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十五卷

发布时间:2024-07-20 04:05:04作者:大众学佛网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十五卷

第十五卷

《大乘起信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页,「丑二、明悟净因缘」。

我们这一科讲到「解释分」,是解释生命的真实相。有关我们生命的真相,在小乘的教育里面,说是由业力所创造,是业感缘起;大乘佛法认为是万法唯心。也就是说我们因地的时候,所谓的业是由内心所主导的,心为业主;在果报上呢,也是由这一念的心所变现。简单的讲,大乘佛法的生命是强调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因地是由一念的心性所创造,果报也是由一念心性所变现,所以所谓生命的真实相,从大乘的角度来说,一言以蔽之,就是所谓的现前一念心性而已了。这个现前一念心性它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呢?从本论上来说分为二门:心真如门跟心生灭门。我们刚开始了解我们这一念心,就是必须要把心带回家。我们这一念生灭扰动的心,有时候起善念,有时候起恶念,我们把它「摄用归体」,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回归到我们的原点,我们心的情况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没有这些差别的因果相,说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个平等理性。这样一个真如的法界,是十法界所共同依止的一个处所。当我们这一念心「依体起用」,这个真如起动以后,就变成一个生灭门。本论当中,以阿赖耶识来统摄整个生灭门。那什么叫阿赖耶识呢?在经论上说是「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整个生灭门简单的说,就是因跟果二种的相貌。从因相上来说是「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我们这个生灭心,基本上是含藏无量无边的种子,说是「无始时来界」,这个「界」就是种子,有善的种子、有恶的种子。当这个种子遇到因缘刺激以后,就生起种种善恶的现行,就是所谓的「一切法」。在我们的生灭心当中,所谓的「种现相熏」,由种子而带动的现行,由这个现行又引生的种子,下一时另外一个种子又引生的现行,由种现相互的资助,就构成我们整个生灭门的一个因相。这个因相有二大类:第一个是以觉悟为主导的清净的因相,第二个是以不觉来主导所带动的杂染的因相,这个都是所谓的「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都含摄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这个因相在我们的心当中一次一次的造作、一次一次的累积,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就使令我们的生命有杂染的六道轮回果报,也会有这样的因缘而产生清净的涅槃,这个就是生命的果相。所以这个生灭门就是由觉悟所引导的一个因果相貌,或者说是由迷惑因缘所引导的一个杂染的因果。一个是清净的因果,一个是杂染的因果,这都是属于生灭门所收摄。当然生灭门它是一个对立的法,有染净的对立。

丑二、明悟净因缘寅一、明悟有浅深

我们前面一科讲到迷染的因缘,这个地方我们从生灭门里面去探讨依止觉悟的心所引生的清净法的因缘。所以「悟净因缘」这个「悟」是约着因地的相貌来说,我们是以依止觉悟的心;这个「净」是约着果相来说,带动一个清净的果报。也就是说前面的「迷染因缘」是在强调我们生灭门里面的流转门,这个地方的「悟净因缘」是强调还

灭门。这当中分成二科,先看第一科「明悟有浅深」。讲到觉悟,觉悟就是一种智慧,先把智慧浅深的差别作一个总说,我们看论文: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

这个地方讲到智慧的观照,先讲到凡夫、或者二乘的智慧。「依」止「无明」的「熏习」,这个「无明」是根本无明,就是最初的一念妄动,这一念妄动去「熏习」我们清净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本来是没有所谓的因果相,杂染相也不可得、清净相也不可得,当这一念的妄动去干扰真如本性以后,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所起识者」,就生起一个阿赖耶识,这个「识」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它就有所谓的个体生命,有觉所带动的涅槃,也可能会有不觉所带动的三界流转,这都是属于阿赖耶识所收摄。这个阿赖耶识的烦恼它的生灭相是非常微细,所谓的三细的烦恼,「一念不觉生三细」,它的生灭相不是我们「凡夫」修止观的时候,乃至「二乘」人在高深的禅定当中所「能」够了解的。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了解内心的生灭相,就表示我们不能对治,因为你连了解它都不能,那你更不可能去对治它。所以凡夫跟二乘人所能对治的,是第六意识相应的粗显生灭相;对阿赖耶识微细的生灭相,就不是我们所能够对治的,因为凡夫、二乘的觉照是比较粗的智慧。

看第二段,「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阿赖耶识这种微细的生灭相,这些烦恼障碍,是「从初正信」,这个「正信」就是大乘的十信位,你刚开始是先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从这样的一个信心开始去修行;到了所谓的「发心」住(这个地方「发心」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贤位。),从前面的信心转成一种「发心」。在论文当中讲到「发心」,发三种心:第一个是直心,第二个是深心,第三个是大悲心。我们刚开始对真如只是一念的信心,经过十信位到了住位以后,就会产生第一个直心,开始去「正念真如法故」,开始不断的去随顺、忆念真如的法性,使令自己的身口意随顺平等不二的道理。第二个深心,「乐其一切诸善法故」,开始去积集善法。前面的正念真如是断恶,这个地方是身心修善。第三个是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到了住位的菩萨,就依止三心的大菩提心,去「观察」一心二门的道理,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有生灭门、有真如门,真生不二,这样就进入清净的初地的「法身」,这样子对阿赖耶识的生灭相,就能「少分」的觉悟,也等于是少分的对治,这个是讲到菩萨。「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要到「菩萨」的「究竟地」,就是等觉菩萨的后心,最后才到「佛」的阶位,才能够究竟了知阿赖耶识的生灭相,当然也能够「穷」尽阿赖耶识的生灭相,就从整个生灭门全部回归到真如门,这就只有佛才能做到。这个地方讲到了二乘人、菩萨跟佛三种智慧。

这个地方马鸣菩萨用「了知」来解释二乘、菩萨跟佛的差别,那什么叫了知?了知什么道理呢?在蕅益大师的注解当中强调:《大乘起信论》的修行,它在大乘的解门当中,就是要你了知「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学习大乘的佛法,你就是要知道二件事情:第一个,你要相信妄想是不真实的,它本性是空的;第二个,你要相信你的佛性是本具的:有所否定、有所肯定,就是了知这二件事情。后面整个悟净的修学次第,事实上也是在发明「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二个内涵。

寅二、详释浅深差别卯一、总明义深

前面是把觉悟智慧的浅深作一个总说,这以下是「详」细的说明,这当中有三科,先看「卯一」的「总明义深」。讲到大乘佛法缘起的道理,这个一心二门缘起的道理是甚深甚深。我们看论文:

何以故?

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我们研究一心二门这种真如跟生灭二门的道理,我们要掌控三个主题:第一个是真如,第二个是无明,第三个是染心,从缘起法来说就是真如、无明、染心这三个重点,这个地方是把这三个内涵讲出来。「何以故?」在整个缘起的道理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呢?凡夫的流转是什么相貌呢?先看第一段,讲到染心。「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说我们一念的「心」性,「从本以来」它的本来相貌,是「自性清净」的。这个地方的「清净」,不是跟杂染法对立的清净;这个地方的「清净」是不垢不净,它没有清净相,也没有垢染相。所以我们在读《心经》,「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不生不灭这句话是二句话,你把这个不生不灭解成一句话,那你这个道理就错了。不生不灭就是说它远离生相、远离灭相,也远离垢相、远离净相,远离增相、远离减相,所以这个是六句话,这六句话合起来叫做「自性清净」,简单的说就是离诸对待。这样一个真如门的平等法界,后来就是「而有无明」,就是真如不守自性,向外的攀缘、追求,就产生一种对立的无明,当然这个无明是非常微细的根本无明。这根本无明一发动以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一直在真如的体性里面,一直的活动、活动、活动。这样的根本「无明」、对立的思考在心中(在真如里面的心性)活动以后,就去「染」污了真如,就创造了这个「染心」,这个「染心」就是枝末无明,所谓的三细六粗,就是所谓的阿赖耶识跟第六识的二种染心。这个「染心」是这样来的,是由无明去熏习真如所产生的一个杂染心识。这一段先说明染心生起的因缘,说明染心的相貌。

第二段,说明真如的相貌。「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我们这一念心是由无明的熏习而变成「染心」,「染心」就在境界里面一次一次的活动;但是值得我们庆幸的是这个清净的本性,虽然受到无明的干扰,也受到染心的熏习,但是它的本性是「常恒不变」的。这种「不变」的道理,只有「佛能」够彻底的了「知」,只有佛能够彻底的去相应。什么叫不变呢?简单的说就是「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马鸣菩萨把这个不变说出来。说前面的染心是约着我们这一念心的作用,随缘义,以随缘的道理来发明我们心的功能叫染心;这个地方,真如是约着不变义。什么叫「不变」呢?就是「心性常无念故」。这个地方的「常无念故」是说:我们的心体是远离妄念的,它不能被妄念所染污,也不能因为妄念而增加。就是说我们无始劫来起了很多的恶念,这个恶念不能够染污我们真如的本性;我们无始劫来在三宝的境界里面,不断的拜〈八十八佛〉、念阿弥陀佛、修种种的善法、起种种的善念,这个善念也不能增加真如本性: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它是远离一切的善念、恶念,这个叫做「不变」义,这个「不变」是这样安立的,它是「处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净」,它没有所谓的增减相貌,也没有所谓的染净相貌,更不可能有所谓的生跟灭的相貌,它就是经常保持一个如的相貌,这个就是我们所了解的真如。这个如的相貌,法藏大师讲一个譬喻说:假设我们有一个清净的摩尼宝珠,有时候把它丢到臭秽的厕所,这个摩尼宝珠就散发出臭秽的味道;有时候把它拿到清净的檀香旁边熏习,这个摩尼宝珠就出现很多的香味:但是摩尼宝珠的本质是不改变的。你到染污的地方,你用肥皂洗一洗它又清净;你把这个摩尼宝珠拿到香的地方,再把它洗一洗,它香味也消失掉了。也就是说不管香气也好、臭气也好,它不能改变摩尼宝珠的本质。这样子我们就能够了解什么叫做「心性常无念故」,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不管过去起多大的恶念,我们的心性还是清净本然;不管过去起什么样的善念,我们的心性还是一样清净本然:这个叫做真如,真如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是讲到真如,再看无明。「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这个「无明」的相貌,从本论来说是依真如而起的,就是说我们本来是安住在一真法界的真如(一真法界的意思,就是远离种种相对差别的知见,叫一真法界。),本来是没有差别,后来我们动了一个妄念以后,就产生了我相、人相的差别,这就是所谓的「不达一真法界」。这个时候「心不相应,忽然念起。」这个地方的「忽然」,法藏大师说:什么叫忽然呢?就是无始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妄念是没有一个开始,因为我们讲不出无明是什么时候生起,只好安立做「忽然」。我们研究大乘佛法,说真如是无始的,没有开始;无明也是无始的:这二个都是无始的。这个地方叫做「忽然」,就是所谓的无明、我们这一念心,从一个平等的法界,突然间向外攀缘,向外一追求以后,就产生一个能所的对立,这个时候真如的作用就全体变成一个生灭的阿赖耶识。从真如转成阿赖耶识的过程,是谁去主导的呢?就是由「无明」来主导的,这个过程叫做「无明」。这个地方「无明」值得我们去解释的,它说是「心不相应」。这个地方的「相应」,法藏大师说:根本无明为什么叫心不相应呢?这当中有二层意思:第一个,这个无明是不与心所法相应。诸位研究过唯识学都知道,这个心所它有善恶的功能,所以这个无明本身是不牵涉到善恶的,它是无记性,它没有心所法,没有心所法当然就非善非恶。第二个,它不与一切外在的境界相应。就是这个无明的扰动,它只是向内的扰动,它不向外攀缘。不管你到了清净的环境,它的无明也是扰动;你到了杂染的环境,它的无明还是扰动:它不与外在的环境相应,这个叫做心不相应。我们讲到返妄归真之前,我们应该要先知道三个法:第一个是真如,第二个是无明,第三个是染心。就是说你要修行,你一定要知道什么东西是要消灭,什么东西是要保存的。你不是一昧的就是去消灭,结果你应该保存的没有保存,到最后就形成了障碍,成佛之道就构成障碍。这就是刚开始的时候,你没有具足大乘正见,结果是错认消息。所以马鸣菩萨说:你要生起后面的大乘止观,你要先知道三个法:第一个真如法,第二个无明,第三个染心。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真如是你要保存下来的,无明跟染心是要对治的,刚开始先透漏这个消息。

卯二、别示次第辰一、正释悟净次第巳一、明离染心次第

当你有这样的正见以后,你就有资格修大乘止观,讲到修习止观的「次第」,这个地方二科,先看「辰一」的「正释悟净次第」。我们讲到修习大乘止观的二个次第:第一个是「明离染心次第」,讲到对治染;第二个在第三十二页。在大乘止观当中,第一个是离染心,第二个是离不觉(这个不觉就是无明)。就是说我们有志于修大乘止观,你要掌握二个宗旨:第一个是掌握「达妄本空」,就是面对妄想应该要加以消灭、破坏,这就是第一科的明离染心次第,这个是破执,破坏执着的法门,是属于一种破坏法门,所谓的达妄本空。第二科是「明离不觉次第」,这个地方是一个肯定的法门,「知真本有」,对真如佛性的肯定跟随顺。所以大乘止观事实上在操作的时候,就是根据这二个原则。从次第上来说,我们可以先从破执下手。先看第一段:

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

我们所要消灭的「染心」有「六种」:

一者、执相应染;二者、不断相应染;三者、分别智相应染;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

这六个染心,大方向我们分成二段:前面三个是属于「相应染」,这个相应染主要就是说它会跟环境相应,它会受环境影响。你到了染污的环境,这三个烦恼会增长;你到了清净的环境,这三个烦恼会降低:它会跟环境相应。第二个它会跟心所有法相应,换句话说它是有很多善恶的差别。这个是染心,是相应,是属于第六意识所相应的烦恼。四五六是「不相应染」,它是不跟外在的环境相应的,它也没有所谓的善恶差别,它是跟第八阿赖耶识相应的。这个地方的意思,我们可以把生起「染心的次第」再重新的说一下。染心的生起是从细到粗,我们刚开始是从真如的妄动以后,这个真如就变成了一个阿赖耶。阿赖耶识第一个相貌就是「根本业不相应染」。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是这个「业」,这个业就是业力。真如本来没有所谓的业力,后来一动以后,就累积很多很多的生死业力。当然有业力就有招感性,就变现了能「见心」跟「现色不相应染」。这个能「见心」,是一个主观的自我,是一个我相,这个我相是非常微细的俱生我执。「现色不相应染」是属于客观的环境,是我们所受用的法相。这个地方就是说:从真如受到无明的熏习以后,就从一个平等的法界,变现成一个个体的生命,这个生命有可能是一个安乐的果报,也可能是一个痛苦的果报,关键点就是在这个「业」。假设这个无明的动,是随顺于善法的动,就出现安乐的果报;如果是随顺于恶法,就出现痛苦的果报:这都是微细的阿赖耶识的生灭相。从这个果报体相互的作用,就是从我相去接触法相的时候,就产生了「分别智相应染」,这个「分别智相应染」就产生了一个爱,贪爱的烦恼。我们对某一个环境会产生贪爱,对某一种环境会产生厌恶,这种爱憎的差别就是「分别智相应染」。由「分别智」的进一步活动,产生「不断相应染」。这个「不断」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对某一个环境的爱跟憎恨,它本来只是心中的一个希望,但是我们一次一次的造作以后,会产生很多的感受。感受有乐受有苦受,这个苦乐感受经验的相续,就产生一个取跟舍,那这个取跟舍是更强烈了。我们知道爱,它只是一个点状的烦恼,可能是某一个时候才去爱,有时候不去爱;那这个取就是相续,它在内心当中一定要得到为止。从爱加上种种感受的累积,就产生的一个取,或者是产生一个舍,由这个爱憎取舍的内心活动,就进一步变成「执相应染」。这「执相应染」就是执取相跟计名字相,就是把前面的爱憎跟取舍的这些生命经验,累积成一个所谓的自我意识──这就是我。我对某一件事情有爱,对某一件事情有憎恨,对某一件事情我要去追求,对某一件事情我要去排斥,这些都是依止自我意识而安立的种种名言,产生一个自我意识。这就是我们从真如的因缘,受到无明的干扰以后,产生的三细六粗。从对治上来说,我们先看第一个,我们在修大乘止观,第一个是先对治「执相应染」。

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这个「执相应染」,它所对治的是一个分别的我执,由第六意识的数数分别所产生的自我,这个时候是在「二乘」的「解脱」位,包括了阿罗汉、辟支佛;或者是大乘的「信相应地」,这个「信相应地」就是大乘的十信满心,到了初住就能够消灭分别的我执。我们修大乘止观,第一个当然是先破坏分别我执,因为它是最粗的烦恼。这个「我」,我们要消灭我执,要先知道什么叫做我。这个我就是主宰,它有主导我们生命追求什么、放弃什么的一个功能,这叫做我。这个我的相貌,一般来说有二种的情况会生起:第一个是即蕴计我,就着五蕴的自体来产生一个自我。当然分别的我执都是依止五取蕴而起的,即蕴计我最初的第一个就是以色法为自我,这个是一个非常粗的执取。就是什么叫我呢?就是以色身为自我。一般人如果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也没有经过外道思想的静坐,都会以色身为自我。我是很年轻,过几年以后这个我老了,最后死掉。当然以色身为自我的人,就很容易会有断灭见:这个色身死掉了,我们生命的一个主导者也就消失了,所以生命只有一次,那只好及时行乐,这样的一个自我意识的分别是非常粗糙的。第二个是以感受为我。我们这一念心跟环境接触会产生一个受,可能是乐受、也可能是苦受。以感受为我的人,他的心情就是跟着感觉走。他对某一件事情有好的感受,他就去追求;有不好的感受,他就去排斥:以这个受来主导整个生命的造作。这种人当然已经比执色为我稍微高明一点,因为毕竟这个受是一个心理的状态。第三个是以想为我。这种人比较清高,前面的受还是一个爱烦恼,这个想是一个见烦恼。有些人是以什么来主导我们的生命?就是以这个思想,说是「我思故我在」。他对某一件事情有很多很多的思想,就用这个思想来主导他的生命,以这个想为自我,以这个想来决定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这个以行蕴为自我就比较高深,以造作为自我,乃至于以识为自我,以了别为自我。这个以行蕴为自我跟以识为自我,都是外道有禅定的人才有这种微细的分别;我们一般人都是以色为自我、以受为自我、以想为自我。可是这个分别我执,基本上是约着五取蕴的当体来执取为自我。修我空观的方法,第一个是修无常观,观察我们的色身、我们的感受跟思想都是生灭变化的,你不能当真的。从生灭变化当中,你就知道它是一个虚妄相,它是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空间才出现这个感受、出现这个思想,当时空改变的时候,我们的思想也改变了,所以它不能当作我们生命的主导。所以这个即蕴计我的消灭方法是修无常观。

第二个是比较高明的,一般是外道的学者,他我相的执取是离蕴计我。就是说五蕴是生老病死,但是另外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我叫做神我,住在五蕴当中来主导着我的五蕴,那这个修无常观是没办法、没有用的,因为这个五蕴是生灭,它是不生灭的。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佛法的修观,去观察这个「觅之了不可得」。说是离开了五蕴有一个自我,请问这个自我是什么相貌呢?外道就讲不出来了。因为你讲出一个相貌,一定是被五蕴所收摄,所以这个我是捏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在修我空观,主要的二个方法就是:第一个是无常观,第二个就是去观察觅之了不可得。龙树菩萨说:「若我是五蕴,我即为生灭;若我异五蕴,即非五蕴相。」我的当体是五蕴,那这个我就是生灭;

第二个,如果离开了五蕴有一个我,那这就不是五蕴相了,这不是五蕴相,这是我们捏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在修大乘止观,第一个先破坏分别的自我。

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这个「不断相应染」,它是一个分别的法执,它的修学是从十「信」的满心以上(就是十住、十信、十回向),开始进一步的「修学」止观的「方便」,慢慢的「舍」掉分别法执,到了初地的「净心地」才「究竟」的消灭,这是我执跟法执是不同。我执,在唯识学是编入遍计所执性,这个东西是完全不存在的,如龟毛兔角,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但是这个法执,它是依他起性,你不能够说它没有,它是依他起性有它存在的假名、假相、假用。什么叫法执呢?就是说如果你认为有一个法是离开你一念心性而单独的存在,这个就是法执,就是心外有法。这个法跟你的心没有关系,你的心不管是什么样的作用,它是有独立体性的,你起善念也不能去改变它,你起恶念也不能改变它,这个法的存在叫做法执。所以大乘佛法是以万法唯识的道理来破法执。蕅益大师说:「诸法无性,尽随心转:心为菩提,一切趋菩提;心为名利,一切法趋名利。」一切法是没有自性的,是由你的心来主导的。佛陀是依止菩提心来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法,这个善法变成无上菩提;魔王是依止心中的欲望来修习善法,结果这个善法变成魔王的果报。所以这个法是由心来主导的,当你能够知道一切法是由心来主导,你就能够消灭这个法执。

三者、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这个地方是消灭微细的法执,「具戒地」就是二地离垢地,具足了三聚净戒。「无相方便地」:这个地方是七地的菩萨,七地的菩萨有甚深的我空、法空的智慧叫「无相」;「方便地」就是他还有功用行,他还要假藉种种的方便来加强他空观的智慧,到七地才远离这种微细的法执。微细的法执的意思是说,它对于杂染法跟清净法还有一些微细的分别。比如说他有时候入定,空观现起;有时候出定,这个空观就会慢慢的退转。所以他在空有这方面,还不能得大自在;要到八地以后,才得到空有无碍的自在,这个时候微细的法执就消灭了。好,我们先讲到这个地方,休息十分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