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读无量寿经的好处,真是醍醐灌顶!

发布时间:2024-07-25 04:03:55作者: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读无量寿经的好处,真是醍醐灌顶!

末学先恭录一些尊敬的净空老法师关于读经的菁华开示,愿我们一起精进读经,同受法益,相互分享各自的读经心得,共同进步,往生极乐~

1、老法师开示:

为什么教先念经,不教先念佛?念经,收心。心里妄想太多,一句佛号不得力,读经目的在收心、断惑。经典读多了,慢慢开悟了,疑惑就断了。断疑生信,你信愿才会恳切,信愿才有力量,读经就是把妄念读掉,疑惑读掉,一切分别执著读掉,然后就紧紧抓住一句佛号,那就成功了。

用读经的方法先把染污洗掉。读经比念佛有效,因为念佛只有一句佛号,佛号念久了,念到滑口了,有口无心了,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照打妄想,感到佛号没有力量,压不住妄想。读经,一打妄想经就念错了,不是漏了字,就是看错了行,所以你一定把精神集中在经本上,用这种方法离开妄想、分别,容易摄心。我劝大家一天至少将《无量寿经》念三遍,念满三年,古人入佛门不是从听讲解入门,从读诵,时间限制五年,五年读诵,纵然不能背诵,都很熟了,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现在人没耐心,所以我把五年减成三年。再减少一点不行了。念三年,满三千遍,念熟了,可以背诵。常背经文,在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接物间,起心动念就会想到佛在经上是不是这样教的,起念、说话、做事,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诲,三千遍念下来,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功夫得力了。再用持名的方法,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要再念经了,专念名号,他心定了,那个名号会有很大的作用。

重要的是要专要精,其他一切经论法门统统放下,这三年功力完全用在《无量寿经》上,不仅是口念,一定要把经里的教训时时刻刻记住,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这才叫读诵。每天念,愈念得多,体会愈深、愈广,你才发现经的义理无有穷尽,用这个经来启蒙,来奠定三资粮的真实基础。

2、老法师开示:

为什么要提倡《无量寿经》?过去提倡《阿弥陀经》,民国以前,人很老实,教他念佛,他就老老实实念佛,《弥陀经》足够了。现在人不老实,天天胡思乱想,《弥陀经》经意很深,他要不了解一点道理,怎么能接受?《无量寿经》讲的圆满,事理、因果面面都说到了,分量不多,现代人容易接受,最契合现在众生的根机。这部经不看注解,也能懂,依经典教训,你真做,能信、能愿、能行,你解得深浅都得利益。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无量寿经》是一切大乘经的总纲领、一切经典的精华,念这部经就是念一切大乘经,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不讲这部经的。念这部经,就是把一切诸佛所讲的经统统都念到了。

依《无量寿经》修学,“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自己几十年的修行,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劫的修行,就转阿弥陀佛无量劫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

《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经”所在处,就是阿弥陀佛所在之处。念一部《无量寿经》,没一个妄想,必定跟三世一切诸佛感应道交。读经一定要以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恭敬心去念就有感应了,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是不可能有感应的。每天一定要念一部《无量寿经》。佛光在哪里?《无量寿经》经本就是。这个经是星星之火,字字句句充满了无量无边的智慧。

《无量寿经》是经中之王,要死心塌地、一门深入。“一经通,一切经通”,学到通,通到自性。任何一部经都是释迦佛从自性般若里流出来的,所以每部经都通自性。坚持在一部经上成就戒定慧,才通一切法。好比凿井,在一个地方一直打下去,打得愈深,水源就愈丰富。

每天念一部经,三、五个月心得到清净,若同时看很多,三、五年得不到清净心,没用处。秘诀就是“专精”。学的经太多,纵然很如法,没有定力,定得不到,慧就不能现前。

《无量寿经》每天读诵,不定什么时候无量寿三昧现前,在这里成就戒定慧三学。得三昧后,肯定开智慧,经里的意思,正确的理解,不用研究。

大乘经灭罪功德非常之大,只念经题就能灭千劫极重恶业。何况读全部经文!《无量寿经》上经题有阿弥陀佛名号在,这里头无量寿是阿弥陀佛,清净平等觉是阿弥陀佛的别号,这个经题念一遍,就念了两声阿弥陀佛。这个经,经首的题目,灭罪功德不可思议。现代人,现代社会,受持这部经的效果,非常快速,非常有效。

对极乐世界了解不透彻,唯一的办法多读经,多听讲,听一遍不行,到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可以不听了,专心念佛了。听经是帮助你了解事实真相,明白后对佛法世法再也不怀疑了。你心如止水,无论什么境界现前,一念不生,这时可以不听经了,完全回归到自性。

3、老法师开示:

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在哪里得到这个信息?在经典里面得到的。所以我们这也叫悟,这个悟叫解悟不是证悟,解悟,我们自己烦恼习气还没放下,不管用。如果是证悟的话就管用,证悟管什么用?事事无碍,这个用处太大了,事事无碍。解悟事事还是有碍,还是有障碍,理事还是有碍,不过虽然是有碍,我们对於往无碍的道路上走有了信心,有信心你就不会退转,你会勇猛向前。用什么方法?继续用老办法,老办法就是读经。读经要知道懂得方法,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跟禅、跟密没有两样,同样一个道理。读经怎么读法?不著文字相,不著名字相(名词术语),不著心缘相,不要想经的意思,从头到尾一直念下去,这一部经两个小时念完,你修两个钟点,修什么?戒定慧一次完成。什么是戒?依照佛讲的规矩。不著就是决定不分别、不执著文字相,不执著名词术语,不要去想它的,这叫戒律,这叫持戒。两个小时来读这部经典,就两个小时在修持戒。这东西统统都不执著,你念这部经的时候,心里面意念上全是经文,没有一个杂念,这叫修定。定里头有慧,慧是什么?叫根本智。《般若经》上讲的根本智是什么样子?「般若无知」,这是根本智,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所以无所不知从哪里来的?从无知来的。我们现在要广学多闻,什么都要知道,到最后怎么样?有所不知,因为你有知。所以真正学佛的人要学无知,才无所不知,无知是什么?清净心、平等心。无所不知是觉悟的心,那个觉从哪里来的?觉从清净平等里面出现的,你心不清净、不平等,你哪来的觉!

4、老法师开示:

无量的法门归纳起来只有几种,持戒是个方法,修定是个方法,作观是个方法,就是止观,念佛是个方法,读经也是个方法。读经要怎样读?用读经的方法把我们的妄念打掉,不读经妄念就很多,读经就是要把心集中在一处,制心一处。也就是说,把所有的念头统统放下,恭恭敬敬来念这部经。像《无量寿经》,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要让妄想渗透不进去,以这个为目标。我把这个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大概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这就是你修行修一个半小时、修两个小时。读经是断烦恼的,一定要晓得这个目标。所以一部经读下来之后,一个妄念都没有,这功夫不错了!读一部经,两个小时不起一个妄念,这很好的功夫。两个小时不起一个妄念,在一般讲要训练多久?大概训练三年到五年,才能达到这个程度。所以这一部经念下去,起个十个、二十个妄想是正常的。如果到起二、三个妄想大概是三年功夫,没有三年功夫做不到;能够起一个妄想,大概到五年的功夫。你心得定了,定久了就开智慧,读诵是这样的读诵方法。

读诵决定不要想经里头是什么意思,因为你一想意思,意思是妄想,妄想又渗透进去了。只是念,没有意思,用这个来把妄想打掉。念佛、修定、持戒都是用这个方法,目标是相同,用意是一样的。所以读诵这个方法对于知识分子最有效,我这么多年来就用这个办法。我念佛不行,念佛一天念个一万声佛号,照样打妄想,但是看经行,读经,所以这是个人根性不相同。开始学的时候都可以试试看,持咒、持戒都可以试试看,哪一个方法适合自己,用起来很方便,自己也很欢喜,那就用这个方法。所以我现在每天,通常客人少的时候,我读经的时间不会少过四个小时,用这个方法把自己的念头打掉。绝不想经里的意思,想是属于求解,那是另一个法门的。我现在读经,我的目的是修定,是要把妄念给它止住,功夫在此地。研究求解,一方面是提升自己境界,帮助自己的止观,止观就是现代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人生观,提升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境界。另一方面,我们在大众当中分享学习的心得,也帮助大家对经义能够了解。了解之后,知道自己在日常当中怎样去生活,那就是修行,修行是生活

除此之外,我们用读经的方法也是修禅定,也是摄心,因为你不读经你胡思乱想,读经的时候心都放在经上,用这个方法也是修定,它也是修三昧。读《华严经》,华严三昧;读《法华经》,法华三昧;读《无量寿经》,念佛三昧。如果我们读经不专心,读经还有杂念掺杂在里面,那就把三摩地全破坏,那就没有三摩地。读经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这一部经读下来,一个妄念都没有,这叫真正的三摩地;如果有几个,不要超过五个妄念都还算不错,功夫不错;如果五个以上那就没有功夫了。所以读经的时候最好是门关起来,要有电话都拔掉,不要受外面干扰。念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我在修定,我在修念佛三昧;念两个小时,我这两个小时在修念佛三昧,这要懂得。被外面环境干扰这就破坏了,功夫破坏了,那不算。什么叫真修、什么叫假修,从这个地方你就知道。

5、老法师开示:

第二个「读诵」,读诵不是广学多闻,而是什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修净土的,我们读诵只限于净土五经一论里头,只限于一种,不要多。或者事情繁忙,应酬很多,那我们早晨早一点起来,读一部《无量寿经》;晚上可能应酬多,晚课的时候就读一部《阿弥陀经》,《阿弥陀经》短,这样也行。如果你退休,你不繁忙了,读诵的时间愈长愈好,早晨读两部经,《无量寿经》,晚上读一部,这个好。

我常常勉励同修,用什么方法达到我们真正修学的目标?读经。这是古老的方法。你念得愈多愈好。修行决定不能违背三学。「三学」就是戒、定、慧。与三学相违背的,决定不是佛法。你读诵这部经,不但三学在其中,三慧、三资粮也在其中。不可思议!我们的身心都不清净,用其他的方法要达到清净,是非常困难的。用这个方法;一般在读诵开始,如果一天能念三部,半年之后就见到效果。有许多同修,我教他这个方法。他去做,过了半年来跟我讲,很有效果。如果念的部数多,效果就更殊胜。所以现在一天念七部、十部或更多的人很多。在本省、在国外、在大陆都有。如果他得不到好处,他怎么肯学?有许多同修告诉我,大概在五百遍到一千遍,是一个转捩点。过了这一关之后,身心自在、信心清净!读诵要有耐心,耐心就是六度里的忍辱,可见读诵正是修忍辱。忍之后才有精进。精进之后心定了,就是禅定。定了之后开慧。我们用这个方法,六度齐修。读经的时候,放下万缘,是布施。读经的时候,不起恶念,是持戒。有耐心,一遍一遍的念下去,是忍辱。六度齐修。三学、六度、三慧、三资粮都在其中。还有什么方法比这个方法更殊胜?所以,烦恼重、业障深,运用这个方法,三个月到半年,你的那些烦恼、业障、习气会非常明显的减少。这就是效果,就是你修学功夫得力,你有收获了。由此可知,我们心不清净,有妄想的时候,心烦恼,展开经典读诵。如果读得很熟,能背诵了,不必展开经本。妄想一起来,读经把妄念止住。念几句,或者念几章,念一遍,烦恼、妄想就没有了,就念掉了。这是真修!所以经不是念给佛听的,也不是念给菩萨听的。读经是为自己断除业障、烦恼、习气,恢复自己心地的清净平等觉。目的在此。

6、老法师开示:

今天佛在经典里面教导我们超越轮回,把那个念头转掉。转念头是难,非常非常困难,为什么?凡夫,就是说我们常常听经的,不常听经那没法子,常常听经的,有时候觉悟,忽然明白了,但是没隔多久,又迷惑了,又颠倒了。明白的时候放下,放得下了,过几天之后,想想不对,又放不下了。这个境界,跟诸位说,是好的,哪一个菩萨证果之前都是这个现象。所以,你要是有这个现象,你自己应该知道,你已经有相当的进步。

哪一天你真的一切放下,不再后悔,也就是不再起妄念,你就入菩萨位,你就证果。在这个过程当中,进进退退无数次。进进退退,有的人修几十年,二、三十年。这种进进退退的,一会儿又放下,一会儿又放不下,这个情形是很正常、是很平常的。彻底放下那一天,你证果了,你就入境界。

所以,自己对自己非常清楚。我们修行,现在在什么地位,什么样一个境界,不需要问别人。问别人,别人未必能说得清楚。所以,要常常读经,常常听经。读经听经用意在哪里?第一个作用,提醒我们。我们不读经不听经就迷惑颠倒,读经听经是帮助我们提高警觉。

7、老法师: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如何用读经来修习戒、定、慧?

我常常勉励同修,用什么方法达到我们真正修学的目标?读经。这是古老的方法。你念得愈多愈好。修行决定不能违背三学。「三学」就是戒、定、慧。与三学相违背的,决定不是佛法。你读诵这部经,不但三学在其中,三慧、三资粮也在其中。不可思议!我们的身心都不清净,用其他的方法要达到清净,是非常困难的。用这个方法;一般在读诵开始,如果一天能念三部,半年之后就见到效果。有许多同修,我教他这个方法。他去做,过了半年来跟我讲,很有效果。如果念的部数多,效果就更殊胜。所以现在一天念七部、十部或更多的人很多。在本省、在国外、在大陆都有。如果他得不到好处,他怎么肯学?

有许多同修告诉我,大概在五百遍到一千遍,是一个转捩点。过了这一关之后,身心自在、信心清净!读诵要有耐心,耐心就是六度里的忍辱,可见读诵正是修忍辱。忍之后才有精进。精进之后心定了,就是禅定。定了之后开慧。我们用这个方法,六度齐修。读经的时候,放下万缘,是布施。读经的时候,不起恶念,是持戒。有耐心,一遍一遍的念下去,是忍辱。六度齐修。三学、六度、三慧、三资粮都在其中。还有什么方法比这个方法更殊胜?

所以,烦恼重、业障深,运用这个方法,三个月到半年,你的那些烦恼、业障、习气会非常明显的减少。这就是效果,就是你修学功夫得力,你有收获了。由此可知,我们心不清净,有妄想的时候,心烦恼,展开经典读诵。如果读得很熟,能背诵了,不必展开经本。妄想一起来,读经把妄念止住。念几句,或者念几章,念一遍,烦恼、妄想就没有了,就念掉了。这是真修!所以经不是念给佛听的,也不是念给菩萨听的。读经是为自己断除业障、烦恼、习气,恢复自己心地的清净平等觉。目的在此。

我跟同修们在前面说过,现在第一个步骤是做预备功夫。把经念熟,念到能背诵,一个字不会错,这是预备功夫。功夫做成了,经能背得很熟了,然后起修依教奉行,才是真正修行。「修行」就是要对治恶行、烦恼、习气。怎么对治?每天念经。若一部经还没念完,就打妄想,这一遍就不算,要从头再念起。必须念到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一部经念圆满,一个妄念也没有。这一部经念熟了,只需要半小时。半个钟点里没有一个妄念,功夫是不是成就?给诸位说,只刚刚及格,没什么了不起。你想想看,人家念佛堂里念佛,一支香一个半小时,还会起五、六个妄念,三、五个妄念,那是功夫很好的。你半个小时不起妄念,算什么!所以先求这个,这是功夫得力的现象。然后再增加,念二部,念三部。如果能连续念五部、六部、七部都没有一个妄念,你的功夫是真正得力。说老实话,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稳稳当当,没问题了。要这样干才行!心清净到这样程度,可以不要再读经了,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由此可知,读经的目标是恢复到心地的清净。是要把妄想、烦恼、染着给念掉。目的是这个。

清净心念佛,句句相应,那真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我们今天佛号不相应,是因为心不清净,所以大家要认真努力去做。烦恼、染污、垢秽,就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只要把这个控制住了,恶行就不会有了,才能真正达到『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往生的保证。《华严经》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就是清净心。「一切」,大而言之,十方法界依正庄严,就是一心所显现出来的。就法门来讲,「一」就是持名念佛。念佛法门就包括了所有一切法门。我们在前面也讲过,将来讲到经文还要讨论。你认识了,肯定了。如果自己求生西方,一句佛号,一本《无量寿经》就足够了。年岁大的人,记忆力衰退了,《无量寿经》太长无法受持,就受持小本《阿弥陀经》也是一样的。用小本《阿弥陀经》,像我刚才讲的读诵方法,把烦恼、习气、妄想、执着念掉。这是中年以上记忆衰退,采取小本《弥陀经》。年轻人要用大本。大本效果大,力量大,读诵的时间长。长时间不打妄想难;短时间容易。《弥陀经》背一遍,几分钟不打妄想还容易。《无量寿经》背一遍至少要半个小时,不打妄想很难。调众生就是帮助众生断烦恼。我们8、净宗所用的方法是读经。

读经的目的在「调伏身心」,不是在求解。读经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戒学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经的时候,心里一个妄念都不生,诸恶就不作了。不但身不作恶,口不作恶,心里也没有坏念头,心也不作恶。身、口、意三业都不作恶,「诸恶莫作」就圆修了。经典是佛从「真如本性」中流露出来的,是善中之善,没有比这更善的。所以读经即是「众善奉行」。戒律具足了。

念经时,一心专注读经,绝不去想经的意思。一心读诵就是「定」。念得清清楚楚,没有念错,没有念漏,没念颠倒,这就是「慧」。慧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读经,每天读一个小时,就修一个小时的戒、定、慧;读两个小时,就修两个小时的戒、定、慧。「戒「戒、定、慧」同时圆修。所以,读经决定不能求解。一面读,一面想经文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世间的读书,戒、定、慧三学都没有了。你若一面念,一面想,就是打妄想。结果,戒没有了,定没有了,慧也没有了。所以,老实去读,千万不要去想意思。当你读时,忽然有意思现前了,不是想来的,那没有关系,这是相应,有悟处。虽然有悟处,也不要理它,还是老实念下去。千万不要以为这个意思很好,赶紧写下来,那又打妄想,又错了。根本不去理会,就是老老实实一直念。

当然经文愈长愈好。好在那里?修「戒、定、慧」的时间长。但是现代人生活非常忙碌。经典太长了,找不到这么多时间。经典太短,像《般若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念的时间太短了,不管用,熏修的力量太薄弱。一天只修几分钟的戒、定、慧,很不容易成就。所以,我们选择《无量寿经》,这部经典长短很适中。要是念得很熟,从头到尾念一遍,只要半个小时。千万不要以为半个小时不长。每天认真修半个小时的戒、定、慧,离念离相不打妄想,就很受用。对于工作繁忙的人来说,非常适当。如果你退休了,不需要再去工作,则修行时间愈长愈好。这部经每天可以念十遍,甚至于念十几遍。念三年五载,人心就定了;定了以后就会开悟。《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就是开悟。到开悟的时候,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不通达,一切都通达,一切都明了。

这是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教我们一条修行的道路。从读诵下手,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下手的方法很多,譬如禅宗从「参究」下手,或者参话头,或者观心。教下多半用「读诵」。净宗除「读诵」之外,也有不读经的,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也行。密宗用「持咒」。可见得方法虽然很多,目标是相同的。都是把妄想、执着舍掉,恢复到心地清净,这就是「调众生」。从今而后,起心动念决定不造恶。我常常提醒同修们,起心动念就是「念佛」,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想。为什么劝你把本经念熟?念熟了,可以常常想。念不熟,想不起来,想的都是胡思乱想。自己编一个西方极乐世界,是不行的。所以,经要念得愈熟愈好,帮助你忆念,排除一切妄想、执着,真正使你达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9、老法师:如何用读经来修习戒、定、慧

阿弥陀佛无处不在。经就是佛,佛没有离开经。依经典的理论、方法做,就是皈依、亲近、学习阿弥陀佛。

读经也是念佛,读经是念自性佛,一切诸佛的本体就是自性佛。

读经念佛就是把自己的清净平等觉念出来。清净平等觉是本有,不是外来的,是真心本性。

修净土怎样安心?把心安在一部经上,安在一个佛名号上。净土五经你喜欢哪一部,专持这一部。五经都持,心就散乱了,力量不能集中。五经偶尔读一读可以。心安住在一部经、一个名号,永远不变了,永远不动了,心当然就定了。

我们善根福德都不足,要培植,天天亲近佛菩萨,唯一的亲近方法是读经,明理,依教奉行。

菩萨读经绝对没想经里的意思。读经时一个念头不起,无知。起作用时,展现你无比的智慧,这叫无所不知。

10、老法师:读经是修定。读经有两种读法,两种目的。

第一种,求根本智,那种读法,恭恭敬敬,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念得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错,字字分明,不去求解,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怀疑,这种读法就是修定、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我们修无知。读经想想这句什么意思,那一段怎么解释,就坏了,读经的目的破坏掉了。读经是修定,读一小时,修一小时定,修定的方法很多,净宗是用读经、念佛,密宗持咒,都是修根本智的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统统是修定。

第二种方法,随文入观,已经得到根本智、得到定,才有这种能力,把经里佛所讲的理论、境界跟自己的心融合成一体。那是高境界,心跟经融成一片,是真功夫。

信心不具足,还有怀疑,遇到境界还会动心,就要听经、读经。

读经的目的是在学道,应该怎样学?一部经,从一部经下手。如果没有得定,没开悟,绝对不看第二部经。自古以来祖祖相传,历代凡有成就的人,都是用这个方法。凡是失败的人都是自作聪明,不肯遵守老祖宗的旧规矩。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深入是修定,长时熏修是从定里开慧。他喜欢的东西太多了,一样也放不下,他不是真修,真修的人不但世间一切放下,佛法也放下。选一部经,一门深入,从一部经成就戒定慧、成就清净心、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后再求解,那个解是正解,不会曲解、错解。没有根本智,心不清净,看经不理解,听讲意思也错会了。关键是在用心。要如法的修学,要修真实的清净心,清净心起用就是智慧。

真用功,不是你一天读多少部经,如果你的思想、言行,跟经上讲的完全不相应,一天读两百遍也枉然。

读经真正的作用,是用它来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决定不是念这个经佛菩萨喜欢,念给他听。今天造恶业,回去念几遍经,佛菩萨就原谅你、消你的罪业了,那是自欺欺人。

把你平常心里思想忆念的,统统换成西方极乐世界的,最具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经,读经就是思想忆念依正庄严,读就是忆念,忆念就是读诵。不要一面念着经一面去想。我们用读诵持名的方法,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通通打掉。

初学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一定要从读诵下手,读诵不但能修定,同时能开慧。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白了,不能打妄想,就一直读。你想,这个念头很粗,不易成就三昧,我读,读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去想它,这个觉观慢慢就细,容易成就念佛三昧。容易达到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就是一心不乱。

11、老法师开示:如何读经?

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读经是戒学,依规矩去念,规矩就是持戒;以真诚心、恭敬心读,一个妄念没有。跟念佛一样,不能夹杂妄想,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颠倒,就是修慧。念经最忌讳的是夹杂,念了,想这一句什么意思,就完了,戒、定、慧三学全部破坏掉了,最怕的是打妄想,有念经文,意思自己出来了,不要理会,不管它,继续念下去。千万不要怕忘掉,赶快记下来。为什么?这一次有一点悟处,念第二、第三遍,遍遍有悟处,不用记它。念经声音大小、速度快慢,随自己欢喜就好,一定要念到心平气和、全身舒畅,就得受用。默念、出声都可以,最好出声,出声的功德比不出声大很多,念给别人、无形众生听。出声,要读得字字分明,音声悦耳。让人听了生欢喜心,听后会觉悟。默念,自己、鬼神得受用。我们身心微细的震动,一般人不能发现,鬼神行,默念他都能听见。读诵不能图快、图遍数多。有的同修读得很快,一部《无量寿经》半小时念完,读的模糊不清,这样读,只利己,不利他。读诵时要有利益众生的心。读时不能草率,一定要诚心诚意、恭恭敬敬、一心专注。

读经一定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部经要一次读完,分几段读效果就低,就差很多很多。读经时绝对不能有任何事情干扰。在家读经最好把电话拔掉,用清净心读才能收到效果。读经如果常常有干扰,常常间断,这种读经是帮助你熟悉,是练习阶段,没什么大作用。

马鸣菩萨教我们读经、闻法要离言说、文字、名字、心缘相。

法界就是一念心性,自性、真性、佛性、法性、法界都是一个意思。佛意叫我们不要执著。唯有离名字、言说、心缘相,才能体会大道。一落在名、言里,心里有念头在思惟分别执著,事实真相永远跟你隔绝。

读经,读一遍有一遍的悟处,集小悟成大悟,集大悟成大彻大悟。心浮气躁,要赶时间赶功课,那没用处,心要恭敬,会有悟处。

佛四十九年没说一句话,佛要说法,他就有思想了,佛没有思想。所以佛经不可以用思想去研究,你用思想去研究,变成你的胡思乱想。佛的意思“愿解如来真实义”,离开思想,没有思想,你就能够体会到佛的意思。这是真实、圆满的智慧。读经绝对不能思惟经中的意趣。用思考来学佛,永远不会成就。

研究用心意识,佛法讲参究,参究不用心意识,用的是真心,会开悟。用心意识叫研究,用的是妄心,不会开悟。把佛法当做世间一门学问来研究,经典变成世法了,不是修道,修道是讲悟入境界。

12、老法师开示:

每天读诵,听阿弥陀佛教诲,如同在阿弥陀佛身边,现前的一切时、一切处,决定得阿弥陀佛护念。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

真弥陀弟子,天天要受阿弥陀佛灌顶,每天读经,念一遍,十方三世诸佛如来给你灌顶一次,念两遍受两次灌顶,一天念三遍,就得诸佛如来三次灌顶,你的福报还有谁能比得了?《无量寿经》太长,没关系,念《阿弥陀经》也一样,念一遍,诸佛如来给你灌一次顶,念十遍,每天佛给你灌十次顶,你还能不开悟吗?

心清净容易开悟,心不清净,听一辈子都不能开悟。一分清净有一分悟处,十分清净有十分悟处。所以学佛第一个阶段,一定要修清净心。第二阶段,求悟处。第三阶段,就是证果,得道了。那要真功夫,这功夫就是一句佛号,专持这一句佛号。前面读经、听经,都是做基础功夫,然后这句佛号才得力。我们今天念佛不得力,原因是基础没有奠定。

13、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得十方诸佛菩萨灌顶

【升灌顶阶。授菩提记。】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这部经里面包括着一切法门、无量法门。这两句就是现代人很熟悉的密宗,『灌顶』是密宗里面的修法。密宗的修学,在佛法里面是属于高级的佛法,这个诸位要知道。如果用现在学校做比喻,密宗是研究院,是研究所,这是高级的佛法。「灌」是慈悲加持的意思,「顶」就是最高的法门,顶法!没有比这个更高。佛大慈大悲把最高的法门传授给你,这叫「灌顶」。所以诸位千万不要误会上师拿一点水在你头顶上洒一洒,那就叫灌顶,那这样的灌顶,你每天去冲凉的时候,那个灌得很舒服了,这要晓得。真正的灌顶是佛把最高、第一法门传授给你,这叫灌顶。在形式上,这个灌顶那是仪式,仪式不重要,实质重要。

现在我们明白了,这部经(《无量寿经》)在释迦牟尼佛所有一切经里面是至高无上的顶点,我们得到这个经就是佛为我们灌顶。我们把这个经从头到尾念一遍,不但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灌顶,阿弥陀佛为我们灌顶,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给我们灌顶一次;念两遍,灌顶两次;念三遍,就灌顶三次。哪一个什么上师都比不上!何必还要去找那些麻烦?自己在家里一切诸佛如来已经给你灌顶了。你自己要知道、要明白,这是这个意思,决定不可以误会。近代黄念祖老居士他学过密,他在密法里头也有相当的造诣,他是金刚上师。你看他的批注《无量寿经批注》里面解释这一段,他就讲得很清楚,就讲得很明白,他没有骗人,他就是这样说法的。

『授菩提记』。这一部经末后可以说是佛为我们大家普遍授记,说明娑婆世界念佛的众生将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了,然后到他方世界示现成佛,度化众生都叫做妙音如来,这就是佛给我们授记,就在这个经上!所以我们第一次在新加坡讲《无量寿经》,有一天皈依。皈依的同修好像有二百七十多人,起法名来不及了,我一想经上给我们授记,将来我们都是妙音如来,现在统统是妙音居士,所以我们就用妙音做法名。这个好!亲切,我们的名字在《无量寿经》上,佛给我们授记的。现在是妙音居士,将来是妙音如来,你看看这个多亲切,「授菩提记」。所以我们受持三皈,用的法名妙音是从这儿来的,是从《无量寿经》上来的,佛给我们授记的,这还有错?所以这个法名是佛起的,不是我起的,佛起的。

14、老法师:常常读诵,不知不觉的受诸佛如来的加持

『读诵』,这也非常重要。为什么?不读就把佛的教训忘掉了,不读就跟佛远离了。我每天把经念一遍,就是跟佛见一次面,听佛教训一番;读经就是听佛的教训,读经就是跟佛最接近,就是听佛教训。如果以密法来说,读经就是接受佛的灌顶。你看黄念祖老居士解释灌顶,他解释决定不会错的,因为他本身是密宗的上师,他是诺那活佛的传法弟子,这个决定不错。他告诉我,「灌」是慈悲加持的意思,「顶」是至高无上的佛法,将至高无上的佛法传授给你,叫做灌顶。

我们晓得,《无量寿经》是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经,真的是顶法。我们将这个顶法恭恭敬敬念一遍,不但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灌顶一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宣扬这一部经典,没有一尊佛不讲解这一部经典,没有一尊佛不劝人要修学这一部经典的;换句话说,这个经从头到尾念一遍,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给你灌顶一次。你念一遍就是灌一次顶,你每天念两遍就一天诸佛给你灌两次顶,这个多殊胜!一定要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你才会喜欢读它。

要读诵,常常读诵,不知不觉的受诸佛如来的加持,不知不觉的把自己所有的习气、业障都消除掉了,所以智慧增长,体力也不一样了。这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讲的感应,这是真正的感应。烦恼轻了,智慧长了,身体好了,健康强壮,纵然从前有些毛病,这毛病不要找医生,不要吃药,毛病都没有了。感应不是天天见神见鬼,那个感应不好,那个麻烦大了,这叫真正感应。以前对人对事出很多错误,现在都不会了,错误都没有了,这个就是好现象。所以就是读诵很要紧。

15、老法师开示:信心不具足,还有怀疑,遇到境界还会动心,就要听经、读经。

读经的目的是在学道,应该怎样学?一部经,从一部经下手。如果没有得定,没开悟,绝对不看第二部经。自古以来祖祖相传,历代凡有成就的人,都是用这个方法。凡是失败的人都是自作聪明,不肯遵守老祖宗的旧规矩。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深入是修定,长时熏修是从定里开慧。

真修的人不但世间一切放下,佛法也放下。选一部经,一门深入,从一部经成就戒定慧、成就清净心、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后再求解,那个解是正解,不会曲解、错解。没有根本智,心不清净,看经不理解,听讲意思也错会了。关键是在用心。要如法修学,要修真实的清净心,清净心起用就是智慧。

真用功,不是你一天读多少部经,如果你的思想、言行,跟经上讲的完全不相应,一天读两百遍也枉然。

读经真正的作用,是用它来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决定不是念这个经佛菩萨喜欢,念给他听。今天造恶业,回去念几遍经,佛菩萨就原谅你、消你的罪业了,那是自欺欺人。

初学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一定要从读诵下手,读诵不但能修定,同时能开慧。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白了,不能打妄想,就一直读。你想,这个念头很粗,不易成就三昧,我读,读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去想它,这个觉观慢慢就细,容易成就念佛三昧。容易达到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就是一心不乱。

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读经是戒学,依规矩去念,规矩就是持戒;以真诚心、恭敬心读,一个妄念没有。跟念佛一样,不能夹杂妄想,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颠倒,就是修慧。念经最忌讳的是夹杂,念了,想这一句什么意思,就完了,戒、定、慧三学全部破坏掉了,最怕的是打妄想,念经文,意思自己出来了,不要理会,不管它,继续念下去。千万不要怕忘掉,赶快记下来。为什么?这一次有一点悟处,念第二、第三遍,遍遍有悟处,不用记它。念经声音大小、速度快慢,随自己欢喜就好,一定要念到心平气和、全身舒畅,就得受用。默念、出声都可以,最好出声,出声的功德比不出声大很多,念给别人、无形众生听。出声,要读得字字分明,音声悦耳。让人听了生欢喜心,听后会觉悟。默念,自己、鬼神得受用。我们身心微细的震动,一般人不能发现,鬼神行,默念他都能听见。读诵不能图快、图遍数多。读诵时要有利益众生的心。读时不能草率,一定要诚心诚意、恭恭敬敬、一心专注。

读经一定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部经要一次读完,分几段读效果就低,就差很多很多。读经时绝对不能有任何事情干扰。在家读经最好把电话拔掉,用清净心读才能收到效果。读经如果常常有干扰,常常间断,这种读经是帮助你熟悉,是练习阶段,没什么大作用。读经要求不夹杂、不间断,等于是跟打仗一样,这不是练习,一定要求得到真实的功德效果。

读经,读一遍有一遍的悟处,集小悟成大悟,集大悟成大彻大悟。

心浮气躁,要赶时间赶功课,那没用处,心要恭敬,会有悟处。

佛四十九年没说一句话,佛要说法,他就有思想了,佛没有思想。所以佛经不可以用思想去研究,你用思想去研究,变成你的胡思乱想。佛的意思“愿解如来真实义”,离开思想,没有思想,你就能够体会到佛的意思。这是真实、圆满的智慧。读经绝对不能思惟经中的意趣。用思考来学佛,永远不会成就。

研究用心意识,佛法讲参究,参究不用心意识,用的是真心,会开悟。

16、老法师:五岁的小朋友会背诵《无量寿经》,不看电视、不玩玩具

前天的小朋友,昨天晚上父母带来给我见面,还差两个月满五岁,《无量寿经》能背诵。他来问我,他下面再背《妄尽还源观》好不好?我告诉他,不好!希望就是一部《无量寿经》,会背了再念下去,一天至少要念十个小时,小孩很单纯,我相信不会超过五年,三年到五年他得三昧。那么换句话说,那个快的,十几岁就开悟。惠能大师开悟是二十四岁,小孩这有善根,这么一点点大,他就专注,我听说他不看电视、不看网路。心这样纯,父母好好教他,非常有前途。每一个小孩都是佛菩萨再来,问题是父母老师要会教;不会教的,糟蹋掉了。古时候世世代代有人才,现在怎么会没有?现在跟古时候没有两样,古人会教,现在人不会教。

现在最可怕的,是网路、是电视。谁教小孩?网路教、电视在教,把小孩全教坏了。现在小孩谁不看电视?谁不玩电动玩具?这个小孩五岁,他能够不玩这个、不看这个东西,这有善根,不多见。在这个大时代,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自己要有真正智慧,要有好的因缘,不接受这些外面环境干扰,不接触它,专门在一部经上下功夫。下到什么时候为止?下到大彻大悟。没有大彻大悟绝不放弃。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没有不开悟的,何一个人都能做到。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526集 2013年12月2日讲于马来西亚

17、老法师:有儿女,你就教他从小念背《无量寿经》,他就是上善之人

上善是谁?佛在《阿弥陀经》里面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地方的居民,「皆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我们就明白了,上善之人是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的那个人,那个人叫上善之人,我们能不能做到?能。我常说只要把阿弥陀佛摆在心上,其他的全都放下,我就是上善之人。我们的心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经》。

在家同修有儿女,你就教他念《无量寿经》,他从小就把它念背,他就是上善之人。他背熟了,将来到十几岁,你再叫他听《无量寿经》,他一听就懂了,自自然然他就入上善的境界。你对得起儿女,儿女将来成就感恩,肯定增高你的品位。这是帮助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趣上善门,好办法!

18、老法师开示:

单靠念佛,靠修定,就好比需要十年才能明心见性。如果能听经、研教,可能三、五年就开悟了。因为念佛,贪瞋痴慢用佛号压了,压到饱和点压不住就爆发了。听经闻法这个智慧是什么?是你一面用定压,一面用智慧化解,把它化掉了,就没有了。

福田一定要由三宝方面去种。末法时期种福田较为困难,魔子魔孙现出家人相,混在三宝中来,众生以魔当作佛子,常走入邪道。故在末法时代,要多读大乘经典,开智慧,才能分别邪正。

消业要心境都看空了,好坏均不执著,保持平静心才能消旧业,环境好天天享受也是造业,环境坏怨天尤人也是造业,不读大经大论焉能懂得。

古人读经用无分别心读之,今人则以文学眼光读之,或用考据方法研究其翻译之来源,欣赏其文字之优美,或分别其名相,如此则是佛学而不是学佛。读经必须以至诚心读诵,至诚者即心中一念不生,读经如此,读古人注解亦如此,甚而推及世间书籍,以此种态度阅读,亦能以慧眼观察,别有悟处。以至诚心看经就是修定,不可用分别心,一字跟着一字读下去,不生分别心,有三年五年功夫必然开悟。智慧是清净心中现出来的,福德亦是清净心中现出来的,清净心现前,福慧自然具足。

佛经的用途,是为了印证自己的知见与佛的知见是否相符?五祖以前以《楞伽经》作印证,五祖以后以《金刚经》作印证。在行的阶段,学人可以用之;初学之人,只能以佛经当作一面镜子用,修正自己的的毛病,三宝以法宝为中心,僧虽为人天师,但佛说法“依法不依人”,依经与论修证自己的知见,依戒律修正自己的行持。

现在人心散乱不易成就,应以性之所近,研究一部经典,幸勿贪多。研经的标准最低限度要讲十遍,讲一遍比看十遍还有用。利根者一经通,一切经通。

听经看经自己以为真悟,其实是解悟,解悟属于意识的作用。……第六识是虚妄的,听法——会听的用本元心地(真心)可以开悟,用第六意识听,终无开悟之日,众生之迷在此,闻法多年未开悟者亦在此。

一经通,一切经通,一千七百则公案如有一条不懂,则全部不懂。求智慧应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求到,后得智自然现前。心地清净,湛然不动,是根本智。读经时把心定下来不要打妄想,一个字一个字的接著往下念,不要揣摩,可以求到根本智;若心不专一,一面读经一面又想别的事情,就没有效验了。

19、老法师开示:

读经目的是在得定,你要怎么读法?八万四千法门,读经是修定的一种法门。恭恭敬敬的阅读,这一部经从头念到尾,如果经的分量小,你就多念几遍,念完从头再念,你修定的时间就长。分量大的,像《法华》、像《楞严》,一天一遍,那一遍读得很熟也得要六个小时,它分量大。《华严》这是最大部头,一般念《华严经》的,一天念八个小时,他念得慢,敲着木鱼一个字一个字念,一部《华严经》大概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念完。念的时候恭恭敬敬,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决定不能想经典里的意思,你一杂着妄想在里头,定就失掉,是来修定的。也就是戒定慧一次完成,这叫念诵,不能想意思,没有意思。用这个方法,把你的妄念打掉,一天能够定上几个小时,没有妄念。这样修学个几年,妄念自然就没有了。到妄念没有了,这经就不必念,方法!妄念能够长时间不起作用,就会开悟,不定是什么缘分,一接触豁然大悟,有这种功效。

所以,要想往生,就抓住这句佛号,天天读经,至少念一部《无量寿经》,念一部经,佛号愈多愈好。佛号肯定要比胡思乱想的时间长,你才会有把握;如果敌不过,那个往生还有问号,不确定。诵经、念佛这是真实功德,修善积德好事情,福慧双修,这样就对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20、老法师:读经最快乐!

最快乐的就是读经,每天至少四个小时读经。在澳洲,我四个小时讲经,因为摄影棚在自己家里,方便!这个地方本来也是准备四小时,由于住的地方距离这太远,中午还是要休息一下,毕竟年岁大了。如果是住得很近,走路就能走到的,我上午讲两个小时,下午讲两个小时,很好,快乐无比!这是一个佛弟子,出家人本分的事情。

我们读经书能不能开智慧?能,用戒定慧的方法就能。戒定慧是怎么个读法?先告诉你规矩,你一定要守稳,「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智慧没有开之前,你就念这一本书。无论哪本经书都可以,你只抓定这一本,从头念到尾,念完再从头念,就念一本,永远不要换,你头脑里面就这一桩事情,除这桩事情,其他事情都没有。就跟念佛道理一样,用念这部经把所有杂念妄想都给念掉,这就叫持戒。五戒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我念这部经行吗?行,五戒全在里面。你天天专念这部经,你还会想杀生吗?还会想偷盗吗?你有这个念头,就把你那个戒破掉了。这种叫什么?叫定共戒跟道共戒,这里头都有了。念一句阿弥陀佛,真的他也没有受三皈,他也没有受五戒,他念佛念到临命终,真的往生了,阿弥陀佛接他走了,这怎么回事情?你就晓得一句阿弥陀佛里头什么都具足,戒定慧统统具足,全都有了,他一次都完成了。

我们会念经的,念这部经,戒定慧三学也是一次完成,没有杂念,一心专注,就念这部经。你念上个几千遍,中国古人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其义自见就是开悟了,自然明白了。为什么自然明白?你心清净了,清净心生智慧,智慧一现前就明白,道理就在此地。一千遍还不行,烦恼习气还很重,实际上还压不住,你再念一千遍。永远这样念下去,一千一千就这样念下去。一般中等根性,中等根性应该三年到五年,清净心现前,真的把一些烦恼习气都念掉了,清净心现前,经题上清净得到了。得到之后,你能够保持,还是用老方法保持,就是说我每天还念经,我不会把它放弃。清净心现前,我还是照规矩去念,再念个二、三年,智慧开了。智慧开了之后,念不念没有关系了,为什么?不会退转了。定会退转,智慧不会退转。可是有菩萨,因为他有慈悲心,他还是要念,为什么要念?念给别人看,给别人做个好样子,那在化他,意在化他,不是自利,自利已经圆满了,成就了。那是帮助众生,给众生做个好的示范,告诉大众,佛菩萨这种教学的方法高明、有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决定能成就。

我们看到现前,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到危急存亡的关头,怎么救?要不要救?要救,谁来救?给诸位说,你要想寄望于别人,你会失望,真正发心就是靠自己。谁来救?我来救,你会成功。怎么个救法要知道,那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把这八个字抓紧了,你就能救得了。这部经典,《无量寿经》好,《无量寿经》确实是佛法里头第一经,这个太难得、太稀有,文字又不是很长,也不算短。真正要去念,给诸位说,一天至少要念十部,就是十遍,为什么?它不长。念熟了,念一遍大概四十多分钟,念得很熟的话。就算一个小时吧,你一天十小时读这部经,把这部经读十遍,一生一天都不空过,你就成功了。我们的估计,五年得定,得念佛三昧,七、八年就开悟了,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人。这一开悟,给诸位说,不但《无量寿经》你讲得很好,你讲的就是佛的意思,为什么?因为你的意思跟佛的意思是一个意思,开悟就见性了,生佛不二,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是真正解如来真实义了,前面讲他心智通,你能知道佛的意思。佛当年讲这部经什么意思你全明白了,你讲的跟释迦牟尼佛讲的无二无别。所以这个事情求别人,别人未必能做得到,得求自己。

21、老法师开示:

我们这一生要永离三界之身,我们现在知道,只要一部《无量寿经》就行了,一句阿弥陀佛,其他的不要了,什么都放下。学莲池大师,「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我只一部《阿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莲池大师,这叫做离生法。我们要晓得,现前所拥有的财富,在家同修有产业,无论多少,你自己要晓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拥有是因为你有福报,你要想这个福报愈积累愈大,那这个福报送给没有福报的人去享,照顾别人,福报大家享,不要独享。大家享,你的这个福报就不得了,一世比一世大,大到这个世间不能容,就把你挤到天上去,享天福,大梵天王。如果比大梵天王福报更大,又把你挤上去,挤到摩醯首罗天王,你步步高升。摩醯首罗天王要是把他的福报统统捨掉,他就成佛。这需要智慧,没有智慧的人他想不到,没有智慧的人他也做不到。

我们真的看到一些人,特别是修净土的,老太婆、老阿公,他们没有受过教育,甚至于很多不认识字,他会背《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什么意思他不懂,他背得很熟。他的心地清净,他没有疑惑,他没有杂念,一天到晚拿一串念珠,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在念,一生他不改变,就是这么老老实实过了一辈子。临走的时候,往生的时候,预知时至,晓得什么时候佛来接他,瑞相稀有,他成佛去了。

经上教我们「执持名号」,执就是执着,持就是保持,不要把它失掉,你一天到晚不要执着别的,其他的执着全放下,只执着阿弥陀佛,只执着《无量寿经》,或者是《阿弥陀经》都行。

甘老太太告诉我,她有一个朋友,儿子、媳妇买的有别墅的房子,生了小孩,她在台湾,把她接过来。接过来什么?照顾他小孩,就是照顾她孙子,做家事,帮助她儿子。好像有好几年了,小孩也上幼稚园了,晚上儿子、媳妇、小孩就回来,早晨上班的时候小孩也带去,送到托儿所,老人一个人在家里看家,念佛修行,真难得。她往生的时候也没告诉家人,往生的那一天跟家人都没说,家人第二天早晨起来,怎么老太太今天没有起来,没烧早饭,本来早饭都是她准备的,没人烧早饭。起来推门去看她,她坐在床上,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坐在床上打坐,仔细一看,走了,往生了。留了遗嘱摆在床头,儿子的孝服、媳妇的孝服、小孩的孝服她都做好了,后事她都准备好了,这就是预知时至。一句话不说,真走了,走得多潇洒。好朋友,一心专念。她也没听什么经,顶多念佛人常常念的就是一部《阿弥陀经》,一句佛号。她在美国住了大概有五、六年的样子,成功了。白天上班,儿子、媳妇都上班,小孩都上学,她那个就是清净道场,没人打扰她,一个人在家念佛,真成就了,这些都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