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千手观音信仰考

发布时间:2024-07-10 04:03:26作者:大众学佛网
千手观音信仰考

一、缘起:石经寺乌木千手千眼观音

闻名遐迩的石经寺在素慧大和尚的领导下,近期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其中引人关注的是观音殿及其所供奉的一尊千年乌木千手观音像。观音像高约10.8米,宽约6米,主尊是由一根完整的乌木雕刻而成,1008只手则以其余3根乌木雕成,再牢固粘贴其上,整个浑然一体,工艺十分精细。为了雕刻佛像,石经寺花费了几十万元从邛崃精心选购了四根乌木,从2005年开始雕刻,由20多名技艺高超的工匠花费了近两年时间方才完成。

乌木是川人对阴沉木的俗称,它是两千年至万年前,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高温状态下,细菌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实验室出具的鉴定报告表明,石经寺用于雕制千手观音的乌木,其历史均在7120年左右,属于乌木中的上品。这种类型的观音像在四川以外的其他寺庙极其少见,也是目前东亚、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乌木千手观音像。可以预见,具有悠久观音信仰传统的石经寺将会在乌木千手观音像开光之后,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又一处观音信仰中心,这座传统与现代结合、信仰与现实沟通的观音道场必将成为一处令世人瞩目的观音圣地。所以,整理石经寺佛教文化资源,千手观音信仰便成为令人瞩目的构成要素之一。

关于千手千眼观音信仰的研究,目前学术界的成果主要局限在考古和艺术的领域。比较重要的有:阚延龙的《千手千眼观音的艺术特色》[①]、冯汉镛的《千手千眼观音圣像源流考》[②]、刘智的《延安市收藏的千手千眼观音铜造像》[③]、王惠民的《敦煌千手千眼观音像》[④]、谢生保、谢静的《敦煌艺术中的千手观音》[⑤]等。台湾陈清香的《千手观音像造型之研究》[⑥]、胡文和的《四川与敦煌石窟中的“千手千眼大悲变相”的比较研究》[⑦]、马玉红的《艺术小百科——中国千手观音造像图考》[⑧]、郭佑孟的《大悲观音信仰在中国》[⑨]等。从宗教义理和民间流传的角度研究千手观音的还很少。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探索,希望能有助于理解石经寺的佛教文化内涵。

二、千手千眼观音信仰的基本内涵

“千手观音”全称“千手千眼观音”或“千手千眼观自在”(梵Avalokitesvara-sahasrabhuja-locana)。也称“千眼千臂观音”、“千手圣观自在”(梵Sahasra-bhujaryavalokitesvara)、“千臂观音”、“千光观自在”、“千眼千首千足千舌千臂观自在”等。此观音信仰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观世音菩萨重白佛言:‘世尊,我念过去无量亿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彼佛世尊怜念我故,及为一切诸众生故,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以金色手摩我顶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时心欢喜故,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触我身,及照十方无边世界。”[⑩]《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中也说:“是观自在菩萨昔于千光王静住如来所,亲受大悲心陀罗尼已,超第八地,心得欢喜,发大誓愿,应时具足千手千眼。”[11]《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中则说:“大悲观自在,具足百千手,其眼亦复然,作世间父母,能施众生愿。”[12]千手千眼观音是莲华部(或称观音部,为密教金刚界五部之一,或胎藏界三部之一)果德之尊,故称“莲华王”。莲华部皆以大悲为本誓,但以此观音为莲华王,故特以“大悲金刚”为密号。

关于千手千眼观音的形象,诸经所载不一。有身作檀金色,一面千臂者[13];有身作黄金色,半跏坐于赤莲花上,十一面四十手,前三面呈菩萨相,本面有三眼,右三面白牙向上,左三面为忿怒相,后一面暴笑,顶上一面现如来相者[14];有身作金色,千臂千眼五百面者[15];有作千眼、千头、千足、千舌、千臂之相[16]。千手中,有四十手(或四十二手)各持器杖,或作印相,其余各手不持器杖。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为二十七面千臂,跏坐于宝莲花上,千手中有四十(或四十二)臂持器杖。又依《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千手系表以四十手各济度二十五有,故千臂非必具足,但有四十手即可,乃表观音菩萨广大慈悲之化用,故多以千臂称之;且各面各手所代表之功德成就法及印言,亦随各尊本誓之不同而异[17]。其千眼系于千手之掌中各有一眼。然若为四十手者,则仅有四十眼。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载,四十手所持之物或所呈之手相各为:施无畏、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宝弓、宝箭、军持(瓶)、杨柳枝、白拂、宝瓶、傍牌、钺斧、髑髅宝杖、数珠、宝剑、金刚杵、俱尸铁钩、锡杖、白莲花、青莲花、紫莲花、红莲花、宝镜、宝印、顶上化佛、合掌、宝箧、五色云、宝戟、宝螺、如意宝珠、罥索、宝钵、玉环、宝铎、跋折罗、化佛、化宫殿、宝经、不退转金轮、蒲桃,另有加上甘露手而合为四十一手者。各手之功德成就法及印言等,一一具载于经轨中[18]。

据《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19]所载,此尊之根本印系以二手作金刚合掌,手背稍曲相离,二中指相合,二拇指、二小指分开竖直。其余经轨另载有二十四种印、二十五种印之说。结根本印时,则诵根本陀罗尼,而有如下四种成就:(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敬爱钩召等。据《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等载,诵持此尊之陀罗尼,即著名的《大悲咒》,则可免受饥饿困苦、枷禁杖楚、怨家仇对、恶兽残害、树崖坠落、恶病缠身等十五种“恶死”,而获得常逢善忘、常生善国、常值好时、常逢善友、眷属和顺、财食丰足、受人尊敬等十五种“善生”;或治诸种疾病、虫毒、难产死产、夫妇和合、延命、灭罪等[20]。台湾林光明先生的专着《大悲咒研究》对大悲咒的各种文本以及咒文的校堪、对比、语意、特性、念诵等等均有精细研究,可资参考[21]。

关于千手观音的道场,《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明确指出,观音的宫殿在“补陀落迦山”,而且是一处“宝庄严道场”。观音菩萨在此地放出的“神通光明”可以照耀十方刹土,使其皆作金色,以致彻底遮蔽了日月之光。经中还说,佛曾来这里与无量菩萨、声闻弟子和护持佛法的天龙八部集会。会上,佛应大家的提问,介绍并赞叹观音“从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接着,观音菩萨便向大家讲述自己过去世时如何修习以及大悲心陀罗尼的无边功德妙用[22]。

中国唐代僧人玄奘在游历南印度之后,根据当地人的介绍,对此补袒旦落迦山作过详细的记述。根据他的记述,我们知道,补旦落迦山位于南印度秣罗矩咤国的南方海滨,秣剌耶山之东。《大唐西域记》卷十中说:“国南滨海,有秣剌耶山。”“秣剌耶山东有补旦落迦山。山径危险,岩谷敧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派出大河,周流绕山二十匝,入南海。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要抵达此山,似乎还要经过一段水路,而且要到达观音的宫殿极其困难。玄奘记述道:“其有愿见菩萨者,不顾身命,历水登山,望其艰险,能达之者,盖亦寡矣。”[23]

千手千眼观音的修行方法非常复杂,各经所记亦不甚相同。根据《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的说法,“莲华部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身口意金刚秘密修行法”是根据《金刚顶经》而来的。修行这种法门的人“应从瑜伽阿阇梨处,求受菩提心律仪戒,入大曼荼罗,受灌顶,位胜解行地”,而且要“舍身命财,勇猛精进,怀悲愍心,不厌生死,决定求证普贤菩萨身,历侍诸佛,乐修胜义般若波罗蜜,具慈悲喜舍,饶益有情”。具备这些前提之后,“或于山间胜地闲净之处,或于清净伽蓝及舍利塔前,修治精室,涂拭坛场,周匝悬幡,上施天盖。于坛西面,安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像。持诵者于坛东,对像敷茅荐为座,或坐被脚小床,坛上分布曼荼罗,列诸圣位。置二阏伽满盛香水,安四宝瓶于坛四角,每日取种种时花散于坛上,烧香涂香灯明饮食及诸果子,加持分布四边供养。每入道场虔诚作礼,发露忏悔,随喜劝请,回向发愿。即运心观想遍满虚空一切如来,具诸相好,皆入法界定;又观自身住佛海会中,即结警觉一切如来印,二手各作金刚拳,檀慧相钩,直舒进力二度侧相拄,真言以印三举。真言曰:唵嚩日噜底瑟姹。”“由结此印诵警觉真言,一切如来皆从定出,瑜伽者应作是思惟启告诸佛:我身少慧少福没于苦海,仗托诸佛威神之力,唯愿不舍大悲本愿,慈悲矜愍,观察护念,拔济于我。彼一切如来各以神力加持护念,修瑜伽者获无量福身心自在。”[24]

下来的仪轨更加复杂,如要礼四方如来,礼拜的方式、念诵的真言、心作的观想、所获得福报等都有详细说明。仅以礼拜东方如来为例:“先礼东方阿閦如来等一切如来,瑜伽者即以全身委地,二手金刚合掌长舒顶上,以心着地,至诚敬礼,真言曰:唵萨嚩……由结舍身印及诵真言,奉献供养礼敬故,瑜伽者由作此礼,乃至成佛常得金刚萨埵加持,令菩提心圆满。”礼拜完四方佛之后,“结跏趺坐,端身正念,不动支节,闭目寂静,入四无量心观,即结定印。”

在这个过程中,又相继进入四种境界,即“四无量心定”。“初入慈无量心定,以殷净心,遍缘六道四生一切有情,皆具如来藏,备三种身口意金刚,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愿一切有情等同普贤菩萨。如是观已,即诵大慈三摩地真言曰:唵摩贺……次应入悲无量心三摩地智,以悲愍心,遍缘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沈溺生死苦海,不悟自心,妄生分别,起种种烦恼随烦恼,是故不达,真如平等如虚空超恒沙功德。以我修三密加持力故,愿一切有情等同虚空藏菩萨。如是观已,即诵大悲三摩地真言曰:唵摩贺……次应入喜无量心三摩地智,以清净心,遍缘六道四生一切有情,本来清净,犹如莲华,不染客尘,自性清净。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愿一切有情等同观自在菩萨。如是观已,即诵大喜三摩地真言曰:……次应入舍无量心三摩地智,以平等心,遍缘六道四生一切有情,皆离我、我所,离蕴界及离能取、所取,于法平等,心本不生,性相空故,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愿一切有情等同虚空库菩萨。如是观已即诵大舍三摩地真言曰……”修习以上“四无量心定”和念诵相应的“四无量心真言”的功德是“于未来所有人天种种魔业障难,悉皆除灭,身中顿集无量福聚,心得调柔,堪任自在”。

再下来,还要相继结各种手印,如:金刚合掌印、金刚缚印、摧十种障金刚缚印、金刚遍入印、金刚拳三昧耶印、三昧耶印、大三昧耶真实印、三世胜菩萨印、莲华三昧耶印、三摩地印。每一种印的结法都有详细规定,结不同的印,念诵不同的真言,获得不同的功效。

接下来,修行者要相继作各种观想。首先“端身正坐,俨然不动,想自身在一切如来海会,观一一佛身微细由如胡麻,相好具足,了了分明,即入观自在菩萨观智。作是思惟,一切法本来清净,我亦清净。于世间贪爱清净故,则瞋恚清净;于世间尘垢清净故,则一切罪清净;于世间一切法清净故,则一切有情清净;于世间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故,则萨婆若清净。”

作了这个观想之后,修行者会感觉身心豁然清净,然后再诵《通达心真言》。当念诵达到无数遍之后,修行者“当证二无我,显现如来藏,证圆满菩提心”。然后再诵《菩提心真言》,接着就是“闭目澄心,观自身中正当胸间,有圆满清净洁白满月,一心专注,更不易缘,于圆明上想有八叶莲华,于莲华胎中观纥哩字,如红颇梨色。”接着再诵《加持莲华真言》,同时观想这朵莲华逐渐舒展变大,乃至遍满小千世界及中千世界、大千世界。莲华大放光明,照曜六道众生,灭除一切苦恼,六道众生都获得安乐悦喜。这时,再诵《引莲华真言》,接着再作观想:“想空中一切如来,悉皆入此莲华中,合为一体,其莲华变成观自在菩萨,身红玻梨色,坐莲华台上。首戴宝冠,冠中有化佛,了了分明。”作这样的观想后,再诵《自身成本尊瑜伽真言》,因为念诵这个真言,修行者自身与本尊之身完全相同。接着再结加持印、佛宝冠灌顶印、莲华鬘印、金刚甲冑印,并念诵相应的真言。然后再作各种观想。下面还有数十种手印,一一印,诵一一咒,并相继作各种观念。并分别获得不同的功效,如“能除诸过,皆得圆满,证成无上菩提”、“获得相好具足,当为三界法王”、“当具六十四种梵音,四无碍辩,能于无量世界转大法轮”、“获得如来无碍金刚解脱智”、“获得百福庄严,无边受用身”、“获得如来清净五眼”等等。

总之,在这个修法中,手印繁多,咒语不同,观想奇特,功德各异,过程漫长,仪轨极为复杂繁琐。各种手印、咒语和观想结束之后,“礼佛,随意出道场。常令身心和悦,住本尊瑜伽观,不应散乱,常乐修诸善品,每以香埿印塔,助本尊瑜伽,于念诵处,数须涂拭,及洗浴佛像,旋遶有舍利窣堵波塔,深入六念三摩地,及三解脱门。如是众善所生,有为无为福聚,回向一切有情,我所希望殊胜悉地,愿一切有情,无诸障碍,皆获此成就。”

同经讲述了《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念诵法》。这个修法共分四个部分,也叫“四种成就法”。分别是:息灾法、增益法、敬爱法和降伏法。作息灾法的方式是:“面向北坐,像面向南,于本尊前涂拭圆坛,观本尊作白色,所献华果饮食并自身衣服皆作白色,涂香用白檀,烧香用沈水,然酥灯,以慈心相应,从月一日初夜时起首,至月八日一期满。每日三时澡浴,三时换衣,至日满时或断食或食三白食。如是依法念诵,则能除灭灾难业障重罪,或五星凌逼本命宿时,感招种种灾祸,口舌斗诤,王官逼迫,家国不和,疾病饥俭,鬼魅不祥,悉皆殄灭,获得吉祥,身心安乐,所求如意,修世出世行愿,无碍成就。”

修增益法的方式是:“面向东坐,像面向西。本尊前涂拭方坛。观本尊作黄色。所献华果饮食并自身衣服等皆作黄色。涂香用白檀,加少郁金,烧白檀香,然油麻油灯,以喜悦心相应。从月九日,日出时起首,至十五日一期满。准前三时澡浴,三时换衣,至日满时,准前断食及三白食。如是念诵,能迁官荣,及增寿命,求福德聪慧名闻,或求伏藏丰财,眷属象马,五谷成熟,职仕王官,得势得力,所求胜事,皆得增益。”

修敬爱法的方式是:“面向西坐,像面向东,本尊前涂莲华形坛,观本尊作赤色,身着绯衣,所献华果饮食等尽皆赤色。涂香用欝金,烧香以丁香苏合香蜜和烧之,然诸果油灯,以喜怒心相应。从十六日后夜时起首,至二十三日一期满,至日满时澡浴、断食法准前。如是念诵得一切人敬爱,若家不和,国不和怨敌,伺求方便,欲求彼此相敬和顺者,及令眷属朋友恩义亲厚,承事官长,得善颜色,恩爱亲者,依此法求,必得和顺。又欲求说法辩才,言音威肃,闻者喜悦,圣贤加护,天龙八部,一切欢喜者,当依此法,精诚念诵,所求速得满愿。”

修降伏法比较复杂。摘其要者有如下做法:“面向南坐,像面向北。本尊前涂三角坛。观本尊作青色或黑色,身着青黑衣。献青色华臭华不香华及蔓陀罗华等。饮食用石榴汁染作黑色,或作青色。涂香用柏木,阏伽用牛尿,以黑色华及芥子柏木涂香等,各取少分,置阏伽木,烧安悉香,然芥子油灯。以忿怒心相应,诵马头明王真言,或莲华部使者一髻尊真言。从二十四日午时或中夜时起首,至月尽日一期满。满日澡浴、断食法如前。”这种修法可以获得很多功德和法力,如能“调伏毒恶鬼神及诸恶毒龙令国亢旱,或风雨霜雹伤损苗稼,疫病流行,亦调伏恶人于国不忠,杀害无量有情,破灭佛教,谤正法,一阐提邪见恶人及诸外道断善根者,及侵害传持正法者,及背师僧父母不念恩德作留难者,及诸恶兽虫狼师子怨敌恶人欲相损害者。如是等类作此法时,彼等起恶心者,如有觉触,身心不安,或病或至不济。”若修行者能够如法去修,“现生必获三业清净,所求世间荣华富贵,皆悉成就,获得财宝丰饶,人所乐见,博达经论,名闻十方,诸佛菩萨拥护加持,睡安觉安,诸魔不能侵害,临命终时,本尊现前,将往极乐世界莲华胎中,上品上生,证菩萨位,受无上菩提记。”

在中国,千手千眼观音法门中最流行的修法还是《大悲咒》。作此修法之前,先要发愿:“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枯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25]发下如此誓愿之后,虔诚地念诵观音的名号和观音之本师阿弥陀佛的名号,然后再开始念诵千手千眼观音的《大悲咒》。一宿诵满五遍,就可以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观音菩萨在佛面前承诺说:“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诚。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呪,即得除灭;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唯除一事,于呪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修《大悲咒》法还可以“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即:一者不令其饥饿困苦死;二者不为枷禁杖楚死;三者不为怨家雠对死;四者不为军阵相杀死;五者不为犲狼恶兽残害死;六者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七者不为水火焚漂死;八者不为毒药所中死;九者不为蛊毒害死;十者不为狂乱失念死;十一者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十二者不为恶人厌魅死;十三者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十四者不为恶病缠身死;十五者不为非分自害死。所谓“十五种善生”是指:一者所生之处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国;三者常值好时;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六者道心纯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属恩义和顺;九者资具财食常得丰足;十者恒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者所有财宝无他劫夺;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称遂;十三者龙天善神恒常拥卫;十四者所生之处见佛闻法;十五者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关于这个咒的“形貌状相”,观音认为就是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著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经中说,只要能够发广大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呪,莫令断绝。观音菩萨就会“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从是以往,所有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与籍亦能通达。诵持此神呪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若在山野诵经坐禅,有诸山精杂魅魍魉鬼神,横相恼乱,心不安定者,诵此呪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若能如法诵持,于诸众生起慈悲心者,我时当勅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如护眼睛,如护已命。”[26]

三、千手千眼观音信仰在民间的传播

千手千眼观音的修法很多,其中包含的佛学义理和大乘佛法的基本精神旨趣是一致的。这种信仰随着大乘佛教的传播特别是密教观音信仰的流传而在印度民间获得广泛的回响。根据《三宝感应要略录》记载,印度民间就有千手千眼观音延长世人寿命的灵验故事发生:“昔婆罗奈国有长者,唯有一子,寿命年合得十六。至年十五,有婆罗门,巡门乞食,见长者愁忧不乐,夫妻憔悴,面无光泽。沙门问长者何为不乐。长者说向因缘。婆罗门答其长者,不须愁忧,但取贫道处分,子寿年长远。于时婆罗门作此像法,用千臂咒,一日一夜,得阎魔王报云:‘长者子寿年只今十六,今已十五,唯有一年。今遇善缘,得年八十,故来相报。’尔时,长者夫妻欢喜,罄舍家资,以施众僧。当知此像法不可思议也。”[27]此事原出于《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该经同处还提到另外一事,“昔罽宾国有疫病流行,人得病者不过一二日并死。有婆罗门真谛起大慈悲心,施此法门救疗一国,疫病应时消灭。时行病鬼王应时出离国境,故知有验耳。”[28]这是千手千眼观音消除疫病信仰在民间流行之一例。

原出于《外国记》后收录于非浊的《三宝感应要略录》的一个千手千眼观音像感应故事说,“昔有一沙门,奉行大法,次第乞食,至大婆罗门家。时,婆罗门家中遇此沙门已,屋栋梁摧折,打破水瓶盆器,牛马绝剃,四方驰走。尔时,婆罗门谓,不祥之人,来入吾家,有此变怪。沙门闻已,答婆罗门曰:‘汝颇见汝家儿子等腹胀面肿,身重眼暗,疾鬼所恼不?’婆罗门言:‘我先见之。’沙门复言:‘汝家内有恶鬼夜叉,吸人精气。今汝家内有疾病,是诸鬼等以畏我故,逃避有此事。’应时儿子诸恼方除。婆罗门言:‘汝有何力?’沙门答曰:‘我以亲近如来大法,负千手像,有此威神。’婆罗门夫妇闻已、观已,欢喜供养之矣。”[29]这里所用的法门是千手眼,方式则非常简单,仅仅随身背负千手千眼观音像即可。

千手千眼观音信仰是从唐代时候开始大规模传到中国的。唐代皇室自武则天以后唐武宗之前对密教的支持恐怕主要是看到了密教的护国特色。武则天曾经让宫女绣千手观音像,并让画工绘画,以“流布天下,不坠英姿”[30]。千手观音信仰中虽然有很多的咒语,但最流行的还是《大悲咒》。除了在佛教的各种法事中《大悲咒》会被广泛使用外,在实际生活中,《大悲咒》也被普遍传诵。如开元年间杜昱所作《有唐薛氏故夫人实信优婆夷未曾有功德塔铭》中说,碑主郭氏“偿以诸佛秘密,式是总持,诵《千眼》、《尊胜》等咒,数逾巨亿”[31]《千眼咒》即《大悲咒》。戴孚撰于中唐时代的《广异记》记载,“唐李昕者,善持《千手千眼咒》。有人患虐鬼,昕乃咒之。其鬼见形,谓人曰:‘我本欲大困辱君,为惧李十四郎,不敢复往。’十四郎即昕也。昕在东都,客游河南,其妹染疾,死数日苏,说云:初,被数人领入坟墓间,复有数十人欲相凌辱。其中一人忽云:‘此李十四郎妹也,汝辈欲何之?今李十四郎已还,不久至舍。彼善人也,如闻吾等取其妹,必以神咒相困辱,不如早送还之。’乃相与送女至舍。女活后,昕亦到舍也。”[32]类似这样的《大悲咒》治鬼的故事在唐代以后的中国社会中广泛流行。

唐代民间还有以《大悲咒》求来世之福者,如言“素持《千手千眼菩萨咒》,所愿后身各生贵家,重为婚姻”[33]。

而知玄则是以诵《大悲咒》求得掌握京师盛行的秦语。僧传载,“玄每恨乡音不堪讲贯,乃于象耳山诵《大悲咒》。梦神僧截舌换之,明日俄变秦语矣”[34]。神智是晚唐时期受持《大悲咒》的名僧。“年十二,一食断中,持《大悲心咒》,应法登戒,峻励恪勤。俄属会昌灭法,智形服虽殊,誓重为僧。……恒咒水杯,以救百疾,饮之多差,百姓相率,日给无算,号大悲和尚焉。大中中,入京兆。时升平相国裴公休预梦智来,迨乎相见欣然。相国女即鬼神所被,智持咒七日,平复。遂奏请院额曰‘大中圣寿’。仍赐左神策军钟一口,天后绣藏经五千卷。裴君为书殿额”[35]。神智以大悲咒咒水治病,并以大悲咒慑服鬼怪,令裴休之女归于康复,获得裴休回谢。

唐宋时期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密教观音造像,这不但显示了观音信仰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变化,而且也成为这一时期整个中国佛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日本学者中村元认为,密教东传为中国的观音信仰带来重大变化,突出表现为观音信仰的复杂化方面,而复杂化又主要表现在各种不同名称的观音的相互混合[36]。在这些各不相同的观音当中,最流行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其次是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音、不空绢索观音。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的《大悲咒》在中国流传极为广泛。

在四川现存中晚唐的石窟造像中,就有大量千手千眼观音造像。根据王熙祥、曾德仁先生对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的考察,该山第113窟和第40窟均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造像,其中第40窟有造像记,称“弟子宣节校尉、行东川荥州□□□将赵□愿舍宅平安,造大悲龛□□功毕,时以干符二年(875)四月一日,设斋庆过了”[37]。安岳卧佛院第45窟的千手千眼观音造像为三头六臂式,其余数百只手呈扇形阴刻于后壁上,手掌心均有眼睛,以象征千眼。有趣的是,这尊观音像的脚下左右两侧,各有一乞讨者,而观音则是一手施钱,一手施米,体现出千手千眼观音拔苦予乐的品格[38]。

千手千眼造像更集中的还是在敦煌,其中属于盛唐时期的千手千眼观音造像有编号为214窟的前室北门上的造像、79窟前室南壁西段造像、148窟主室东壁门上造像、113窟主室东壁门南造像。属于中唐的有176窟东壁门上造像、386窟要室东壁门上造像、258窟东壁门南、114窟主室东壁门南造像、231窟甬道顶上造像、238窟甬道南壁造像等。属于晚唐的千手千眼观音有82窟北壁造像、232窟主室东壁门上造像、470窟主室南壁造像、54窟主室南壁造像、30窟主室东壁门北造像、161窟窟顶藻井井心造像等[39]。敦煌还有许多千手千眼观音的画像,如伯希和剥去画像中就有许多属于千手千眼观音。可以这么说,敦煌莫高窟是我国现存《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图像最丰富、最系统、最精彩的珍藏地。据敦煌研究院的调查统计,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中,绘有《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的洞窟多达37个,共绘40幅。最早的为盛唐,最晚的为元代。其中盛唐和中唐绘制不多,不很流行。而晚唐至宋代绘制最多,非常流行。西夏至元代佛教密宗艺术兴盛,千手千眼观音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自晚唐以后,密宗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逐步代替了显宗的《观音经变》和单一的持莲观音、杨柳观音、净瓶观音、施财观音等。

敦煌研究院的谢生保先生认为,莫高窟《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图像出现的初期,便有一个大体稳定的格局,其基本特点是:画幅一般是竖长方形,构图几乎都采用“众星拱月式”;内容布局是:中央主要位置绘观音菩萨正面立像或坐像,足下或座下有从水池中生出的大莲花座,头顶高悬华盖,戴化佛宝冠,除胸前、肩上、腹下的几双大手作结印,另有三十余大手持各种法器、法物之外,其余成百上千的小手均有层次地组成圆轮形法光,像菩萨的身光环绕观音全身。轮形法光之外的四周,分别画观音的部众眷属,即千手千眼观音的二十八部神众:菩萨、天王、众神。除个别特例外,历代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的内容布局和表现形式都大同小异,差别只在二十八部众神的多少,绘画的风格和位置因时代的不同,有所不同[40]。

据《唐朝名画录》记载,唐代著名画家尉迟乙僧曾在慈恩寺塔前画大悲观音像。《宣和画谱》中着录吴道之的大悲观音像三,如意菩萨像一;卢楞伽有大悲菩萨像一,其俱胝菩萨像一;杨庭光有如意轮菩萨像一;辛澄有大悲菩萨像二,白衣观音像一,如意轮观音像二,不空钩菩萨像一。这些都是密教观音的画像。《益州名画记》记载,左全于宝历(825—826)年间于大圣慈寺文殊阁东畔画千手眼大悲变相。范琼自大中(847—860)至干符(874—879)年间,于圣慈寺、圣寿寺、圣兴寺等处作观音像,其中主要为密教观音画像,其中当有很多为千手观音像。

千手千眼观音有太多的首、眼、手臂,是很难表现出来的。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一般采取以少代多、以虚代实的办法来绘制不同造型、不同风格的千手千眼观音。观音的首面,多以三首、十一首、五十一首代替。根据谢生保和谢静的研究,中国古代对千手千眼的表现是在观音的身上绘出许多执持各种法器、宝物的大手,在大手外边画上千只小手,用小手组成观音的圆轮形背光,又让每只手中长出一眼,这就变成了“千手千眼”。在雕像方面则是塑造一身高大的正观音像和几十双大臂大手,身后以扇形雕塑无数只有眼的小手代替千手千眼。有的实塑千手千眼,有的多于千手千眼,有的少于千手千眼。绘画中的千手千眼观音,多画一身高大的正观音的立像或坐像,把观音的头部画成三首、十一首、五十一首,在观音的两侧画几双、十几双、几十双大臂大手,身后以圆轮形身光画无数个小臂小手代替千手千眼。有的实画千手千眼,有的多于千手千眼,有的少于千手千眼。实塑实画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多是在正观音体上塑画十八手,或四十手,而将其九百多只手塑画成小手,以扇面形或圆轮形排列在观音的身后。[41]

四、小结

总之,千手千眼观音作为一种密教的观音信仰形态,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正统佛教和民间领域都有广泛的传播。这种菩萨信仰把佛教的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显密圆融的方式,涵摄大乘佛教的诸多共性,如对虔诚信仰的强调,对发心立誓的重视,对慈悲之心的推崇,对清静智慧的崇拜,对极乐世界的向往,等等。同时,千手千眼观音还以其鲜明的个性,为佛教信徒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特别是千手千眼的象征意义以及各种手印、真言与观想的综合实施,为虔诚的信众带来无边慈悲、无边智慧、无边神通的震撼,使他们获得了依赖,获得了安慰,也获得了自信。千手观音的威严与慈祥有机统一,智慧与神通随时双运,密法与显教灵活并用,为古今人类提供了一种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挖掘人类自身潜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战胜众多的难关以及抚慰创伤、提升境界乃至终极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①]阚延龙:《千手千眼观音的艺术特色》,《艺术百家》2003年第2期。

[②]冯汉镛:《千手千眼观音造像源流考》,《文史杂志》1996年第2期。

[③]刘智:《延安市收藏的千手千眼观音铜造像》,《文博》1996年第5期。

[④]王惠民:《敦煌千手千眼观音像》,《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1期。

[⑤]谢生保、谢静:《敦煌艺术中的千手观音》,《寻根》2005年第4期。

[⑥]陈清香:《千手观音像造型之研究》,《空大人文学报》,第2期,1993年4月。

[⑦]胡文和:《四川与敦煌石窟中的“千手千眼大悲变相”的比较研究》,《佛学研究中心学报》总第3期,1998年

[⑧]马玉红:《艺术小百科——中国千手观音造像图考》,《历史博物馆馆刊》总第73期,1999年8月。

[⑨]郭佑孟:《大悲观音信仰在中国》,《觉风季刊》总第30期,2000年。

[⑩]《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0册,第106页中-下。

[11]《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大正藏》第20册,第120页上。

[12]《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大正藏》第20册,第119页下。

[13]《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大正藏》第20册,第87页中、93页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大正藏》第20册,第101页中。

[14]《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大正藏》第20册,第121页中—下。

[15]《补陀落海会轨》,《大正藏》第20册,第130页上—中。

[16]《世尊圣者千眼千首千足千舌千臂观自在菩提萨埵怛缚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正藏》第20册,第114页中。

[17]《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大正藏》第20册,第120页中、下。

[18]《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0册,第111页上—中。

[19]《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下,《大正藏》第20册,第79页中。

[20]《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0册,第107页上—中。

[21]林光明:《大悲咒研究》,佶茂出版社,1996年9月。

[22]《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0册,第106页上。

[23][唐]玄奘述、辩机撰:《大唐西域记》卷十,《大正藏》第51册,第932页上。

[24]《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大正藏》第20册,第72上-83上(以下凡引用此经文字,均同此出处,不再注释)

[25]《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0册,第106下-107上。

[26]《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0册,第108上。

[27][辽]非浊:《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下,《大正藏》第51册,第852页下—853页上。此事原为《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大正藏》第20册,第87页上)所述。又见于该经同名异译本,《大正藏》第20册,第93页中;《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大正藏》第20册,第101页上)。

[28]《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大正藏》第20册,第93页中。

[29][辽]非浊:《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下,《大正藏》第51册,第853页上。

[30][唐]波仑:《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序》,《大正藏》第20册,第83页下。

[31]《唐文拾遗》卷十九。

[32][唐]戴孚撰、方诗铭辑校:《广异记》李昕条,中华书局,1992年本。

[33][唐]戴孚撰、方诗铭辑校:《广异记》李平元条,中华书局,1992年本。

[34][宋]赞宁:《续高僧传》卷六,《大正藏》第50册,第743页下。

[35][宋]赞宁:《续高僧传》卷二十五,《大正藏》第50册,第869页下。

[36][日本]中村元著、余万居译:《中国佛教发展史》第一卷,第358页,天华出版公司出版,1993年9月。

[37]王熙祥、曾德仁:《四川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文物》1988年第8期。

[38]彭家胜:《四川安岳卧佛院调查》,《文物》1988年第8期。

[39]《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宿白《敦煌莫高窟密教遗迹札记》(上),《文物》1989年第9期。

[40]谢生保、谢静:《敦煌艺术中的千手观音》,《寻根》2005年第4期。

[41]谢生保、谢静:《敦煌艺术中的千手观音》,《寻根》2005年第4期。

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