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
发布时间:2024-04-30 04:05:43作者:大众学佛网
从太湖大学堂听完讲课回来后,整理了这篇心得笔记,一边写一边惭愧。本人才疏学浅,文笔粗拙,修行更是毫无心得,就当是野人献曝,和大家分享一下吧…课中真实感受到了南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对整个中国文化续命的着急心情。
感谢一起修行的朋友们,每次感受到你们学法的精神,都是在无形中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信心。只要想到你们,在这滚滚红尘中,也会升起信心前行。大家都加油呢!
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
救我慧命的南师
见到南师走出来的那一刻,眼泪情不自禁的流出来了。整颗心,被一种深切的悲心罩住。这其中包含着对老师的崇敬,对自己的忏悔,也有着对整个人类存在命运的悲悯。从小对形而上的东西有一种向往和神秘感,小时候总想端坐到天上看着地上的人们,后来知道原来人本身是可以这么自由自在,大鹏展翅遨游天地的。一直以来对佛法的亲切感,自从有了朋友的指点读南老师的书以后,那在无明颠倒妄想的大染缸中根基飘摇的价值观人生观,一步步重新确立着,一遍遍熏陶着阿赖耶识中的善根种子,使之茁壮成长。了习气,转恶念,净化自己。对人性的问题有了更多点认识,越来越发现人真的不是可怜能形容的。自己绝对没有比别人好到哪里去,看到了这些共同的问题自己都有,就是轻重程度偏重不同。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内心不忍指责,埋怨了。接受一切一切存在本来如此,要超越这一切,就必须从自己下功夫。克己复礼,克己,对自己要狠,舍掉自己狠到极点后还要复礼,就是修慈悲心,缘起,真的发心去利益众生。快乐的秘诀原来就是要去除私心。检验自己的时候发现,凡让自己起痛苦烦恼的必然是有私心存在。而这个私,生为人就与生俱来的,抓着自己,然后产生一系列问题来了。要求别人肯定自己,有个意志力作用,以为自己肯定对的东西,其实站在自己的小角落里,是看不到全貌和真相的。
从接到朋友的消息得知可以去听南师讲课,一想到可以见到南师,真像做梦一样,简直是要快乐得飘起来了~不知自己哪里修来的福报。南老师涉猎百家,有着真修实证的体悟,儒释道三家融会贯通,其中讲解之妙不是一般的解读可比。看南师的书,常常有飞跃了历史几千年,沧海桑田只在一瞬的感觉,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把原来看似深奥枯燥的古文,变成了生趣盎然贴近现实生活的运用。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自成一格,触及面如此之广之深,真乃前无古人!我觉得没有生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生在南师的时代,也太幸运了!南师深深的了解我们,了解这个时代的病根,极其风趣幽默的语言中,让我们在不经意的大笑一番后体会到甚深含义。经常把我们骂完了,又捧我们一句,鼓励一句,这种嬉笑怒骂皆是慈悲点化。南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保留的要把所有秘密宝贝都传授给我们,而我们只有先把自己变成一个法器,不要搞花样,才能装得下受得住啊!
梦中的太湖大学堂
在一片等待兴奋又有些忐忑的心情中,来到了心中的圣地-太湖大学堂。记得去年八月,去苏州西山游玩,沿路被太湖烟雨飘渺水天朦胧一色的美景,完全陶醉了。近在吴江,想念着南老师和我的朋友,心里想着:只要翻开南师的书,处处就是大学堂。
《金刚经说什么》是影响最大的。每当陷入烦恼心结的时候,看着自己无能为力,这时提起正念,只要随意翻开南师的书中任何一页,就被洞穿了心情,然后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由此感知菩萨的他心通,绝对超越时空…好感谢我的朋友,一定是多少世的缘分,才可以让我认识…你在六度、万行中实践着佛法真理,你的面貌如此端庄,一身浩然正气,真是让我钦佩不已。这种气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让我知道正心,诚意,好好做人,做事,才算没有辜负到这一片慈悲之心。
车子停在了太湖大学堂门口,等待门卫放行之时,定睛看着窗外的“太湖大学堂”字样,心中然起肃穆之情。大学堂,承载了多少教育的分量,承载了南师对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未来走向多么深切的愿望。南师以九十四岁高龄日以继夜为接续中国断层文化传播努力,每天还要接待不同来客,处理各种事物,工作至深夜,每天只睡两小时,吃一碗红薯粥,这其中工作量之大之繁琐…,常人难以想象,可他却说自己没有做什么。真的是度尽众生,实无众生可度。上次在道南张老师处,反省到我们这代八零后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吃苦,也没有吃到过真正的苦,这是很要命的毛病。而南师和张老师都是在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之光化作了这苦难沧桑世间的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着我们这些迷茫无依无靠的众生前行!这其中感人振奋之力量,似乎已超越我能够用语言来表达的。唯有深深的敬意。所以我们这些苦又算得了什么?古话有云,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南师早已知了,早已不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可他还在如此勤奋忘我,耐烦的做这么多事,为了什么?”吾道一以贯之”,也是”以一贯之”,由一扩展开,为了接引到众生不同阶层根器方方面面的有缘人,菩萨在末法时代传法真的好辛苦呢!
讲课在七号大厅,从车子驶入门口,曾经照片上那熟悉的景色跃入眼帘,虽然是夜色垂暮,但能想象在这里上课的孩子们,接触纯天然的大自然环境,该有多么心旷神怡,生动动活泼泼。月色朦胧中,依然能感受到建筑的古朴清雅别致。教学楼的外沿上有回廊,方便下雨天走路避雨。建筑外部中式,但里面设施很先进,大厅正堂有点像音乐厅的圆形辽阔拱顶,我想是有利于音声的传播。在讲堂外有书店和休息处,都是中式家具。店里有好多台湾老古出版社的繁体书籍,不止是佛法的,各种道家,儒家,人性修养,还有军事兵法,政治,健康养生,都是精华著作,外面不太看得到,一口气下了课像老鼠掉在米缸里买了好多回来。
担任主持的老师告诉我们,呆会老师出来要起立,以示尊敬,但不要鼓掌,鼓掌是对演员的行为。这让我无形中感受到,如果一个年代里处处能有如此尊师重道的风气,我们怎么会生活得不快乐不幸福?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被物质欲望牵着走而搞得外面风光,实则内心愁苦?现代的课堂上,其实学生不尊重老师,老师也不尊重学生,老师如果不热爱教育本身,那么没有热情的上课只是完成任务而已。教育不应该是单纯的重复工作,谋生职业,教育者应该有一种对生命的热忱,然后才能真的以身作则,散发生命的光辉精神。
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是个千秋万代的事业。如果教育不让人学会相亲相爱,只在彼此竞争残杀中优胜劣退,那么是在通向人吃人的世界也不远了。如果连教育都经济化产业化,老师身上传道授业的热情转移到了评职称得奖励上,那么无疑是毁灭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之根。南师在之后讲课里说,心里很难过,非常难过,看着这么多家长望子成龙,把孩子送进名校读书…紧接着又提出问题,读书为了什么呢?读书真的有用吗?是啊,读书的方向和目的是什么?从小到大我们是被动接受着按部就班的教育模式,我们有没有深入的思考过读书真的有用吗?人生的理想情怀是什么呢?
人贵自立 读书的志向
听完课心情很沉重,自己颠颠倒倒那么多年,说我愿意做任何事情,但是连肚子这关都熬不过,明白了点小道理,又没有力量舍掉自己,又吃不起苦,谁能救我?我又能救谁?不还是我是我吗?当天回家后,我兴奋的向妈妈讲了上课的感受及南师的风采,妈妈对我说了两句话,突然觉得老人家真蛮厉害,简直当头一棒,击中要点。
-你流泪,那是你的情绪化。
-你去见了张老师南老师,改不了自己毛病还是没用。
噢原来再反省到细微处,我还是有依赖老师帮我解决什么问题的幻想,去求一个外境的力量给我,所以我不也是崇拜老师的心情一种吗?人贵自立,自强,老师把道理都告诉我们了,就是要让我们自己站起来。老师一直开玩笑说,“我是在吹牛,你们可不要上我的当”其实是时时在耳提面命,我们要自知,自证,去实际力行老师说的话,到底是什么?不然也只是徒增自己看似美好却虚无的妄想罢了!之前很多人求见南师,秘书室答复的信件说道:口口声声求法渡众生,自己的事都搞不清楚。先从平凡做人做事开始磨练吧,做一份正当职业,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不要怨天尤人,要反求诸己,磨练心智,转变习气,才有功德基础。” 这些同样是对我们敲的棒子,清醒再清醒。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寒”。读书不只是为了谋生赚钱,过上一个物质条件相对舒适的生活。如果人只顾自己的享受而活,是目光短浅的。南师说道:现在的人都不太读书,现代人,尤其是发了财,忙于人事,忙于声色犬马,忙于吃喝玩乐。我觉得这么说已经实在是很给这个时代面子。“未有神仙不读书”,吃喝玩乐中,只能貌似神仙,不会真的变成神仙。没有文化精神立足点,只是一个空壳子,臭皮囊。最终尘归尘,土归土,过眼云烟,耗费人身,又是多么得不偿失!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在整个价值取向极度扭曲的大染缸中,南师救了这么多人的慧命,就是化了。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南师以种种般若智慧示现,让众生超拔出烦恼的力量如此神奇不可思议,往后一两百年,我绝对相信,所存者神,南师将深深影响整个人类的精神和生活方式。南师几次提到,这次整理了很多资料来不及讲。南师真的很“心急”,他为中国文化的断代而急,为众生心灵的流离颠沛而急。真正的中国文化,有可以立足于世界不败之地的至高精粹核心。人心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事都是人做的,中国文化能够发扬光大,社会问题得到解决,我们的民族才能自强。
母仪文教 女性素养
这次讲课的题目是女性素养。美国选秀节目中,一位歌手倾情献唱了一首歌曲献给妈妈,评委点评说到:母亲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基石。西方人用“爱心”去表达这种理念,而中国文化落实在从“孝道”开始。一个人的人格养成,由孩童时妈妈的言行身教烙印最为深刻。女性素养,就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国家。南师一上座就先对我们说抱歉,让我们这么远过来听他讲课。这样的话,以前无数次在书中开篇看到,乍一听以为是“客气”,但现场听来真是令人动容,心里只有无比惭愧。听老师讲课是我们三生有幸,老师却一直对我们抱歉。学到了这些东西,要对照自己,搞对方向,学以致用,然后发展自己的品格风格,才对得起老师这番客气呢!
南师开篇说道:儒家《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里性指的是宇宙人生万物哪里来的这个生命本性。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那么感情是什么?是很大的哲学问题。生为人,就有七情六欲。七情指的是:喜怒哀乐爱恶欲。六欲是印度佛教加上中国文化的名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应外境-色声香味触法的欲望。法是意识思维形态。师在讲课中念诵了很多首诗歌,尤其告诉我们:要在文学中体会感情,如何处理感情。人类生命和所有其他有情众生的共同目的就是---离苦得乐。可是谁也没有能做到。是的,因为我们从来只顾着自己的悲哀而没有力量跳出来。三百六十五天,不在愁苦即在病中。到老了一辈子,更是心无所依,断肠人对断肠人。
天地有情,这是文学家说的话。然后男女间的感情,是由天地间的情,落下来,缩小化了的。这让我想到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历史,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到古典音乐浪漫主义,再到印象主义,直到后来的无调性现代音乐。在巴洛克风格中,巴赫是划时代的音乐家,巴赫所有的音乐都是写给他爱的上帝的。巴赫音乐有人类高度的理性情感,精密逻辑而又充满人性的温暖光明,体现着宇宙生命之“道”,天地间的情,而不落于流俗的”感情”。从巴洛克发展一路下来到浪漫派,已是形式结构非常自由,再到印象派彻底打破了原来的章法结构,力求通过和声的色彩变化来描述一种瞬间印象。这个发展的过程也是从最早天地间的情落下来了到世俗之情的。
南师再三殷切嘱咐,亲切的称在场的大姐小妹们,要懂得中国文化的基础。文化的基础在文学。文学在诗歌,戏剧,小说,歌曲中。诗词歌赋中告诉你什么是感情,同时也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忠孝,节义,男女,父母。秦汉的古诗里太多…唐宋有太多的作品,要好好读。
读书是调和感情学会接人待物,懂得做人道理是根本。教育的目的就是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去建立后一代人生有高尚的情操,把情感化的东西化成一个很好的品德。把自己性情搞清楚了,不管贫穷富贵,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会有一个完整幸福人生。中国文化留下来的是这个作用,不只是用学方面,自己要搞清楚,对感情的处理要观察清楚。
现代女性要学做贤妻良母,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以前很少想过贤良,仿佛觉得这个离我很遥远。少年时代追求想象中自由浪漫的感情,也许总多少受着西方潮流的影响,其实那种自由浪漫是情绪的追逐,自我的满足。因为痛苦和快乐都能让人产生快感,快感到有瘾,还以为是爱,其实是别人身上拥有的而恰恰自己缺乏的东西,把感情投射到了外境上。恋爱中的铭心刻骨似乎正是情绪的贪嗔痴到了极点。所以只是把情绪的投射从一个人身上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人,自己却没有真正的爱过别人,也没有人真正的爱过自己。人就是这么容易自己骗过还乐在其中。快乐痛苦,一半眼泪,一半欢乐,甚至一分的快乐,总要有两分的痛苦来交换。关于人性的修养,第一步,是不给情绪牵走了。随着情绪随风起舞起起伏伏,就像萨特说的,他人即地狱。培养自己定力,耐烦忍辱的做事,在平静无事中生活,就是一种理性的培养。由此,做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做一个贤德的人是根本。
学佛之后也开始思考,真正所谓的自由是什么呢?有没有快乐可以永恒?彻底自由,全世界只剩下一个人会怎样?然后那个有很多很多钱,能长生不老就有自由快乐吗?都不是。每个人都是互依互存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我们的生活是个循环链,没有谁能脱离谁生活。我们依赖着大地的养育,依赖阳光空气雨润,依赖工人制造食品供给商品买卖。社会团体就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组成,每一天活着都是仰赖他人的辛勤劳动,我们没有一天能分裂的生活,所以对他人的关爱体谅,回到自己的身上,是一个很快循环过程。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一定是基于对所有有情生命的全然的爱。 课后提问分享很精彩 一、现场中青年男子提问老师:开悟是什么样的境界?开悟之后人会怎样?师回答,开悟,是禅宗的名称。开悟就是知道自己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未生之前谁是我,死后有没有生命,已生之后我是谁?是对于问题的自我解答,这些道理都参透了,实证到了的那个境界,那叫成佛了,开悟了。有念佛人,念到一心不乱,可以预先晓得哪一天,哪一个时辰死了,两个腿一摆,身体出神了。这是功夫做到,有成就了,但还不是开悟。开悟是宇宙人生了解了,可以了生死,自由来去。南师还说道,有种开悟,就是你知道有个太湖大学堂,现在你在这里七号厅听报告,噢原来这里就是太湖大学堂,这个也是开悟。在座人哈哈大笑,南师又说你是佛书看多了,我还没开悟,你就当听小说听过哦。其实南师是针对同学的问题,希望他不要落于对一种境界的幻想之中,要好好老实从基本做起。同学还提问到,在现实生活中,要工作,要有家庭责任,要教育子女,还要读经学佛修炼,如何平衡?南师笑着说道,你欲望太多,要简化自己,少欲。南师提到了定门,慧门。另外说到不要搞 弟子规 那一套(我理解不是说弟子规不好,意思是要配合时代,不要弟子规弄到拿极端准则去教育孩子)。另外说到伦理孝道,问题是红尘之中,要生存生活,要重于从力行做人做事开始。读经典入门,是把生命中的心境提升。 二、有同学提问:现在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自己的孩子在上学读书,如果每个都能把小学生守则做到就很好了。但是现在成人都做不到,太难。南师用了十二个字回答:看得破,忍不过;想得来,做不到。南师说这个就问自己。(其实每个人通病都一样,做不到,如果能做得到就了不起)并且勉励我们,这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毛病,现在都处在病态中。我们大家是为共同目标来的……一步步慢慢做到,共同努力。) 三、有一位女士提问:她身边朋友基本都是30-35岁年龄段,都是非常优秀、学历高、也经济独立的女性,找不到一个稳定踏实的对象,如意伴侣,有失望困惑,请老师给点启发。南师借用一句话回答: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矣。世界上朋友很多,但任何一个人有没有知己?没有,一个也找不到。没有人知道自己。(自己了解自己都很难,更何况别人了解自己。老师的回答角度真是十分高超,从这个角度去体会,目光放大到四海之中,豁然开阔了)南师又风趣的讲到:只有阿拉是我知己。(上海话:阿拉就是吾)。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千古遗憾的事,不只中国人,世界上都一样。这又牵涉到情、爱、欲的问题。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有时候连听话对象都很难找到,向别人诉苦很难,有讲不完的心事。(这个娑婆世界,本来就是个缺憾的世界,没有圆满的。没有这个遗憾,也有那个遗憾) 我想这个就是要学习中国文化的作用,学会调和自己感情,基于对世事深刻的懂得了解,更有力量超越千古以来的苦难,才能时时刻刻无不在天地翱翔,走遍宇宙都不怕。 对了,以前听讲课录音,觉得南师的声音真好听,就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匀和。还有师讲笑话,书上看得已经觉得很幽默,现场听到声音更是如春风化雨,说不出的舒服。有修为的人到了这种境界,一切说话举止都是般若波罗蜜呢!
以下部分是对听课内容所作的笔记
人生的情 爱 欲 三个不同项目
中国文化的侧重点在---孝道。孝道也是一种孩子对父母的感情。
以前有句古话:父母说孩子有了直抱儿(男女之间的拥抱),就不要横抱儿了(抱孩子的姿势)
现代人讲的“爱心”,是西方文化来的。感激、感谢、感恩三个词都有差别。感恩是西方文化宗教信仰中的词汇。基督教信奉上帝创造天地生命万物。恩和爱有差别。
年少,戒之在色。发乎情,止于礼。中年,戒之在斗。容易争强好胜。老年,戒之在得。人老了,年纪大了,越抓越多。比少年更贪,要长寿,要儿女好等等。
男女,夫妻间的情爱,究竟是欲,还是爱,还是情重要?中国文化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终是人要法自然。效法大地,我们脚踩大地,对它倒脏水,最后死了,还把自己一身臭皮囊还给大地,大地从来都没有埋怨过。
天:阳光,空气,雨露,水火,它没有求还报。
道:生命的本性。
道法自然。
天地有情,这是文学家说的话。然后男女间的感情,是由天地间的情,落下来,缩小化了的。
文化的基础在文学。文学的基础在诗歌。戏剧,小说,唱歌,就是诗词歌赋中告诉你什么是感情。同时也是生命科学的基础!
南师说道:现在的人都不太读书,现代人,尤其是发了财,忙于人事,忙于声色犬马,忙于吃喝玩乐。这是现代社会的状况。
所以南师一边讲一边非常着急,他说准备了好多资料,不敢多讲,一多讲就一二分钟浪费了。
诗歌中体会深沉感情
从唐朝说起诗歌,诗歌中有非常丰富的感情。如何去认识它?我们最熟悉的通读的是李白、杜甫。之后是元白体。元是元稹,白是白居易,是个大官。
元稹有一首《哀江南》
遣悲怀 三首
(南师非常幽默的说道,这个就是哭太太的意思,但是哭太太多没有文学意境啊)
《遣悲怀》三首 元稹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常常悲悼你 也常常自悲 活一百年又是如何只不过白驹过隙
只得终夜睁着双眼 怀念你 报答你 平生清苦从未展开笑颜
(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流泪了真是感慨:问世间情为何物……
人与人有这么浓厚深沉的感情 自伤怀 又无处告别
真是有情终须累此身 可是 无情又何必生斯世!)
因为有些口音,一下没听清楚,大意是说他小的时候,听到“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一句意思就很难过。南师念诵第二首的时候,最后还唱起了“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我想南师是否想到了当年在台湾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
男女之间的感情,就在文学里可以做榜样。文学学好了,真的懂得感情,知道如何处理感情,进退应对。
陆游的诗中有夫妻,母子之间的感情
南师还提到,他亲眼看见,夫妻学问都很大,地位很高,感情也很好,但回家和婆婆的关系相处就非常难。
(背景故事是:陆游年轻时风流倜傥,与美丽多情的唐琬结婚,彼此相爱笃深,琴瑟甚和。但陆母不喜欢这个媳妇,百般挑剔并逼迫二人离婚。陆游迫于封建礼教,只得另娶;唐琬也只好含泪改嫁。如此棒打鸳鸯,演出了一场“孔雀东南飞”的现实悲剧。后来陆游与唐琬在沈园偶然相遇,唐琬嘱家僮送去一份酒肴,以示眷恋之情。二人百感交集,苦不堪言。陆游提笔在一堵粉墙上题写了一首悲痛欲绝的词,这便是那首传诵千古的《钗头凤》)
《钗头凤》陆游放翁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传说,唐琬见了这首《钗头凤》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七十岁时为了怀念唐婉他“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始终如一的保持了对唐婉的一片思情,留下绝句二首: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衰,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讲课的时间一晃眼,听得津津入味,南师说还没开始,一个钟头就过去了…)
男女之间感情,还有《浮生六记》作者是苏州沈三白。读了经典文学,对夫妻儿女之间,怎么处理感情,有个了解,领悟。要知道得意和失意时如何自处。
(之后提到冯小青,中国著名才女,词人。自小秀丽聪颖,孤芳自怜,命运不好,才华很高。家乡算命大师算她的八字,曾经对他家人说,不要教她文学,找个好人家早早嫁了好,不然以后会命运凄惨。然而当时她家条件优越,绝没想到真被言中。)
这首著名的诗就是她做的:
稽首慈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
愿为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
(绝对是人到绝境痛苦时悲心流露和感召。希望观音菩萨的杨枝甘露,扫到人间,消除疾苦。)
还有来读和尚的诗,透过文学学得感情。
漳州龙山和尚
万机休罢付痴憨,踪迹时容野鹿参。
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
(万般心机,种种经营,计谋、想法一大堆,徒然给自己生活带来不安然、不快乐。现在万机休罢,一切放下,不要了,不用心了,不再竞争汲营,将须智慧藏在憨厚里,做个大智若愚的人。今后不再从有为、有相上操劳,不再争取世间的荣华富贵。一心参禅,要回归大自然,我的行踪只有野鹿知道,我和大自然同在,和山林树木野兽物我一体了。
有一段这样的话,体会下真正自在的生活:元朝的高峰妙禅师,在山洞里修行,以野果为食。有人问:「这有什么好吃?」「比珍馐美味还好。」「为什么连头发也不梳理呢?」「我心上一点烦恼都没有,还要梳理什么?」「为什么不洗澡?」「我心里早就清净了,还洗什么澡?」「为什么没有换洗的衣物?」「我有道德、慈悲的庄严衣,还要什么衣服?」「你连个伴侣、朋友都没有。」「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日月星辰都是我的朋友呀!」这些是到了那个境界自然流露出来的,不论在山上在红尘,真是彻底的潇洒自在,游遍宇宙。而我们潇洒不起来,自在不起来,就是因为欲望太多,不清净。我们的潇洒都是假的,根本经不起外界的打击,那个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东西没有找到!)
纳兰性德,清朝有名的大诗人。
《忆江南》 (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没有怨,也没有恨,就是很清静,想念就是一个念头在那里。不思量,自难忘(苏东坡的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摇落后,就是外面的吃喝玩乐都没有了,浮华尽归平淡,眼前只有一盏青灯,(不是电灯哦,是一缕青灯)就想到你了。(这首真喜欢,叶影摇曳,一望无际的田园上点点星光,绚烂后的素静,想你,就是一个念头,挥之不去,情在不能醒。)
《望江南·挑灯坐》
挑灯坐,坐久忆年时。薄雾笼花娇欲泣,夜深微月下杨枝。催道太眠迟。
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未梦已先疑。
《摊破浣溪沙》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太多情即是无情,情太多必然会被平衡回来,一盈一亏,此消彼长,这也是宇宙自然定律。)
南师又说道这样一个场景,人到晚年,两个夫妻,看两个电视,背对背。真是断肠人对断肠人,这时候已经没有情了。
“五心” 《瑜伽师地论》
率尔心:不知不觉 自己起来 想不到的突然想起来
寻求心:伺察 自己起的念头 自己观察自己
决定心:自己对自己 坚强的作用
染净心
等流心
伺察是理性 还有愿心 (恒心,定持心)
自己对感情的处理 要观察清楚
中国文化,留下来的是这层作用,而不仅仅是知识。自己要搞清楚
人 与生俱来的五毒-贪嗔痴慢疑
贪是一种占有心
-爱 恨 情 仇 中间差别很大
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