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真正功夫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8-24 04:03:41作者:大众学佛网
「解脱三昧之智力」,解脱是三昧的作用,你有定功你就有解脱。解是什么?解是解除迷惑;脱是脱离生死,脱也就是放下。解就是看破,脱就是放下。真正的功夫,最后还是归到看破放下,你真看破了肯定放下。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在这里产生错误的看法,这点很重要。没有放下就是没有看破,就是没有了解得透彻,那我们还得在经教上下功夫;真正了解透彻,经教就可以不要了,一句佛号就圆满成就。所以现前经教对我们还是有作用,我们常常听,常常帮助我们、提醒我们。真正功夫是在放下,你放下一分,对於经教你就更深入一分,放下两分你就更深入两分,那不一样。没有放下,听,听得很熟,没有入进去,所以它还是不起作用,只是在阿赖耶识里头种一个善根而已,这一生当中不得受用。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七九集) 2011/9/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79
过去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国提出一个简单的修学纲领,我写了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存心,要存这个心。学佛是这个心,弘法是这个心,处事待人接物是这个心,日常生活也是这个心。「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力行,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遵守佛菩萨、老师的教诲。看破是明了,真正功夫是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你不放下你就有烦恼,你就不自在。为什么要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要不要放下?放下身心世界,身是幻色,心是妄想,妄想分别执著,妄心不是真心,所以身心世界统统都要放下,都不是真的。《金刚经》上四句偈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真相说出来。它存在的时间「如露亦如电」,如露是讲它的相续相,如电就是讲它的生灭相,一秒钟里面有一千二百八十兆个念头,比闪电还要快,闪电的频率还没这么高。「应作如是观」,我们要常常这样观照,你才真的能放得下。最后一个是真的,念佛。自在、随缘,别执著了,随缘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彻底放下。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六十四集) 2009/7/27 台湾 档名:12-047-0064
带业往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断,见思烦恼没断也能往生。这是无比殊胜的法门,断烦恼真不容易。他不断烦恼,怎么能去?伏烦恼。你要有能力把你的烦恼伏住,所以用念佛的方法。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这个要真用功夫,我们看看念佛的真用功夫的人不多。真用功夫,怎么个用法?念头才一起,南无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就打掉,这叫真用功夫。譬如说我们眼睛看到顺自己意思的,顺自己意思就喜欢,喜欢是烦恼。喜欢是情爱,一生起,「南无阿弥陀佛」,把它压下去,让你心都变成阿弥陀佛;遇到不顺境,生气了,心里不高兴,南无阿弥陀佛。你能够用一句阿弥陀佛把你的喜怒哀乐摆平,这叫功夫,这叫压住。
所以念佛不是早晨念一个钟点,晚上念一个钟头,不是,那是练习,叫早晚不要忘记。真正功夫是什么?在起心动念,在自己七情五欲,这个麻烦大了。所以心才一动,古人讲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心起心动念,这是念头起来了。什么叫觉悟?念佛人这一句佛号提起来,就是觉悟。我用这一句佛号把我所有这些喜怒哀乐统统换过来,让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其他的念头没有,这个叫功夫,这叫会念佛。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照样还有喜欢,照样还要发脾气,有没有用处?没有用处,那个不能往生。
所以会念,会念的就是他能用这句佛号保持自己的清净心,这是我们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他能保持。时时刻刻都能保持,就用这一句佛号保持著自己的清净心。这五个,用一个就行,我们净土宗最著重的是清净,心净则佛土净。只要心清净,当然就平等,当然就真诚,一个得到,五个都得到。所以《华严》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叫会念。天天念佛,还照样发脾气,还照样起贪瞋痴,那就不会念。那个念佛就是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不能往生,这个要知道。我们自己要是真正想往生,就要真下功夫。真下功夫,用这一句佛号要摆平自己的烦恼习气,这叫带业往生。你并没有断,到西方极乐世界再断。
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 (共一集) 2006/10/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342-0001
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受大乘教的薰习,对这桩事情,佛所讲的不怀疑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学什么?学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叫功夫!功夫不是一天念多少声佛号,不是的;一天打坐多少小时,也不是的;一天磕多少头,也不是的;一天念多少经,也不是的。那都是一些初级基本功,都是叫你收心的,真正功夫是什么?真正功夫是把这个放下,起码的功夫,我常常讲这十六个字,这是入门的功夫,真正把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放下,你入门了,你才能入佛门。入佛门怎么样?你能看得懂佛经,能看得出意思,你能听得懂经,你听了会有法味、会有味道、会有法喜,你会肯干。你不能放下,那你永远在门外,门外听了什么?听了一些佛学常识。谁的意思?自己的意思,绝对不是佛的意思。开经偈上说「愿解如来真实义」,你听了经,你解的是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所以必须把这十六个字放下之后,你头一关进去了,你能听得懂,然后不断再放,你才真能够回归到自性。
所以我很感激章嘉大师,头一天我跟他见面,也是我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我向他请教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给他老人家讲,我从方东美老师那个地方,知道佛法无比的殊胜,真的是大学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很快就能够契入境界?我提这么个问题。我的问题提出,他没有答覆我,他看著我,我看著他,我们两个对看了半个多小时,他才开口说话,说了一个字「有」。我耳朵就竖起来要听了,底下他又不说了,大概等了五、六分钟,这次时间就不长,等了五、六分钟说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一生遇到很多老师,向他请教的时候,滔滔不绝的给我讲很久,立刻就说出来。他老人家半个多钟点才说一个字,到以后我才明白,这叫大人教学法。大人是佛菩萨,他一定要等到你心平气和,你浮躁的情绪统统静下来,他才给你讲,这才管用。讲了你真听进去,你真听懂了;心浮气躁没有用处,讲得再多,白讲了。我听了之后向他请教: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头一天我所学到的看破放下,我学了五十七年,天天在放,天天在看破,天天在放下,还放得不够彻底,还要认真努力,做最后彻底放下。我现在对於大乘教一点怀疑没有,帮助自己度过苦难,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华严》好,不一定学全经,《华严》里头一字一句、一个小段、一首偈,都能了生死出三界。所以《华严经》天天圆满,会会圆满,这才真正懂得经义,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就不错了,就成就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八0卷) 2008/8/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017-1980
特别严重的是七情五欲,我们放下从哪里放起?就从七情五欲下手,首先把这个东西淡化,不可以过分的执著。一年比一年淡薄,一月比一月淡薄,我们的功夫就进步,这叫真修行。修行不是一天念多少声佛,也不是一天念多少部经,那些念佛、诵经都是增上缘,都是帮助你的。真正功夫是你把七情五欲淡化,那叫真功夫,烦恼轻、智慧长,这是效应。烦恼重不长智慧,如果我们学佛我们很精进,每天念佛、诵经、学教都不中断,但是我们烦恼、分别执著一年比一年严重,那完全叫白学了,学错了。想想惠能大师,一天也没学,人家居然在《金刚经》一句经文之下彻底放下,五祖给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放下了。他没有通过转恶为善,也没有通过转迷为悟,他直截了当就转凡成圣,这是真正了不起,真正令人佩服到五体投地,没有话说,没有阶级的。所以佛加,我们知道,佛慈悲,无时无刻不在加持我们。我们为什么感受不到?这是烦恼习气严重,念念想七情五欲,念念想自私自利,念念想贪瞋痴慢,那没法子,虽有加,加不上。如果我们肯接受,虚心的接受,那就是对佛菩萨真诚恭敬,这个加持你会感觉得到。因为佛菩萨是平等的,因为他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像阳光普照一样。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四一卷) 2009/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017-2041
我们晓得这个事实,自己才晓得应该如何用功,什么叫真正的功夫,要搞清楚。真正功夫绝对不是我一天念佛两万声、三万声,不是这个。你看《坛经》里面讲法达禅师念《法华经》三千遍,他自己认为他念《法华经》三千遍,别人比不上!见到六祖,给六祖顶礼的时候,头没有著地,六祖看到了,就问他:「你礼拜的时候,头没有著地,你一定有感到骄傲之处。」我们现在讲感觉到骄傲,法达就是他感觉得他有骄傲的地方。六祖就问他: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我念《法华经》三千遍。那不是功夫!三千遍念下去,一窍也不通。什么是真正功夫?真正功夫是离开分别执著,心清净了,这是真正功夫。这就说明法达三千遍的《法华经》,他有执著、他有分别,虽然经念得很熟,经义不通,但是不能说他没有好处,因为他有这个基础,六祖给他一喝斥一指点,他就觉悟了,他就明了、就通达。诸位想想,没有这三千部的定力,三千部要有耐心,没有耐心念不完,那个就是修定,没有智慧;有这个基础,一点,智慧开了。
所以我们要晓得什么叫功夫,真正的功夫,《金刚经》很高明,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不要分别、不要执著。一切事要认真、要好好的去做,尽心尽力把它做得很圆满,心里面若无其事,没有分别执著,这叫做功夫,两边不著。念佛也不例外,如果你有定课,我早晨早课定了哪些课程,晚课定了哪些课程,要认真去做,一天不能缺。除定课之外,散课,散课或者是诵经或者是念佛,有时间就做,没有时间就放下,不要紧,散课。也就是说,当我们有工作的时候,我们就把读经、念佛放下,好好去做事,事情做完了,佛号又提起来了,这就叫不间断,与不间断那个意思相应。所以不间断不是叫你在事上一天到晚都不间断,那你就不能办事了。我们在工作当中,许多工作是需要思考的,需要思考,思考当中不能夹杂著佛号,不能夹杂著佛经,不可以的,只有把佛号放下,这是正确的。功夫要纯要熟,你就会得受用。
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十四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023-0014
佛在《金刚经》里面教须菩提尊者教化众生,教化众生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告诉他两句话:「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不取於相就是禅,如如不动就是定。六祖在《坛经》里面讲禅定,这个意思是根据《金刚经》来的。我们今天说得浅显一点,外不著相是禅,内不动心是定。再说得白一点,外不受诱惑,这就是禅;内里头不起心动念,这是定。所以功夫在哪里用?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上用,看看我眼见色、耳闻声,还会不会动心、起念头?如果动心、起念头,错了。天天在这上练功,练到境界现前,顺境不生贪爱心,逆境不生瞋恚心,永远在境界里面保持清净心,你的功夫就在增长,就进步。顺境里头起贪爱,逆境里头起瞋恚,你烦恼现行,你就堕落了,你所修行的功夫全毁掉了。将来怎么样?那是李老师常讲的,该怎么生死就怎么生死,你还是搞六道轮回,你还是免不了三途苦报。
真正功夫不是说每天佛号念多少,每天经念多少遍,那不是功夫。真正功夫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还会不会起心动念,你还会不会起贪瞋痴慢,这叫真功夫。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把这些贪瞋痴慢放下,一心求生极乐世界。所以心才动,赶紧「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压下来。在顺境不生贪恋,逆境不生瞋恚,一句阿弥陀佛把我们的心摆平,心恢复到清净。所以供佛时,供具里头最重要的是一杯水,其他的,香都可以不烧,灯都可以不点,最重要的供一杯水。水代表什么?「清净信解」。那不是佛喝的,佛菩萨不喝,是提醒我们自己,看到这一杯水,「我的心要像水一样清净,要像水一样平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决定不起波浪,决定不被污染」,这叫真功夫。这个时候你想生极乐世界,只要发个愿,就往生了。为什么?心净则佛土净,你的净业成就了;只要你想去、肯去,阿弥陀佛一定来接你。换句话说,你的心不清净,你想去,阿弥陀佛也不会来接你。为什么?因为你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人都是清净的,你不清净,天天跟他们要吵嘴、要打架,把极乐世界的秩序都搞坏掉,所以佛不会来接引,一定要懂这个道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七七卷) 2000/11/2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17-0377
这一点我们记住,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说超凡入圣?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有,这是凡夫,六道凡夫,有善有恶;行善修善感三善道,造恶感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苦海无边,都是在执著上没放下。所以佛教我们中下根性的人,先从哪里放?先从执著放,执著里第一个是身见,放下自私自利,起心动念为苦难众生去想,别为自己,这是放下身见的一种方便法,不再为自己想。有念头,想正法久住,想苦难众生,这是个好办法。再提升,就需要破边见,边见是对立,从自己本身做起,别人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这是化解一切冲突的根本。有对立才会有矛盾,才会有冲突,才会有斗争,才会有战争,根源是在边见。能在这个上面,确实可以化解冲突,消灭冲突,促进安定和平。再往下就是成见,成见,佛把它分为因上的跟果上的,因上的成见叫戒取见,果上的成见叫见取见,因上的成见叫戒取见。最后就是所有一切不正当的看法,叫邪见,都是错误的,要放下。统统放下,恭喜你,你证得须陀洹果,虽然是小小果,他是圣人,他不是凡夫。为什么?他虽然没有离开六道,决定不堕三途。三种不退里面,他证得位不退,天上人间七次往返,证阿罗汉,得到了保证。
由此可知,佛法里面讲功夫,什么叫功夫?放下就是功夫,你放不下,哪来的功夫?绝对不是说你拜多少佛,念多少部经,念多少万声佛号,与这个都不相干,这都是表面功夫。真正功夫是你放下多少。所以你就晓得会用功的人,什么叫会用功?会用功是时时刻刻在放下,这叫会用功。用这句佛号把所有一切杂念,善念也好,不善念也好,统统把它打掉,心里就留这句佛号,不留杂念,不留就是放下了。这种人可喜,这种人,我们知道他早晚必定成就。为什么?他功夫真的得力,这念佛,他会念。口念阿弥陀佛,杂念还很多,不会念,那个念了没用的,古大德所谓「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这大家都知道,善导大师说万修万人去,为什么喊破喉咙也枉然?不会念!念佛往生条件我们明白了,条件不是念佛多少会往生的,念得再多,心散乱,也不能往生。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八九集) 2010/1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89
下面说,「表十种波罗蜜,能摧伏十种烦恼」,你修这十种波罗蜜,你就能断十种烦恼。这十种烦恼是什么?就是见思惑,见思烦恼合起来十种。佛告诉我们,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三界九地,总共有见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小乘经里要学,他们主修的课程。在大乘教里面,为了教学方便起见,把它归纳为五大类,见惑也是五大类,八十八品归为五大类,思惑也归五大类,所以一共就十种。先说见惑,学佛无论大乘小乘,都要从这里下手。我们前面曾经学过八正道,这十种烦恼就是八正道里面前面两条,一个是正见,五种见惑断掉就叫正见,五种思惑断尽叫正思惟。可见这个重要,这叫真干,这叫真修。
第一个,「萨迦耶见」。萨迦耶是梵语,翻成中国就是身体,所以一般我们不讲萨迦耶,讲「身见」,这大家好懂,身体。六道众生哪一个不执著身是我?如果你说身不是我,人家觉得你这个人怪,你这个人跟人家不一样,你是异类。小乘阿罗汉以上,大乘初信位以上,大乘总共菩萨五十一个阶级,没有一个阶级里说有我,身是我,没有,身见全破了,身见是从初信位就破了。思惑,慢慢的把它破尽,我们讲菩萨,十信位菩萨,二信就开始破思惑,二、三、四、五、六到七,思惑破尽了,我们讲见思烦恼断了,在小乘证阿罗汉果,在大乘七信位的菩萨,十信里头的,没转识成智。往后虽然用的是妄心、用的阿赖耶,用得正。为什么?完全用佛菩萨的教诲做标准,修正自己错误的心行,他用得正,虽用妄心,很像菩萨。菩萨用真心,不用妄心,那真菩萨。
所以一定要晓得,身不是自己,对待这个身,不要太过分的去重视它,当然你也不要有意去糟蹋它,那也是罪过。不能过分重视,为什么?过分重视,这里面就产生情执,你不但没有提升,你堕落了,堕落在哪里?堕落在六道里头,你出不了六道轮回。真相了解之后,这个身时时可以舍,没有恐怖,念念想求生净土。我求生到极乐世界,我不能把这个身体带去,这个身体带去的时候你自己也感觉到难为情,为什么?这叫臭皮囊,肮脏的东西。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的身体是金刚不坏身,是法性身,相好庄严无与伦比,这个身体带去,那就像你带到一个富丽堂皇的宫殿里面,带了一些叫化子破破烂烂的衣服,你还不肯舍弃,你带这个东西干什么。所以要知道,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统统不能带。你会变成什么?变成欢喜舍掉,一点都不会心痛,成就你圆满布施波罗蜜。圆满的布施你得三种功德,得财富,得聪明智慧,得健康长寿。但这三样东西都不是真的,都要舍。为什么?它身外之物,到极乐世界你所受用的全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我们没有开发,阿弥陀佛开发了,他开发出来供养给我们。换句话说,到极乐世界你就得到如法身菩萨同样的享受,人间不能比,天上不能比,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也不能比,真正是不可思议。
第二,「边执见」,执是执著,通常我们就用「边见」,边是二边。二边是什么?分别,分别之后你又执著它,你错了。有没有二边?没有,所以二边是个错误的观念。什么二边?我、你就是二边。在这个世间,我们观念当中,从来就没有离开二边,全是相对的,相对的就是边见。有凡有圣,二边;有真有妄,二边;有邪有正、有善有恶、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过去有未来,统统是二边。二边是分裂,二边断掉就统一;二边是不和,放下二边就和谐。
我在早些年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包括这些国际上的和平会议,参加十多次,讨论的主题就是如何让社会恢复安定和谐。能做得到吗?做不到,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有边见、都有对立,这怎么能和谐!我们参加去做报告,就拿出佛法这个边见来,这个东西不能要,要断掉;也就是说,决定不能有对立的这种思想、这个念头,这个就没有办法能化解冲突。冲突是从对立来的,还以对立来化解,哪有这个道理!那用什么方法?不对立了。如何要求?这还要很高的智慧,也是很高的德行。不能要求对方,要求自己,我不跟他对立,他跟我对立可以,我不跟他对立;他跟我划的有界限,我跟他没有界限。要用德行去感化!你是用真诚心,他用的是妄心,他的心里有怀疑,也就是说他有贪瞋痴慢疑,我们心里贪瞋痴慢疑都没有了,这真诚心。他对我再不好,我对他一味不变。他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我怎么样对待他?用清净心对他,他这些行为、言论绝不放在心上,我们的心干干净净,不染,听而不闻,见而不著,就是一般讲绝不放在心上。心上放的什么?放的是仁慈,放的是慈悲,放的是一体,放的是智慧。我们用智慧来观察、了解,他在迷,他不觉;我很幸运,我现在有点觉悟,我就不迷了。我如果跟他一样,我要报复他,我要跟他来辩驳,那两个程度是一样高。一个高,一个低,问题就化解,为什么?高的会原谅低的,不去跟他计较。你有没有看到有一个三岁的小孩跟八十老头去打一架,有没有看到过?他为什么打不起来?三岁小孩跟三岁就会吵架,他就真打得起来,八十老翁跟八十也会打得起来,八十跟三岁决定打不起来,就这个道理,你细心去揣摩。你的程度比他高,问题不会产生,会化解的;他的程度比我高,也打不起来,这个冲突不会发生。
化解冲突的方法要戒定慧,要六波罗蜜,在中国人讲的要仁义、要忠恕。儒家的仁义忠恕真能解决问题,佛家的真诚慈悲。不但没有怨恨、没有报复,还要全心全力帮助他破迷开悟,成就他的道德学问,让他们真正能够离苦得乐。对立、怨恨,外国人用的是手段、镇压、报复,解决不了问题,会把问题愈演愈烈、愈搅就愈乱,这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身见要断,边见要断。边见断了的时候,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你会对於任何一个人亲切的去爱他。他虽然不爱你,找你的麻烦,那是什么?业障,他迷惑,他没觉悟。在这个时候,正要你去帮助他,为什么?你学佛了,你要行菩萨道,你要普度苦难众生,他苦难,你跟他有缘,你怎么不度他?这叫真修行,这不是假的,佛菩萨教导我们的,我们全都做到了。跟我处得很好的,决定没有一点贪恋心,跟我作对的没有怨恨心,永远用什么心?清净平等觉心,我们学《无量寿经》真的得到这个。觉心现在虽然没有,一定是清净、平等。你的德行比他高,他一觉悟了,他自然受感动,他自然佩服你,跟你学习;你要跟他一般见识,两个人对立,不容易化解,这个一定要知道。所以知道因果就会害怕。因果里面是什么?报复,生生世世纠缠不清,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双方不知道要痛苦到多少生多少世,其中有一个觉悟才能化解,两个都不觉悟那太可怜了,为什么干这种傻事!
古人教给我们一句话,「冤家宜解不宜结」,一生不要跟人结怨。我们自己勤修道德,有误会我们的人,有听信两舌的人,挑拨是非,挑拨是非的人有有意的、有无意的,你听信了,於是就起对立的念头,甚至於有怨恨,我们在这个境界如何处理?经上告诉我们,「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个众生讨厌我,我怎么叫他生欢喜心?我看到他在那里我回避、我离开,他就欢喜了。这个都是智慧,善巧方便。他常常毁谤我,我赞叹他。他有恶的行为、恶的念头,我不放在心上,我一口不提,他做一点点好事我都赞叹他,时间久了,他听到了,某人在那常赞叹你,你天天去批评他。假以时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他明白了,他觉悟了。所以觉悟不是那么快的,一年、两年觉悟的,那个根很利,十年、二十年觉悟的很多。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他没有这么长的时间观察,也就是他的烦恼习气很重,时间久了,烦恼障慢慢的平息,他才觉悟了。在一生当中,他感觉到惭愧,对不起他,这个人这么好,真的是好人,一生当中能遇到几个?这样好的友谊能不珍惜吗?亲近一个好人,亲近一个善人,得的利益多;亲近一个恶人,你受的伤害很多。总是以时间去做证明。为什么?他那个好他是装的,他要装一辈子也就变成真的。他装,能装一辈子,装到老死还装那个样子,那就是真的,那就不是假的。你装装看,你能不能装?你能装几天?
所以人到冷静的时候,年岁大的时候他就会思考,想想过去,年轻的时候在一起的这些朋友,年老的时候一半都不在了。我三十年前在香港讲经,出家在家的同修、朋友很多,现在三分之二都不在了。还在的人也不常见面,见面的时候感慨万千,真叫不堪回首。多少的机缘遇到了没有抓住,不知道积功累德,不知道改恶向善,不知道转迷为悟,不知道转凡为圣,这个机会统统错过,甚至於不知道真修真练。依照经教那叫真修、叫真练,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真练。身见、边见总要看得淡薄,希望自己一年比一年淡薄,这就是功夫有进步。如果一年比一年严重,那不但没有进步,也退堕了,你学得再多、学得再好,将来果报在三途,西方极乐世界没分!这不能不知道。
第三个是「邪见」,邪见是错误的,知见错误。邪见里面最多的是误会,事实真相没有了解,就相信别人所说的。孔夫子距离我们现在二千五百年,老人家说,《论语》里头讲,你看夫子对待人的态度。他说早年他对待人,相信别人讲的话,可是到中年以后他态度变了,他说我听其言要观其行。早年他相信,他不必观他的行,讲了他真相信;到自己年龄慢慢大的时候,觉得人家说的是好的,未必是他做得好,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是什么?这是智慧,这避免邪见。听其言而不观其行,常常就有错误知见产生,那就会造成误会。误会对别人伤害不大,对自己伤害太大,自己造业。如果是对一个真正有修行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对一切众生有好处的人,这样的人对他产生误会,轻易随便批评、毁谤,那个业可造重了。原因是什么?原因全是邪见。邪见所造成的这个罪业,叫你堕落在三途。明了这个因果,这桩事情可怕。用什么来破它?正见,正能破邪。这五种见都没有了,叫正见。
第四个叫「见取见」,第五个叫「戒禁取见」,这两个我们可以把它合起来看,中国人所谓成见,就这两种。成见为什么分两种?它有因有果,见取见是果上的成见,戒取见是因上的成见。譬如今天的人,我们从因上来讲,大家以为竞争才能够得到,得到你的名利,这个观念错误。财富不是竞争得到的,《汉书》里有句话说,说得很好,它说「古之进者,有德有命」。这个进是什么?进是向上提升,有地位、有财富,我们讲的富贵,提升你的富贵。古人说什么?那要德,那要命,你要修德,你要造命。在佛法讲,三种布施,遵行道德,你会提升。它说「今之进者,唯财与力」。汉朝,距离我们现在两千年,那个时候世风日下。现在要想得到功名富贵靠什么?唯财,财是什么?贿赂;唯力,叫势力,用财,也就是用不正当的威胁利诱,利诱是财,威胁是力,用这个来取得功名富贵。在那个时候有,少,不是很多,现在普遍了,全世界都用,怎么办?
所以你们知道,我对老师的感恩念念不忘,要不是老师给我选择这条道路,我早就不在人间了。不在人间到哪里去?肯定到三途去了,因为那种怨恨没法子化解。带著怨恨,带著不平,死了以后都是畜生、饿鬼、地狱,怎么可能到极乐世界?等於说把我从三途拉回来,送我到西方极乐世界,这老师的恩德。要没有遇到老师,怎么会知道,怎么会回头!老师这个恩德太大,超过父母太多,父母给我这个身命,没有办法教我离开轮回。我遇到这三个老师,这三个老师把我从三恶道拉回来,送我到西方极乐世界,把我从这个社会的大染缸里面拉出来,能在这一生当中保持清净不染,这个功德太大太大了,生生世世都感恩不尽。如何报答?依教奉行,往生净土,亲近弥陀,这就是报师恩。
这么多年来,有这么多人护持,护持的人太多了,千千万万,让我们在物质、精神生活,没有忧虑、没有牵挂,这是护法的恩、施主的恩,我们真正成就才能报答施主。古人讲的话很有道理,「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学佛的同学都知道,我们怎样报恩?报父母恩、报老师恩、报佛菩萨恩、报施主恩?都要自己真正成就,决定得生净土,我们才不辜负这么多对我有恩有义之人。包括那些伤害我们的人,都有恩德。为什么?他们对我们的伤害,对我们的毁谤、侮辱,正是在考验我们境界。他们是考试官,我来参加考试,关关通过,没有怨恨,没有报复,只有感恩。只生欢喜心,没有怨恨心,考验我们功夫是不是真的提升,是不是真的成就了。所以那是考试我们的人,那是好老师。严格的考试,我们关关通过,你不通过这些关口,你的信心从哪来?自己信心没有,别人怎么会相信你?所以说於自己、於教化众生有大利益。
见取见是果上的,结果怎么样?结果错了。我们学佛如果学到最后生天,错了,怎么跑天上去了?天上不错,但是不是我们的愿望,降了好几级;如果来生又到人间来,那就更糟糕,那就原地踏步没动;如果堕落到三途,那退步了。这是果上,这个就是乾隆时候灌顶法师在《大势至圆通章》注解里面,最后的一页,他给我们说出,念佛有一百种果报,头一条就是阿鼻地狱。念佛怎么会念到阿鼻地狱去了?念到饿鬼道去了?念到畜生道去了?念到罗刹、修罗道去了?有!真有,不是没有。所以修学,心行太重要,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要求与性德相应。
这是前面这五种烦恼要断,见惑,断掉就是正见。后面有五种是思惑,第六个是「贪」,第七个是「恚」,恚是瞋恚,第八个是「慢」,傲慢,第九个是「无明」,无明就是痴,就是愚痴,第十个是「疑」。后面这五个,我们常讲贪瞋痴慢疑,这个东西麻烦。前面这五种错误的见解虽然很猛利,但是容易断,后面这个五种,贪瞋痴慢疑非常不好断,古人比喻叫藕断丝连,说明什么?说明它不容易断。这个东西统统断掉,十种烦恼统统断掉,证阿罗汉果;这十种烦恼都有,我们是凡夫,一定要记住。我们学佛没有提升,学了几十年,这十样东西都在。顶多在世间法里头,你的伦理道德提升一点,在佛法里面你是原地踏步,你没有一丝毫的进展。佛法里面讲修行功夫就在放下,这十条有没有放下?真正功夫是这个,不是说一天念多少经,念多少佛号,拜几百拜、几千拜,不是这个意思。那些都是方法,方法有没有收到效果,效果是这些东西淡薄了、没有了,这是效果。真正考验自己的功夫要拿这个来对照,我们还有没有贪心?我们的贪心跟去年比较比较,比去年重还是比去年轻?比去年轻,很好,有进步了。再看瞋恚心,在逆境里头、恶缘里头,还生不生瞋恚?要常常这样做比较。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傲慢?要真认真检讨,不认真检讨你不会发现。无明是愚痴,没智慧,想错了,做错了,都是属於无明。疑惑,疑是没有信心。头一个我们想想,这是社会普遍的现象,我对自己有没有信心?信心从最低的地方说起,我相不相信我能做个好人?我相不相信我能落实《弟子规》?落实《弟子规》就是做个好人。我们曾经听说,过去我们在汤池做实验,三十七位老师两个月当中就把《弟子规》落实了。我要求的是四个月,没想到他两个月就落实了。我们自己能不能相信,我三个月落实,我半年落实,再不然我一年把它落实。这是什么?这真功夫,这叫真干!会念、会讲、会背没用,你没做到。
所以成功的秘诀,老实、听话、真干。听谁的话?听古圣先贤的话,听佛菩萨的话。佛菩萨在此地告诉我们这十种烦恼要放下,我们哪一条放下了?现在我们讲疑,我们对圣贤教诲能不怀疑吗?我们都是学佛,都是学净土,净宗学会成立,我们提出五门功课,有没有怀疑?第一个「净业三福」,我们真信了吗?真信就做到了,没有做到不信,不信就是疑。疑带来的灾难比前面全重,也是后后胜於前前,一怀疑前面全没有了,连根拔掉了。怀疑真的像建大楼是地基,没有它全没有了。所以我们自己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老师。老师是释迦牟尼佛,老师是孔子,老师是圣贤。他在哪里?他在书本里、在经典里、在传统文化里面。我们相信,我们才真正肯学习。我们要把他们的教训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待人接物,这真管用。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八一集) 2011/7/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