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如何才能保证往生西方?(一)

发布时间:2024-04-24 04:05:13作者:大众学佛网
如何才能保证往生西方?(一)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在目前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准确地判断出自己临终时是否能够往生?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才能保证临终时顺利往生到极乐世界。

业成熟果报的次第

我们都知道,来世去哪里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业,也就是依靠业的牵引决定来世的生处。从总体上看,造恶业会转生三恶趣;造有漏善业会生到三善趣;修集净业资粮可以往生到清净佛土。我们从无始以来到今天为止,相续中已经积累了无量无边的业。那么,我们临终的时候会受哪种业的牵引,下一世到底会在什么地方受生呢?这就要看在临终的时候,自相续中的哪种业先成熟。这个最先成熟的业就会牵引自己去相应的地方受生。

那么,临终时哪种业会最先成熟呢?

《俱舍论》中这样讲到:在自相续中许许多多的业里面,重业最先成熟;如果有些业轻重程度相等,就看临终时哪种业现前,这个业的果就会先成熟;如果几种业在临终同时现前,就看生前对哪种业串习的次数多,次数多的先成熟;如果有的业串习的力量也相同,就看造业的次序,哪种业先造,它的果会先成熟。

对于这个道理,古德曾经用一个比喻这样解释:在一个码头上只有一艘船,但是有很多人要过河。这时,如果来了一个大官,因为他的权势大、力量大,所以一定是他最先上船渡河;如果来的人权力相同,就看谁离船最近,就先渡谁过去;如果他们离船一样近,就看谁跟船老大比较熟悉,熟人先过;如果都是熟人,就看谁先打招呼,谁就先上船。

又好比说我要出门买衣服。但是服装店很多,我到底去哪一家呢?如果平时对于某一家店情有独钟,特别信任,就会毫不犹豫、不加选择地直接去那家买;如果都差不多,就看哪一家店离自己住的地方比较近;如果都很近,就看平常习惯往哪个方向走;如果在同一个方向,同一条街上,就看当时遇到什么缘,比如哪一家搞促销,就会到那家去买。这样就很清楚临终时到底哪种业先成熟了。

净业成熟的情况

我们临终的目标唯一是往生极乐世界,那么,临终的时候,能不能保证自己相续中的净业首先成熟呢?现在我们依靠这种规律,来观察一下就会知道。

首先看看自己相续当中的净业是不是最重,重于所有的轮回染业?

如果你净业的成分非常大,平时根本不想轮回里的事,心心念念唯一想着阿弥陀佛,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又一直不断地念佛,回向时心也很猛利,全部回向于往生极乐世界。这样非常精勤地积集净业资粮,到临终的时候,必定已经形成强大的势力,这样就决定能够往生。

如果自己的净业不是最重的,平时造的净业和染业的势力均等、不相上下,那就要看临终时哪种业先现前,也就是遇到的缘能够把哪种业引发出来。如果当时能够遇到善知识、善道友,在一旁提醒自己一定要求往生,要忆念阿弥陀佛,并且给自己助念。依靠这种因缘,自己的心能够转到求生极乐净土上面,能够提起念佛的心。由于自己现前的心已经缘在净土方面,一心念佛,这样也能往生。

如果临终的时候,净业和染业同时现前。比方说,道友们在助念,自己的家人在一旁哭哭啼啼,结果自己的心既想往生又放不下儿女,这两种心同时现前。那么就要看自己平时在哪方面串习得比较多一些。如果自己平时很多时间用在念佛方面,心里想阿弥陀佛,想往生极乐世界的次数多一些,那么,这时求往生的心就会先冒出来,能够回转心意,缘在念佛上面,从而实现往生。

如果平时串习的力量也是一样的,就要看染业和净业当中哪种业先造。但是这就很难把握了。

这样分析完,一方面能清楚地知道,按照现在自己的真实状况,到底能不能往生?另一方面也会明白,该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临终时能够往生。下面我们把这个问题展开来具体讲讲。

净业最重,决定往生

为了能够更有把握、更稳妥地往生到极乐世界,现在必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古人也说:“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所以,我们要以最保险的方式去做,这样往生的把握就大。最保险的就是从“重业”下手,让自己相续当中的净业成为最重。这样到临终的时候,自己的心识才会被净业的力量牵引,往生到极乐世界。彻悟大师曾经说过:“吾人生死关头,唯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也很明确地指出由重业、强力牵引心识的道理。

重心修净业

怎么才能让自己相续中的净业成为最重呢?首先要知道业的轻重依什么来决定。对此,彻悟大师说:“业力最大,心力尤大,以业无自性,全依于心。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故心力唯重。业力唯强,乃能牵生。”意思是说,业没有自性,它的强弱、轻重等完全由心决定。因为心能造业,也能转业,所以心的力量最重。以重心就能形成强大的业力,众生就是被这种业的力量而牵引受生的。如果学过唯识的教法,就会很清楚这一点。这个世界上力量最大的莫过于心。所以在造业方面,心的力量越强,所集的业就会越重。

彻悟大师又说到:“若以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则强。心重业强,唯西方是趋,则他日报终命尽,定往西方,不生余处矣。如大树大墙,寻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决不向余处也。”意思就是,如果你以最殷重的心,来修集净业,那么净业的力量就会很强,会成为重业,必定趋向西方极乐世界。到临终的时候,决定能够往生西方净土,而不会生到别的地方。这就像大树或者围墙,平时一直向西边倾斜,等它倒下来的时候,也一定是倒向西边。它的重心就在西方的缘故。这样就知道,想让自己的净业成为重业,平时心里的重点就要落在西方净土,对此念念不忘,到临终时才会有强大的力量,牵引自己往生极乐世界。

信愿深切,净业则重

具体该怎样以重心修净业呢?彻悟大师又说到:“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这就是告诉我们,修习净业的时候,要想让它的力量最重,关键是信心要非常深厚,愿力要至诚恳切。有了足够程度的信愿之心,那么,无论是听到一些非理邪说,还是遇到轮回当中各种的顺缘、逆缘,自己的心都不会动摇,只会一心坚定的趋向西方。

这样就知道,我们要在信愿行的强度上用功,要让自己内心深处真正对阿弥陀佛有强烈的信心,对往生有特别恳切的希求心,要让这种力量完全胜过对娑婆世界的意乐。所以,首先要生起真实无伪的信愿,然后每天不断地加强它。能够这样做,让自己的心完全专注在这上面,那么心的力量就会不断地增强。通过几年、十几年成千上万次的串习,你的信愿就会达到强有力的程度。到临终的时候,决定会成为重业,牵引你往生到极乐世界。

 信愿深重的根本是出离心

怎样才能有深重的信愿呢?关键在于出离心。为什么呢?要知道,信愿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耽著世间,爱重娑婆。因为越是耽著轮回世间的事,爱重娑婆世界的享乐,与它相反的心——看破世间,放下娑婆,希求极乐的心必然会越薄弱。因为欣乐和厌离是截然相反的心态,对轮回有欣乐之心就决定不会厌离;而生娑婆和生极乐也是完全相反的两条路,只要对娑婆深深贪恋,就决定不会欣求极乐。相反,如果生起了真实无伪的出离心,不再贪恋轮回,那么你所造的业决定不会再随顺轮回。这样就远离了往生的违品;再加上对净土法门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串习,决定会生起真实到量的信愿之心,也就具足了顺缘。如此一来,念佛,修集净业资粮就会很有力量,因为心的方向已经决定。这样出离心越强,求往生的心就会越重,你所修集的净业就会相应地成为重业,到临终时必定牵引你去极乐世界。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出离心和信愿的关系。

造集染业的根源是没有出离心

我们凡夫的心与生俱来会被世间的安乐吸引,会非常喜欢轮回中的享受。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情感方面,都抱有无穷无尽的幻想、计划,这样就会造下各种各样的生死染业。

为什么会这样贪著、追求不舍呢?要知道,心有一种规律,就是对于安乐、有功德的事物会生欢喜心,进一步会去求取;对于痛苦、有过患的法会心生厌离,进而舍弃。我们把轮回看成了一个美好的乐园,认为世间当中有真正的安乐、幸福,也就是认识上出了问题。那么,遣除这种颠倒认识的方法唯一依靠出生正确的认识——看清轮回的真面目,确定轮回完全是苦海、火宅,根本没有丝毫安乐可言。如果你在见解上能够完全抉择到量,心态必定会随之发生巨大的转变。会从原来对轮回世间的满腔热情,变得索然无味,能够非常干脆地把轮回中的事全部放下。一心想要从轮回当中脱离出来,这就是出离心。有了这种心,决定不会再贪恋轮回,会极为有力地遮止一切追求轮回的心,也就不会再造生死染业了。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就是出离心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解脱和往生的关系。所谓“解脱”,指的是从惑业苦的系缚中脱出来。对于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来说,依靠自力解决这些我执、烦恼是相当困难的。但是依靠阿弥陀佛大悲愿海的加持,一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能彻底解决这些轮回杂染法,从此只进不退,能够很快成佛。所以说,往生就是解脱,这两者是一样的。如此一来,我们就把一个宽泛的解脱主题,明确地定位在往生净土上面。正所谓“一门即是普门”,往生极乐是一成一切成,一了一切了的捷径。在这上面成功了,整个解脱成佛的大事都能圆满成办。所以,修净土法门,最开始一定要认清往生就是解脱,自己的解脱大事就靠往生来成办。对此心里要完全确定,这一点相当重要。

这样观察下来,“出离心”就是看到轮回过患,想要出离,知道解脱的利益,唯一希求。在这里,把出离心的内涵配合在往生上:见到轮回的过患,就是认清娑婆世界纯粹是苦,毫无安乐,从而彻底地厌离娑婆;既然往生就是解脱,那么希求解脱就成了希求往生。所以说,出离心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

出离心的作用

有了真正的出离意乐——欣厌之心,就会像游子想尽快回到家乡那样,一心期盼早日回归极乐净土。这样你心上就会出现一个极大的转变。原来对于娑婆世界非常爱重,对极乐世界则是无关紧要的态度。等到真正生起出离心的时候,就会完全反过来,变成重视极乐世界,不在意娑婆世界。也就是心上的比重会变成对娑婆世界的心最多占5%,对极乐世界的心大于95%。如果这种心再进一步加强、加重,那么你的心就可以全部从轮回当中抽出来,一心求生极乐世界。

所以要知道,有了真正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出离心,你的整个身心会完全被摄持住。你在行为上会唯一修集净业。那时你会从早到晚,心心念念就是阿弥陀佛,就是极乐世界。无论吃饭穿衣,工作生活,包括睡觉的时候也不会忘记念佛。而对于娑婆世界里的一切都只是随缘而过。打比方说,一个人要回家乡,在路途当中暂时住在一个旅馆里面。他一心盼望的就是启程的日子早日到来,我好赶紧回家,而对于这个旅馆绝对不会作任何长久的打算。同样,如果一心想要往生,暂时生活在娑婆世界的时候,能够吃饱穿暖心里就满足了,不会把世间里的任何事情当成重点来做,也不可能在这上面还有很多追求。

相反,如果你没有出离心,只是在表面上信佛、念佛,对于娑婆世界的贪求仍然很多,心里重视的还是轮回里的事。那么,必定是信心浅,愿力弱,造下的染业重,净业轻。往生极乐世界就会成为相当困难的事。

 你能往生吗?

我们现在观察一下自己的心,到底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心重,还是继续留在娑婆世界的力量大?

如果提到洋房车子、娇妻美妾、升官发财、上网娱乐等五欲享受的时候,你心里一点兴趣也没有,反而很想出离这些轮回里的染法。那就说明你粘附在这个世界的心力量很小。如果一提到极乐世界,你心里马上生起特别强烈的欢喜心、希求心,就想立即往生到那里,有很深重的信愿。对比这两种心,结果发现对娑婆世界的心远远没有求往生的心重。你就可以确定自己基本能往生。因为你心的重点就在极乐世界,在这股力量的牵引下,往生的可能性就很大。

相反,如果一提到极乐世界,心里一点触动也没有,念佛的时候也是散散乱乱、漫不经心地随口溜下去,或者仅仅是赶速度、凑数字。表面上说我要修净业、求往生。实际上想去极乐世界的心微乎其微,完全没有力量。但是,对于娑婆世界就不是这样了。钱财名利、感情子女、声色享受……样样都贪。就连对几件衣服、一点吃的东西,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像是每天非常精心地打扮自己,花很长时间布置房间,甚至买个东西也要精挑细选、费尽心思。至于声色娱乐方面,那更是兴致勃勃,玩的不亦乐乎。狂欢几天几夜都丝毫不会疲厌。如果你对轮回的事有这么浓厚的兴趣,对娑婆世界的贪心这么重,那就很危险。这就意味着你心上有无数根绳子紧紧地绑在娑婆世界,绑在你认为的美好事物上面。既然这个世界对你的吸引力这么大,那么你多半是要继续留在轮回里了。

念佛不得往生的根本原因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属于哪种情况呢?如果你对极乐世界的心很重,完全超过重视娑婆世界,很有把握往生,那就非常随喜。但是,很多人会是后一种情况。虽然学了净土经教,也在不断地念佛,甚至学佛、念佛几十年,可是按照上面说的标准观察下来,还是存在很大问题。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尽管自己每天口中念佛,也发愿往生,做善法之后也会说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内心深处还是贪著轮回,心仍然陷在娑婆世界当中。其实念念造的都是轮回的业,一生几万天累积下来,相续当中充满了轮回业、恶趣业。所以在你业的账本上,轮回的染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相比来说,真正能往生的净业就少得可怜。轮回方面的事情,只要粘上一点,十天、半个月心都下不来。无论是哪种五欲享受,一旦触及,很快就圆满了前行、正行、后行,而且数量多,持续的时间长,程度又特别的深。一遇到悦意的对境,不必刻意地作意,依靠无始以来的习气,能够任运地现起各种不清净的心念,而且每一念都起得非常强。

但是,对于西方极乐世界,对于修习净业资粮,说实话,心的力量是很薄弱的。你可以扪心自问,自己一辈子有几次发自内心的想往生?又有几声佛号是在真信切愿的摄持下念出来的呢?所以,念佛不得往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也是很普遍的一个问题。

其实,念佛不难,一句佛号大家口头上都能重复。但是,真正生起信愿是相当不容易的,必须真正从心底深处生起非常猛利地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而现在的人大多不重视培养出离心,所以真正的信愿很难产生。

 临终时的外缘非常重要

如果观察自己的心,发现净业和世间染业的轻重程度基本相等。那就要看第二个条件:临终时哪种业最先现前。这取决于临终时遇到的外缘。

在《众经撰杂譬喻》当中,有这样一则公案:曾经有个僧人在草间行走,忽然听到有声音叫住自己。僧人很惊讶,向左右看去,结果见到一条大蛇。蛇对僧人说:“您知道阿耆达王吗?”僧人说知道。大蛇又说:“我就是阿耆达王。”僧人觉得很奇怪。(我们知道,当年世尊在世的时候,阿耆达王亲近过佛,在佛前听过正法,而且造了很多佛塔,并且供养过佛和僧众。)大蛇又说:“本来我生前做过很多善法,但是临终的时候,旁边人的扇子掉到我的脸上了,当时我就生起了嗔恨心,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投生为蛇。”后来僧人给大蛇讲经,大蛇七天不吃不喝很欢喜地听法,命终生到了天上。

本来他的因缘那么好,直接亲近过佛,也信仰三宝,做了不少福德。如果当时没出意外,再怎么也不致于堕落成旁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显然是临终时出现的外缘导致他恶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在目前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准确地判断出自己临终时是否能够往生?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才能保证临终时顺利往生到极乐世界。

业成熟果报的次第

我们都知道,来世去哪里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业,也就是依靠业的牵引决定来世的生处。从总体上看,造恶业会转生三恶趣;造有漏善业会生到三善趣;修集净业资粮可以往生到清净佛土。我们从无始以来到今天为止,相续中已经积累了无量无边的业。那么,我们临终的时候会受哪种业的牵引,下一世到底会在什么地方受生呢?这就要看在临终的时候,自相续中的哪种业先成熟。这个最先成熟的业就会牵引自己去相应的地方受生。

那么,临终时哪种业会最先成熟呢?

《俱舍论》中这样讲到:在自相续中许许多多的业里面,重业最先成熟;如果有些业轻重程度相等,就看临终时哪种业现前,这个业的果就会先成熟;如果几种业在临终同时现前,就看生前对哪种业串习的次数多,次数多的先成熟;如果有的业串习的力量也相同,就看造业的次序,哪种业先造,它的果会先成熟。

对于这个道理,古德曾经用一个比喻这样解释:在一个码头上只有一艘船,但是有很多人要过河。这时,如果来了一个大官,因为他的权势大、力量大,所以一定是他最先上船渡河;如果来的人权力相同,就看谁离船最近,就先渡谁过去;如果他们离船一样近,就看谁跟船老大比较熟悉,熟人先过;如果都是熟人,就看谁先打招呼,谁就先上船。

又好比说我要出门买衣服。但是服装店很多,我到底去哪一家呢?如果平时对于某一家店情有独钟,特别信任,就会毫不犹豫、不加选择地直接去那家买;如果都差不多,就看哪一家店离自己住的地方比较近;如果都很近,就看平常习惯往哪个方向走;如果在同一个方向,同一条街上,就看当时遇到什么缘,比如哪一家搞促销,就会到那家去买。这样就很清楚临终时到底哪种业先成熟了。

净业成熟的情况

我们临终的目标唯一是往生极乐世界,那么,临终的时候,能不能保证自己相续中的净业首先成熟呢?现在我们依靠这种规律,来观察一下就会知道。

首先看看自己相续当中的净业是不是最重,重于所有的轮回染业?

如果你净业的成分非常大,平时根本不想轮回里的事,心心念念唯一想着阿弥陀佛,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又一直不断地念佛,回向时心也很猛利,全部回向于往生极乐世界。这样非常精勤地积集净业资粮,到临终的时候,必定已经形成强大的势力,这样就决定能够往生。

如果自己的净业不是最重的,平时造的净业和染业的势力均等、不相上下,那就要看临终时哪种业先现前,也就是遇到的缘能够把哪种业引发出来。如果当时能够遇到善知识、善道友,在一旁提醒自己一定要求往生,要忆念阿弥陀佛,并且给自己助念。依靠这种因缘,自己的心能够转到求生极乐净土上面,能够提起念佛的心。由于自己现前的心已经缘在净土方面,一心念佛,这样也能往生。

如果临终的时候,净业和染业同时现前。比方说,道友们在助念,自己的家人在一旁哭哭啼啼,结果自己的心既想往生又放不下儿女,这两种心同时现前。那么就要看自己平时在哪方面串习得比较多一些。如果自己平时很多时间用在念佛方面,心里想阿弥陀佛,想往生极乐世界的次数多一些,那么,这时求往生的心就会先冒出来,能够回转心意,缘在念佛上面,从而实现往生。

如果平时串习的力量也是一样的,就要看染业和净业当中哪种业先造。但是这就很难把握了。

这样分析完,一方面能清楚地知道,按照现在自己的真实状况,到底能不能往生?另一方面也会明白,该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临终时能够往生。下面我们把这个问题展开来具体讲讲。

净业最重,决定往生

为了能够更有把握、更稳妥地往生到极乐世界,现在必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古人也说:“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所以,我们要以最保险的方式去做,这样往生的把握就大。最保险的就是从“重业”下手,让自己相续当中的净业成为最重。这样到临终的时候,自己的心识才会被净业的力量牵引,往生到极乐世界。彻悟大师曾经说过:“吾人生死关头,唯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也很明确地指出由重业、强力牵引心识的道理。

重心修净业

怎么才能让自己相续中的净业成为最重呢?首先要知道业的轻重依什么来决定。对此,彻悟大师说:“业力最大,心力尤大,以业无自性,全依于心。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故心力唯重。业力唯强,乃能牵生。”意思是说,业没有自性,它的强弱、轻重等完全由心决定。因为心能造业,也能转业,所以心的力量最重。以重心就能形成强大的业力,众生就是被这种业的力量而牵引受生的。如果学过唯识的教法,就会很清楚这一点。这个世界上力量最大的莫过于心。所以在造业方面,心的力量越强,所集的业就会越重。

彻悟大师又说到:“若以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则强。心重业强,唯西方是趋,则他日报终命尽,定往西方,不生余处矣。如大树大墙,寻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决不向余处也。”意思就是,如果你以最殷重的心,来修集净业,那么净业的力量就会很强,会成为重业,必定趋向西方极乐世界。到临终的时候,决定能够往生西方净土,而不会生到别的地方。这就像大树或者围墙,平时一直向西边倾斜,等它倒下来的时候,也一定是倒向西边。它的重心就在西方的缘故。这样就知道,想让自己的净业成为重业,平时心里的重点就要落在西方净土,对此念念不忘,到临终时才会有强大的力量,牵引自己往生极乐世界。

信愿深切,净业则重

具体该怎样以重心修净业呢?彻悟大师又说到:“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这就是告诉我们,修习净业的时候,要想让它的力量最重,关键是信心要非常深厚,愿力要至诚恳切。有了足够程度的信愿之心,那么,无论是听到一些非理邪说,还是遇到轮回当中各种的顺缘、逆缘,自己的心都不会动摇,只会一心坚定的趋向西方。

这样就知道,我们要在信愿行的强度上用功,要让自己内心深处真正对阿弥陀佛有强烈的信心,对往生有特别恳切的希求心,要让这种力量完全胜过对娑婆世界的意乐。所以,首先要生起真实无伪的信愿,然后每天不断地加强它。能够这样做,让自己的心完全专注在这上面,那么心的力量就会不断地增强。通过几年、十几年成千上万次的串习,你的信愿就会达到强有力的程度。到临终的时候,决定会成为重业,牵引你往生到极乐世界。

 信愿深重的根本是出离心

怎样才能有深重的信愿呢?关键在于出离心。为什么呢?要知道,信愿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耽著世间,爱重娑婆。因为越是耽著轮回世间的事,爱重娑婆世界的享乐,与它相反的心——看破世间,放下娑婆,希求极乐的心必然会越薄弱。因为欣乐和厌离是截然相反的心态,对轮回有欣乐之心就决定不会厌离;而生娑婆和生极乐也是完全相反的两条路,只要对娑婆深深贪恋,就决定不会欣求极乐。相反,如果生起了真实无伪的出离心,不再贪恋轮回,那么你所造的业决定不会再随顺轮回。这样就远离了往生的违品;再加上对净土法门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串习,决定会生起真实到量的信愿之心,也就具足了顺缘。如此一来,念佛,修集净业资粮就会很有力量,因为心的方向已经决定。这样出离心越强,求往生的心就会越重,你所修集的净业就会相应地成为重业,到临终时必定牵引你去极乐世界。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出离心和信愿的关系。

造集染业的根源是没有出离心

我们凡夫的心与生俱来会被世间的安乐吸引,会非常喜欢轮回中的享受。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情感方面,都抱有无穷无尽的幻想、计划,这样就会造下各种各样的生死染业。

为什么会这样贪著、追求不舍呢?要知道,心有一种规律,就是对于安乐、有功德的事物会生欢喜心,进一步会去求取;对于痛苦、有过患的法会心生厌离,进而舍弃。我们把轮回看成了一个美好的乐园,认为世间当中有真正的安乐、幸福,也就是认识上出了问题。那么,遣除这种颠倒认识的方法唯一依靠出生正确的认识——看清轮回的真面目,确定轮回完全是苦海、火宅,根本没有丝毫安乐可言。如果你在见解上能够完全抉择到量,心态必定会随之发生巨大的转变。会从原来对轮回世间的满腔热情,变得索然无味,能够非常干脆地把轮回中的事全部放下。一心想要从轮回当中脱离出来,这就是出离心。有了这种心,决定不会再贪恋轮回,会极为有力地遮止一切追求轮回的心,也就不会再造生死染业了。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就是出离心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解脱和往生的关系。所谓“解脱”,指的是从惑业苦的系缚中脱出来。对于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来说,依靠自力解决这些我执、烦恼是相当困难的。但是依靠阿弥陀佛大悲愿海的加持,一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能彻底解决这些轮回杂染法,从此只进不退,能够很快成佛。所以说,往生就是解脱,这两者是一样的。如此一来,我们就把一个宽泛的解脱主题,明确地定位在往生净土上面。正所谓“一门即是普门”,往生极乐是一成一切成,一了一切了的捷径。在这上面成功了,整个解脱成佛的大事都能圆满成办。所以,修净土法门,最开始一定要认清往生就是解脱,自己的解脱大事就靠往生来成办。对此心里要完全确定,这一点相当重要。

这样观察下来,“出离心”就是看到轮回过患,想要出离,知道解脱的利益,唯一希求。在这里,把出离心的内涵配合在往生上:见到轮回的过患,就是认清娑婆世界纯粹是苦,毫无安乐,从而彻底地厌离娑婆;既然往生就是解脱,那么希求解脱就成了希求往生。所以说,出离心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

出离心的作用

有了真正的出离意乐——欣厌之心,就会像游子想尽快回到家乡那样,一心期盼早日回归极乐净土。这样你心上就会出现一个极大的转变。原来对于娑婆世界非常爱重,对极乐世界则是无关紧要的态度。等到真正生起出离心的时候,就会完全反过来,变成重视极乐世界,不在意娑婆世界。也就是心上的比重会变成对娑婆世界的心最多占5%,对极乐世界的心大于95%。如果这种心再进一步加强、加重,那么你的心就可以全部从轮回当中抽出来,一心求生极乐世界。

所以要知道,有了真正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出离心,你的整个身心会完全被摄持住。你在行为上会唯一修集净业。那时你会从早到晚,心心念念就是阿弥陀佛,就是极乐世界。无论吃饭穿衣,工作生活,包括睡觉的时候也不会忘记念佛。而对于娑婆世界里的一切都只是随缘而过。打比方说,一个人要回家乡,在路途当中暂时住在一个旅馆里面。他一心盼望的就是启程的日子早日到来,我好赶紧回家,而对于这个旅馆绝对不会作任何长久的打算。同样,如果一心想要往生,暂时生活在娑婆世界的时候,能够吃饱穿暖心里就满足了,不会把世间里的任何事情当成重点来做,也不可能在这上面还有很多追求。

相反,如果你没有出离心,只是在表面上信佛、念佛,对于娑婆世界的贪求仍然很多,心里重视的还是轮回里的事。那么,必定是信心浅,愿力弱,造下的染业重,净业轻。往生极乐世界就会成为相当困难的事。

 你能往生吗?

我们现在观察一下自己的心,到底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心重,还是继续留在娑婆世界的力量大?

如果提到洋房车子、娇妻美妾、升官发财、上网娱乐等五欲享受的时候,你心里一点兴趣也没有,反而很想出离这些轮回里的染法。那就说明你粘附在这个世界的心力量很小。如果一提到极乐世界,你心里马上生起特别强烈的欢喜心、希求心,就想立即往生到那里,有很深重的信愿。对比这两种心,结果发现对娑婆世界的心远远没有求往生的心重。你就可以确定自己基本能往生。因为你心的重点就在极乐世界,在这股力量的牵引下,往生的可能性就很大。

相反,如果一提到极乐世界,心里一点触动也没有,念佛的时候也是散散乱乱、漫不经心地随口溜下去,或者仅仅是赶速度、凑数字。表面上说我要修净业、求往生。实际上想去极乐世界的心微乎其微,完全没有力量。但是,对于娑婆世界就不是这样了。钱财名利、感情子女、声色享受……样样都贪。就连对几件衣服、一点吃的东西,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像是每天非常精心地打扮自己,花很长时间布置房间,甚至买个东西也要精挑细选、费尽心思。至于声色娱乐方面,那更是兴致勃勃,玩的不亦乐乎。狂欢几天几夜都丝毫不会疲厌。如果你对轮回的事有这么浓厚的兴趣,对娑婆世界的贪心这么重,那就很危险。这就意味着你心上有无数根绳子紧紧地绑在娑婆世界,绑在你认为的美好事物上面。既然这个世界对你的吸引力这么大,那么你多半是要继续留在轮回里了。

念佛不得往生的根本原因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属于哪种情况呢?如果你对极乐世界的心很重,完全超过重视娑婆世界,很有把握往生,那就非常随喜。但是,很多人会是后一种情况。虽然学了净土经教,也在不断地念佛,甚至学佛、念佛几十年,可是按照上面说的标准观察下来,还是存在很大问题。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尽管自己每天口中念佛,也发愿往生,做善法之后也会说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内心深处还是贪著轮回,心仍然陷在娑婆世界当中。其实念念造的都是轮回的业,一生几万天累积下来,相续当中充满了轮回业、恶趣业。所以在你业的账本上,轮回的染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相比来说,真正能往生的净业就少得可怜。轮回方面的事情,只要粘上一点,十天、半个月心都下不来。无论是哪种五欲享受,一旦触及,很快就圆满了前行、正行、后行,而且数量多,持续的时间长,程度又特别的深。一遇到悦意的对境,不必刻意地作意,依靠无始以来的习气,能够任运地现起各种不清净的心念,而且每一念都起得非常强。

但是,对于西方极乐世界,对于修习净业资粮,说实话,心的力量是很薄弱的。你可以扪心自问,自己一辈子有几次发自内心的想往生?又有几声佛号是在真信切愿的摄持下念出来的呢?所以,念佛不得往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也是很普遍的一个问题。

其实,念佛不难,一句佛号大家口头上都能重复。

但是,真正生起信愿是相当不容易的,必须真正从心底深处生起非常猛利地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而现在的人大多不重视培养出离心,所以真正的信愿很难产生。

 临终时的外缘非常重要

如果观察自己的心,发现净业和世间染业的轻重程度基本相等。那就要看第二个条件:临终时哪种业最先现前。这取决于临终时遇到的外缘。

在《众经撰杂譬喻》当中,有这样一则公案:曾经有个僧人在草间行走,忽然听到有声音叫住自己。僧人很惊讶,向左右看去,结果见到一条大蛇。蛇对僧人说:“您知道阿耆达王吗?”僧人说知道。大蛇又说:“我就是阿耆达王。”僧人觉得很奇怪。(我们知道,当年世尊在世的时候,阿耆达王亲近过佛,在佛前听过正法,而且造了很多佛塔,并且供养过佛和僧众。)大蛇又说:“本来我生前做过很多善法,但是临终的时候,旁边人的扇子掉到我的脸上了,当时我就生起了嗔恨心,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投生为蛇。”后来僧人给大蛇讲经,大蛇七天不吃不喝很欢喜地听法,命终生到了天上。

本来他的因缘那么好,直接亲近过佛,也信仰三宝,做了不少福德。如果当时没出意外,再怎么也不致于堕落成旁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显然是临终时出现的外缘导致他恶所以说,临终时的境缘相当关键。如果在那个紧要关头,身边有道友帮忙助念就会非常好。因为依靠善友的提醒,能够引发求往生的心,从而使净业先成熟,这样也能往生。

 重视往生,充分准备

怎样才能保证自己临终的时候身边有善友提醒、助念呢?这就要看你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了。如果对往生有非常重视的心,把它看得比一切世间的事都重要,那么肯定会提前把一切相关的事都准备好。

也就是说,会提早跟家人交代好:我临终的时候怎么请佛友来助念;你们在一旁不能哭喊,也要跟着念佛;出现各种突发状况怎么解决等等。方方面面会周密、细致地交代好。像这样,平常已经安排得十分妥当了,真正到临终的时候,大家就不会手忙脚乱,能够自然按这个规矩来办,也就不会有恶缘出现。到时候自己的心也早就训练好了,所以会很自然地专注在祈祷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上面,这样就能很顺利地往生了。

其实,我们一辈子修行,就是为了临终的时候能够往生,从而彻底解决生死大事。所以,真正有心的人一定会把往生极乐世界作为自己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事,必定会提前准备妥当。就像我们举办奥运会时那样,七、八年前就开始准备了。因为非常重视这件事,所以方方面面都十分周到。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很圆满。另外,你不要说我家人不信佛,很顽固,觉得谈死亡很不吉利,到临终时只会把我送到医院等等。这些都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智慧,如果你真正重视往生,肯定能想出解决的办法,也必定可以挤出时间提前把这件事训练好,绝对可以准备得非常完善。打比方说,有些女性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无论生活、工作有多忙,家里的事情再多,也绝对不会让别人看到自己蓬头垢面的样子,必须花上几个小时,从头到脚打扮得非常好之后才出门。为此再辛苦也认为很值得。这就是因为她特别重视这件事。所以,关键就看你有没有这个重视的心,是不是真的在意自己的生死大事。有了重视往生的心,一切都不成问题。

没有出离心就不会重视往生

怎么才能重视往生这件事呢?这就要看你心里到底是想解脱还是想要继续轮回?也就是有没有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出离心。

如果没有出离心,对轮回里的事特别贪著,对于世间上的享乐是真心的喜欢。结果一有机会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冲进去,绝对不会拖延。比如,今天几点钟有球赛,或者有歌舞节目、韩剧、美剧等等,那是半分钟都不能耽误的,马上凑到电视机旁,看得津津有味。或者今天要到哪儿去旅游、去玩耍,或者吃大餐等等,在这些方面也是特别的积极主动,会满腔热情地去做。

这样下去,往生极乐世界的分量,在你心里就会越来越轻,求往生的心也会越来越淡。在一切事情当中,它已经排到了最后。尽管几十年前就开始信佛、念佛,口口声声说要去极乐世界。然而事实上,这些早已成为一种表面形式。念佛、修行成了一种简单的敷衍,心里没有真实的求解脱心,没有想往生的意乐。到最后,变成了每天例行公事一样,应付着念完净业功课就算完事。

在这几十年当中,每次念佛都发不起真实求往生的心,没有一天好好修持过净业资粮。也没想过要提前给家人交代好临终助念的事。每天都在为来世继续流转轮回增添因缘,对往生极乐世界完全没有准备。这样,到死亡现前的时候,措手不及、惊慌失措,不必说往生极乐世界,能不堕落恶趣就很不错了。很多人看到这种情况还怪阿弥陀佛:他一生精进修行,怎么没往生呢?这只是不懂道理的想法而已。自己根本没有出离心,没有信愿,天天做的都是表面上的事,怎么可能往生呢?

现在很多人身上普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没有出离心,导致生不起真信切愿,所以根本不重视往生这件事。反过来说,如果有出离心,那么一定会把这件事看成重中之重。必定会把临终时的一切事情提前准备妥当。

总而言之,来世的去向取决于临终时最先成熟的业。往生极乐世界唯一依赖净业。所以务必现在就开始准备,最好能够使净业达到最重,这样往生的把握才会最大。最低也要让净业在临终时现前,有好的因缘帮助自己往生。如果这两点都把握不住,虽然念佛修行,也只能种个远因,将来肯定能往生,但是要想今生结束就生入极乐世界,这个的可能性就很小。那么,把握好这两者的关键是什么呢?唯一是出离心。有了出离心,一方面在境上能够出离染污外缘;另一方面从心里会出离对轮回的贪染。以这样清净的心,会逐渐远离贪嗔痴等烦恼,也不会再故意去造集追求名利享受,散乱、放逸等各种各样的身口意染污业。念念积集的都是求解脱的清净业,是能够往生的清净资粮。以这样清净的心念佛,净业必定会逐渐加深,跟阿弥陀佛会越来越相应,这样就很容易往生。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这上面下功夫。

为了临终时能更保险的往生,下面再简单讲讲应该注意的两件事。

断除恶业方能往生

想要往生极乐世界,一定要尽量断除恶业。当然,对于凡夫众生来说,一点恶业也不造是不可能的,但是一定不能再造大的恶业。心里至少要有惭愧心,要想到,我现在已经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了,不应该再做坏事。然后尽可能地多做好事。

为什么呢?印光大师说过:“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意思是说,善人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临终的时候决定能够往生,因为以他的善心能够跟阿弥陀佛相合,所以会感得佛慈悲接引。如果一边念佛,一边还在不断地造下各种杀盗淫等的恶业,这样黑业已经把心障蔽住了,心是黑的,跟佛心彻底相背。这样即使佛在你面前出现,由于你的恶业太重,也见不到佛,根本没办法跟佛心感通,也就很难往生了。

有人会说:“张善和平生以杀牛为业,后来他临终时十念念佛也往生了。这又怎么解释呢?”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他过去世已经修过很深的善根,这一世在临终时才会遇到善缘,结果就得佛接引,成功往生了。但是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几千、几万个人里面也找不到一个。另一方面,张善和以杀牛为生,是因为他在世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该断除杀业,不知道有极乐世界,应该念佛求往生。结果到临终时恶报现前了,才幡然醒悟,叫妻子赶紧去找僧人救自己。那个时候,他能够很猛利地忏悔,求生净土,念阿弥陀佛。因为他有诚心,有真实的信愿,所以阿弥陀佛会摄受他。其实,他的心力非常强,一般人很难达到那种勇猛程度。他一听说有极乐世界,知道有阿弥陀佛,当下就发起了猛利的信愿之心,求生极乐净土。像他那种人,如果提前十年知道念佛,肯定十年前就成就了。

现在我们看看自己,早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就听过有极乐世界,知道要念佛求往生。可是直到今天,心仍然是疲疲软软的。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不是越来越强,反而变得越来越弱;求生的愿心也是越来越差;念佛都成了随口溜。但是造的恶业却是越来越重,身心的状态越来越差。情况已经这么危险了!相比于心相续当中那些深重的恶业,有口无心、轻描淡写地念佛、修行无异于杯水车薪,这要想想:这样能不能往生。不是佛不慈悲,实在是自己的心离佛太远,跟佛的愿海相应不上。

有人会想:“不是说能带业往生吗?”所谓“带业往生”是指我们凡夫人的力量非常有限,很难在一生当中断惑证真,如果要等到开悟后成就圣者果位,彻底断除一切业惑再往生,那对于我们来说就太难了。所以,阿弥陀佛发下种种的大愿,我们凡夫人只要具足信愿,发心念佛之后,不造大的恶业。尽可能地断除恶业,修持净业。这样一来,虽然还有业没消完,但念佛的净业占了上风,和阿弥陀佛的愿海合上去了,就仗佛愿力摄持而生到了净土,一生到净土,没有起烦恼造业的因缘,也就彻底超出了生死,这样叫做“带业往生”。而不是说,因为能带业往生,所以我可以明知故犯随便造恶业。这样根本不可能往生,阿弥陀佛是不会鼓励你造恶业的。

 一心决断方能往生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一方面想去极乐世界,认为那里很好,我要往生;另一方面又很贪著娑婆世界,认为轮回世间的事也很好,也想占有。实际上,这是非常矛盾的想法。真正观察下来,他的心多半是重于轮回世间,不是真正肯去极乐世界。这种情况是很难往生的。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对于我们取相凡夫来说,一个分别心没办法走两条路线,不可能既在娑婆又去极乐。当然,已经成就的人,意识化现多少都可以。一个去极乐净土,一个在娑婆世界也没问题。但是我们只能选择一条路,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必须舍弃轮回世间。

因此,你的心一定要有个决断,不能模棱两可,想要脚踏两只船。必须要有彻底的出离心,就想从娑婆世界出去,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样才有希望往生。打比方说,如果觉得现在住的地方不好,想要搬到另一个地方去。那就一定要离开这里,才能搬到那边。这样,心里必须是真正想去,才会毫不犹豫地搬过去,一旦心里犹豫不决,摇摆不定,就不可能搬过去了。同样,想去极乐世界的心必须非常的决定,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动摇,必须有这样的决定求往生心才行。

所以我们要知道,虽然念佛法门是易行道,是每一个凡夫都能修成的。但是,要知道,如果你求生极乐世界的心,连吃一根冰淇淋的意乐都比不上,那也根本不可能往生。因为如果你吃一顿美食都是那么的发自内心,那么的真心实意,但是对极乐世界的心却是那么的轻,那么的弱,显然轮回染业的力量已经远远胜过了往生净业的强度。如果你能够兴致勃勃地花上几个小时去逛街、买衣服,却从来没有为临终做过准备,显然临终时现前往生助缘的希望非常渺茫。这一切都是没有出离心导致的。所以说到底,念佛法门再容易,是仰仗他力的易行道,也不可能无条件往生。你必须努力培养出离心,才会有真正的信愿,临终时才会有把握随净业的力量成功往生到极乐世界。

(摘自益西彭措堪布<往生之路>)

业先成熟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加素念居士共修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