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发菩提心要句精华集

发布时间:2024-07-02 04:01:46作者:大众学佛网
发菩提心要句精华集

发菩提心要句精华集

有没有菩提心,是判定大乘或小乘的根本依据,菩提心是整个佛法的精髓。

从因果的观点来看,发心是成就的因,发的心越广大,成就的果就越广大,为满足私欲去学佛,怎能结出无上的佛果。因此,一些大成就者,干脆精辟地说:“佛教就是慈悲”。

发菩提心应建立于一切修法之前,就算一个人修的是小乘法,如果他有广大的菩提心,实际上已是在修大乘法,所做皆是菩萨行。

很多人喜欢大谈明心见性,忽视了菩提心的修行,如果没有菩提心,根本无法通达空性,一旦具备了广大的菩提心,慈悲心会自然地将你带入空性的体悟。

莲师说得好,殊胜之道就是服务于他人,任何厌倦“无我地服务于他人的心”增长时,证悟的路途就加长了。

把自己看得比较优越,把别人看得比较低贱的心理,是发展慈悲利他的主要障碍。

菩提心不但应在心中生起,更应付诸行动之中,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

发菩提心分国王式发心(即自己先成佛后度众生)、船夫式发心(自他同解脱同成佛)、牧童式发心(先度生后成佛),为了牛羊能吃到嫩草和饮水,并防止虎狼等野兽的伤害。于是将羊群赶在最前面,他走在最后。

为了先将一切众生都安置于佛位后自己才成佛,才会有最高的成就。

牧童式发心应是从心底里真真切切地发出的,完全是出于慈悲轮回中的苦难众生而生起的,只有这样,才会有无与伦比的巨大心力。

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和现在的父母亲一样,他们也曾对我百般关心,万般呵护,有好吃的先给我,有好衣先给我穿,极其慈爱地将我养育成人,他们对我的大恩大德比山更高,比海更深。然而这一切恩重如山的父母,即无一不是深陷轮回泥沼之中,难以摆脱。深受种种痛苦。就象无依无靠的盲人漂泊在荒郊野岭。这些父母众生都还在轮回之中受种种的大苦,我怎能忍心弃之不管,却想自己先解脱成佛,这岂不是太自私,太无情了。因此我要向过去的大菩萨们学习。学习他们为帮助一切父母众生离苦得乐的种种菩萨行,只有修行佛法才可以报答一切众生的恩德和帮助一切众生。

经常要自问自己,我念佛放生持戒是为了谁而修行呢。肯定是为自己的,要抛弃利益自己的心,为解脱众生的苦难而修行。

要牢牢记住只有一个真切的愿望,为了轮回中的所有众生都能全部获得解脱而精进修法。

种种显现水月幻化相,轮回相续飘泊众有情。自心光明法界中休息,发四无量大乘菩提心。这四句偈,所有修菩提心的大乘行者应念满十万遍。

在六道中一切显现出来的境象,都如水中月、镜水花一样虚幻无实的。众生却因愚痴,执幻相为实有,造下种种恶业而在轮回里不断地生生死死。枉受轮回大苦而不能出离。为了他们都在自心本觉的法身光明中休息,永得妙乐。我从此生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并使之扩大,升华至菩提心,发誓一定要将众生一个不留地度脱轮回苦海,直至他们都成佛。

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具足快乐和快乐之因。悲无量心,愿一切众生都能永离痛苦和痛苦之因。喜无量心,愿一切众生永远都不离没有痛苦的妙乐。舍无量心,愿一切众生都能远离贪爱嗔恨的分别,心住于平等。

我发愿,如果珍贵的至宝菩提心,在我心中尚未生起,愿急速生起,若已生起,愿它能不断扩大增长,并且永不退失。

如果一定要找出八万四千法门之中有什么可以固定套用的模式的话,那么这个模式就是前行的发出离心和发菩提心,正行的无执著地住于空性,结行(后行)的功德回向。这是至关重要的三个神圣的原则,适用于任何修法,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最初我们强调“修法动机”是为了要去帮助一切苦难的众生,这是我们真真切切的出发点(前行)。

在正行的修法是应了知“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而修,如看电视,尽管电视机的一切人事都是这么活灵活现的,与我们如此接近,却全都是了无自性的幻像而已(正行)

每次每天修行结束时,只那怕仅仅念一句阿弥陀佛,也应把由此产生的善缘利益,安乐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发菩提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生起菩提心,所以念诵四句颂时,自己心里一定要生起对众生真实的慈悲心,即帮助救护他们的真实心态,不然嘴念,心中没有生起菩提心,如此则自欺欺人,浪费时间,无一点意义的。

反反复复不断在上师三宝前信誓旦旦,去帮助众生,去慈悲众生,但却没在行动上有任何表示,这难道不是在十万次地欺骗佛菩萨吗?还有什么比这种行为更罪业深重的呢?

所以应当断除这种欺骗上师三宝欺骗众生,欺骗自己的行为,时刻精进地修心,努力让菩提心在心里真实地生起,如果这样地修菩提心,它就会越来越强大。

发菩提心是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一切精髓的总汇心要。

有菩提心人,就好象拥有如意摩尼宝珠一样,一切自当满足,没有菩提心的人,一切修法都缺失了,也不可能开悟成佛。

一切生圆次第的法门,如忏罪,集资,持咒等等的目的也是在于能通过修法令你生起菩提心。

因此要明白,为你讲授菩提心窍诀的上师,比起为你讲授其它法要的上师恩德更大。

所有的大成就者,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名气大小,只是他们的愿力与众生的因缘不一样。

什么才是我们需要的上师呢?只要通过他的教导,我们能在身心中生起对慈悲、菩提心的了解与真实体悟,这就是得到了最大的加持。

所有好的上师传的法皆为你能产生菩提心,对菩提心避而不谈的所谓大法,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若以自私自利讲经说法,则此种行为亦成世间八法之因,树立菩提心首先应明了菩提心之功德。故密乘历来重视对《入菩萨行论》、《修心八颂》、《佛子行》等论典的闻思。尚有寂天菩萨的自他平等之窍诀。阿底峡尊者的视一切众生为父母,并对其报恩等7种窍诀。

很多学佛者关注的是修了什么法门,做了什么功德,如此等等,却不曾反省自己是以怎样的心在修行,正因为如此,虽然修了几十年,仍未摆脱原有的用心习惯,没有摆脱凡夫心的系缚。

修行关键在于“用心”,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过去的用心方式,以出离心和菩提心来做事,这才是成就佛道必须具备的心行。

菩提心可能无法一步到位,但我们应当常做这样的观修和训练,做任何一件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要发心为利益所有众生而做,为解脱六道一切有情的痛苦而做。

心行的成就来自于积累,也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只要我们不断的如是观修,菩提心的力量就会念念增长。

当菩提心有足够力量之后,便能战胜凡夫心,消除凡夫心带来的一切负面作用。

舍弃凡夫心,发菩提心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修学核心,离开这个核心,即使做得事业再大,经论研究得再深,往往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助长我们的凡夫心,虽做的是佛教事业,但只是累积一些福德资粮,虽学佛教典藉,但只是增加一些佛学知识,对于修行是徒劳无益的。

在无尽的轮回中,推动我们流转生死的动力,正是凡夫心,它的基石便是无明,并由此导致世间所有的烦恼,然后因烦恼而造业,在造业的过程中,凡夫心又得到滋养和增长。

我们现在能感觉到的,唯有凡夫心,在凡夫的世界中,一切都是凡夫心的作用。烦恼我执,贪嗔痴皆为凡夫心的显现。

心性与佛无二无别,现相与佛天壤之别,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凡夫心中,我们只有不断剔除心行中的种种杂质,发起勇猛的菩提心,并辅以止观的力量,才能全面开发心性中具足的一切功德。

否则即使像声闻人那样断除了凡夫心,依然不能成就无量功德。

但只要通过正确的观修,同样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佛果的无量功德。

菩提心具有无限的特征,这种无限正是迅速圆满佛果功德的秘诀所在。

任何一件微小的善行,只要我们本着利益一切众生的无限之心去做,所得的功德便是无限的,正如任何一个数字被乘以无穷大之后,结果必然是无穷大。

三主要道,下士道念死念恶趣苦,圆满人天善果为目标。中士道以念人天苦,以发起出离心为目标。

如果我们没有深刻意识到人生短暂及恶趣之苦,修行就不易有迫切感,更不会有燃眉之急,自然也难以发起猛利的出离心和菩提心。

成佛就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出离心是引发菩提心的基础,而菩提心则是根本,是总持,是统摄一切的核心。

以大乘佛教的观点来看,唯有菩提心才是成佛的不共因,大乘的修学核心,归根两点:一是菩提心、一是空性见,我们的一切修学都应围绕这两点。

在佛陀所具备的品质中,最主要的就是悲和智,即究竟圆满的慈悲和智慧,这两种品质正是依菩提心和空性见而成就。

如何将一念悲悯之心转换并提升到大慈大悲的境界,唯有依靠菩提心的推动。

如果通过相应的引导,每一个人都能发起菩提心,或者说我们都知道怎样在心行上去调整并接近菩提心,但我们所发起的只是世俗菩提心,它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础上的有限的不纯净的菩提心。

从世俗菩提心上升到胜义菩提心,需要有个超越的过程,即从有限到无限,从相对到绝对的超越,从凡到圣的超越,突破这些局限也就是突破凡夫心的局限。如是方能契入空性。引发胜义菩提心,这个过程需要性空见的指导。

《道次第》的内容主要由道前基础和三士道组成,入道基础是我们在修学佛法中最薄弱的环节,我们对法,对师,对闻法都缺乏应有的恭敬。结果师心自用,盲修瞎练。正因为没有扎实的前行,尽管他听了很多法,却不能够落实在心行中,不能有所受益。

道前基础中三点引起关注并加以实践。第一首先端正听法和闻法的态度;第二要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重要;最后必须依止法,这是入道的根本。一般学佛者却始终未能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也是不少学佛者难有长进的原因之一。

佛法从恭敬中得,一分恭敬一分受益,在极度的恭敬中,我们的心里是清净的,那样的心才容易与法相应,反之,即使得到了佛法的甘露,却没有清洁的法器去盛载。依然被凡夫心所染污。如果没有依止法,我们往往会自以为是。

在三士道的建构中,以菩提心统摄整个成佛之道,从人天乘进而解脱道,并最终抵达菩萨道。

没有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的磨砺,不断的念死念恶趣苦,如果没有这种长期的观修,即使发起菩提心,也难以恒久地保持,甚至到最后被凡夫心取而代之。

佛经讲:“认真地孝养自己的父母,供养他们所获得的福报和供养佛陀是没有什么两样的”。

乌鸦能反哺,羔羊知跪乳,都知道要恭敬,要报恩,我们如不知报恩。岂不惭愧。

《大方便佛报恩经》里《发菩提心品》云:菩萨摩诃萨,知恩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报恩者——亦教一切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因为没有菩提心的统摄,所做的一切功德,最多只能归到人天的福报而已。人天福报是有漏的,靠不住的。

菩提心犹如种子,能生诸佛法故。菩提心犹如福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

《普贤行愿品》云:譬如旷野水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菩提心要依众生而发,没有菩提心,就根本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就。

发菩提心的论典有:《菩提心论》、《入菩萨行论》、《菩提道灯论》《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解脱庄严论》、《大乘菩提次第论》,汉传佛教及藏传佛教都有关于菩提心的教授。

发心容易,退心也容易,要坚固这个菩提心很难。但是我们常常地发愿,发起这个愿菩提心,哪怕时间很短,哪怕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几秒钟,半分钟,一分钟,这时候升起的功德,也无比广大。

一颗金刚钻研磨再碎再小,它也是一颗金刚钻,绝不是一颗小石子。

我们发了菩提心,尽管还没有具足一切功德,甚至还没有修行好,但是我们的身份从普通的凡夫一下子提升到菩萨的境界了。

我也像那颗小小的碎钻那么尊贵,如果不发心,我永就是一颗小石子。

愿菩提心生起后,这非常脆弱,需外缘来辅助。闻思修三慧来帮助,闻菩提心易得,但不坚固也极易退失,只有经过久久的思维获得定解才行。

对佛法的认识坚定不移,不为外界的境界所转动,定解升起来后,就不再依靠名言,经教的听闻,甚至不需要作意。一看到苦难的众生,就会在心里由衷地升起要救度他的强烈意愿,这叫做思所生菩提心,到此时我们才算真正发起了世俗菩提心了。

从我们在解脱道这个角度来看,要想真实的成就菩萨的大行,满足于口头上的发心根本不够,必须用一些东西来帮助加固堤防。夯实基础才可以,这就是我们要升起这个——行菩提心。受律仪后修诸资粮,是名行菩提心。

众生无始来的执我和自卑是非常坚固的,很难破除,一个癞蛤蟆它永远都不会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因为它执著于自己是癞蛤蟆的相,那么对于成佛来讲,我们老是执著自己是凡夫,很庸俗,很下劣,这也是一种微细的很难破除的心量障碍。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是个破罐子,但是绝对不要破罐子破摔。对治下劣心的方法——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摄大乘论》云:无量十方诸有情,念念已证善逝果,彼即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他们都已经在我们的念念之中,都已经成等正觉了,成佛的人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树立高远的志向和目标,将来就成就一个高远的果报。否则你肯定变成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的人。

欲使目前的生活具有意义,对未来深怀希望是必要的,因为它会产生回应的影响。来推动我们目前生活,眼光越远,越能表现出圆满的行为。而把目前当作趋向未来目标的途径。

一个人极易把未来的职业,地位融入目前的自我意向之中,设想自己为医生、教授、商人,渐渐他能发展出具备这种从业人员的必备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心理暗示,角色期许,借假修真,对于一个人的修行是极大的帮助,所以不要害怕这种假的发心,假的持戒,假的修行,即使还是假的,但慢慢地薰修,学习,时间久了,我们的身体就象染香人一样具有香气,这就是香光庄严。

佛慢就是心中升起自己就是佛的一种勇猛无畏的力量,不是骄慢,不是凡夫的贡高我慢,而是自己对这种“大雄大力大慈悲”的当下承担,当下体验。我就是佛,佛就是我。就像在放焰口时,念的“入根本定,起观音慢”。

这种种慢,就是对未来意向的角色的自我期许,相对前面的自卑下劣怀疑正好是一个最好的对治方法。

常观佛相好,念佛功德,读诵大乘经典,期盼佛国的美丽,庄严,依正境界即能在我们心中薰染智慧香光功德,是心做佛是心是佛,而不是念念做凡夫,念念是凡夫。

是心做凡夫,是心就是凡夫,我们不要老是给自己暗示错误的念头。胜义菩提心是证悟空性,明心见性的人才有。胜义菩提心它具有空性和大悲的统一性。既安住于空性中(大智不受轮回),又能生起大悲(大慈不住涅槃)。

观音菩萨的千手千眼,手代表慈悲方便,眼代表智慧,用智慧眼观照,用方便手段去救度众生,二者是同时生起的,这叫悲智双运,悲智等持。

有一位成就者说:“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也就是菩提心的最好内涵。也是佛教的特征所在——智与悲。

出离心舍的是生死轮回,出家出的是生死家,烦恼家,并非单纯出一个两扇门的家。所以不要画地为牢地为自己弄一些障碍,出离不是你讲的那么恐怖的事情。

菩萨与二乘的区别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菩萨可以在一念之间俱足菩萨所有功德,等菩提心退失时,功德也随之退失了,故你如果能够长时间保持这个菩提心不退失,那么你就具足了菩萨相应的功德。

有了菩提心才能够救度众生,菩提心是我们唯一的依处。

如果我们有菩提心,就能于一刹那间清净无始以来的罪业,犯别解脱戒和密乘戒的罪过也能清净,同时还能圆满众多的资粮。这是菩提心自身所具备的能力。

即使没有单独修金刚萨埵等忏悔法,也没有单独修曼茶罗等积累资粮的法,仅仅依靠菩提心,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所以如果有菩提心,一切就都可以圆满。五加行中积资忏罪,让我们在没有生起菩提心时,这些修法可以帮我们生起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再加上这些修法,则修法的进步会更快,更圆满。

从无始来,我们一直在串习着一切为自己打算,而一心一意,诚心诚意为其他众生打算的念头少之又少,早已习惯自私自利之心,却从来未串习过利他之念,发菩提心确实很难,但纵使困难再大,也要励力修习。

比如说刚刚发起菩提心的人,他虽然没有什么证悟的境界,但是仅仅依靠菩提心的能力,他也可以给予众生极大的利益。

佛陀曾讲过,想成佛的人不要学太多,只需要学一个法,这个法就是大悲心。有了它,一切都很好办,如果没有大悲心,不说现世健康长寿,就是为了自己的解脱而闻思修在大乘法中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有大悲心,就有了菩提心的根机,那么无论你目前的能力有多大,无论你目前的境界有多深,你的一切所做所为都会为其它众生打算。

有菩提心的人,即或造了堕地狱的业,也不可能近期内堕落,此业在很久以后才会成熟,堕狱后痛苦轻微,历时短暂,在地狱中当利益众生的念头生起时,于一刹那间即出地狱,所以菩提心是很重要的。

发菩提心与不发菩提心的利害,看佛与人便可一目了然,凡夫人从无始以来始终只为自己打算,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可是至今仍然一无所获,依然处于轮回之中,佛虽没有希求自己的解脱与幸福,一心一意度生,但他早已经成就,且圆满一切功德。

现虽凡夫,还没有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但是若能将自己的问题置之度外,首先考虑众生的解脱,为众生修行,那么自利就会自然而然成办,不用单独去做,如果为众生修行不为自己修行,自己便不能成就的话,释迦如来是不会成佛的,因为自从发了菩提心后,他再也没有为自己想过(无我),事实上,他却成就了,这说明如果我们能够舍弃自私心,一切都会圆满。

只是我们自己放不下,始终都将自利置于首位,而最终也只能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利己做不到,利他同样也无法成办,自他二利都化为泡影。

菩提心自身就有这样的能力,不求自己解脱,也可以得到解脱。

在没有修出离心菩提心之前,修其它的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有了此基础,再修任何法都不会走太多弯路。

暇满人身不会一次又一次地获得,若这一次走错了,以后再想重返正途,是很难再有机会的。

初期只修出离心和菩提心,只是偶尔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感受至深的稳定的出离心和菩提心。才算上一个修解脱法的人。

如果不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就可以沦落到如此地步——以泥封门,谢客断绝外缘,闭关修了九年大圆满,却不一定能播下解脱的种子,故出离心菩提心极为重要。

学佛的人必须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是显密的共同基础,是趋入一切修行不可或缺的条件。

显密佛法一致认为,一切万法都随发心而定。《开启修心门扉》云:为今生圆满而修行、放生、供佛如愿以偿后,其结果也不过如此,因前世业力未能如愿。这些善行也不会引发丝毫世间果报,修行时,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解脱,度众生成佛等,故其所做善业又怎么可能变成解脱之因呢?决不可能。因果是从来不会错乱的。

如果一个人被饥饿逼迫,挣扎在生死线上,如果不食几分钟后就会死亡,对他来讲开取宝藏和得到食物,后者更重要,那些大法对于无基础的人而言太高深了,当务之急我们是在得到出离心和菩提心之食物,然后才有力量去学大法。

城只有一门,一旦进城想去哪一家都可以随心所欲,没有经过城门,便只能徘徊于城外,永远无法进入城内,说明了出离心和菩提心是趋往修行之城的唯一路径。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想修成法,无异于螳臂当车,实自不量力的愚蠢之举。

因一时环境等因素,偶尔产生的出离心和菩提心是不可靠的,故尔要反复修习,一旦生起,令其稳固不退,生起出离心别无它途,唯有人身难得和死亡无常等外四加行的修法。

希求解脱的心念,日日夜夜从不间断,才叫生起出离心,有出离心的人,思想深处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信念,我最终的目的是获得解脱。

没有修某某法,不懂某某经论,都不会有人说我们不是修行人,但是如果缺失了出离心和菩提心,那我们就真的不是修行人了。

学者问船夫,你懂不懂数学,船夫说:“我不懂”,学者说:“哦,那你的半个生命已经失去了”。船到江心时,学者又问那你懂不懂哲学,般夫说我还是不懂,学者说那你又失去了半个生命,行至河中船出故障。船夫问,你会不会游泳,学者说我不会。船夫不无遗憾地说:“那你的整个生命都已经失去了”。

同样如果没有修持,虽然看似缺少很多,但实际上却并不缺少,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那就真正是失去了一切,因为他连修行的门径都没有趋入。

由于佛的加持,加之我们前世修的善根,使我们在万难的轮回中,今生产生了一线行善的念头,行善的愿望是如此脆弱而短暂,而做恶的念头是如此强大而长久。并且又很难去掉。这种作恶的念头除了立志成佛的菩提心之外,是别的行善行为所不能去掉的。

在无数劫漫长的时间中,一心为众生谋福利的佛陀们把树立菩提心视为最有意义最宝贵的东西,菩提心是数不胜数的人,即一切人获得最大幸福——即顺顺当当地成佛的保证。

菩提心好比是点铁成金的点金剂,一个人一旦树立起菩提心,便会使你的不干净的身躯会立刻变成至贵无价的佛的身体,佛陀以其无上智慧,深入而全面地考察时发现,菩提心比任何东西,还要珍贵。

正像一个人虽然作了极大的罪孽,但是只要他有勇气就能去掉恐惧心理一样,只要他发菩提心就能在顷刻间从罪孽的报应中解脱出来。菩提心如同劫火一样,瞬间就能烧掉一切罪孽。

虽然只要产生发菩提心的愿望就能得到较好的结果,但却不可能获得象实践菩提心那样无限的福分。

当一个人为解脱众生的一切苦难矢志不渝地坚持菩提心时,就从这一刻起,这个人不管是睡觉或者玩耍,他的功德福分不停地增长,达到连天空都装不下的程度,只要为劣业众生的解脱而努力,就能使我们功德日夜不停地增长。

没有发菩提心之前,你所做的一切善事如同芭蕉树一样结一次果便会死亡,而出于菩提心所做的善事,则像常青的果树一样,不停地结出果实,并且越摘越多。

仅仅产生消除某个生灵头痛的念头,就能获得无限功德福气的话,那么产生解除所有众生的无尽痛苦,并为他们谋取无限利益——成佛的念头,就会获得更为无量的功德福气。这是无须赘言的。

父母双亲,天神,仙人和梵天等这些众生连为自己成佛的菩提心都未能在梦境中产生过,那么怎么可能产生为他人的菩提心呢?

今生有幸产生这个前所未有的美妙的菩提心,而这个菩提心是一切众生的幸福的源泉,是解除一切众生的所有痛苦的灵丹,如此可贵的菩提心功德福分是无法估量的。

一切众生虽然都有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愿望,可是却偏偏往苦海里跳,一切众生虽然都有获取幸福的愿望,可是由于烦恼所致,却把真正的幸福视为仇敌加以征服消灭。

没有基础修法,学大法,由于根基跟不上,再高的法也无用,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应当从最基础的法修起,这样才会有收获。

修行人分三个层次,上等修行人一天比一天有进步,中等人每个月都会有所突破,下等人一年比一年好。反躬自问,自己属于那一种修行人呢。可惜的是却没有第四种修行人。

皈依多年的居士,漫长的时间过去了,但他们还没有修完最基础的法,主要是没有动力,所以在修行上才会蜗行牛步,甚至打退堂鼓。

今生没有走出第一步,下一世再想获得万劫不复的人身,都难上加难,继续修行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菩提心本身具有的加持力,就是能让我们拥有继续修行的机缘。

当我们的身体上未遭遇任何疾病折磨,生活上没有任何艰难、困苦时,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很不错,就不会为无常的来临做任何思想上的准备和行动上的努力。整天处于闲散的放逸之中,一旦碰到意外,痛苦就手忙脚乱,六神无主,想临时抱佛脚进行补救,已为时晚矣!

很多人认为,年老时如果没钱,无人照顾,生活就没有保障,所以拼命都去为钱奔波,他们为今后的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却丝毫没有考虑到后世。

如果平时毫无准备,等到大难临头时,再着急也没有用,所以作为修行人,必须具有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一定要走向自他解脱的光明大道,在目前身心各方面都自由自在之时,一定要抓住机会去修行,以精勤的修持来迎接无常的光临。千万不要让自己落到悔恨交加的田地。

因果是有一定法则的,大米的种子长出的必然是大米,如果我们行善的动机是为世间的福报,在这样的动机下,即使修一百年,一千年甚至一万年,也绝不可能解脱,因为这些善业都不是解脱的因,此因成熟时,也不可能获得解脱的果。

问一问自己行善的动机,如果是求福报,虽然这会有善果,但与解脱却没有关系,现在如果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也有办法将已经做的善业变为解脱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发起菩提心。

因为虽然从刹那刹那生灭的角度来看,以前所做所为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其种子的相续却已经留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一旦我们生起出离心菩提心,阿赖耶识中的相续就可以立即转变。以前所做的善业,也能因此而成为菩提之因,如果我们不去改善,那么它将永远是世间法,永远不能成为解脱之因,这实在太可惜了。

只有解脱,才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

有人会认为我是学净土的,学密乘的,这些大乘的法才殊胜,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的发心,也许我们会自惭形秽地发现,自己连小乘的修行人都不如。

要做小乘的修行人,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出离心,非常讨厌世间圆满。并不遗余力地希求解脱,我们做到了吗?

大乘修行人又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菩提心,能无自私,无条件地付出,我们能做到吗?从严格意义上讲,我们根本就不是佛教的修行人。

我想没有必要听更多的法,先把听到的法落实到行动上,作到一个,再听下一个,就像走路时,如果能先看清眼前的十几米路,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往前行进,如果始终寸步未行,那么即使前面一百公里、一千公里的路况,你都能了然于心,那也是徒劳无用的。

发出离心菩提心,完全是人,而且像我们末法时代的凡夫俗子所能够做到的,而且要如实地衡量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并时刻激励自己,我必须努力改善,不断进步,决不再做名誉上的修行人,当我们知道自己也什么也不是,并有了压力之后,才会努力去改善,只有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我们才会成功。

走上上士道的人是很少很少的,凡夫从无始至今,都对自己珍爱有加,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打算,很少考虑别人,即使考虑也是有条件的,从不会无条件地为他人着想。

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却并非易事,可是一旦缺少这些根本,一切修行都不能成功。因此,无论发菩提心如何艰难,我们也要向这个方面努力,要挑战自我,挑战自私心,坚持不懈地与它作斗争,如果肯下功夫,我们最终必定会胜利的。

以前因缺乏智慧,所有人都毫不顾忌地爱自己,为自己打算,但是,我们的自私心不但没有理由,没有根据,并且是我们获得最终安乐的大敌。关于这点,在我们以前所学的世间文化里从没提及。以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何等错误。

密勒日巴弟子说师父啊!你肯定是某尊佛的化身,密勒日巴就当场批评说:“你这样讲,虽然是对我恭敬,却是对法的极端诽谤,因为你们不相信佛法能将一个普通人,转变成一个象我这样的人”。

生死存亡之际,选择二人必死其一时,虽然我们碍于情面,不便说要他死,但肯定会说:“我不要死”。这就是菩提心不够的标志。

菩提心的两个条件,第一要有决定度化众生的慈悲心,第二要有为度化众生而发愿成佛的心,因为只有成佛,才是度化众生最究竟的手段。所以成佛不是大乘菩萨们的终极目标。

大乘菩萨主要不是以世俗手段来度化众生,而在通过弘扬佛法,让每个众生都明白如何去选择正确的道路,因为人是有智慧的生命,如果他们知道,这条路是最安全的,就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主动欣然地走上菩提大道。

综上所述,发菩提心的第一个条件,是发愿度众生,第二个条件是要有为度化众生而发誓成佛的决心,回头看看自己学佛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所做所为是不是根本不考虑自身的解脱,而只关心如何利益众生?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从来都没有想过,相应的行动就更不要说了,即使每天念佛十万声,如果没有我要为度众生而成佛的决心,也不起作用,这是很可怕的。

众所周知,一位体育运动员经过训练所获得的成绩,是未经锻炼的人所无法企及的,但是,如果我们经过锻炼,也同样可以做到。所以菩提心是否具备,是与锻炼与否密切相关的。而不是不可改变的。

我们如果不从现在开始锻炼发菩提心将永远是自私自利的人,永远不能成为大乘修行人,如果锻炼一段时间(三个有,半年或一年)多少会修出些菩提心,发菩提心不仅要靠锻炼,还须助缘,如听闻菩提心的功德,闻思相关的大乘经典,尽量地积累资粮等。关键是要修四无量心,若能这样,发菩提心也不是很难的,对于不修行的人来说,发菩提心很难,但对于修行精进的人而言,这也并非难事,这是学佛人必须要过的一关。

有了菩提心,修行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为菩提心本身,已经包含了积累资粮、忏悔清净罪业等等不可思议的能力,因此,菩提心是开启大乘佛法门扉不可或缺的“万能”钥匙。

好比一个人要画壁画,如果墙壁都没有又画什么壁画,而基础修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出离心,另一个是菩提心,外加行内加行的很多修法都是围绕这两个修法而展开,都是为达到这两个目的而进行的。

应自我审视,问问自己究竟在希求什么,树立了怎样的目标,如果发现目标不正确,就等于发现自己最大的不足。只算一个尚未入门的人,如果再不努力,就将永远是凡夫,如果现在肯踏实地去做,每个人都能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因为释迦尼佛所传的菩提心修法,主要就是针对像我们这样没有入门,没有发菩提心的人而言的。

反复强调基础修法,就可以使人有更深刻的感受,就能更重视这些基础,轻描淡写随口带过,你们不会有深刻的体会和印象,但无论怎样,出离心和菩提心都是贯穿于修行始终的中心要点。

无缘殊胜,无缘就是空性之义,没有证悟空性,也不用着急,只要能修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证悟空性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否则如蒸沙成饭。

做了善事以后,一定要如理回向,因为善业在没有成熟前,就可能遇到破坏,何种情况会毁坏善业呢?第一是发嗔恨心,生起严重的嗔恨心,立即就可以毁坏一百大劫所积累的善业,第二是自诩功德,第三是于善生悔,如理立刻回向后,善业就不会被毁坏,特别是回向应当与发心相应。发心为一切众生而行善,最后也要为一切众生而回向。

如果为证得菩提,获得佛陀的果位回向,这是最殊胜的回向,这样回向后,善根生生世世也不会穷尽,其善果虽然一次又一次成熟。却永无完结之时,因为善根已经回向了菩提,所以在未证得菩提之前,它们是不会消失的。

不以善业为依托叫发愿,以善业为依托叫回向。二者差别就在于是否有行善,有无所回向的善业。善根的的特点就是,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可能越减少。

如果说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十方诸佛赐予我们凡夫众生的无上妙果,那么出离心和菩提心就是摘取菩提树上无上妙果的梯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