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寿命由心主
发布时间:2024-06-21 04:01:03作者:大众学佛网
由三位名人所悟得的
这三位名人指的是明中期的王阳明(1472~1529年)、唐伯虎(1470~1524年)、文征明(1470~1559年)。
唐伯虎是“明四家”、“吴门四家”和“吴中四才子”之一。描写他的影视剧《三笑》、《唐伯虎点秋香》等和他的书画,早已名扬海内外,就不必细说了。“明四家”中还有一位就是文征明,他和唐伯虎是同乡、同岁、同一师门好友,曾为翰林待诏,吴门画派创始人。书画形同其人,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他直至九十岁才执笔而终。王阳明,明代最杰出的文学家、军事家,一代心学宗师,中国哲学史上极具盛名的圣贤大儒。他比唐伯虎、文征明小两岁,相距百十里,同为江南名士。但因他们三人内心强大程度不同而命运及寿命也大不同。
唐寅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传称神童。16岁考中秀才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29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解元第一名。而文征明与唐伯虎同年一起参加乡试却名落孙山。从起点上唐伯虎要比文征明、王阳明高出很多。文征明小时候生性迟钝,7岁还不能说话,11岁开始能说话,才就读于外塾。王阳明这一点也如文征明,5岁时也不会说话,但其内心却很聪慧,能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籍。
王阳明二十二岁考进士不中,二十五岁再次参考,再次落第。他父亲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是了,但王阳明笑道:“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由此可见其强大非凡的内心。但唐伯虎却没这种胸怀,也从没落第的思想准备,而是踌躇满志,傲气十足,志在必得。
1499年唐伯虎与王阳明同时赴京会试。会试结束后,众举子在客栈里七嘴八舌的议论谁能成为会试第一名,唐伯虎心高气傲、口无遮拦地说:“你等不要费心去猜啦,第一名除了我还有谁?!”大家闻言无不惊愕,有人在羡慕、嫉妒、恨兼有的复杂心理驱使下竟起了疑心。满腹才华的唐伯虎满以为自己定可名标金榜,扬名天下,谁料一场厄运正在前面等着他。
自古名高遭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唐伯虎天纵逸才,在京期间,他与徐经以江南名士自居,表现得十分高调,加上徐经乃江南巨富,很有些“土豪”派头。他二人经常带着优童、娼妓招摇过市,引得众人侧目。故有人诬告徐经花巨资贿赂考官并购买试题;嫉妒唐伯虎的同乡举子都元敬乘机诬告唐伯虎参与其事。唐伯虎以科场舞弊同谋嫌疑被牵连下狱。几番严刑拷掠,屈打成招,然后草草定案。举人资格、会试成绩作废不说,还被押回原籍。还牵连主考官程敏政入狱。后皇帝虽给程敏政“平反”,但他仍愤懑不平发痈而死。唐伯虎从此也交了恶运,一蹶不振。
唐伯虎归家后纵酒浇愁,以诗文书画为生,穷困潦倒。54岁时健康状况更差,这年秋应好友邀请去东山王家,在王家见苏东坡一词中二句:“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触动他的心境,一阵悲伤,告别回家后,卧病不起,不久结束了他凄苦的一生。死后由好友文征明、祝枝山等凑钱安排了后事。
这真是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没有那么多必须赢得的功名,却一定要有扛得住的思想准备。赢了,未必会风光太久,而扛不住却会使人输得很惨。赢只是人活得好的能力,而扛得住更是人活下去的能力。对于唐伯虎来说扛得住比赢得了更重要。人世间,败在挫折、侮辱、流言以及恐惧中的人很多。内心不强大扛不住,人会在精神层面崩塌。从这个角度讲,赢只是世俗的胜利,而扛得住才是生命的胜利。最难扛的来自于命运,在多舛的命运面前,有什么胜利可言,所以挺得住就是一切。人想要的越多越大,需要扛的也就越多越重。权力、财富、名声带来了荣华富贵,也带来了暗算和陷害。活得简单些,少点欲望、焦躁与张狂,人生自会云淡风轻。年轻时或许会在意谁比谁多赢了多少,但老了时才发现谁比谁活得久,活得康乐,才叫真正的赢家。
如果说既能扛得住,又能扛得久,还能扛到最终成为赢者,成为终极体面与荣光的圣贤者,要数王阳明。
王阳明1499年与唐伯虎一起参加会试,王阳明虽然顺利考中,但在官场上遭遇的一次次苦难,却比唐伯虎更大。如大太监刘瑾擅权,大肆逮捕反对自己的大臣。王阳明上疏要求释放这些官员,但他的举报信却落到刘瑾的手里。刘瑾大怒,假传圣旨,将王阳明重杖四十,贬到当时偏远荒蛮之地贵州龙场,由正六品的兵部主事降至从九品的驿丞,成为掌管驿站车马的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吏。王阳明拖着血肉模糊之躯前往贵州的路上,又遭遇刘瑾派来的杀手。王阳明最终靠假装跳水自尽,才逃过一劫。王阳明从水里爬出来,又在船上遭遇台风,差点命丧大海。如此艰难险恶,他依旧义无反顾地上任了。王阳明带着三个仆役,到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万山丛薄,苗僚杂居”之地,水土不服,都病倒了。于是王阳明自己当起了仆人,为三位仆役做饭、洗衣、熬药,直到他们身体痊愈。王阳明将这个芝麻都不如的小官,干得风生水起。在本职之外,他还根据当地风俗,教化当地民众,受到人们的拥护和爱戴。在逆境和困顿中的王阳明,带着心中的痛苦,结合自己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半夜里豁然大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王阳明与唐伯虎这两个渊源极深,出身、遭遇也极为相似,但后来的人生道路却截然不同:唐伯虎从此放浪形骸,抑郁终生,在穷困潦倒中离世。王阳明却成为心学一代宗师,中国哲学史上的领军人物,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什么造成他们的天差地别呢?答案就在他们面对挫折的态度不同。唐伯虎只有一颗骄傲轻浮的心。他坚决不去浙江干那个朝廷小吏,从此开始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王阳明却戒骄戒躁,干好小吏,还悟出了大道。成为千古心学的真正开端,使心学正式诞生,成为王阳明从此迈入圣人行列的关键一步。
在前往贵州生生死死的道路上,王阳明写首透视胸怀的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即顺境或逆境,都如空中浮云,随风飘去,从不滞留心中。三万里海上泛舟,犹如驾着锡杖乘着风,从高山之巅疾驰而下一样的痛快。这情怀是何等的巍巍壮哉!而就在同一时刻,唐伯虎却在江南的温柔梦乡过着狂放不羁的生活:酗酒、狎妓,卖画为生。他也写了首诗:“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从这两首诗不难看出两人的格局与境界。逆境,对于唐伯虎是一把把烈火烹油的柴;而对于王阳明则是一道道顿悟之前的淬火。最终,一个焚烧成灰烬,一个如凤凰涅槃,蹈火而重生。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内心强大程度不同而已!
内心有多么强大,人生就会有多么坚挺。如果一个人的心是一条大河,那么这个人的人生疆域就是五湖四海;如果一个人的心是地球,那么这个人的人生疆域就是整个宇宙。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只有针眼那么大,那么这个人的人生疆域充其量也就是一根针。心有多宽广,那么人生疆域也就有多么辽阔。
在当下,人的欲望日渐膨胀,许多人竭尽全力去攫取财富,谋取权利,却不明白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与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满挫折与焦虑,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学学王阳明,把灼灼目光收回来,投向自己那放逐已久的心灵上来,很好地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无论身处何种时代、何种社会,没有人能替你看顾好你的内心。只有使内心强大起来,才是医治内心创伤与彷徨的共同的也是唯一的良药。
唐伯虎与王阳明尤其与文征明的差别还表现在宁王之乱上。
明宗室宁王朱宸濠因仰慕文征明的贤德才干而聘请他。而文征明慧眼识人,托病不肯前往,并将宁王送的丰厚礼品原封退回。而唐伯虎于正德九年(1514年),在宁王的重金聘请下去了南昌。重金聘请之下去与不去,已足见二人的心胸与眼光。后来虽然唐伯虎发现自己陷入了宁王的一个可怕的政治阴谋之中,为了逃脱险境,保住性命,不惜自毁形象,佯装疯癫,甚至裸奔于大街上,才得以脱身回到苏州。但唐伯虎躲过这一劫以后,身心受到重创,常年生病,以至于不能作画卖钱,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靠好友文征明、祝枝山接济度日。
文征明与唐伯虎不同之处就在于文征明为人谦和而耿介,贤德而勤奋,不近女色,不事权贵,尤其他的书画三不应(宗藩、中贵、外国人)原则,在当时传为佳话。其人品更是远扬海内外。在世间流传着很多文征明宅心仁厚的故事。
例如“爱妻教子”。有史料记载说:“征明内行淳古,和妻子白头偕老,一生之中从未变过心。”
又如“为人造杯”。苏州富翁特别钦羡文征明,恭请文征明来家宴饷。宴毕已晚,诚留文征明住下,待翌日再回。当文征明入睡时,见榻前桌上摆一套主人准备送给文征明的银铸餐具。但文征明并不知是赠己的。当文征明刚躺下,有位白天陪客悄悄潜入偷走两只银杯。文征明并未声张,暗想若说出去,这人与主人的交情就从此断了!
他一早临走留下一张便条:“杯两只吾暂时借去一用”。后探明此杯为某银匠所制,就请此银匠复制了俩只,送还给富翁。再如“吃亏送银”:一私塾先生失业后将50两银子存放于文征明家,并希望按照市面利率逐月取息以作家用。文征明告诉他文家从不经营借贷事务,劝他存入某钱铺为好。孰知老儒竟对文征明说:“这一些情况吾都知晓,只是吾不相信任何一家钱铺,只信任你文爷一人。”文征明在了解了对方的养家困难后,二话没说就收下了五十两银子,并让老儒逐月来领取(文征明私人贴补的)月息。几年后的一天,老儒因家有急需取走了那五十两银子,还未来得及告诉儿子却突然去世。故其儿子于月头上又来文家领取月息,文征明并未说穿还照旧付了月息。当晚老儒的儿子梦见父亲责骂自己说:“吾因急需已取回本金,吾在某书书尾有记文,望尔将多领之息银奉还。”其子醒后赶忙在书箱里找出某书,翻至书尾果然有父所记。第二天一早他就来到文府见到文征明叩头致歉,并奉还上一两二钱半的月息银子。孰知文征明非但没收那息银,反而又拿出五十两纹银给老儒之子,诚恳地对他说:“日前令尊迫于急需,五十两本金确已取走。今日得悉他已仙逝,这五十两银子算作吾敬令翁之“赙布”。
还如“入仕退仕”。文征明出身官宦世家,经七次会试一直考到五十三岁仍未能考取。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京城,经过吏部考核,被授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者甚多,因他“三不应”(不事权贵),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官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文墨书画,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他九十岁还孜孜不倦,笔耕不缀。一次为人书墓志铭未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文征明能九十岁无疾而终,与他内心仁厚宽宏大量有关。
如果人都能像文征明那样宽恕别人,善替别人着想,觉得你嗔我怨没有意思,觉得眼前开条路总比打堵墙要好。今人也能如此,风来雨去也能像文征明那样安然自在,始终生活在从容恬静之中。这种境界明末董其昌参悟得最透。董其昌不师文征明之书画,而师文征明之人品,“不师文征明之迹,而师文征明之心”,使董其昌最终成为一代高寿的书画大师,官至礼部尚书。
文征明心怀坦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品与胸怀,不但铸就了他的业绩、命运与寿命,活出了终极的体面,而且还缔造了吴门书派,影响了几代人。
孟子说:“眼睛耳朵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易被外物蒙蔽,一与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个器官则有思考的功能,一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这是上天特意赋予人类的。所以,首先要把心的统帅作用树立起来,其他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这样便可以成为君子了。”(《孟子》的《告子章句上》)。
那么如何树立内心的统帅作用,将内心做大做强呢?
重在忌讳唐伯虎的气躁、言浮、才露、学满,重在学习王阳明的志大、心小、智圆、行方。即如春秋战国时期文子说的:“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智者行天下。”此段可解释为凡人的处世之道是:心要细小缜密,志要远大刚强,头脑要圆通灵活,行为要刚正率直。智慧圆通的人没有不知晓的道理,品行正直的人也要有不做的事情。如此聪明的人才能通行天下。
王阳明就是以此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和应对武宗的。
1519年6月14日,宁王举兵造反,以水陆大军10万征讨武宗朱厚照。当时王阳明正做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王阳明迅速集结兵力开赴平乱前线。王阳明用兵如神,7月20日带领军队一举攻克南昌。宁王听到南昌老巢失守,迅速回兵救援,24日王阳明效法“围魏救赵”,以逸待劳,在南昌东北的黄家渡与宁王展开决战,叛军败退八字垴。26日,王阳明效法“赤壁之战”用火攻,烧死、淹死宁王将士3万余人,宁王及其世子、郡王等都被王阳明活捉,宁王准备30年的叛乱被王阳明43天给平定。
当武宗收到王阳明的捷报后,仍带兵南下,一路游山玩水。为了让平定叛乱能与武宗扯上关系,武宗的亲信让王阳明将朱宸濠放到鄱阳湖一带,让武帝再亲自抓住一次。但王阳明没有那么做,而将朱宸濠等押到南京。
武宗大军滞留江南一年之久,以剿灭宁王余党为名,游山玩水,劳民伤财,祸害百姓。王阳明知此忧心忡忡,故赋诗叹曰:“一战功成未足奇,亲征消息尚堪危。边烽西北方传警,民力东南已尽疲。”王阳明为此,重新报捷,把所有功劳全归于武宗及其身边的一干幸臣。武宗才洋洋得意地“凯旋”。
经朱宸濠之乱,王阳明益信“良知”二字,乃曰:“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又曰:“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心学本体论与修养论的直接统一,即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使人的内心变得强大。“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物上磨炼,在客观中践行。“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到最要害处。“致”本身就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将自觉之知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也就是当今的实践论,辩证法。由此,在明隆庆年间王阳明被追封为侯爵,被后世公认为“真三不朽”。他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哲学家,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是心学集大成者,与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孟子(儒学集大成者)、孔子(儒学创始人)并称为孔、孟、朱、王。(要想更详细的了解王阳明,请参阅我的文章《从造就伟人强国的圣人名陨青史诠师从阳明学》O网页链接、《格心三昧论——读“心学”、〈心经〉、〈清静经〉心得》O网页链接)
王阳明、文征明、唐伯虎虽然命运与寿命结果不同,但造成这种命运与寿命的原因却是相同的,即明武宗荒淫无道,宦官刘瑾擅政等时势造成的。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思想家、文学艺术家。明朝至1449年“土木堡之变”,由盛变衰,又经英宗到武宗五个皇帝,国力已很衰微。加之武宗一生贪杯、尚武、喜好玩乐和刘瑾作威作福,坑杀忠臣,鱼肉百姓,造成忠臣良将自危,民不聊生,盗贼四起,起义军风起云涌。由此,也就有了王阳明被贬谪龙场和龙场悟道,以及评定宁王叛乱等。试想,如果适逢清平盛世,王阳明在朝中舒舒服服的做官,能成就他的一世英名吗?盛世无隐者,如果是清平盛世,文征明也不会辞官从事书画,成为一代大师。包括唐伯虎,即使考中进士,历代进士多了去了,都像他说的“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一样,恐怕也不会有名扬海内外、妇孺皆知的唐伯虎。正如没有战乱就没有岳飞、文天祥一样和没有春秋战国就没有孔孟、老庄、诸子百家一样,正如“生活不幸诗意兴”一样,在很大程度上,诗书画鼎盛和新思想的出现、存在以及兴盛,都与历史进程息息相关,往往内忧外患倒是诗书画和思想家的摇篮。所以司马迁才说:“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所以,人不论生于何时何地何种情境,都不要忘记格物致知,致良知,以良知、知行合一,铸成强大的内心。内心强大命运才能坚挺,事业才能顺达,人生才能康乐,寿命才有可能延至无疾而终。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都是最宝贵的。人应努力向往和追求像文征明那样的康乐与长寿,能够青史留名;更应向往和追求像王阳明那样活出人生的价值与真谛,成为人中之龙凤,民族之贤圣;即使是后半生郁郁寡欢的唐伯虎也给后世留下一定的精神财富,成为一代书画之精英。倘若我们能从他们那里悟出点什么,并切实予以践行,起码能活出一定的价值,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耻生,或许还能活得康乐、自然自在而轻松。
回军上杭——王阳明
山城经月驻旌戈,亦复幽寻到薜萝。南国已忻回甲马,东田初喜出农蓑。
溪云晓渡千峰雨,江涨新生两岸波。暮倚七星瞻北极,绝怜苍翠晚来多。
扇开青雉两相宜,玉斧分行虎旅随。紫气氤氲浮象魏,彤光缥缈上罘罳。
幸依日月瞻龙衮,偶际风云集凤池。零落江湖俦侣散,白头心事许谁知?
——文征明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注:咲是“笑”的“完全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读音和意义都和本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