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169集
发布时间:2024-08-13 04:02:16作者:大众学佛网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三六二页:
钞【据七类次第,闻法先当念持,次即勤修,勤故摄心调柔,柔故成根,根增成力,乃七觉分别,八道正行。今重信者,此经以信为主,而根力二俱首信,信持余四,是道之元,德之母也。如五位之中,信亦居初;十信之中,信亦居初;十一善法,信亦居初故。】
这一段经文解释说明本经三十七道品次序的由来。佛说这部经,三十七品前面三科省略,从五根、五力讲起。大师在此地给我们发明因由,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前面虽然没有说,但是它后后是深於前前,后面是以前面做基础,说了后面,前面必定包括在其中,这是一定的道理。
『闻法先当念持』,念就是「四念处」。无论大乘、小乘,佛法我们都知道它所求的是智慧,是无上正等正觉。要求圆满的智慧,一定要用慧心去求;迷惑颠倒决定不能成就智慧,何况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所以佛法从哪里学起?这个地方跟我们讲原则、讲原理,无论哪一个宗派,无论哪一个法门,在中国大小乘有十个宗派,有许许多多的法门,像经上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些宗派、法门下手方便都是四念处。佛在灭度之前,阿难尊者向佛提出四个问题,其中有一个就是「佛在世,我们依佛住,佛不在世了,我们依什么人住?」佛就说「依四念处住」,可见得四念处非常重要。
阿难当年在会上示现的是小乘身分,在大乘经里面,尤其是《般若经》,譬如《金刚经》上须菩提尊者提出两个问题,「应云何住?」这是两个问题当中的一个问题,如果依这个原则来答覆,就是「依四念处住」,这很简单就答覆了。当然金刚般若的境界是初住以上的境界,是法身大士的境界,他不是小乘;如果小乘,那就是依四念处住;他是大乘,所以在大乘经里面,佛讲的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实在讲,无所住就是四念处圆满的住。因为四念处是智慧、四念处是慧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诸位想想,到应无所住,这四种观圆满了。所以四念处是我们学佛下手的最初方便,也就是入门的最初方便。
在净土宗,实在讲,这一句佛号就圆圆满满的把四念处都包含在其中了。不但四念处,而且是整个的三十七道品,乃至菩萨六度万行,都出不了这一句名号,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不但自古以来这些祖师大德们共同承认,即使十方诸佛菩萨也不例外,都认为这个法门是最简单、最容易、最圆满、最快速、最稳当的一个法门,是法法具足。《华严经》里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多」就是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一个法门就是一切法门,一切法门统统归到这一个法门,这是真正不可思议。所以凡是老实念佛的人,这一生决定成就。
尤其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在全世界来讲,在整个历史过程当中来讲,乱世!为什么叫乱世?因为一切众生都不遵守典章制度,拿现在话讲,不守法,不讲道德仁义礼,这就是乱世。乱世,人苦!乱世格外要能体会「人命无常,国土危脆」,《八大人觉经》上讲的。我前天收到旧金山一位同修的来信,他在信上第一句就引用这两句话。他说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洛杉矶的大地震不过是几秒钟的时间,就改变许许多多人的命运。佛常常提示我们「生死事大」,不要以为我们还年轻,来日方长,这个想法错误了。一定要认清这个时代,我们自己有多大的福报?有多少善根福德因缘?自己认真去反省一下,实在没有,那就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什么都不要搞了。美国华府周广大居士念佛三天,阿弥陀佛就接引去了,这才是我们真实的榜样。通宗通教不能了生死,这是我们真正要觉悟!唯独念佛,老老实实念佛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念佛堂常讲「放下身心世界」,放下身心世界就是四念处观。
『次即勤修』,就是「四正勤」。四正勤里面分为善、恶两类,「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什么是善?念阿弥陀佛是善,没有比这个更善了。念阿弥陀佛的念头没生起,赶快要生起;已经生起,希望这句佛号不要中断。什么是恶?说老实话,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所有一切念头都是恶。为什么?那些念头统统是六道轮回的业因。起那些念头,不能离开六道轮回,你起一个善念,三善道;起一个恶念,三恶道。所以善念、恶念统统都不是真善,都是搞六道轮回的。所以要晓得,念阿弥陀佛才是真正的善。不再搞六道轮回了,所以我们断恶要断一切妄想执著,把这些念头断掉。一念单提,《无量寿经》讲的「一向专念」,这个重要。
一个人要是死心塌地这样去修学,给诸位说,十方诸佛赞叹,一切菩萨由衷的佩服,为什么?多少菩萨做不到,你能够做到。这个善根来讲,第一善根,比研教通宗高明太多了。因为研教通宗的人这一生究竟能不能出轮回,的确是没把握。我想许多同修都知道「三生石」的故事。古时候圆彻禅师,他能够知道过去、未来,晓得那个夫人怀孕怀了三年,就是等他去投生,他有这种能力,结果无可奈何,他还是去投生了。投生之后,知道前生的事情、知道后生的事情,出不了轮回。有这样的能力,不简单!那样的人,说老实话比不上周广大。
谛闲老法师是近代天台宗一代祖师,倓虚、宝静都是他的弟子,他的成就不如他那个念佛三年站著往生的徒弟,这是老和尚自己承认的。他那个徒弟往生站著走的,走了以后还站三天,等老和尚替他办后事。这个徒弟一生一次经都没听过,一部经也没念过,不认识字,不懂佛法。老和尚就是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告诉他:你就老老实实念这一句,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他就这么念了三年,预知时至,站著走的。这些人叫老实人。我们这些人不老实!不老实没有那老实人的成就!所以四念处是智慧,教我们看破、放下,放下之后就要认真的修行,要精进,四正勤就是精进。
精进这才能得定,四如意足就是定。『勤故摄心调柔』,摄心调柔就是「四如意足」。这是讲修行次第。近代这些修行真正往生的人,不生病,预知时至,走得那么自在的,确实是这个次第。你再仔细问问,这个次第他懂不懂?他根本就不懂。虽然不懂,他做的完全跟这个一样,他的确一切都知足,世法、佛法都知足了。知足之后,这时候才真正叫有善根。我们前面这个都没有,哪来的善根?我们现在学佛,没根!换句话说,都是在打问号,不晓得在学什么,也不晓得怎样学法,摇摇晃晃,就是念佛也半信半疑,这怎么会有成就?必得死心塌地,这才能成就。
从这次第上来看,我们就晓得,真正有了根,有了念佛的善根,可以说你往生决定有把握,为什么?到这个境界,到五根、五力的境界,你念佛的功夫决定成片,功夫成片得到了。得到功夫成片就决定往生凡圣同居土,三辈九品。根力到相当一个程度,也就是说凡圣同居土上三品往生的人,决定是生死自在。不必要到一心,一心那更不必说了。凡圣同居土,就是带业往生,功夫成片好的,就生死自在。到生死自在,那就像《心经》上所讲的「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都没有了。为什么?因为你随时可以往生。这世间什么样的灾难你都不会受,灾难来了,你往生了,你到极乐世界去了。
如何真正念到功夫成片?前面这三个阶段那是无法避免的,归纳起来,简单的说,就是要看破、放下,这是四念处;四正勤,要认真精进;要一向专念,一向专念就是四如意足,足是知足。世间生活知足了,对於所有一切佛法,我取舍也知足了。我只取持名念佛,我非常的知足,其他的法门统统舍掉,统统放下。
『乃七觉分别,八道正行』,从这里功夫再要往上提升,这就是七觉支、八正道了。以我们念佛法门来讲,那就是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这给我们说明七类次第。
『今重信者』,世尊在本经里面,三十七品他是从五根、五力说的。为什么?因为五根、五力第一个是「信」,说明这个法门是以「信」为主。所以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修净土三个条件(三资粮)就是信、愿、行。这三个条件你统统具足,你这一生决定往生见佛。三个条件,信摆在第一个。佛在此地从五根、五力讲起,含意非常之深。『根力』,就是五根、五力,『二俱首信』,信排在第一位。『信持余四』,其他的四个是进、念、定、慧,这四条都是以信为根、为主。这是佛为什么从五根、五力说起,他的深意在此地。『是道之元、德之母也』,这是佛在一般大乘经上所说的「信为道元功德母」,《华严经》上这样说,《大智度论》也是这样说。「道」就是佛道。《演义》:「道之元德之母者,道是佛道,佛道无上,而信为道之元,德谓功德,佛德无量,而信为德之母。」换句话说,信能生无上佛道,信能生无量功德。所以,信心太重要了。
『如五位之中,信亦居初』,「五位」是讲菩萨的位次,菩萨五个位次: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这是五个位次,也是把信摆在第一。『十信之中,信亦居初』,十信里面第一个是信心。《演义》:「信亦居初者,谓十信位,始自初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乃至十愿心。」十信位,初信位的菩萨就叫做信心位。『十一善法,信亦居初』,十一善法是在《百法明门论》里面,十一个善法第一个是信。大师举出这么多的例子来说明信心的重要,也说明佛讲这个经,讲五根、五力含义之深。
钞【上三科者,从念处、正勤、如意,修为至此,方得根力坚固,能使前所得法无有退失故,又后当得法,毕竟能得,亦繇乎信,故首举也。】
这一段把修学次第、次第的重要性,清清楚楚为我们指出,一定要从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修学。『修为至此』,「此」就是指五根、五力。这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深反省的,我们今天常说功夫不得力,功夫不得力就是没有五力,不得力;不但不得力,它连根都没有,它力从哪来!为什么没有根?前面三条没有。经论里头常常说,尤其是《无量寿经》常给我们讲,「一念相应一念佛」,什么叫相应?要与前面三科相应。可是我们很少提到这三科,大经上常讲,与阿弥陀佛的行愿相应。像经题上讲的,与平等心相应、与清净心相应、与觉心相应,诸位想想,「平等清净觉」是不是前面的三科?如果四念处都没有修,你那个心怎么会清净?你怎么会平等?不可能做到的。所以给你讲清净平等,不但身见破了,我执也破了,不但我执破了,法执也破了。因为你有法执,你的心还是不平等,为什么?一切法里面,我这个法第一,你那个不如我,这是法执!你在一切法里头依然不平等。法执破了,万法平等,不但佛所说的一切法是平等的,佛法跟一切世间法也是平等的,为什么?从一个自性里头流出来的,体是平等的。所以佛说一切法,是从平等法里面说不平等;平等里面说不平等,依旧是真实的平等。
为什么一切诸佛赞叹这个法门第一?这个法门容易学。法是平等的,众生根性不平等。什么叫根性?就是你迷惑、执著的程度不平等,不是法不平等,是一切众生分别执著妄想程度上的不平等。所有一切分别执著妄想极不平等,这一个法门统统适用,统统能成就。所以,一切诸佛菩萨赞叹这个法门。譬如《华严》、《法华》,什么资格才能学?圆初住的菩萨,他们可以学,它接引的对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要是法身大士,你就是那个法门的当机,学那个法门程度恰好。我不是那个程度,去学这个法门,那不是叫自找苦吃?也就是说,佛讲的所有法门,那个法门都有特殊的条件。我们的条件合不合?我们的根性、程度、生活环境都要考虑到,适不适合修那个法门?如果不适合,我们选择一个适合的法门修,晓得法门统统是一样。因为法门的成就完全相同,只是方法手段不一样。这个方便!要了解这一层的深义。
所以我们的心清净平等,念处、正勤、如意足统统具足了;不但具足,圆满具足。若不能达到清净心、平等心,不妨留意念处、正勤、四如意足这三科,以这三科帮助自己,使这句佛号能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这三科真的帮得上忙。有这样的基础才会得到五根、五力,所以功夫就得力了。功夫得力,必然有法喜,七菩提分里有「喜」,决定有法喜。『能使前所得法无有退失故』,前面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不会退掉,不会退失。也就是说,你的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只会增长不会退转的,为什么?因为你有根有力了。
『后当得法』,在此地是指七菩提分与八圣道,你决定会证得,如果就本宗来说,后面有事一心、理一心,你一定能够达到,『毕竟能得』,『亦繇乎信』,这些统统要你信得过,你要不信,那就没法子。所以这个信非常重要。你真的能信,你才肯放下,你才肯舍。为什么放不下?不信!不相信。所以真正相信,一切都放下。
所以看到周广大,看到谛闲老和尚那个徒弟,还有《念佛论》讲的修无师,倓虚老法师、定西老法师、谛闲老法师亲眼看著他走的,这个人没出家之前做泥水匠,不认识字,也不会念经,出家之后,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容易,所以一天到晚就念这句佛号。你看他往生多自在,谛老见到,佩服!预知时至,没有生病。在戒坛里面帮忙,那个时候极乐寺的住持是倓虚法师,监院当家法师是定西法师,向两位老和尚告假,他要往生西方。到第二天,去跟老和尚辞行,我今天就要走了。这些样子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放不下,那就可怜!用基督教的话来讲,这是活生生的见证摆在你面前。佛法讲三转法轮,这是作证转。这是真实的证据,作证转,你要再不相信,你的信心没有了,谈不上了。
所以我们看到这些人的例子,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还要搞这些经论干什么。老老实实遵守莲池大师一句话,「三藏十二部让给他人悟」。我们自己要承认,我不如那些人,他们有能力专研三藏十二部,我没有能力;我就学眼前这几个人的样子,他们念佛能往生,我念佛也能往生,我就满足了。这就是我们的信心真正建立,我们这信有根有力了,再也不会动摇,再也不会改变,这信就产生力量。七菩提分第一个择法,我们选择持名念佛,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我们选择的是这个法门,我们心定在这个法门,我们的思想、见解统统在这个法门,八正道成就了。所以学佛说个老实话,什么人叫老实?我不如人。
昨天有一个人打电话给我,是个年轻人,可能接触佛法不太久,他一开口,他要学太虚法师通宗通教,将来弘法利生,又问我《华严》、《法华》、《楞严》、《唯识》,问了一大堆。我就跟他讲:我很可怜,我不过就是初中毕业而已,我什么都不通,我现在就念一句阿弥陀佛,我只学老太婆。他说:你学老太婆,你行吗?我说:我看到很多老太婆念佛都往生了,我只好学这个。我说:你要学那么多经教的话,台湾的法师很多,大法师,他们都比我高明,我比任何一个人都不如,你去向他们请教,关於禅的,请教圣严法师,关於法华天台宗,请教会性法师,你要学太虚法师,太虚法师的学生是印顺法师,你向他去学。我说:我是一窍不通!所以学佛,什么时候才老实?真正不如一切人,看看任何一个人都比我强,都比我高。我不但不如人,实在讲,我不敢学他们,为什么?自己没有能力、没有智慧,没有这个根器,学不来的。我今天只学修无师、学周广大,学谛闲老法师那个念佛死了还可以站三天的徒弟。这个信真难,真正不容易!信心建立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真放下了。摆在面前确实不动心,真放下了,这就是信心。我们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没有信心,还在动摇。
疏【称理,则自性变化,是众鸟义;自性出生一切法门,是根力觉道义。】
这一段注疏是前面所说的结归,结归到自性。因为一切法都是自性流现,经文上明明白白给我们说,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众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这个地方,大师是说『自性变化』,是谁的自性?我们一定要知道,自他不二,弥陀自性跟我们自己的自性是一不是二。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我们自性变化出来的,所以称之为「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可见得西方极乐世界与我们的关系多么密切。知道这个真正的关系,西方极乐世界哪有不可能往生的道理?决定往生。凭什么?凭的是自性变化。不是我自性之外,是我自性之内的事情。这个依凭是绝对可靠,一点都不会错的。
不但依正庄严是自性变化,就是无量的法门,『自性出生一切法门』,经上所举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也统统是自性所生的。我再给诸位一个提示,信心建立就是自性觉,信心摇摆是自性迷。迷了才不相信,觉了,哪有不信的道理?所以信了,一定觉;不信,一定是迷。花样很多,想得很多,这是没觉。觉心不动!也就是信心不摇,觉心不动。
钞【下文言彼佛变化所作。】
彼佛是阿弥陀佛。
钞【今谓妙色雅音,全体是自心显现,何得高推圣境。又心地含诸种,则五根等,全体是自心培植,何得向外驰求。】
这几句话意思很深。『妙色』是指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众鸟形色之美不可思议。『雅音』是指这些鸟不但音声微妙,而且能宣说佛法;雅音是正音,音正而不邪。这些全体是自心显现,这就是前面讲的自性变化。
演【以自心即弥陀,弥陀即自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称理就是会归自性。阿弥陀佛是谁?阿弥陀佛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所以说,自心就是弥陀,弥陀就是自心。弥陀变化所作,就是自性变化所作。《华严》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是讲我们整个宇宙人生、森罗万象,佛法里面讲的情与无情,这些从哪来的?一切唯心造。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性,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你要是真正觉悟了,你就叫做佛;你要是迷了,就叫做众生。众生跟佛,是迷悟不同而建立的假名。实际上,迷悟不二!觉悟也是这个样子,迷也是这个样子,事实并没有因为觉迷而有所改变,只是觉迷在境界里头感受确实不一样。迷有苦受,你感觉到苦,觉了之后,这是乐受,这个乐不是苦乐之乐。苦乐之乐,苦乐忧喜舍是迷的时候感受的,迷了有苦乐忧喜舍;觉悟了,苦乐忧喜舍统统没有,才叫做极乐、真乐,它那个乐不是苦乐的乐。苦乐的乐是相对的,那不是真的。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佛在大乘经里面常说的,三者是一而三、三而一。实在讲,无量的众生对於这个事理迷惑颠倒,所谓起惑造业,冤枉受这六道轮回。事实真相完全明白了,这个人心决定是清净,决定是平等,决定是大慈大悲,像佛与大菩萨一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自然就流露出来。绝对不是人劝他的、勉强的,不是的,为什么?这是性德流露,自然的流露。所以我们观察这个世间,观察这一切情与无情,他是迷、他是觉,他迷到什么程度,他觉到什么程度,实在讲,都摆在眼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为他表现的,的确是不一样,觉迷所现的不相同。拿现在的术语来说,他的人生观不一样,他的价值观不一样,他所作所为决定不相同。
演【佛变化,即心变化也。又自心色心不二,极乐依正庄严不离当人一念故。】
极乐世界是我们一念清净心现的世界,我们眼前的世界是我们一念秽心变的这个境界,娑婆跟极乐统统不离当人一念。我们今天一念迷、一念不觉、一念秽,现这个境界;假如我们今天念头一转,我们一念觉、一念净,所现的境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不仅这二土,娑婆、极乐,乃至十方一切诸佛刹土,经上讲有恒河沙数、无量无边,统统不离当人一念。只是自性的心量,我们没法子想像,从来也没想过,为什么?每天起心动念所想的都是画一个很小的圈圈,「我,我所有的,我的利益,我的好处」,这个圈圈画得很小,不知道自己的心量究竟多大。
佛很巧妙,告诉我们,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到西方极乐才真正认识了自己,原来自己的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可能认识自己。这是佛教学的善巧!所以文殊菩萨的十行(就是十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如果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十种行不能圆满。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从「礼敬诸佛」到「普皆回向」,如果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不能圆满。这个原因在哪里?就是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能够完全认识自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才完全认识了自己的面目,所以才究竟圆满。
『何得高推圣境』,高推,这是佛菩萨、圣人境界,我们怎能办得到?我们用念佛这个方法就办到了。因为念佛这个方法、这个法门,给诸位说,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里面,这个法门叫做平等法门;其余的法门不是平等的,因为它度众生是选择对象的。既然选择对象,当然就不平等。譬如六祖大师的禅,《坛经》上讲得很清楚,他接引的对象上上乘人。神秀大师所接引的是大乘人,他所接引的是上上乘人,你想想看,平等不平等?不平等。所以无量无边法门,唯独这个法门是平等的。你上,我也跟你上;你下,我也跟你下,永远是平等的。上跟等觉菩萨平等,下跟阿鼻地狱也平等,这个法门妙就妙在此地。
往生到极乐世界也平等,为什么?因平等,果当然平等,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身形、颜色、相貌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西方极乐世界那些人的面貌完全相同,不会像我们这样,每个人面貌都不一样。我们现在造佛像,一个模子造出来的,全都一样,为什么会一样?因为修的因一样,他修的是平等因,所以证的是平等果,那个世界叫平等世界,这是诸位念《无量寿经》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为它是一个平等因,所以人人都可以学;因为它是平等果,所以人人都可以获得,这是不可思议!正因为因与果都平等,所以十方诸佛赞叹、十方诸佛弘扬,十方诸佛普遍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一切众生。
我过去虽然很早接触到这个法门,但是这个法门真正的事理我不清楚,所以在大乘经论里头广泛的去研求。到以后把这个事理搞清楚,真明白了,我所有一切经教统统舍掉了,才晓得那些东西对我没用处;它们最大的用处是给我做一个跳板认识这个法门。当我认识这个法门,我已经过来了,过了河,船不要了,丢掉了。《华严》、《法华》这些大乘经典使我度到《无量寿经》这个彼岸,我真正认识它、了解它了;度到这个彼岸,那些工具全不要了。所以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从此以后不再高推圣境了。
『又心地含诸种,则五根等,全体是自心培植』。心地含诸种,这是禅宗六祖传法偈,偈云:「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这首偈出在《六祖坛经》。「心地」就是前面讲的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实在这一句就是六祖开悟时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尽虚空遍法界世出世间一切万法自性里头本来具足,五根五力当然也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华严经》、《法华经》、《大藏经》,也是自性具足的;中国古籍《四库全书》,以及今天世界上所出版的所有一切文字,没有一样不是自性具足的。所以你要是见了性,一切通达,世出世间法完全通达。
我初学佛的时候喜欢看传记,《高僧传》、《神僧传》记载,有一个人,这是讲他有神通的,他跟一个秀才在讨论佛法。秀才考举人没考中就发牢骚,他自己觉得他的文章很好,考官没有能把他录取,这个法师就说:你这个文章我知道。他说:你怎么晓得?他从口袋一掏,拿出来,他说:是不是这个?他一看果然是的,他说:从哪里来的?我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但原原本本东西,他从口袋一掏就掏出来了,自性能够变化。到以后我们对这个理论通达,才晓得这个的确是可能。
由此可知,我们的确起心动念暪迷惑颠倒的愚人可以暪得住,而没有办法暪住一心清净的那个智慧的人,为什么?人家清楚。可是诸位要知道,现在我暪这个愚痴的人,这个愚痴的人哪一天学佛见了性,他无量劫前的事情都知道,还是暪不过他,一个都暪不过!所以我们想动个念头欺负别人、占人家的便宜,实在讲这是自己造孽!别人真的吃了亏?我真占了便宜?没有,决定没这个事情。自己作孽自己受报,真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个「前」是什么?自己造的。自己起心动念在造作,自己要受这个果报。
这个地方要紧是底下这一句,「全体是自心培植」,注解里面讲:「心地无疑,即是信;心地无懈(不懈怠),即是精进;心地无痴,即是慧」,这是解释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全是自心培植。这个培植是从信开端,所以信是一个关键字样,非常重要。
钞【故先德谓信心坚固,湛若虚空,即五根力;觉心不起,即七觉支;直了心性,邪正不干,即八正道。故云海生万物,无物不海,心生万法,无法不心。】
『先德』是古大德,没有指出名字,古人有这个说法,这个解释得很好。『信心坚固,湛若虚空』,虚空不可破坏,这句话的比喻就是你这信的力没有法子破坏,这就是你五根有了力量,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信念决定不动摇。『觉心不起,即七觉支』,对於一切法的体相作用确实了解、明白、肯定了。换句话说,在一切万法当中绝对不会再起心动念,这就是七觉支圆满了。注解说:「觉心不起,一念不生,乃真觉支。」所以是觉心不动,心动就是迷,心动是不觉;心到不动的时候,这是真正彻底觉悟。
『直了心性,邪正不干,即八正道』。「干」是干扰,正法、邪法统统都不能干扰了,为什么?晓得正法、邪法统统是自性变现的,邪正是一不是二。所以在一切法里头不动心,这叫正道,邪正双亡!还有邪正对立,对立不是真正的正;没有对立了,才是真正的正。佛门里面称「仁者」,是一个觉悟人的尊称,经上对佛称仁者,对菩萨也称仁者。儒家讲「仁者无敌」,敌是敌对,就是相对的,一个仁者的心清净,没有相对的。譬如邪正,邪正就是对立,它有敌,敌对!善恶是敌对的,真妄是敌对的,心里还有敌对的,这个不是菩萨。《金刚经》上讲的,以《金刚经》的标准,菩萨的心清净,没有敌对的,所以他离四相、离四见。如果还有四相、四见,他就是心里还是有对立的,有对立就不是真正的菩萨。到一切对立都没有了,这才叫八正道。
末后结论结得很好,这是一个比喻,『海生万物』,海里面出产东西很多,都从大海生的,『万物不海』,全部都在海里面,没有离开海的范围。『心生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我们自己心生的,连虚空都是的,所以『无法不心』,无法不是自心。所以问你,什么是你自己心?没有一法不是的。为什么?一切法都是自心变现的,哪一法不是自心!说得很清楚,可是境界还是不太容易体会。我们常用做梦来比喻,整个梦就是你自心变现的。如果在做梦的时候忽然知道自己在做梦了,问一问:梦中哪一样东西不是自己?山河大地、一草一木全是自己心变现的。无有一法不是自心,这才叫做八正道。
这是把这一段经文完全会归到自性,回归到自己,这个才真正觉悟,真实的觉悟。这样不断的,每天有一点小悟,积小悟就成大悟,积大悟就成大彻大悟,到大彻大悟,咱们这个念佛就是理一心不乱,那个时候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土的上品上生。所以经教参研有这一层的好处,但是这个好处必须自己细心体会,不能分别执著,一分别执著又掉在第六意识去了。所以不可以分别,不可以执著,还是老老实实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这个就对了。
这些大道理全在这句佛号之中,有很多人懂得,懂得不肯念的等於零,没用处;那个不懂得的人,他能够这样念,这些道理他全都得到了。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