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40集

发布时间:2024-08-06 04:01:49作者: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40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五十页:

◎【三、原己释经】

序【仍以心怀兼利,道贵弘通,慨古疏尠见其全,惟数解仅行於世,辞虽切而太简,理微露而不彰,不极论其宏功。俦发起乎真信,顿忘肤见,既竭心思,总收部类五经,直据文殊一行,而复会归玄旨,则分入杂华,贯穿诸门,则博综群典,无一不消归自己,有愿皆回向菩提,展此精诚,乞求加被。】

这一段意思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大师很简单扼要把《弥陀经》在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当中这地位给我们确定了,所以这段文字非常的难得。在这个以前,我们前一段看到大师非常的谦虚,决不敢以利智顿根自居。『释经』是做注解解释这个经。既然是一个很平庸之人,怎么能够写得出这样的注解?所以现在把自己注解这个经的用意说出来,虽然很平庸、很愚,可是自利利他的心并不减於菩萨、并不比菩萨差。虽然智慧根性比不上大菩萨们,可是我自利利他的心并不输给这些诸大菩萨。一开端就说『仍以心怀兼利』,莲池大师自己说明,我的心仍然还是为了自利利他。自己得到殊胜的利益,一定要想到利益别人,这是行菩萨道。『道贵弘通』,「道」就是指念佛法门。

演【心是大师普心。】

「普心」,普遍利益大众的心,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要学的。有很多同修常讲:我们的业障很重,天天在求消业障,业障能消得了吗?相当不容易!业障的根源是什么?你把这个找到,然后从这个地方把它消除,业障就从根本拔掉了,不要从枝枝叶叶上来消,那太苦、太难了,消不尽的!业障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一个人自私自利,什么样的业障都有;能够把自私自利的心改掉,起心动念利益一切众生,你的业障就从根拔掉了,没有业障了。怎么说没有业障呢?没有我了!没有我,哪有业障?还有什么障碍呢?这叫从根拔除。什么事情先想到自己有没有利益?你这业障怎么也消不掉,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是枉然!天天拜梁皇忏,头都磕破了,业障还是消不了。果然能把这个心扩大,起心动念都为一切众生的利益著想,根本不想到自己,你也不要念佛、也不要拜佛,业障全没有了。这是实实在在的话,要改过自新。过失根源就是自私,什么都想到我,这是病根。

所以佛法自始至终就是破我执。为什么在修学过程当中教你发愿回向?回向就是把你所修所学的一切功德、福德都送给别人,自己不要了,都是为别人修的,不是为自己修的。换句话说,把自己给忘掉,这是大乘破我执绝妙的方法,就是把这个我扩大,大而化之,这小我就没有了。什么是我?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为一切众生著想,就是为我著想;为我著想,就要为一切众生著想,这是消业障。大师的殊胜之处,他的心普被,决不是自私自利。

演【道是佛法大道。】

『大道』是指念佛求生净土之道。这个要弘扬、要流通,通就是流通,通达十方,要普遍宣扬。写成书,不但能通达十方,而且能流传三世,能够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大师距离我们现在五百多年,这个经本还流传在世间,这是说明他为什么要写这个注解,写这个注解道理就在此地,这是他的本意。

有没有必要写注解?下面说了,确实有必要。为什么?『慨古疏尠见其全』,慨是感慨,《弥陀经》自古以来也有不少人作注解,但是古时候印刷术还没发明,书本都是手抄本,数量有限,很容易遗失,虽然注的人很多,流传下来的太少了。我们今天看看《大藏经》,《弥陀经》注解不多,没有几种,能流传下来的不多。而且这些古注注得很简单,我们虽然看了,还是没有办法把这部经里面所含藏的义理能够发掘出来。

演【尟见其全者,古来非无妙疏。】

「尠」是少,很不容易看到它完全的。「妙疏」就是好注子,自古以来的确是有好注子。

演【但於断简残编,略见一二,尟见全文也。】

流传下来的很多,但是残缺不全,散失了。

演【数解仅行者,惟海东疏、越溪解、大佑略解而已。】

这是举出三种,还有几种,但是不多就是了。《大藏经》里面只有几种,这几种正如大师所说的,『辞虽切而太简』,注得都相当简单,但是切要。对於通达教义,老修行的人来说是有利益,对於初学,要叫他相信这个法门,不容易接受,为什么?讲得没透彻,只是提纲挈领说一遍,没细说,没有深入的讨论,初学不容易得到利益。

『理微露而不彰』,「彰」就是明显,经里面所讲的道理略略透露了一点,不太明显。这是讲古人的注子,因此就有重新写注解的必要。这是把他自己写这部《疏钞》的理由说出来,如果古人已经写得很好,我们现在就不要再费事,用不著多此一举。实在说,古人没做,所以他老人家非做不可。下面就是说明这个道理。『不极论其宏功,俦发起乎真信』。「功」是讲这部经的功用,就是它的作用、它的好处,「宏」是大。这部经的用处是什么?是教我们一生往生,一生成佛,这个功用太大太大了。要不能把这个功用发挥到极处,学佛的人怎么能够在这个经、这个法门生起真正的信心?他老人家这句话真做到了,他这部《疏钞》是真正做到。

将这部《弥陀经》这个大用完全为我们发明出来,使我们读了之后不能不信,不能不发愿,不能不求生净土。所以他这部《疏钞》在这五百年当中真正是度了无数的念佛人,把他们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在净土历代祖师当中,对於净土宗的贡献,我们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祖师超过莲池大师,这是真的。因为其他的祖师能够利益一代、影响一代,没有大师影响这么深远。大师这部《疏钞》留下来,当时他度了不少众生。他这部《疏钞》,世世代代不晓得度了多少人!这是没有人能比得上的。

『顿忘肤见』,顿时忘掉自己是浅陋知见、愚痴下根。本来不敢写的,现在因为前面这个理由不得不写,不得不作这个注解。『既竭心思』,「竭」是尽力,尽心尽力来为《弥陀经》做一个详细的注解。这是说明他作这个注的因缘、理由。

下面这几句话很重要,也能够看得出大师确实是宗教皆通。宗是禅宗,教是教下,世出世间法,他没有不通达的,绝对不是一个平常人。这部注解的内容,做到了蕅益大师所讲的「博大精深」。『总收部类五经』:

演【总收部类者。】

与这本经是同类的,性质完全相同,这叫「部类」。

演【此经与大弥陀经为同部。】

《大弥陀经》就是《无量寿经》,跟《无量寿经》是「同部」。《无量寿经》说得比较多、比较详细,这个说得简单,一个是略说,一个是广说,性质完全相同。

演【与十六观、鼓音王、后出弥陀偈经为同类。】

《十六观经》就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宗三经一论就是《无量寿经》、《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往生论》。《鼓音王经》里面讲的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所以与这个也是同类。《后出弥陀偈经》,它的体裁是偈颂,也是说的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这两部经不常流通,但是在《大藏经》里面有。所以,这一共是有五部。下面解释部类:

演【部者部书,其文虽不同,而同一行门,是一部书也。】

它是属於同一部的。

演【类者流类,为行虽不同,而同归净土,是一流类也。】

这讲行门的修行方法不同,但是目的是一个,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求生西方净土。这个意思是说,他老人家写这个注解,是把净土同部同类一共五种经典的经义都收在注解里面,这是他作这个注解最主要的参考书。换句话说,他这个注解不是随便说的,句句话都有根源,都有经典作依据,这个注子我们才能相信。注解就等於是佛经,因为他是节录一切经论来解释这个经文的。

『直据文殊一行』,「直」是直接,「据」是依据。有人讲净土法门不重视般若,就是不重视智慧,要是读到这一句,这个疑难就打破了。文殊菩萨是智慧第一,莲池大师《疏钞》是直接依据文殊菩萨的一行三昧,它怎么不讲智慧?不但讲智慧,它讲最高的智慧。这句话相当重要,前面是依经,底下这个行的确是最高智慧之行。

演【一行者,文殊般若会。】

这是说明它的出处。

演【云何名一行三昧。】

什么叫做一行三昧?「一行」,就是一行无二行;「三昧」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正受,正是正常,受是享受。所以正受就是禅定,禅定才是真的正常享受,也就是我们本经所讲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一行三昧,名字不一样,意思是一样的,境界是一样的。

演【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法界一相』,佛在《金刚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一合相」。《金刚经》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法界的确是一相,一性、一相。可是我们众生迷失,不晓得法界是一真,我们今天看这个法界是森罗万象,我们讲十法界,十法界实在讲就是无量无边的法界。《华严经》讲的「十」,十不是数目字,不是从一到十,不是这个说法,「十」是代表无量无边,它是表法的意思。实在讲,外面的境界,就是法界,无所谓一多。换句话说,不能说一,也不能说多,为什么?它根本没有一,哪来的多!根本没有多,就不能说一。一、多是相对的,没有这一边,当然就没有那一边,所以说不上。一多是从哪里说的?是从我们心里面分别的。我们心在这一切境界里面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个时候法界就是一,就叫做一。

实在讲,这个「一」也不可得!是不得已叫一个「一」,用这个符号做代表,代表这个境界。其实说一,就错了!一不能说,所谓「开口便错,动念即乖」。真实法说不出的,没有办法说的,说了就错了;真实法不能想的,一想也错了。这一说一想就落到第二义,一定落到相对上。离开相对,叫不可思议,没有法子思惟,也没有法子说明,议就是说明、讨论,是不可思议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用个一做代表。一起心动念,法界就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用「十」来代表,因为数目字从一到十,十是最大的数字,由十再到百,由百再到千,所以它代表无量无边。起心动念以后,从第二义才讲一多;第一义里头,一多都没有。

法界原本是一相,当我们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的时候,法界是一相。在这种境界里面,我们所感受的就叫一行。一行是什么?万法平等,清净一如。一切法不平等,是从你分别心上起的;你没有分别心,法平等的。菩萨行里面,有一种修行方法叫婴儿行。婴儿是刚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孩,菩萨要跟他学,学什么?学不分别。他不分别,他是一味,他是一行。你看婴儿,你给奶,他吃得很高兴;他拉的大便,他拿在嘴里吃得也很高兴,没有两个味道,为什么?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是一不是二。一起了分别心,这个是好,那个是坏;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一行就失掉,三昧也没有了。

三昧是平等的正受,是正常享受,失掉以后,三昧就变质,变成苦乐忧喜舍五种受用。本来是一,变成五,五里面就有善恶、是非,就有苦乐忧喜舍,换句话说,无量无边的烦恼就从这里生起来了。本来没有烦恼,烦恼是从妄心里面生的,是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生的,这是讲我们生死烦恼的根源,这些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真实的。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你要找烦恼、生死都找不到,觅烦恼生死了不可得!到这个时候,你的享受那就是一行三昧了。

诸佛菩萨的境界,都叫做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我们自己本有的境界,没什么特别,我们个个都有,可是现在我们把它失掉了,眼前没这种享受了,眼前我们的享受是苦乐忧喜舍,我们是这种享受,这都是我们的分别执著。顺自己的意思,这里头有乐受;不合自己意思,就有苦受。有苦乐忧喜舍的受,这个受都是不正常的,这个受是虚妄而不是真实的。学佛无非是摆脱这个虚妄,舍离虚妄,恢复我们真实的,恢复我们本有的,这叫学佛。

演【修是三昧者。】

「修」就是我们要恢复,把我们的错误、把我们的虚伪修正过来,恢复我们的一行三昧。应该怎么修法?第一:

演【不取相貌。】

就是叫你不要著相,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个说法通一切经,通一切法门,这句话是总说,千经万论、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离不开这个原理。原理原则是一个,方法手段有无量无边,那叫法门。无量无边的方法手段都是达到这个目标,就是不著相、不动心,所以它是总说。总纲领说出之后,方法手段太多,我们用哪一个?大师给我们指出一个,这个指出,不是莲池大师给我们指出来的,是文殊菩萨教的,他老人家采取。「直据文殊一行」,直接依据文殊菩萨的一行三昧,依据这个开示,换句话说,他老人家所传的这个念佛法门,是根据文殊菩萨所说的,不是他自己发明的。文殊菩萨怎么教我们呢?

演【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彼方所,端身正向,於一佛念念相续,即一念中能见过去未来诸佛等。】

「等」字是他老人家加的,因为经文后头还有,他只节录这一段,这一段是文殊般若会上文殊菩萨所讲的。这是指导我们从一尊佛入门。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善财是文殊菩萨的学生,文殊菩萨教他什么法门?就是教他念佛法门。念哪一尊佛?念阿弥陀佛。怎么晓得?因为后面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同时又看到文殊菩萨自己发愿求生净土。文殊菩萨本人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他教善财童子当然是念阿弥陀佛,没话说的!这是我们在华严会上第一次见到文殊菩萨教人,传授这个法门。在般若会上,他老人家又是这样强调。

唐朝法照禅师是净土宗第四代祖师,他是亲身见到文殊菩萨,向文殊菩萨请教,末法时期应该修什么法门?文殊菩萨传给他念佛法门。五会念佛那个声调,就是文殊菩萨教给法照,法照传给我们后世的。莲池大师是明朝人,他老人家也直接依据文殊菩萨这个教诫,所以我们修念佛法门就是修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一切菩萨所修的。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看到,六祖大师教诫学人也是一行三昧,他是用参禅的方法,我们修一行三昧是用念佛的方法。从这个地方你也就明了,八万四千法门统统修的一行三昧;如果不是一行三昧,那就不是佛法。

有许多同修来问我,现在妖魔鬼怪太多了,佛与魔怎样辨别?从这个总纲领很容易看得出来,佛决定修一行三昧,魔不修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就是一心无二心;你还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不是一心。一心决定是清净、平等、慈悲的,这三桩事情是连起来的,是一而三、三而一。我对某些人很慈悲,对另一些人不慈悲,换句话说,这个慈悲不平等。譬如有些宗教,神爱人,爱信他的;不信他,他就不爱他了,这是不平等!佛法不是这样的,佛法对人的慈悲决定平等。你相信他、尊敬他,他慈悲爱护你;你毁谤他、侮辱他、破坏他,他对你还是慈悲平等,绝对没有二心,这是佛法。心绝对是清净平等慈悲,但是表现在事上是不平等的,为什么?因为众生自己的业力不相同。佛心决定是清净平等慈悲,就跟父母对子女一样。父母对每一个子女都同样爱护,可是在表现上有不一样,为什么?子女每个人性情不相同,所以表现在外面的照顾不一样,可是心地决定是相同,决定是一样的。

文殊菩萨教我们要「系心一佛」,系是系念,心里面常常挂念著,念什么?念一尊佛,系念在一尊佛上。我不系念行不行?不行。你要不系念一尊佛,你会胡思乱想,你系念的东西太多了。我什么都不系念了,你系念无明,系念一个「我什么都不念」,还是有个念头!换句话说,什么念头都没有,凡夫做不到。修无想定的人,「我什么都不想了」,其实他还想,他想一个「什么都不想」,还是有想,没有法子,做不到!正因为你做不到,所以教你把所有的念头统统离开,想一个,就是以一念来对治万念。念佛法门是用这个方法,用这个方法达到一行三昧,所以这个法门妙,太妙了。「系心一佛」就是《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讲的「忆佛」,心里面念佛、忆佛,「专称名字」,这叫念佛。大势至菩萨讲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佛就成佛了。所以,这两句就是忆佛念佛。

「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这就是要相应。本经教我们念的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西方,所以我们常常想著西方,想佛也想著西方,处处都与西方相应。我们坐,面对著西方;我们供佛,佛像供在西方,每天向西方礼拜,与他相应,这是随佛方所。端身正向,端是端正,不可以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就好像我们见贵宾、见客人一样,要整肃仪容,不能够失礼。我们对贵宾都不敢失礼,对佛菩萨怎么可以失礼呢?所以一定要端正仪容,每天念佛拜佛。

「於一佛念念相续」,这是讲念佛的方法。忆佛念佛不能中断,这就叫功夫,功夫是讲不中断。有些同修晓得念佛的好处,也很想念佛,但是念不下去,念几声就忘掉了,来问我:这怎么办?诸位要晓得,这就是业障,是你本身有障碍。有业障怎么办?最好的办法,你来参加念佛会,念佛会是依众靠众,大家在一起念,就把你的佛号提起来,用这个方法来提醒自己。现在还有一个方法,用随身听放念佛的录音带,把耳机塞在耳朵上,那你就不容易忘掉了。这是个好方法,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

自己能够时时刻刻提得起佛号,而且念得很欢喜,念得法喜充满,身心轻安自在,这是业障轻,功夫得力。真正念佛人念个三、五年一定会到这个境界,烦恼渐渐少了。烦恼少,就是分别执著这个念头比从前少,比从前减轻了。心开意解,自自然然能得到轻安,能得到自在,这是念佛的好境界。所以,一定要把握著「念念相续」。

底下这一句,这是讲果证,这是功夫,有了功夫,你就有收获。收获,佛法讲有所证,你所得到的,得到是什么?「能见过去未来诸佛」,过去、未来都能够见,现在佛更不必说了,所以说三世佛你都能见得到。真的跟《楞严》上所讲的一样,「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文殊一行三昧」,这是莲池大师注解这部《弥陀疏钞》,在行门上他所依据的。前面一段是讲他在教理上依据的。他依据与净土同部同类的五部经,这是理论的依据;方法的依据,是依据文殊菩萨的一行三昧。我们对这个注解才能起信心,不是他随便说的,他确确实实是有根据的。不仅如此,下面还有会通。

『而复会归玄旨,则分入杂华,贯穿诸门』。这个了不起!这个一看,那真是博大精深,没话说了。玄旨,玄是指《华严经》的十玄门。

演【会归玄旨者,以净土一门,会归华严十玄妙旨,如后分圆中所明。】

这个真正是了不起!底下《疏钞》里头还会细说,到本经的玄义有更详细的说明。这部小本《弥陀经》跟《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一不是二。虽然《华严》与它,一般讲是不同类也不同部,可是由莲池大师这段文来看,似乎是同部也是同类。理上讲是同部,教上讲不同;行门里面讲不同类,但是归宿上来讲同类,因为它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用的方法是修十大愿王,《弥陀经》是念阿弥陀佛,方法不一样,目的地是一样的,都是求生西方净土,《华严经》末后导归极乐莲邦。所以,这两部经是一不是二,因此莲池大师这个注解引用《华严经》的地方特别多。会归玄旨,《华严》最重要的是讲十玄门,十玄妙旨。

「分入杂华」,杂华就是《华严经》;分入,「分」是部分,「入」是融合。《华严经》的本名是《大方广佛杂华庄严经》,所以杂华就是《华严经》。《弥陀经》一部分与《华严经》是相通的,「入」就是相通的意思。「贯穿诸门」,诸门就是讲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与念佛法门都有关联,换句话说,念佛法门是一切法门里面的总纲领,是一切法门里面的主流。

演【贯穿诸门者,以念佛一门,贯穿一代时教诸行法门,如后释一心不乱处所明。】

念佛的方法,贯穿了佛所说的所有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后面会详细的说,在解释经文「一心不乱」这个地方。「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莲池大师用多少篇幅解释?用半卷文字,全经八分之一篇幅,解释一心不乱,讲得真详细。所以到那个时候,会给你讲得详详细细、明明白白,你才晓得这个法门不可思议。今天有很多人不相信净土,轻视净土,无量无边的罪过,他没有读过莲池大师的《疏钞》;真正读了《疏钞》,他会改变观念的。依照这《疏钞》来修行,一生当中没有不成就的。

『则博综群典』,「博」是广博,「综」是综合,「群典」就是一切经。一切经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大藏经》,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这一切经,博综群典。『无一不消归自己』,本经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句句佛号也是消归自性。

不消归自性,怎么能得受用?这个念佛,这是讲到道地功夫了。换句话说,会念的消归自性;不会念的,执著在名相上。执著在名相上,不能消归自性,那就是古人所说的「喊破喉咙也枉然」,这就是会念与不会念。

我们要问,怎样叫做消归自性?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醒同修们,这句佛号的意思完全翻成中国话是「皈依无量觉」,咱们要问问那个觉是不是自性?觉就是自性。声声提醒你自己,要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自性觉,觉而不迷,那么这个佛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才说,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觉了,罪业就消掉,就灭掉;你要是迷,罪业就现前,消不掉。念念觉而不迷,这是皈依无量觉。

这个地方要辨别的,什么叫觉?怎样叫迷?换句话说,觉的样子是什么,迷的样子是什么,我们首先要把这个搞清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眼见色、耳闻声、舌尝味、鼻嗅香、身体接触、心里面在起念头,这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接触境界的时候,你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是迷,这是迷的相。一起心动念的时候,你不要管它,善念也好、恶念也好、染念也好、净念也好,一概不理会,马上把它转变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觉,阿弥陀佛是觉念,除了阿弥陀佛以外,都是迷念,都不是觉念,要转得快!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把这个念头立刻转成阿弥陀佛。叫阿弥陀佛这一念念念相续,不要叫它中断,不要叫其他的妄念起来。

也许诸位听了这个话,说:这个我们现在办不到!如果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我什么事情也不要想了,什么事情也不要办了,这怎么办?这是你现在初学,你没有功夫;你要是真有功夫,你想事、办事,你这个佛号还是不断。现在做不到怎么办?当你想事情、办事情的时候,佛号就停下来,去想事情、去办事,事情办好、想好了,那个事情放下,佛号提起来,现在只能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用熟了,用上几年,心真正清净了,你一面办事、一面考虑问题,佛号还是不间断。所以,这是功夫的问题。换句话说,你要考虑问题,那就是业障现前,必须把佛号暂时放下。不要著急,慢慢的来,按部就班来。所以一定要懂得「消归自己」,这个佛号念得才有用处。这些事与理,在《疏钞》里面都有很大的篇幅详细的来讨论。

『有愿皆回向菩提』,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文是觉。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菩提是觉,有愿都要觉,不能迷。「有愿皆回向菩提」,有愿都要回向觉道,不能迷惑颠倒。人,不管什么人,中国人、外国人、古人、今人、贤人、愚人,他都有愿,哪个人没有愿?愿太多太多了。今天我想吃个什么,这是愿,你要没有愿,你就不想了。今天我们想到哪里去玩一玩也是愿,愿太多太多了。从早到晚,你的愿望你自己都搞不清楚,不晓得有多少!学佛的人记住一个原则,有愿,这个愿要觉、不迷。不管你什么愿,只要觉而不迷,愿愿都是善愿、都是好愿;要是迷了,你到佛堂来听经这个愿都不是好愿,为什么?你迷而不觉。要紧的是觉而不迷,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是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是迷。

清凉在《华严经》经题里面,跟我们说的几句话非常有道理,他讲学佛的人、听经的人,不懂得这个原理原则,经听多了、看多了,得什么效果?「增长邪见」,这就是没有消归自性。不会消归自性的,听这个人这种说法,那个人那种说法,有的相同,有的相冲突,为什么会听到这些?因为你分别执著,胡思乱想。你要是不听,「增长无明」,这个事情麻烦了。不听经,增长无明,修行就是盲修瞎练,经听多了又胡思乱想,这个事情真难!

古德教初学,老师教学生也是如此,只准听一个人的,不能听第二个人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你不会听,听多了就胡思乱想。我这个师父跟我这么说的,他又是那么说的,那个人又是那么说的,到底谁对?自己分别执著愈来愈深,愈迷愈深。所以,只准听一个人的。听一个人的,分别执著也是有,但是减轻了不少。所以现在人修行困难,为什么?没有老师了,没有师承。现在是民主自由,讲经地方太多了,到处去听,天天增长邪见,这个损失太大了。

如果真正遇到一个好老师教你,「你只可以听我的,不能听别人的」,你一定会反感:某某人不要听他的,这个人太专制、太霸道,他不讲理!所以现在真正的善知识,也一句话都不说了,你们自己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反正成就不成就是你,与我不相干。真正能懂得消归自性,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他听经只有悟处,他不会胡思乱想,不会打妄想、不会分别执著。他常常听经、常常听经,豁然开悟了。为什么会开悟?因为他在听经的时候没有分别执著,就是句句话都流到自性里去,自性没有分别、自性不执著。这样听经有什么好处?就是以正法薰无明,薰久了会豁然大悟,道理在此地。

不会听的,听佛法,他不薰无明,他在那里助长知见,听得愈多,增长佛学常识,没有力量破无明,所以听一辈子经不能开悟。讲到佛法,头头是道,你都懂得,因为你听得多、看得多,你样样都晓得,你的烦恼不能断,你的无明不能破,这样一来,就把整个佛法变成世间法,就像世间一般学术一样,变成一种佛学常识,亏吃大了,这个不是佛法。

一定要懂得「消归自性」,「回向菩提」,莲池大师这两句话说得妙绝了!他自己要是没有这个心得、没有这个功夫,这两句他写不出来的。从今天我们读的这段文来看,你就了解这部《弥陀经》的价值、《弥陀疏钞》的价值。

『展此精诚,乞求加被』,「展」是展布,因为他要写这个注子了,展布自己的精诚,求三宝加持,使自己写的注解没有错误。一定要得三宝加持,没有三宝加持写不出来,没有三宝加持,不可能没有错误!这是求三宝神力加持的话。诸位要是明白了、觉悟了,我们一生就读这部经够了,就弘扬这部经够了,其他的都可以放下,不要再搞了,再搞别的都叫打闲岔。这部经保证你成佛,保证你往生,决定不落空。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一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