,事亲之名;经者,常行之典。」可见,「孝」是侍奉双亲的意思,「经」是恒常力行的典籍。皇侃《孝经义疏》说:「经者,常也、法也。」它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恒常,这部经典是恒常不变的真理;第二是本性的性德。

《孝经》共十八章,大体可分为六个部分,其内容是:第一章「开宗明义章」,是全经主旨,开宗明义,总述孝的宗旨和根本,阐明事亲、事君、立身之孝道三层次。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论说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这五种贵贱不同者应如何落实孝道,统称「五孝」。第七章至第九章,「三才章」、「孝治章」、「圣治章」,这三章是说明圣贤教育始於孝道。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纪孝行章」是叙述孝子应如何侍奉双亲,而「五刑章」与「纪孝行章」相配,论述行孝的第一个层次。第十二章至第十四章,「广要道章」、「广至德章」、「广扬名章」,这三章是阐述「开宗明义章」的「先王有至德要道」以及孝道与扬名於后世的关系。第十五章至第十八章,「谏诤章」指出君臣、父子之间都有劝谏的道义;「感应章」说明孝悌之道做到极致,不但可以感动人,而且可以感动天地神明,所谓「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无所不通」也;「事君章」是论说如何事君,为全民服务;「丧亲章」阐明父母去世后能够慎终追远继续祭祀,才算是尽孝的道理。

本经篇幅简短,计一千七百九十九字。然字字珠玑,旨趣深远,义理宏深,圣德无出其右,明王以其治则天下和平。孝道是安定社会、和谐世界的根本法宝。

《群书治要》节录《孝经》,除「丧亲章」外其他章节几乎全部收录,可见魏徵等人对《孝经》的重视。然而,本次台南极乐寺《群书治要》学习班仍将《孝经》之「丧亲章」补入,使《孝经》内容更为完整。

《孝经》的作者,据传是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年—公元前四七九年),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世尊称为孔子。春秋鲁国邹邑(今山东曲阜)人。先祖为商后宋国贵族。孔子在鲁曾任相礼(司仪)、委吏(管理粮仓)、司职吏(管理畜养),鲁定公时任中都宰、司寇,因不满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周游卫、宋、陈、蔡、楚列国,不为时君所用。归鲁著书讲学,编订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文化典籍,这就是汉代儒家常说的「六经」。《乐》后来失传。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儒家学问是对古圣先王道统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孔子一生,如《礼记.中庸所说》:「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推行仁道,希望能恢复建立大同之治:「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后世历朝尊奉孔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王」。孔子的言行主要载於《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享寿七十三岁,葬於曲阜城北泗水边上(今孔林所在地)。弟子服心丧三年。子贡守墓六年。孔子儿子名鲤,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著《中庸》。

三、学习心得

本次台南极乐寺《群书治要》学习班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每位学员都是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学习,虽然工作忙碌,但是大家都非常认真的学习。兹将此次《孝经》学习班部分学员的学习心得,摘录如下:

(一)孝名为戒―成圣成贤的大根大本。

佛在《梵网经》告诉我们,世尊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等正觉,即先制定菩萨戒,即「孝顺父母师僧三宝」,乃菩萨戒行万行因中之最胜因也。其中父母即生身父母,以吾人此世身,系父母怀胎、乳哺,移干就湿,种种辛勤抚育而成;师即本师和尚,乃法身父母,因我们法身乃是遵守世尊教戒而生;僧则有同学、同见、同行,皆有成人之德;三宝即佛、法、僧,乃慧命父母,因我们慧命乃是依赖三宝薰修之力而得。是故,父母、师、僧、三宝对我们皆有深重恩德,实难报答,故当发孝心,而顺事之,方是孝顺;如不孝者,禽兽之不如也。

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亦即要以孝来开发我们自性中之善也;《梵网经》亦云:「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盖以孝顺深因,自然梵行具足,因得戒名,乃能趋无上佛果至道之法;非同世间孝道,仅得人天小果而已。《兰盆疏》云:「稽首三界主,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积因成正觉」。由此可知,吾人若学习释迦牟尼佛,把孝道做到究竟圆满,就能成佛道极果;反之,若不孝,当致至极苦果也。

《法苑》云:「戒即是孝,众生皆吾父母,是故不杀、不盗,即守戒也;皆吾父母,即行孝也。」《梵网经》亦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因此,吾人若杀众生而食之,即杀我们父母;若能不杀害众生,即是孝,即守戒也。在《梵网经》首尾贯彻,所说十重戒及四十八轻戒中,皆云孝顺心、恭敬心、慈悲心。而恭敬心、慈悲心悉从孝顺心中流出,是故孝心即是菩提心也,也就是每个学佛人必须遵守的生活规范。

因此,「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所谓制者,法制也;止者,禁止也。因此,以诸戒心修一切善,便是孝顺心中之法制也;以诸戒品灭一切恶,便是孝顺心中之禁止也。因此,吾人可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心,是诸佛戒」,若能真正落实,乃是大孝也。

由上述可知,如来出世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所诠者即是戒定慧三学,所修者即是六度万行,所证者乃无上佛道。从世尊始成无上正等正觉,制定菩萨戒,终至涅盘会上云:「汝等诸比丘,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如佛在世,无有异也。」其中波罗提木叉即是戒也;是汝大师即是孝也。由此,可知佛陀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始终所说,一以「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总括收尽而无余也。是故,吾人若要往生净土,当持戒念佛,而持戒乃是至少要真正做到「净业三福」之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如此念佛才能往生也。

(二)阳光阿姨的孝心分享

一九八九年,已经花了好几年在德国求学及工作的我们夫妻俩(按:即人称阳光阿姨夫妇),终於拿到了努力争取许久的德国工作签证,这几乎等同拿到德国居留权,在那个年代对东方人来说真的相当不容易!带著十分雀跃的心情,马上打国际越洋电话给在台湾台南的妈妈,跟她分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妈妈听完后也很高兴,只是在最后有点落寞的说:「可是德国!那真的好远,多久才能见一次面啊?」挂上电话,原来的喜悦变成了烦忧:「对啊,要多久才能和妈妈见面呢?一年甚至几年才能见上一次呢?」几天以来的辗转难眠与天人交战后,对妈妈的挂念胜过了对未来的憧憬,最后我跟先生决定回台湾工作,最重要的是可以常常见到、赖在妈妈身边。

回到台湾打拼事业不到半年,有一天台南娘家突然来了一通电话,顿时让我六神无主,脑海一直不停的转著那句话,妈妈怎么会得癌症呢?茫然的搭上计程车,请司机先生载我到最近的庙宇,心里非常冲动、很不能接受,就觉得一定要去跟神明请求、跟佛菩萨拜托!

司机先生把我载到台北龙山寺,平常鲜少走动台北的寺庙,所以根本也不清楚龙山寺内祭祀的是哪尊神佛,用力挤进香客拥挤的寺内,就对著天公炉急呼呼的恳求,顾不得身旁热心的大婶们不停的指正该先朝外拜、然后再向内拜的礼俗,但心中的话、眼中的泪却早就不听使唤的同时爆发,望著眼前模糊的神明哭诉著:「佛祖啊!我真的很乖,我从小到大都很听妈妈的话,为什么世人都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为了能和妈妈在一起,放弃德国大好的工作机会,结果才回国没多久,为什么妈妈就突然得了癌症,我能有多少时间可以孝顺妈妈呢?我真的诚心诚意的祈求佛祖保佑我妈妈一定要健康起来啊!」

已经忘记当天是怎么回去的,但是那天的心情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之后每次看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警醒世人及时行孝的话,都会让我想起当时那个勇敢向神明、佛菩萨争取孝顺机会的自己。

而佛菩萨也真的是大慈大悲,听到了我恳求的心声,妈妈后来开刀痊愈了,让我至今都还能承欢膝下、开开心心做个好孩子,每天无论工作多么忙碌,晚上七点都会接到妈妈吃晚餐的电话,要我早点回家吃饭,陪她看电视。感恩伟大的佛菩萨,让我从此有缘亲近佛法、亲近师父净空上人,也才能学习《群书治要》的《孝经》课程,与大家分享更懂得珍惜感恩的幸福!

(三)孝的行为表现

孝是一种发自内心良好的德性,所以孔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而也正如佛教所谓「孝名为戒」。人类良好的道德品行,也都是从孝展开出来的,所以说「百善孝为先」。因此孝道一定要真心诚意从内心做起,如此一来,不论在家侍奉双亲、出外待人接物、工作上与人和睦相处等等,都应该符合孝道的标准。而《孝经》也明白指出孝道就是爱敬之心啊!

孝的行为表现我将之区分为对内(家庭的)与对外(家庭外)。对家庭内有祖父母、双亲、兄姐弟妹等,对祖父母或父母亲恭敬亲爱的行为,亲人在世时,以敬爱心进行孝养,亲人过世时,以恭敬心、感恩心祭祀他们。相同的用爱敬心对待兄弟姊妹,表现出来就是兄友弟恭的行为了。对外则有朋友、公司长官或部属,做生意上有顾客或供应商等,同样的都以用恭敬心为基础,表现出来的行为则合乎诚信、谦让、礼义等符合道德品行的规范。正所谓孔子所说:「吾道一以贯之」,即以一心(即忠恕心、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所以孝是所有良好道德品行的根本表现。

我的母亲已经过世了,但是她给我的教导都还一直存在,一直影响著我。当我小的时候跟著她去逛市场、逛夜市,她只要看见困苦之人,都会叫我拿零钱过去给他们。有一次,我看电视报导后,就跟母亲说,你看那些乞丐有的是假装骗人的。母亲微笑的对我说,慈悲心是发自我们自己的内心,你何必去在乎那些人是真的还是假装的,真布施不怕假和尚。只要心里面起了慈悲心就应该去做,更何况如果错过了真的需要帮助的人,内心才是真正过意不去。

现在的我,已经成家有了小孩,我也是这样跟我的小孩说,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小孩。这就是继承先人的良好品德,持续传承给下一代,代代相传下去,我想这就是孝最基本延伸的表现。尤其能养父母亲之慧命,教育下一代的慧根,也是同样的道理吧!

尤其吾人能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更是孝道的究竟表现。净空师父上人说:「佛道是孝道」,「唯有究竟成佛,孝道才算圆满。连法身大士,只要还有一品无明习气没断尽,孝道就不能算是圆满。」故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方有能力广度生生世世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如此方为大孝。

四、结论

面对当前世界各地动荡不安、冲突不断、治安败坏,以及天灾人祸频仍的局势,吾人如何安身立命?以及何处是安身立命之所?乃是当前吾人必须省思的重要课题。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曾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因此,如何落实汤恩比博士的真知灼见,以解决当前世界的种种社会问题,乃值得吾人深思:

一、推广儒释道中华传统文化(即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恢复人人本具的善良本性:尤其《群书治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推广《群书治要》的学习,从自己修身开始,亦可正向影响别人,挽救当前世界之乱象,达致世界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之目标。

二、学习《群书治要》收录的《孝经》,以孝治天下:古圣先贤之所以重视孝道,是因为孝可以开发每一个人善良的本性,进而明心见性,成圣成贤,最终能了脱生死轮回。因为孝道教我们不仅爱敬自己的父母,而且要推广其爱敬之心到最疏远的弱势团体(如老年、残障、鳏寡孤独等人),使人人都能得到欢喜。像这样的孝德感召,使人人能爱敬存心,推己及人,推人及物,做到老子所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境界。大家都能所作如犯,则自悔过,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如此必可移风易俗,使人人改往修来,洗心易行,国家社会何患不能安定?世界何患不能和平?

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我们如以孝敬之道、仁义道德来修身齐家,不去争名夺利,就先得了人和,有了人和,则「长幼顺,故上下治」,社会就会和谐,国家就能长治久安,大同之治就能实现,这就是《群书治要》之所以能救世界的精神所在啊!

三、心净则国土净:由於外在环境之变化,乃是众生之心所影响的,正如国父所说:「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国家之治乱,系乎政治之隆污;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是故要建立一个安定的社会,必须要从净化人心下手,唯有众生的心地清净,人人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消除当前世界的乱象。由上可知,既成环境的骤变会影响我们的生存,但是只要我们集合众人的心力,同样可以改造环境。因为「一切法从心想生」、「心净则国土净」,我们只要力行孝道,恢复本有的清净平等心,定能塑造地球成为安和乐利的人间净土。

四、安身立命,教学为先;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长治久安,教学为先。因此,欲达到人人安居乐业、社会安定、世界和谐的目标,唯有靠不断教学与培养弘传圣教的师资,使人人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发起「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菩提心。

此次透过极乐寺群书治要学习班《孝经》的教学,后学参考《群书治要译注》、《孝经白话注解》、《新译孝经读本》,以及同学们的学习心得,编成《孝经白话解释》,这是大家集体学习成果的展现。也让我们大家了解师父上人所说:「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敬是中华文化的本」;进一步认识,「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并以此孝敬之心,爱护一切众生。因为我们彼此息息相关,都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因此,别人不好,势必会影响到我们;所以,别人就是另一个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使别人快乐,就是使自己快乐;时时做自己与别人生命中的天使,起心动念为一切大众著想,力行孝道「爱敬存心」的理念,忘掉利己的私心,处处以利他为念,来为社会大众布施奉献,这也才能不断增长自己的福德,恢复本具的智慧德能,进而促进社会安定与世界和平啊!

以上是学生学习《孝经》的一点粗浅体会,不足之处,敬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大德不吝赐教!惭愧学生张有恒顶礼敬呈。

老法师:我们大家听了张老师的报告,我相信我们同学都会有深深的感动。台南在开始落实学习《群书治要》,我们开了个班,希望有志於传统文化复兴这些同仁,无论男女老少,真正发慈悲心,帮助这个世界、帮助社会化解冲突,恢复到安定和谐,这个功德太大了,非常非常的伟大。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遇到这个机会不能失掉,应该发什么心?我从小就有个概念,喜欢一生当小学老师,为小朋友做扎根的教育,但是我没有这个缘分。

亲近章嘉大师,大师劝我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什么身分?一生就是老师,而且是中国人所讲的私塾老师。他教学没有场所,都在户外,生活也在户外,工作也在户外,你看经典里面记载的,他老人家一生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我们再看看他的出身,他是王子出身,如果不出家,他是国王的继承人。他大概也是看破了人生,人生苦,我们在经典看到记载,他出门去游玩,看到生老病死,让他心里面有了感触,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不能避免的。他所创办的佛陀教育,这个教育的宗旨目标在哪里?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当国王解决不了,教育能解决,所以一生从事教育工作。这个教育是义务教育,不收学费的。学生真不少,在中国看到夫子学生三千人,释迦牟尼佛也差不多,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不是常随弟子,跟他来几天的、几个月的,我相信不止一千二百多人,所以合起来应该超过三千以上,世尊也是三千弟子。孔子下面有七十二贤人。世尊下面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些人最低的都证得须陀洹,绝大多数的证得阿罗汉,当中还有菩萨掺杂在其中。圣贤教育,这个教育真的能帮助我们离苦得乐。

苦,究竟苦是六道轮回。世尊知不知道?知道,印度所有宗教、所有学派都知道。为什么知道?他们必修的功课是禅定,所有宗教都修禅定,学派也修禅定,在禅定里面突破了时间跟空间的维次,六道轮回都被他们看到了。随著定功的浅深,像须陀洹、斯陀含,这比较低一点,低阶的,那是圣人了,他们的定功我们一般人比不上他,他们能够看到六道轮回,能看到欲界天、色界天;更深的,到三果、四果他们就能够看到无色界天,二十八层天他很熟悉,下面,饿鬼、畜生、地狱。

地狱里的状况非常复杂,地狱从哪里来的?我们现在知道,不但是地狱,天堂也不例外,从哪里来的?自己念头变现出来的。所以佛讲得好,「一切法从心想生」,不是神造的,也不是阎罗王造的。有没有神?有,有天神、有鬼神,神很多很多,不是他们造的。章太炎先生,确确实实他曾经游过地府,我们说阴曹地府,他去游过,而且还在那里当过官,还去上班。听说地狱里头有炮烙这个刑罚,他向东岳大帝建议,这个刑罚不仁道,太残忍了,能不能把它废除?东岳大帝派了两个小鬼带他到现场去看,回来再说。小鬼把他带到现场,告诉他,他看不见,忽然觉悟了,不是东岳大帝的事情,也不是阎罗王的事情,城隍这些地神都没关系,是你造作这个罪业,自然变现出来的,好像作梦一样,是这么回事情。你没有这个罪业的时候不会现前,那就是你不会做这个梦;你在这个梦中受这些刑罚,这是你自己业力变现的,你应该受的,叫性罪,你不能怪任何人。

所以有人稍稍遇到不如意,怨天尤人,那是罪上加罪;应当要忏除业障,应当要断恶修善,这就对了。罪业是自己心造的,回过头来我断恶修善,地狱就不见了,这是真的。善念一触动;在地狱里面人昏迷了,想不起断恶修善,所以人还得要有善根,佛菩萨才能帮助你。愈是苦的地方,佛菩萨愈慈悲,他在那里常住。你能回头,他就来帮助你,给你讲经说法,你一下明白了,就离开地狱了。当你受苦受难的时候,完全昏迷状态,什么话都听不进去,只是感到痛苦,这佛就不来了。所以无论是哪一道,此界他方,统统是我们自己心变现的,这一点要晓得。

心,这讲真心,真心里面含藏著无量智慧、无量德能,佛法讲功德,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的相好。只是我们迷了真心,迷了真心就出现一个妄心,妄心是什么心?叫分别心、执著心。妄心还有个仓库,这个仓库就是阿赖耶,像资料室、档案室一样,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都放在里面,错了,这个东西是假的,也不是真的。觉悟之后阿赖耶就没有了,晓得是假的,真心才现前。

真心第一德,无量功德第一德是什么?第一德就是孝、敬。所以大乘佛法,释迦牟尼佛从什么地方讲出来的?从孝敬。孝敬是佛法的根源,孝敬也是世间圣贤大法的根源,一切宗教都从这流出来的,你看,哪一个宗教不讲爱。爱是什么?父子有亲,亲爱,亲爱是性德、是第一德。中国人也讲得很细腻,用一个「孝」字来表法。你看孝这个字的形状,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像一个年轻人背著父母、背著老人,相亲相爱,这个字很有意思。老一辈还有老一辈,向上去追,无有穷尽,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就形成一体。无始无终是一体,你看中国这个孝心它多厚,它是一不是二。惠能大师中国人,道道地地的中国人,没受过教育,世间教育没受过,他没念过书,不认识字,佛教育也没受过,他开悟了,凭什么?跟诸位说,孝敬,他对父母的孝,他对於人,不管认不认识那种恭敬,从这里流出来的。所以孝敬到极处会开悟,会大彻大悟,会明心见性,这还得了!

今天我们看到台南极乐寺这个《群书治要》学习班,开课第一篇他所选的《群书治要》里头的《孝经》,选得对,这中特奖了,真的把根找到了,我们看了非常欢喜。当年魏徵这些人编《群书治要》,《孝经》是不长,几乎完全取了,只少一章,现在这一章补进去。《群书治要》确确实实就是一部《孝经》的展开,浓缩起来就是这一部。从这一部开始学,这真的是从根之根上下手,太好了。同学们在张老师辅导之下,以孝敬的心,这就是用真心,这就是印祖所说的诚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百分诚敬得百分利益,万分诚敬就得万分利益,万分就大彻大悟、就明心见性了。诚敬要落实在生活,要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学习圣贤教育最困难的就是诚敬心发不起来,那就真难了。阳光阿姨给我们做了个表法,诚敬心从哪里生出来?对父母的孝心,对祖父母的孝心,对老师的尊重、敬爱心,从这来的,孝亲尊师。

我们最近一百五十年到两百年当中,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疏忽了,这是跟西方人接触了,中国读书人到西方去访问、去学习,被西方的科学技术迷了。孙中山先生讲得很好,西方人有一样东西比我们强,我们不如他,什么?机器。他生好奇,被机器吸引了。除这一样之外,任何一样都比不上中国。中山先生讲得好,可惜他死得太早了,他能多活个一、二十年,中国不像现在这样子。在佛法上说,也是中国人的福报。毕竟祖宗有德,留下这么多珍宝,这就是古籍,乾隆皇帝把它编成一套全书,《四库全书》,都收在这里头;精华,《四库荟要》,这两样东西不能离开,相辅相成。《群书治要》就从这出来的,这是国宝,这是祖宗留给后代,不但留给中国人,中国这自己家里后代,还有外国人的后代。

所以我鼓励我们的同学,我们愿意当傻瓜,为什么?我们不要名,我们不要利,我们希望一生做一个小学老师,帮助人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根是什么?根是文字,汉字,我们就教这个东西,教文言文,要把学生教到有能力看《四库全书》,这个功德不得了,太伟大了。我们自己一生生活不要忧虑,你真正发这个心,你会吃得饱,你会穿得暖,你会有小房子遮避风雨,为什么?祖宗保佑你,众神保佑你,你什么都不要干。生活很艰苦,但是比释迦牟尼佛还好,释迦牟尼佛他讨饭,我们不至於过他的日子,我们会有人供养,会有人帮助。我们对於帮助的人,我们感恩。我年轻的时候三个老师,但是还有一个供养我吃住安身的地方,我们以前的韩馆长,她照顾我三十年,这是让我完全长成了。你们真正发心,我来当护法,你们的生活我来照顾,我会盖一个小庙小道场,让你们生活非常舒适,绝无后顾之忧,好好的成就自己,十年,自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文字学的专家。然后我就相信,我们有十年的宣扬,世界上学习的人愈来愈多。找不到老师,我们到每一个地方帮助他们培养老师,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到全世界。

汉字,文言文,是文化最好的载体。要传千年万世必须用中国汉字来书写,它才传得下去;拼音文字做不到,顶多两百年就没有人认得了,你就不懂了。中国这个文字超越时间,三千年前行,人都认识;三千年之后,你懂得汉字,你也能认识,不会错解意思,三千年后还是可以用,真实智慧。马哈迪长老看到这个《群书治要360》,赞叹这是世界上奇书。我们来做这个奠基的工作,帮助世人学习汉学打地基,做这工作。这个工作要傻人去做,傻人有傻福,聪明人做不到。这是大事业,这是圣贤事业,我们所教的将来个个都是圣贤,当然我们自己要成圣成贤,这一点不能客气、不能谦虚,不能说我不敢当,不可以,我们要直下承当,要把这桩事情做好。所以台南在做实验,很好!他第一部选《孝经》,非常正确。有好的开始,就会有好的成就、成绩出来。

摘自: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第一二一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