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师: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对道源寺尼众开示(一)
发布时间:2024-04-16 04:01:55作者:大众学佛网问题一、我总是起嫉妒心,还因嫉妒产生了怨恨。
问题二、该如何去我执,要如何不自私?
问题三、自己明白一切都是假的,但外境来了,还是过不去。
问题四、弟子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
问题五、如何对待自己的烦恼及他人的烦恼?、
问题六、如果僧值做久了,是否助长自己的大我慢,应如何避免?
问题七、怎样突破冷、暧、触、痛的幻觉?
问题八、怎样才能生起菩提心,及保持修道的长远心?
问题九、次第食对于钵外的食物如何次第?要是后放压住先放的食物,或位置放反了,我们应如何次第?
问题十、为什么我忏悔总觉得不真诚?
问题十一、弯曲心重怎么对治,老有一种想对别人说谎、掩盖、讨好,有时还自己骗自己,怎么直心求道?
问题十二、怎样才能不频繁地笑,这个笑的毛病怎么克服?
问题十三、怎么克服急于求成的毛病,怎样不急不缓地修道?
问题十四、有人说持戒,戒在心里,外表要恒顺众生,这样说法是否正确?
问题十五、对父母的依赖,总也舍不得。家里让我出家,不想出家,应该怎么办?
问题十六、佛法讲人类从光音天来。可不学佛的人,说人从猿类变的。
问题十七、佛说我们人类现在的寿命是百年减一岁,越活越短的时期。但不学佛的人说,现在人比几百年前活得更长。
问题十八、受完大戒应该怎样做?
问题十九、忠孝心和情怎样来理解?
问题二十、如何消除我慢心?
问题二十一、楞严咒有传承吗?如何修持楞严咒法?
问题二十二、弟子认为“边学戒,边持戒。”有人说“先学戒,后持戒。”对此争论。
问题二十三、如果业力使病治不好的话,就应该不去治它。
问题二十四、依教奉行,是不是以戒律为准绳?与戒律不相符时,也依教奉行吗?
问题二十五、淫欲心重怎么办?
问题二十六、我一起烦恼,身心俱疲。从手指尖到全身,每一个部位都疼。
问题二十七、道场中大柴、蔬菜、粮食等小虫特别多,挑不过来。
问题二十八、弟子不爱打七不爱绕佛,到打七绕佛时总是闹心,是不是造业太多的障碍?
问题二十九、按佛制,僧人一天只睡四个小时,但是四个小时之外,有很多昏沉的现象,中午要有空,还会午休。这样做违不违反戒律?
问题三十、什么情况下给客僧开缘,什么情况不给开缘?
问题三十一、执香板时人家有因缘也不起来,她就站在那打几十下或故意使劲打。甚至把香板给师父送去。这样行吗?
问题三十二、《楞严经》中,佛说“若大妄语,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这里“永”是“永远”的意思吗?若是,这是否与“一切众生皆能成佛”这话矛盾呢?
问题三十三、《楞严经》说“以火净食,无啖生气”是什么意思?我们生吃的如白菜、生菜之类是否也算“生气”呢?
问题三十四、佛已经说了“二十五圆通”实无优劣、前后差别。“亿万人修行,罕一人得道,唯有念佛得度生死”的说法对吗?
问题三十五、听话干活,依教奉行是对常住居士的基本要求,居士对僧值依教奉行有哪些条件、范围吗?是否会增长僧值的大我慢?
问题三十六、整个僧团的素质重要,还是不断个别人的法身慧命重要?
问题三十七、从个人修行角度来讲应完全依教奉行,但确实影响到常住利益时怎么办?
问题三十八、想常住的活儿,是精进还是执著?
问题三十九、上殿为什么昏沉,应怎样对治,打坐昏沉怎样对治?
问题四十、为什么有人不愿上殿或诵戒、绕佛?
问题四十一、请恩师长住于世。
问题四十二、请恩师再度开示《四十二章经》。
问题四十三、粮、菜、柴都发现了很多虫子,应以何种心态面对此事?
问题四十四、如何保持长远心?
问题四十五、易犯口业,在说话时总是喜欢刺伤别人,没有耐心。
问题四十六、打坐时观呼吸可以吗?如何观才好?
问题四十七、如何经行?
问题四十八、请问早上可不可以吃小食?
问题四十九、怎样持戒,才不能持偏?
问题五十、如果师父不在家,饮食比较好。我们以惭愧心舍那样的食物,应不应该?
问题五十一、如果心上起恶念,自己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问题五十二、弟子总是乱发脾气,这时应该怎样把它消灭?
问题五十三、为什么我对佛教总生不起信心?我总爱挑别人的毛病?
问题五十四、为什么弟子总有种感觉说不出来,好像所有的事情我都做过。
问题五十五、过斋起贪心,是立即不吃呢,还是忏悔以后不吃?
问题五十六、怎样坚固道心和信心?
问题五十七、对师父起疑惑心怎么办?
问题五十八、如果有人老磨我,怎么办?
问题五十九、如果自己说话表达出来,别人理解错了,算不算打妄语?
问题六十、弟子有很多需要干的活,因为时间紧干不过来,我就让师兄弟们和我一起干,这样做好吗?
问题六十一、我们(平时)出家人和白衣分开诵咒,可不可以?
问题六十二、您说,“有一众生不成佛,我不成佛。”是指内在的烦恼习气有一个不除,也不能成佛,还是指什么?
问题六十三、上晚殿为何将“大众勤精进”改为“忏悔”或“惭愧当勤精进”?
问题六十四、有人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否则鲁莽冲动。
问题六十五、为何您要求大悲寺外来的护持男居士比要求尼众严?
问题六十六、为何晚上一个人会感到恐惧害怕?如果小食中有五辛味的,师父吃出来,没制止大众,有无过失?
问题六十七、乞食时前院特别长,后门与屋子连着,可以看见家里有人,可不可以敲后门乞食?
问题六十八、“乞食余分施饿众生”如何解释?
问题六十九、在沟里有小草有虫,过斋如法不?
问题七十、咖啡能不能喝?
问题七十一、《楞严经》讲的道理非常好,可我看不明白。我们学佛连罗汉果都证不到。像《楞严经》所讲的自然现象,我们看不明白。师父能不能给讲《楞严经》?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对道源寺尼众开示
⊙妙祥法师讲述
时间: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二
地点:辽宁省海城道源寺
听众:道源寺内尼众及部分居士约七、八十人
唱赞: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维那:恭请法师升座,大众一起向上排班,顶礼上妙下祥法师三拜。
礼佛一拜。
众等:依教奉行。
今天来是把上回没讲完的,和在大悲寺没讲完的补充上,这个应该感谢亲融师父一再催促我赶紧过来讲。下面我就继续给大家回答问题。
问题一、
下一个问题:请问师父,我总是起嫉妒心,还因嫉妒产生了怨恨。我很烦恼,该怎么办?
嫉妒心在尼众修行中是最容易起的一个问题。我们的心往往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有所求的基础上,求不到就产生嫉妒。所以说我们首先应该从无所求做起,如果你能够无所求,嫉妒心必然就下降。因为有所求,求不到就怨恨,就起嗔恚。所以我们平时对自己所有的财、色、名、食、睡都应该放下,都无所求。特别对名利更应该放下。
我们修行中的各种方法都是为去掉财、色、名、食、睡。虽然我们去了一些,但是不等于已经清净了,已经完全做到没有贪、嗔、痴了。我们现在的修行,也就是不断与贪、嗔、痴做斗争的过程,不断地克服,不断地磨炼。只有长期地磨炼才能形成功夫,也就是贪、嗔、痴在逐渐地减少,所以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我们时常地要反观自己,也就是时常地警惕自己。一旦发现自己起心动念,就知道自己在清理灰尘中,这是必然要发生的一个过程。如果知道是必然发生的过程,心里就有所准备,就不会起嗔恚了。
有时候这个种子识啊,它有很大的力量要爆发出来。我们一定要有警惕性,也就是“觉”,知道它是在修行中的一个过程,这样它的气势必然要减弱。有很多人的嗔恚和嫉妒为什么强烈呢?就因为我们认为它是真的,你认为它真,就无形中给了它力量。实际上我们就等于帮助了贼,也就是火上浇油了,所以说越烧越旺。我们要知道它是修行中的一个过程,冷静地观察它,它逐渐就没有了。因为这些嫉妒和嗔恚,它都是妄想,也就是烦恼。它都是虚妄的,没有根的,不是实有的。
我们心里如果清楚这点,这个嫉妒和嗔恚就不会有了。主要在平时下功夫,就是无所求。怎样去无所求呢?不管是什么,凡是对自己有利的都无所求。我们经常遇到一点很麻烦的事情,比如说吃饭,要对好和坏无所求,不分别。而且对行堂的人也无所求,行到我那,今天可能给我很少,给别人很多。给我的上座很多,给我的下座也很多,唯独给自己少了,甚至没有给自己,行堂的人没看到自己伸钵。应该是这么想:“我应该无所求,这正好是帮我修炼的好机会”。就是说宁可饿着,也不能有所求。有的人认为“饿了是不是会饿坏啊?”饿坏不算个问题,就是饿死了也无所求,有这种决心才可以。当然了,它也要起心动念,要警惕自己不要因此而起嗔恨。而且特别是对名利的东西,更应该是无所求。
大家听大悲寺做行脚报告,提到亲藏师。你想一想他背了十多天的睡袋,而没有用,大家也都在称赞他,能够苦修、不倒单,而且又能抗住风和冷。他自己也会感到欢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差最后一天已经要圆满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做到这点。而我告诉他要用睡袋,他就毫不犹豫地依教奉行了。为什么能这样呢?就是自己用这种行为来破除对这个功德的贪恋和执著。因为什么是功德?功德就是烦恼。而我们不认为功德是烦恼,认为功德就是功德。当你知道是功德的时候,它已经变成烦恼的一种。
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又讲功德呢?是用这个功德来去掉更大的烦恼。但是不等于说“功德”这个字不是烦恼。所以说亲藏师毫不犹豫地依教奉行,而且放下眼前所得一切的利益,包括圆满地做到底,和有可能将来对法的行持产生的不彻底。特别哪怕是到修行最后的一步,一旦要做到有可能这一辈子再也不怕冻了,都能坐着睡等等,带来的一切利益他都放下了。而尊重孝道,依教奉行,这就是难舍能舍。
我们修行人最可怕的就是这一点。为什么是最可怕一点呢?就是我们很想修行,很想修好,特别是有一点修行的时候,眼看就要到手的功德,马上垂手可得。而却要放下,这在我们心中是最不愿意的一件事情。因为不能及时的放下,我们就会产生怨恨、嗔恚、还有一些嫉妒。特别对别人的成绩,我们就会产生嫉妒。如果我们能够依教奉行,能够放下自己所有的贪念,而无所求,这样我们的嫉妒就无从生起了。嫉妒因为什么生起?就因为贪恋财、色、名、食、睡。
特别是我们尼众,在这方面的修持应该更加谨慎。因为佛的戒律,特别对衣食住行这一方面提得特别多。我们在衣食住行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当别人得到一件很好的衣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随喜赞叹,这也是去掉嫉妒的一种方法。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要低下头,要帮助别人。比如每天打扫打扫寮房,扫扫地,整理整理内务,甚至把别人掉地下的东西给收拾好。有的东西埋汰,或一口痰,他吐完走了,我们用纸轻轻擦起来,放到一边,做这些而且不去讲。这都是去掉我们嫉妒的一种好方法。
再一个,如果嗔恚比较大,嫉妒心起来了,我们可以打扫卫生间。因为卫生间这个臭气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对治良药。我们的嫉妒心,远远比它臭、比它脏,所以我们用这个方法对治也是非常好。如果我们对世间没有什么贪恋了,嫉妒心就不会起来。再一个要识大局,一切的利益要为常住着想。
当然了,我们要去掉嫉妒心和嗔恚心,也有它很难的一个方面,同时需要很长时间。首先要从大局着想,僧团的和合来之不易,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所以说别人好就是自己好,常住好就是自己好。以常住的利益为最重,个人的损失事小,常住的损失事大。
刚才我们讲了,亲藏师因为用睡袋而放弃了垂手可得的圆满的效果。但结果会怎么样呢?我们发现他的善名流布。平时大家对他的敬佩,特别是在行脚报告中,一再被提起,大家都非常称赞。我也看了你们写的听“大悲寺行脚报告”的体会,也反复提到这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就是说你不要名的时候,实际上反而得到名。你越不执著,反而能获得它,你执著了,反而变成虚假,不真实,反而容易毁掉。因为建立在虚假上,早晚有一天它都要被毁掉的。
问题二、
下一个问题:请问师父,该如何去我执,要如何不自私?
这个去我执,一个是我们在严持戒律上多下功夫,严持戒律本身就是去我执、去法执的一个过程。因为我执和法执,都建立在财、色、名、食、睡的基础上。如果我们能够去掉财、色、名、食、睡,我执和法执它就会破,你去一分它就会破一分。因为我们的知见,往往都建立在分别的基础上,特别是对财、色、名、食、睡的分别就更强烈了。还有一种,对法的分别也特别强烈,好和坏反复地计较。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思想建立在知见上。什么是知见?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也就是我们的思惟。我们的思惟不是正思惟,这种思惟实际上是烦恼,只要我们分别,烦恼就会生起来。
为什么我反复地强调要大家依教奉行,不要讲理?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师父,还有一些居士产生了不理解。你比如说,“我依教奉行,谁说话我都听,如果那个人说错了,我怎么办?”恐怕这是大家最大的一个疑惑。即“他说错了我依不依教奉行?”
首先我们应该做到的是,他说错了,我们也依教奉行。你心里要先有这种准备。为什么说错了也依教奉行呢?因为你心里没有对错的问题。你心里首先立一个对错,这就是病,外面的事物随着我们心转而转。我们平时对依教奉行,首先就产生了“对的我依教奉行,不对我先不依教奉行”的概念。你已经起了分别心,这个依教奉行已经被破坏了。虽然能少许做一点,但是你还放不下对错的问题。
为什么让大家要放下对错的问题?因为对错来源于我们的知见,也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它这里有一个善念,有一个恶念,但凡是有念都是邪的,都是不正确的。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这个问题,知道起心动念都是错的,知道依教奉行就是为根本成佛而准备的。外面事物的好坏,不是靠我们分别来处理,要靠什么呢?要靠我们智慧来处理。你没有智慧,用分别心虽然去处理了,但是终归不圆满。这个事情处理了,下个事情又起来了,永远没完没了。因为分别心它会连续不断地产生分别,以幻生幻,永无止境。
我们讲依教奉行,就是去掉这种分别心,而生起来的是无相的智慧,无相智慧它会一断永断(分别烦恼)。你想哪个利益大?它会直接成佛。那有的说“对眼前的事情是不是有损失呢?”看着是损失,实际上是以最小的损失换得最大的成就。换句话说,也未必能损失,损失的无非是自己的面子,损失的是自己的担心。既然生起智慧,就会解决世上我们所不能解决的一切问题。我们往往就执著着我们的分别心在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修行的障碍。因为分别心多了,也叫聪明,也是八难之一。聪明不能得到佛法,它远离了佛法,这就是我们要远离分别的原因。为什么要依教奉行?就是要接近佛法,要了知佛法,入佛知见。
所以说现在对这个问题,我反复地讲,目的叫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不要小看了依教奉行。而且对分别和智慧的问题,应该分清楚。通过讲,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智慧是最重要的。依教奉行能产生智慧,能抑制分别。分别只能是分别再分别,它不会产生智慧。特别是以前念过佛学院的人,更得加小心,就是他的心里,以前老师灌输的都是文化。文化实际上就是知见,不能正确地吸收,它就会变成了一种毒害,所以说一定要正确地吸收。我们反复强调要依教奉行,不要讲理。什么叫不要讲理?就是给你一个大道理,去体会、去获得。只有不讲世间的理,才会得到出世间的理。一旦你堕落到世间的理中,就体会不到出世间的理。只有出世间的理现前了,我们才能成佛,只有灭掉了世间的理,才会获得出世间的理,它是不可兼得的。
我们往往都是又想自己心里痛快,更想成佛。但光想成佛,他这个成佛是用什么心呢?想用分别心来成佛。分别心是不能成佛的。所以《金刚经》也讲,虚云老和尚也反复强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于世间法里,不住在分别里,才能成佛。才能获得这个清净的心,也就是成佛的心,也就是觉悟,也就是智慧。
所以说“如何不自私”?如果我们远离了世间的分别,它还会自私吗?它就不会自私。只有不自私的人,才获得了这个不分别。所以说不管是什么问题,我们都应该以常住为重,不要分别,而且放下我的面子和我的感受。特别是我们修行以后,我们的心比较坚定,这很好。我们应该明白什么叫自私?你用分别心去处理问题就是自私,你用感受和情感处理问题就是自私。因为这是满足你心里的需要和你的想法,这就是自私。什么是不自私呢?按照佛的教导去做,就不是, 自私。
当然了,大家可能有疑问,如果这么做了,我们置戒律何在呢?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戒律?摄心为戒。要不懂得这个根本道理,本身就是犯戒。有的人就以为在这个问题上我在持戒,但是你要真正问问自己,相上做了,心里是不是在持戒?我们要求的是心和相要一致,不光相上要做到,心更要做到。心要做到了,相上没有做不到的,因为外面的相随心转,所以说这个道理也很重要。
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打着持戒的名义,来破坏心里的持戒。以为外面的相持戒,心里可以不持戒,这是不允许的。首先应该是心里持戒,外面也要持戒,两下必须统一。当我们在心里不能持戒的情况下,对外面(出现的)相应该怎么看呢?就应该谨慎,反复地忏悔:“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当批评别人不持戒的时候,我的心里是不是在持戒,是不是清净心?”如果发现自己并不是以清净心去帮助别人,是准备批评别人的时候,就应该先放下,不要马上去批评别人,要反复地忏悔自己。当我们忏悔以后,心里确实生起了这种清净,这时候不再自私了,再去帮助别人。这个方法很好。有的人放不下“我”持戒的面子,或是“我该批评别人,我一定要说”。你去说,不见得效果就好,你不说,效果不见得不好。
我讲个例子,原先从五台山行脚走到秦皇岛南达寺的时候,很多的居士请我讲法。我说:“我没有啥可讲的。”他们说:“师父讲一讲,师父怎么修行?”实在推托不过去了,我就给他们讲,(修行中)怎么样吃饭,怎么样行道。这些在当前的佛教里,都是人家不愿意提的,认为是小事一件。我没给他们讲更多的理论。当讲到一部分的时候,我心中的理论就升起来了,和那些平时看书所得的理论一下就起来了,可以冠冕堂皇地讲一些无相啊等等很多的理论。我硬把它压下去了,不讲。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我证的,我要说出来,一个是有慢心,另外有一个虚妄的心。所以我就没有讲,还是讲吃饭等很普通的事情。
当时还有一位法师,是佛学院出来的。他看我讲,认为可能有点不太像话,他就接过来讲了一些。但是他怎么讲,我发现居士都不愿意听,还是围着听我讲。秦皇岛的居士很有素质,没有现出一种烦恼相,但是我已经看出他们并不愿意听这种理论。我还继续讲普通的事情,不管那个法师怎么提醒,还是继续讲我所做到的,我心内和外面要相应地讲。做不到的,就再好的理论我也不讲。是,这个面子没有了,人家法师能讲出这么多好的理论。而我呢,讲得很普通,不能说是讲得实在,而是给人看着像小学生一样。但是我感觉我的内心坦然,觉得虽然没有面子,感觉到对得起大家。
当我讲完以后,再看他们的反应,反而生起更大的恭敬。而听者中也有老师,还拿着笔记本在作记录。我很感动,我这样的小人物,讲了这么多的农村话、小孩话,而他们都能够认真地听。所以说我有一个体会,讲法也好,持戒也好,一定要心和相相应,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修行不是修一天、两天,一定要长期地坚持下去,不能来得半点虚假。我们持戒修行,外面的相我们要遵守,同时我们内心要平静,一定要和外面的相相应,(这时发现别人有错误,)才可以去批评别人,说别人。这样久而久之,我们(持)戒就会深入,我们就养成内外一致的这种心性,也正是《楞严经》所说的:“直心为道场。”直来直去,就是你心和外一致为直心,心和外不一致,并不是直心,那就是自私。
比如说,我们要批评一个人,这人做得有点不太对头。首先要看看自己,准备批评他的时候,是不是来源于我的情绪,是不是来源于他破坏我的利益,我才说他。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要先放下,要把自己的利益抠出去,从心里反复地思惟、斗争。抠出去以后再讲,如果抠不出去,我先放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破坏了戒律呢?不是的,反而是把戒律落实在真实之中,不落实在斗争之中,不落实在表面,不落实在虚妄。这就是我们要修行的,持戒的精神。
另外我们要相信智慧,相信自己的真心。有时候我们虽然说智慧好,但并不相信智慧。相信什么呢?相信我们的相,外面的东西,不相信内心的力量。认为如果我不去说,这个事情就没人知道,我不去说这个人就不可能更改,我不去说他就不可能明白,这就是我们的分别心。“说”只是保持自心的稳定的一种方法。不是用嘴就代表了你的心,这个嘴往往代表的是分别心。因为我们的真心是无相的,它不在于说。
对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记住,不然修行路上有很多的岔路,我们往往把假的当成真的,这是很可怕的。一定要知道真心的力量,要相信真心的力量。为什么我们天天要礼佛、拜佛、拜菩萨?就是要相信真心的力量,要相信佛的力量。什么是佛?不分别心就是佛。我们都知道佛有大智慧,三千世界无所不能,能给我们智慧,一切问题都能解决。我们相信佛,但不相信心。为什么?因为不知道心就是佛。
我们不断地礼佛,目的就是要相信我们的心,要敢于放下、敢于吃亏、敢于丢面子,这样我们才获得外面的相和心是一致的。虽然做的是外面的相,但是心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见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往往分别心,就是“见相是相,被相所转”。如果我们见相,心内外一致,就不会随境而转了。
问题三、
下一个问题:请问师父,自己明白一切都是假的,但外境来了,还是过不去,想不开,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我们多虑了。当你要真正知道是假的时候,假的它就不存在了。比如说我们当知道一个馒头,它就是馒头的时候,你说叫这个馒头生起萝卜味儿,它不可能的。你再怎么想它也是馒头味儿。所以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那为什么我们明白一切都是假的,但外境来了还是想不开,过不去呢?就因为我们并不真正知道是假的。只不过, 是从书上和师父讲的,知道了一些理论,说是假的,但是没有经过实践。如果经过实践以后,没有放不下的。
比如说,有一句话叫,“悟后起修。”为什么悟后起修呢?因为他悟后明白了什么是修行的道路,在修什么,我的本体是什么?当明白以后,他会真正的开始修,就不会走错路了。所以当你明白外境是假的,还会对外境有个执著吗?它就没有了,它就破了。当然悟后他还有他的习性,有他的余惑,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所以说我们为什么明白一切都是假的,外境来了还过不去,想不开?就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是假的,应该从实证去知道,不能光从理论上知道。理论只是一个助缘,是一个指导。你想真正知道假的,还得通过实证。
过去祖师大德有那么一句话,“风吹草动,无非是般若”。为什么风吹草动是般若呢?就因为风吹草动能让你觉悟,能知道风吹草动也是假的。所以说六祖在《坛经》就讲:“仁者,不是风动,幡动,是你的心动了。”六祖为什么对两个争执的人去讲述这番话?就是说这两个仁者发现了问题,发现了这个假。但是他们不知道所以然,不知道是什么根本原因引起的。但他们已经发现假了,所以两人争执不休,他说是风动,他说是幡动。不是说这两人很笨,不懂得,他们已经发现问题了,在讨论这个问题。而六祖已经彻底地实证这个问题了。也可以说六祖看到他们俩在争论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看到他们的心,不是顺口说的,所以说是“仁者心动”。
如果六祖没有看到他们的心,顺口就说,套个规律,套个公式说是“仁者心动”,那就不成为六祖了,因为不知道他们的心在动,而去说他们的心在动,这就犯了妄语。我们最容易犯的就是这个毛病。有人说“这个苹果是好吃的,那个馒头好吃,”他就走过去了,说“馒头也不好吃,苹果也不好吃,是你的心起了贪念。”实际上不光是别人心起贪念的问题,你同样也犯了个妄语。因为你并不知道说这话人心里的实际情况。一个罗汉也会说“这个苹果好吃,这个馒头好吃。”他也不会说,“这个是假的,那个是假的。”因为罗汉他是实心者,不妄语者。
所以说真假必须有实证来讲,没有实证就是再好的语言也要放下,我们的心一定要变老实才可以修道。你不老实,虽然嘴上很利,很能说,讲了很多的理论,要知道这是障道的因缘,它不能得道,而且还障道。我们往往会把假的当成真的,有一句话“谎言说千遍变成真理了。”我们就会堕落那里去了,你说多可怕。所以说我们修行,就要一个老实劲,老实。
因为我们的修行,大家已经有一定层次,而且也有一定的收获,也有了一部分的真实,但是这还不行,还应该进一步努力,从内心下功夫。比如说我们通过学戒、背经、诵经、讨论问题……已经有了一部分的真实,但这里容易有一个岔道,讨论问题都一定要记住要真实,不妄语。是佛说的就是佛说的,是别人讲的就是别人讲的,如果是自己体会到的可以不讲,可以不说是自己体会到的,但不能把别人的成绩归为自己的,这个不行。
为什么要反复注重这个问题呢?就是末法时期,人的妄语业越来越厉害。我也看到了一些讲法,有些理论讲得确实很好。我听了半天,最后一琢磨这都是佛说的,并不是他自己实证的。但他说的口气,完全是自己的实证,也就是倒果为因,把佛的理论变成自己的理论了。并不是你通过了实证,证得了佛的理论,这变成你的理论,这对。但是你把佛的理论拿过来就变成自己的,就像包装一样,而不说明是佛说的,实际上就犯了盗窃。当然了,对初学佛的人,我们不可能要求这么高。对我们来讲,就应该要求高一点。
今天特意给大家讲这一块,一定要加小心,特别是有文化的人,认为我文化高,要比别人强。你不知道,你文化高正是一个障碍修道的地方。文化高也就是八难之一啊,很容易生起自己的知见而不闻佛法。所以说文化高的人怎么办?一定克服这种慢心,把这种慢心放下。要少说,要多做、多谦虚、多谨慎,这才是文化高的人所应该做的事情,应该注意的事情。
(编者注:八难:八种得闻佛法的障难。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造成得闻佛法的障碍,故总称为“难”。
一、地狱难。二、饿鬼难。三、畜生难。此地狱、饿鬼、畜生属三恶道,因业障太重,很难得闻佛法,即使得闻也很难依之修行。
四、无想天难。言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所以无法得闻佛法。
五、北郁单越难。即北俱卢洲,其人寿一千岁,果报殊胜,但没有佛法。为着乐故,不受教化,是以佛法难至。
六、盲聋喑哑难。谓此等人业障深重,诸根不具,形成见闻佛法的障碍。
七、世智辩聪难。谓世间之人,邪智聪利,难以相信出世正法,不肯下心修行。
八、佛前佛后难。生在佛出世前或佛涅槃后,佛的教法不存于世,没有机缘得闻佛法。)
为什么外境来了处理不了呢?就是因为我们有妄语的成分,所以处理不了。我们都知道佛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五百罗汉用禅定力驱除一条恶龙没驱动。后来来了一个法师,不用禅定力,只说:“贤善远去。”一句话那龙就走了。这五百罗汉就问他 “你用什么功夫把它驱走的,也没看你用禅定力啊?”他说:“我就因为严格持戒,持轻戒犹如重戒。”就持轻戒为重戒,一句话那龙就走了。
那龙它怎么懂戒律呢?这里就有个问题了。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我想说明一个问题,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龙听到这句话它就走了?是龙明白戒律才走的,还是因为什么原因?谁来讲一讲?华性(比丘尼)讲。
弟子答:因为他心真实。
师父:心真实,怎么真实?什么叫真实?亲应(比丘尼)讲。
弟子答:持轻戒为重戒。
师父:这都是我刚才讲的,这哪是你讲的。你讲讲你的体会,我现在是问你体会。
弟子答:弟子忏悔,因为持戒不清净。
师父:先别忏悔,我不需要听忏悔,我想听你讲。
弟子答:不会。
师父:亲普(比丘尼)讲。
弟子答:一个是守戒,再一个无我,能舍去自己去做。
师父:这个问题,谁还能讲?亲弘(比丘尼)讲。
弟子答:因为他持戒的时候使用了定力。
这么多人讲,就亲弘把它讲对了。为什么?因为持戒才是最大的定力,是真正的定。不像有的书上(解释)说的他没入禅定,他虽然没有做那种禅定功夫的表现,但他是一种真正的定,所以说龙不得不走。所以持戒清净,这个是能超过五百罗汉的大定力。你看看这么简单一个问题,也这么深一个问题,亲弘能答出来。号称佛学院的,号称持戒精进的,号称行力第一,你们这三个人还没答出来。为什么没答出来,你们的脑子比亲弘脑子笨吗?不笨,就因为你们太聪明了。这就是我们学佛所暴露出的弱点,因为我们心里有了知见,它就有了障碍。亲弘她没有那种障碍,“反正我就是傻,我就傻到底,我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平时观察问题和说问题,我就是直来直去,想到的我就说。”她就养成这个习惯,等真正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个心它就能解决问题。
大家也都听到了,看到了,我讲的大家也有所体会,就是说智慧要来源于真实,不来源于知见,所以一定要克服知见。有的人放不下,说:“我这佛学院白学啦,我那个大学白念啦,我那教授白当了,我还硕士哪!”那些东西在世间法确实很有用,你利用好了,它可以广度众生,你利用不好反而障道。我们首先要克服的是别障道,然后再考虑利益众生。光考虑利益众生了,把自己的道都障住了,内外不真实,怎么去普度众生啊?如果我们心里真实了,再加上辩才无碍,那才能广利众生。不是说文化不好,而是一定要克服它带来的弊病。
说心里话,我看到你们能说能讲,讲出的道理很真实,我从内心里佩服和赞叹。但今天讲到这儿,我要提醒大家,就是说应该把它变得更真实。等遇到境界就不会存在“想不开,该怎么办了”的想法。我们知道佛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只要相信“心就是佛,佛就是心”,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说“依教奉行,万一和戒律冲突怎么办?”它会吗?它是不会存在的。我们光恐惧、害怕,没看到真实做的时候,反而有一个更持戒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生起来。好,这个问题就答到这儿。
问题四、
下一个问题:顶礼恩师,弟子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有时这件事明明会做,但却信不过自己,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样解除?
这个问题呀,就是说疑心太重,不光怀疑自己的能力,同样也怀疑别人的能力,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依靠别人依靠惯了,总觉得自己做不好,怕人说。应该不断地锻炼,这样的话怀疑就会少了。这个疑心人人都有,怎样去掉疑?就要真实。比如说我们念佛,就要真实地念,不断地念。参话头就要不断地参,念头一出来,我们就念佛,就参。
有那么一句话,“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什么原因?就是我们心里有疑惑,你把疑惑去掉了,就会开悟。并不是说你有“大怀疑”就大悟,不是这个意思。大疑大悟,是因为你把所有的怀疑都清出来了,它就会大悟。你清得少就会小悟。如果你一点都不清就不悟。并不是说“我没事就怀疑吧,使劲怀疑,我就要大怀疑,我这样就可以大开悟。”那正好相反,这句话不是这么解释。是要把我们心中的疑惑解除,你不解除就不可能悟。所以说疑惑心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太容易怀疑了,什么事都怀疑。
“刚才师父讲了依教奉行,听话干活。”他也怀疑,“这和戒不冲突吗?”你看他就怀疑了。为什么要依教奉行?就是要去掉你的疑惑心。我们对待事情没有不疑惑的。“这个事万一错了怎么办?和戒律冲突怎么办?万一我做错了下地狱怎么办?”还没等做呢,就开始怀疑,这就是我们的弊病。我们往往是烦恼的奴隶,在烦恼下被驱使,从来没有真正地放下这个“我”字,而去做事情。所以我跟大家讲,一定要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是去掉疑惑心最好的一个办法。因为疑惑心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我们的自私,来源于我们的利益,表面看着好像是怀疑,真正的根源实际上还在贪嗔痴那块。
比如说,以前我在五台山(碧山寺)斋堂的时候,有个师父告诉我:“你去给那个小斋堂送点馒头去。”我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呢?“你看看你不做饭,叫我做。你在那儿偷懒,我这里做好的东西,你拿去,你就闲着了。”第一个想法就先怀疑他在偷懒,第二个想法:“你支配我,我多没面子。原先你就管我,走了还管我。”你看这前两个念头,它完全都是建立在这个疑惑、怀疑上,是不是这种想法啊?是不是偷懒啊?是不是你在支配我啊?
当我刚想到这儿的时候,那个师父说:“依教奉行。”他告诉我依教奉行,他知道我平时习惯“依教奉行”。实际我嘴里从来没说过“依教奉行”,也不知道他怎么知道的。他说依教奉行,也许看出来我的神态,一下把我提醒了。那心里就很别扭的,把那个馒头给送过去了。当送过去馒头,我寻思放下就完事了,他不让我走,“你别走,给我做菜。”因为他招待客人,我又帮他做菜,没办法,依教奉行。我帮他送东西,帮他做菜,我那边的活儿没人替我干,回来还得我干,也得硬着头皮去干。但是结果呢,我获得了“依教奉行”,我的活儿也照样完成了。
活儿也干了,这个(依教奉行)也完成了,心里对这个依教奉行有所体会,而圆满地解决了。并没有耽误自己什么,而心里更加扎实,更加实在了。所以说如果没有这个因缘,今天哪能给你们讲“依教奉行”啊,是不是?你看那个获利是长远的,不是暂时的。不然你们就不会听到“依教奉行”,也不会听到“听话干活”,这么熟悉的话跟你们讲了,当成宝贝给你们讲。所以还得感谢那个师父。就是说我们要依教奉行,就会把自己的怀疑去除了。
而所谓的能力,什么是能力?只要你肯去做,就是能力。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事情。那是出家前的事。一次正在给一个老师父修闭关房,那时候我上盖县去找道场,坐车回来很疲劳,应该直接就回到自己休息的地方。但是我想到,虽然下午三点多钟,离天黑还有两、三个小时,要直接回到休息地方,是完全有理由的,谁也不知道。但是我想这两、三个小时,也是看你是否真心的问题,后来我下车就奔老师父的道场去了。一看大家正在干活,虽那一天走路、爬山很疲劳,也就不顾疲劳地拿锹去干活。拿那锹根本就没劲儿,原先就没怎么干过活。用锹撮东西都拿腿顶着,腿一点点使劲往里顶着锹,胳膊根本就没劲儿。那我也拼命坚持,只要是胳膊不折,我就努力,就这样一直坚持干活。
后来老师父看到我,跟我讲了一句,具体讲的什么我记不太清楚了。是一种称赞的话,还是什么话,最后又给我讲的法,这个具体的有点想不清楚,不准确了,就不说了。但是确实给我讲法。
更主要的不在于谁给我讲和不讲,关键我心里踏实、真实。不能因为自己的疲劳,而放弃了自己真心的机会。往往就是在利益面前的时候,我们顺着利益走,而忽视了我们心的真实,也就是舍掉了大利益。那天虽然身体很疲劳,但是内心非常清净,没有半点的疲劳,这就是我能够去体会到的。也就是说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什么是力量?你的真实就是一切力量。虽然胳膊、腿那时候很累、很疲劳,但心并不疲劳。
我想起老师父说的话,他说:“你已经很累了。”当时我回答:“我心不累。”老师父就拿眼瞅着我,看我是不是撒谎?或是看我刚学佛才不长时间,怎么能说出这话来。所以说有些语言并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通过实践,它自然就蹦出来了。老师父说:“你已经很累了。”意思多休息一会儿吧。我告诉他:“我心里不累。”这话要现在叫我讲,我还反而讲不出来了。那时候为什么能讲出来?就是因为我们需要的是相信。怎样去相信?必须通过真实去相信自己的力量,依教奉行才能相信。
好,这个问题解答到这儿。先休息十分钟。
刚才在休息的期间,我问了几个师父听法的感受,她们回答得都挺好。怎么挺好?因为都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回答,并没有夸大其词。而是怎么想怎么说,这就是真实。这就说明她们听明白了。并不是说我讲的问题你理解了,就叫明白。而是你去按着我讲的去做,那就是明白。读佛经也是这样,不是说你明白里面的意思叫明白,而是你按照佛经去做,那就是明白。什么叫明白?做就叫明白。如果你把佛经都能背下来,而不去做,那叫听(看)清楚,而不是明白。下面继续解答问题。
问题五、
下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烦恼及他人的烦恼?
什么叫自己的烦恼和他人的烦恼?就是因为你有了个“自己”,本身就是烦恼,有了“他人”那又是个烦恼。当你说出烦恼的时候,对待自己烦恼和他人烦恼,你不知道“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无明,你认为有自己,就有了无明。我们都说去掉我执,去掉法执,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我”就是无明,所以说我们必须去掉。
什么是他人的烦恼呢?他人是什么?他人就是你。你认为他人不是你,所以就是烦恼。如果你认为他就是你,这个烦恼就轻。这个烦恼的根源也就是: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如果你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如果是“无我”,知道自己是虚假的,烦恼就立不住;你认为他人就是自己,那个烦恼也立不住;如果你认为自己是自己,他人是他人,有自己有他人,那烦恼必生。说“我今天没有烦恼。”那是你没看到烦恼的发作,但它必生,这是不可回避的。
为什么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充满了烦恼?特别末法时期,为什么烦恼这么多?就是“我”坚固,烦恼就重。为什么对他人的烦恼重呢?就因为你的分别心重,所以烦恼就重。你想不痛苦是不可能的。为什么痛苦?就因为有了我,有了他。所以说我们想修行佛法一定要克服这个。虽然我们没有证道,我们要时时提起正念,要注意观察。有人可能要问,“师父你所说的注重观察是不是分别?”注重观察不是分别,我没让你用分别去观察,是让你用定力去观察。怎么样是用定力去观察?谁能讲一讲?
一尼众答:就是持戒。
师父:持戒是一方面。还有谁能具体讲一讲?你说。
一尼众答:阿弥陀佛,在实践中看,做的对常住有利,或者没有利。
师父:好。谁还能说一说?后面的人也可以回答,居士也可以讲。什么叫用定力去观察?没人回答,那看来就得我回答。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个草在动,这个幡在动,或这个风在动。这个草动,你不动。比如这个草正在摇晃的时候,你瞅着它,它动你别动。你别说草动了:“啊,这草在动。”不要作这个结论。用定力把自己心摄住了,去观察这个草,看这个草还动不动?
你不起分别心,不动念,就知道这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当然了,这个结论我不给你讲。讲完你又顺着我这个结论去说,我只告诉你这个方法。为什么六祖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一个是六祖看到他们的心,另外六祖看那个幡和那个风,它就是不动的,(这是随顺众生而说不动)。当然了,六祖的境界要比这高,因为他也看不到风,也看不到幡。有幡就有动,有风就有动。所以说没幡没风,哪来动和不动?我想这是六祖的境界,当然这是猜测。
问题六、
第二个问题:如果僧值做久了,是否助长自己的大我慢,应如何避免?
如果僧值做久了,必然会去掉我慢。做僧值不是增长我慢,是去我慢。为什么做僧值能去掉我慢呢?因为他想把僧团管理好,就得为大家服务。以为大家服务的心,去说别人,去管理别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实际上管理别人的同时也就是在管理自己,所以说当僧值是最能去我慢的机会。
当然了,在这个期间要有反复的表现,甚至生气,或是自己有时候感觉到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想法等等。它是不是当僧值生起来的?不是,是原来心里就有的东西。在当僧值期间,在不断地去掉。为大众服务怎么能生起我慢呢?这个为大众服务的心是正确的。为什么还会有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这是心里原先已经存在的一种想法,通过当僧值是在快速地去除的一种过程。
所以佛讲:要发菩提心、要发大心。戒律里也反复强调,要为僧众服务。律藏里记载,有为僧众分卧具的,最后那手指都放光。就是他在为大众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努力,最后达到的效果。我们首先应该有正念,如果念头都不正确,说:“当僧值就好像当官一样。”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在佛教是用不上的。当僧值是干什么?就是为大众服务。服务之中必然会生起种种的烦恼,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说大家一定不要回避为常住服务。因为你为大家,大家必然为你,这是因果的道理。
当你为大家服务的时候,大家已经为你了,当你的心里不清净的时候,大家已经来帮助你解决问题了。因为你平时为大家解决问题,大家必然会解决你的问题。你为大家,为常住的衣食住行在服务,大家必然要为清除你心里的烦恼来服务。这是个因果的道理。
这么好的利益,有时候我们就错信了一句话,“当僧值不如自己修,省得耽误自己的修行。”什么叫耽误自己修行?放着僧值的位置,放着为常住服务的位置,你不去做,那才叫耽误自己的修行呢!所以说我有时候看着这种人,他那才叫傻哪,比我还傻。
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今天在这儿能给大家讲法,为什么有时候能讲出一点道理,这来源于什么?就是来源于我要给大家服务所得来的,是大家给我的。如果我不为大家去服务,不会得到这些理论、感受。所以说你舍去多少就会换来多少,甚至是舍去小的换来大的。
所以有的人(错误地)说:“你要当当家师,可能下地狱。”对这种说法,你要仔细推敲一下,太没有道理了。为大众服务,行菩萨道,反而下地狱。而自私反而去成佛。有这个道理吗?我们就用笨理推测一下,都不可能的。那有人问:“为什么有的当执事人,反而受到果报?”那是他没做好,是他没去努力,而且他太自私了。只要是你大公无私地去做,努力去做,不但增长智慧,也会早日成佛的。就是即使有一点果报,也是下去得快,上来得快,成佛也快。所以说我们大家一定要努力去当执事人,努力为大家去服务,人人争先,这佛法才会兴盛。
千万千万不要自私,有的人太自私了,太注重心里的感受,“我在那儿一打坐心里太痛快了,太舒服了!”你只能在感受的那个圈子里去做,已经停滞不前了。有没有好处?有好处,但那是个小进步,不是真正的大进步。所以佛讲:“罗汉不发心为焦芽败种。”罗汉不回小向大,佛都批评为焦芽败种,什么叫焦芽败种?就是说种子要发芽,你却把这芽给烤熟了,最后它不能发芽,不能更好地生长了,已经坏掉了,只能停滞不前了。把自己的善根灭了,所以佛称为焦芽败种。我们不能做焦芽败种,不能自私,一定要为度众生而去努力。
度众生从哪儿开始?从我们眼下开始,为大众服务开始,从当执事人开始。执事人包括很多种,包括当僧值、当维那、当衣钵、敲鼓、敲云板等等,这都是在不断地去掉我执,去掉大我慢最好的方法。当然了,在这过程中,必然又生起了一种我慢。但它决不是你做这些事生起的我慢,是你原来就有的,是在去我慢的一个过程,对这点大家一定要正确认识。
但是大家也不要抢,我这一说完,回来全体报名都去当僧值,那完了,不能那样,终归只能选出一个人当僧值。但是大家一定要称赞当执事人,当执事人出现毛病的时候,应该知道他正在去掉他无始劫的毛病,毛病决不是当僧值所带来的。所以说一个不正确的说法,会给人带来很大的一个害处,特别是破坏了佛教的这种清净,也不符合真理。
(编者注:“为僧众分卧具,手指放光”,《四分律》卷第三:时尊者沓婆摩罗子得阿罗汉,在静处思惟心自念言:此身不牢固,我今当以何方便求牢固法耶?复作是念我今宜可以力供养,(为)分僧卧具、差次受请饭食……
时罗阅衹有客比丘来,沓婆摩罗子即随次第所应得卧具分与。时有一长老比丘向暮上耆阇崛山,时尊者沓婆摩罗子手出火光,与分卧具语言:“此是房、此是绳床、是木床、是大小蓐、是卧枕、是地敷、是唾壶、是盛小便器、此是大便处、此是净地、此是不净地。”时世尊赞言:“我弟子中分僧卧具者,沓婆摩罗子最为第一。”
此中所言的分“卧具”,包括住宿所需的房间等各种物品,用现在话讲即为分配管理僧众住宿而服务。尊者沓婆摩罗子得阿罗汉后,还为大众僧服务,被称之为“沓婆回心”,回小向大,力行菩萨道,此亦为《四分律》“分通大乘”的五处主要标志之一。)
问题七、
第三个问题:怎样突破冷、暖、触、痛的幻觉?
冷、暧、触、痛这种幻觉为什么有的人轻,有的人重?就是因为定力不足。如果定力大了,那触觉自然就不敏感了,慢慢就回收了。因为定力大,它的分别心就小。分别心大了,定力就不足,定力是控制分别心的。所以说我们应该在严持戒律的基础上,突破冷、暧、触、痛的幻觉。
为什么要严持戒律?因为戒律它本身就存在降伏冷、暧、触、痛的问题。比如说吃东西,它有一个味觉,一个触觉,感受。觉得那个好,就顺着它采取行为,这就是我们顺着妄想去走了,顺着烦恼去走。越是贪恋味道,它的这种幻觉就会越重。如果你能够日中一食,次第吃,一坐食,不分别,这种感觉自然就会下降。下降它就会产生定力,产生定力了,这种幻觉就会轻。
还有一个从实践来。特别值得佩服的就是你们有很多包括大戒师,小众每天都磕大头,妙融师父一罚就是五百,我听完了也非常心疼,但是我也非常佩服。这就能克服冷触疼痛这种幻觉,这都是很好的方法。昨天我还想,大悲寺是不是叫新剃度的沙弥也磕大头啊?这方面应该向你们学习,确实做得很好,妙融师父要求得很正确。特别是尼众,对这种细腻的感觉更容易去追求,只有这种大刀阔斧的,像大丈夫一样去做,反而能放下这些。有人讲:“咱的下院啊,这尼众是越长越丑。没出家之前,还挺漂亮,等出家以后,越来越丑都变成男的了。”这确实令人欢喜呀,大丈夫相。这就是妙融师父不断地努力带领大家,和大家的努力,才换得这个成果。克服了多少的女人态,太好了。
所以说我们不要去追求这个东西,另外要敢于实践。我讲了“经行”,遇到石头,踩石头过,遇水踏水过,就是克服这些冷、暧、触、痛的感觉,就是为了不分别。特别是咱们下院的洗澡条件比较差,原先我听说都弄个棚子,擦一擦就完事了,这都是为了克服这个冷、暖、触、痛的这种幻觉。有时候艰苦的环境反而能锻炼我们,条件太好了反而失去了。比如说,一个人像这个(冬天)天气拿棚一搭,在外面洗洗澡,如果你要不分别,可能这一瞬间什么问题也没有,洗得很清净,也不知道自己在洗,是很好的。如果你一分别,马上就冻跑了,还冻坏了。像世间人有个冬泳啊,你看那个人冬泳一点不怕冷,那都是很大的一个定力,他对外界的这些感受就差多了。
克服这些主要不在于思想上说,关键是在于我们去做。像斋堂干活,水里啦,埋汰啦,灰尘啦,都得去克服。包括掏厕所啊,这都是很好的。另外早起,为大众服务。有时候(冬天在外)经行,那手指冻得都握不住拳头。
所以说,为什么我们不开悟?就是因为我们对冷、暧、触、痛的保护性太强了,就不能开悟。如果你去克服它,必然有开悟的因缘,因为就是它障着你的道,它就是五阴,挡着你的自性光芒,只有克服它,才能见到自性的光芒。
问题八、
下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生起菩提心,及保持修道的长远心?
这个问题以前也讲过。有菩提心必然有长远心,长远心必然是菩提心的一种。我们平时发愿,说“我要行菩萨道”等等,这是不是菩提心?这还不是菩提心。有的发愿:“我要往生西方。”这是不是菩提心?这也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无相的,不建立于见闻觉知,也不建立在我们的分别心上。是远离了分别,才有菩提心。怎样才获得菩提心呢?那就是严持戒律。我们都知道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就是说菩提心的根本在于戒律。你能持戒律,才会生起菩提心。你戒律不清净,不会生起菩提心,这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改变的一种方式,也叫次第。所以说必须得这么做,也叫基础。
我们能够不分别,逐渐地才会生起菩提心。菩提心不是用思惟所得到的,是远离了思惟才得到的。它不是建立在眼、耳、鼻、舌、身、意的基础上,是远离眼、耳、鼻、舌、身、意才获得的。生起无相的这种心,我们可以称为菩提心,它是成佛的种子,也就是成佛的心。这种心它会生起度众生的心,但是这个度众生,是“无众生可度”的那个“度”,也就是说这种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是说我们所生起那种怜悯,那是我们的意识心在作怪,不是它生起来的。菩提心不建立在生灭的基础上,是建立在远离生灭的基础上。
所以说这个心不会退转,长远无穷无尽,尽未来际,一直到成佛。它下地狱也不会坏的,所以说这个心非常好,非常难得。难得不等于得不到,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做。我刚才给大家讲了,“依教奉行、听话干活、严持戒律”,这都是获得菩提心的一种方法。只有在这种方法下你才能获得,大家在这方面多体会。这在以前讲的(录音)带里也有,你们可以再重新听。今天早晨坐车(到这里时)我还听呢,虽然是我讲的,我听了,觉得也等于给我再重新讲一遍。为什么说我讲的我还要听呢?因为那个讲的不是我,是大家,所以说我也得重新听。
问题九、
下一个问题:顶礼师父,请问师父,次第食对于钵外的食物如何次第?要是后放压住先放的食物,或位置放反了,我们应如何次第?
这问题也很重要。次第食,对钵外的食物应该是以最近的为准。比如说钵里的食物离我们最近,我们先吃钵里的食物。如果外面的食物离我最近,钵反而放远了,我们先吃外面的食物。这是一种次第,以最近的为准。
如果钵里东西已经吃完了,开始吃钵外桌上的食物。这个食物也按次第食。除非这个水果,对水果我们有个要求,就是说师父没动水果,我们不动。为什么这样?这就是师父有个平等心,怕有一个人没分到水果,所以师父就先不动。意思有一个众生没吃,我也不吃。这样的方法能控制谁呢?能控制斋堂。斋堂的人有时候光给师父打好的,把师父愿全满了。有的后来的居士在那,他弄两个水果,或者就不给了,或者就忘了,或者弄不点,他就糊弄了。所以说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后来我就采取一个办法,我先不吃。不光我不吃,所有的僧人都能不吃。后来他们看我不吃,都不吃了。不吃等着我最后的决定,我吃他们再吃,他们爱护师父。那师父爱护谁?师父首先得爱护下面的所有的众生,包括出家的师父,和在场的居士,或是第二堂的师父、居士。
在吃上一定不要起分别,对一个吃的再起分别,那恐怕连做世间人也很难做到了,和狗差不多。狗就抢食嘛,自己有食,你再过去拿东西,它马上就叫唤,不让你抢它的食物。所以这样做和畜生没啥区别。所以说做人,首先不要做畜生。从哪儿开始?就从我们的食物上开始。就是说一定大众都有我再有,大众都吃了我再吃。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和合。六和敬中不是讲吗?“利和同均”。不是食物分到他那就完事,得让他吃到嘴里,进他肚子里,我们心里这才踏实。如果只分到跟前,或是分得少,这都不合适。
所以说这个食物,一定得等到师父举起来,师父要观察大家有没有,是否都分到水果了?后来斋堂就形成一种形式,就是小食都分完以后,他会端个盘过来,从我跟前走过去,再走一圈。有两个意义,第一个告诉我已经分完了。因为我有挡着看不到的地方,他端盘过来告诉我:“已经分完了。”第二个再走一圈,看看有没有没分到的。
最近也出了个毛病,这个斋堂老换人,斋堂新来行堂的人就不知道这个意思。端果盘从我这过去了,过得倒挺快。他走到别人那,就拿盘停住,意思:“你要不要?”都分完了,人还能要吗?这些师父还挺守戒,没有一个要的。要真遇到不守戒的,“行,既然分一盘不够,可能再给我分一盘吧。”这就坏了。所以对斋堂也得勤讲。
斋堂行堂的人走一圈,一看确实每个人都分到了,最后回到他的位置,大家这才放心,师父也放心了。这时候师父开始动水果了,大家这才动。不是单方面地尊重师父,是师父爱护大众,大众反过来就尊重师父。在表面现象看着是师父不动,谁也不动。换句话是大众不动,有一人不动,师父也不动。所以说尊重来源于互相,不是单方面的,我们应该学会这个。
然后就开始吃食物,食物哪个在前我先吃哪个。以什么为线哪?以横为线(按食物摆放顺序,按一条横线向前次第而食),不是以顺为线(不是按食物摆放顺序,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而食)。有的是从跟前(左右)这么直接吃,这个不对。有的是顺为线,就是前后这么吃,吃完这块(左边),再吃这块(右边)。有的从这头往这儿吃,这不对。应该是什么呢?应该从这条横线往前吃。因为你以顺为线吃有个什么弊病呢?它不能次第,因为你光从这块,好像往前逐渐吃。有时候光吃到一种食物,一直往前吃不威仪。如果你以横为线这么吃,它就威仪了。(编者注:图示见附录)
另外我们吃食物,不要分别一种食物,不贪恋一种食物。你这么吃,可能前面五种食物摆在一条线上,那五种食物哪个在前,我吃哪个。要这条线全放的苹果,全吃苹果。要全放着花生,全吃花生。要放地瓜,全吃地瓜。有时候他就容易起怨言,另外它也不是正确的一个方法。不如以横为线好,所以咱们采取了一条横线。比如这面是一个瓜子,瓜子在前我吃了一个瓜子,后面还有一大堆瓜子,但是一个花生又在这个瓜子后面(离人最近),紧接着我就再吃这个花生。吃完花生,这个苹果又在前面了(离人最近),那我就吃苹果。不分别这个食物是什么,只是哪个在前(离人最近),我就吃哪个,以小的分别,获得大的不分别。
我们的心是以不分别心来做的,但是它不可能没有一个相。不能说:“那你这样做也着相。”那也不能闭眼睛抓啊,是不是?今天闭眼,明天闭眼,后天你可能就睁一半眼睛了,先看准了再闭眼睛,这时你的心就歪了。还不如放开,咱也别做假的,就是次第吃,就完全可以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比如说这是一个苹果,我咬了一口,又放下了,放下的时候,顺手就放下了。应该放在前面,但随手正好放在另外一个食物的后面。下回吃啥呢?就吃在前面的食物(离人最近的)。不要考虑这个苹果我已经咬了一口。为什么不考虑?有时候不要以食物为食物,我们以不分别心为胜。在钵里也是这样,有时候吃那个水果,都快吃差不多少了,又扔那块了,它就放在后面。怎么办?就吃最前面的食物。就这么样往前次第吃,虽然不好看,但是这个心是逐渐趋向于平等、不分别,这个非常好。
还有的食物,比如说钵里食物,正好放在后面了,当刚吃的时候,拿到筷子为准,就是夹到筷子里就不要再分别了。如果没夹之前,刚想吃这个食物,这筷子还没夹上之前,正好上面那个食物骨碌下来了,也骨碌到这食物前面。怎么办?那就放下还没夹上的那个食物,先夹这个滚到前面(离人最近)的食物。但是一旦已经在筷子里了,比如说有几个食物压在一起,三个食物压在一起。应该吃下面(离人最近)的食物,我就拿下面的食物,别考虑上面的那两个食物,我把下面(离人最近)食物拿出来,上面那两个滚下来了,滚到前面(离人最近)我也不管它,因为以筷子夹上为准。(编者注:以上只是用筷子举例说明。大悲寺僧众过斋时持钵过斋,居士只允许使用一个盆,并不使用筷子,只使用“匙”。)
但是有一个问题,有时候在钵里,饼压在下面,上面可能放着菜什么的,还有其它东西,馒头什么的。这饼你抽不动它,虽然它在前面(离人最近),但是你拿不动。怎么办?这时候我拿一下子,拿不动,我再吃上边那一个。不能说我知道它拿不动,所以我就不拿了,我就吃上面的,那不行。你不知道拿动拿不动,还没拿就自以为是,那不行。必须先做出这个动作,先去拿,没拿动,这不是我分别,而是拿不动,我再去拿上面的。如果你不做这种表示的话,你那个心还是有分别心在那,会给你下一回造成一种所谓的方便,也就是投机取巧。
我们吃食物应该次第食。应该把这个食物要看得很重。为什么说对食物要这么费力气?因为食物它是生死的助缘。怎么是生死的助缘?因为食物可以起贪念心,可以起欲望心。佛经讲:“众生皆依食而住。”所以说,你对食物必须看破。不是说我每天只吃一顿饭就已经做得很好,就已经彻底,不是这样。每天日中一食,只吃一顿饭只是我们基本的功夫,还有次第食,还有不分别食。做到不分别食也不是说我们就究竟了,还要忍饥忍饿。忍饥忍饿之中还要“他饱我不饱,他得我不得”。还要行菩萨道呢。还要乞食生活。
这里面还有一个无相——“吃而未吃”。什么叫吃饭?“坐见本性为吃”。见本性为吃,那就是更高的要求,不是我们所一时能达到的,这就不多讲了。
对食物最后的目的,是通过吃饭这个问题来达到我们的成就。财、色、名、食、睡,对哪个都不能放过,就是说地狱五条根,哪个都应该断,哪个不断都会下地狱的。不要以为是小事。很多的戒律就是在对这个财、色、名、食、睡所制的戒,我们既然守戒,就要把它守好,要尽我们最大的能力去做,不可以轻视。我想大家来到这里一起修行,基本上都是有这个愿望才来的。没有这种愿望和定力的人早就跑了。你叫他不摸钱哪,还可以,你叫他吃一顿饭,他说什么也不干了。
昨天有个木匠,来为寺院做一个牌匾。他告诉:“以后我再也不来了。”一个是不让抽烟,他说太难受了;第二还吃一顿饭。所以就这一回,以后再不来了。来不来,不主要,你想让把戒律给开缘了,让你抽烟,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在戒律面前我们一定绝不投降。
对次第吃,应该是这么看。本来应该看着你们吃好了,谁错了拿香板直接就打。老想有这个机会,等着有机会了,我一定看你们吃饭,看你们到底是分别不分别?因为这个问题不是个小事。我在做居士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才得出这个体会。但是大家不要误解,以为我在做居士的时候就会次第吃了,不是。是因为将来有因缘,我要跟大家讲,所以我就先学了一步。这种体会来源于什么呢?还来源于你们大家。因为将来肯定要发心,肯定要讲,有这个因缘,所以才能提前就获得。怎么提前的?就是有发心这个愿力。
大家也是这样。刚才我讲了,你不要以为当僧值那是苦差事,其实那是难得的机会,那都是提前得法的一个机会。所以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在其位必谋其政,你在其位先获法。要不然你怎么管别人,不是别人教不教你,它自然的规律,就得想法把你先武装起来。所以佛告诉“要发大心哪,要度众生。”什么意思,就是让你获得佛的那种加持力。我把这个秘密都告诉你们了,这个事还不能宣传。为什么不能宣传?最后人家都挖空心思跑这儿来当执事人,那坏了。咱用不了那么多人,是不是?得挑优秀的,发大心的干。
比如说,最近腊月初八没剃度的那个居士叫什么名,管客堂那个郑居士,就很了不得嘛。看到常住有难处,宁可放下剃度,也要护持常住,这个心就是发大心。成佛不在你出家早晚,就在于你发心是否真实。所以六祖讲:轻视后学有无量的罪。对后学不可小看。所以说这个发心对我们修行很重要。
大悲寺腊月初八剃度仪式,有一个没剃度的居士,发脾气,要燃身,要走。我一听他要走,告诉赶紧让他走,马上叫他离开。他一听说真要离开,又不走了,他醒悟过来了。为什么有一些人不能马上剃度?为什么要多考验?就是想将来让他能够承担大业,把毛病习气彻底改一改。要经得起不被剃度的考验。不要以为什么都顺着自己心,他以为这就是成就了,有时候反复地考验反而是一种成就。
因为这个出家得有三个阶段。第一个,发心阶段。发心阶段就是当居士阶段。虽然没剃度,但是已经等于是一少半沙弥了,已经在沙弥的边。没有考验的阶段不能剃度成为沙弥。有的去到寺院盲目地就给剃头了,那都是不如法的。必须通过发心这个阶段,发心阶段就是剃度的前奏,前方便,这个很重要。有的人就忽视了这个,以为发心呢,“这是常住缺人干活,叫我来干活,我干好了就给我剃头。干不好就不给我剃头。”他以为是占他便宜哪,这种想法不正确,他不知道这个发心阶段太重要了。这个阶段要是考验好了,将来剃度出家以后,会成很好的一个沙弥。如果当居士这一段,没有好好地考验,常住没有严加管理,最后到了僧团他只会捣乱。因为很多的习性,必须在居士阶段要把它克服掉。
所以说,我们大家一定要重视居士的发心阶段,那就等于是沙弥阶段。如果知道等于是沙弥阶段,这居士的心就会平了,他知道剃度不剃度,我已经是一半沙弥,我在进行(出家前的)考验。这个过程很重要。
第二个阶段,就是剃度后的沙弥过程,这也很重要。当沙弥阶段怎么去克服毛病习性,继续来做。另外出家后和当居士时有些作为必须相反,不能随着作居士那一段的习性,得更加努力。这是一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就是要受大戒阶段。特别是尼众,还有式叉摩那戒这个阶段,它分四个阶段。大僧就分三个阶段。所以这每个阶段都很重要。只有每个阶段,严加地处理,这才能有所成就。
特别是没剃度之前,有一个关键就是问话。就问他:“你跟谁出家?多大年龄?”有的他这都不明白,都糊涂呢。他有时候说:“我跟佛出家。”跟佛出家对不对?只答对了一半,但不具体。跟佛出家,哪地方都有佛,那你怎么不上别的地方呢。为什么不提前做出解答呢?就让他要种下种子,必须自己说出我是跟哪个师父出家。因为在修行道路上,师师相授,才能获得修行。没有师师相授,很难成就的。所以说必须得说明是跟哪个师父出家,这是必然的。有的人认为,“这是不是太着相了?是不是搞个人崇拜啊?是不是想要徒弟啊?”绝不是。因为师承一定要种在种子里,而且能够依教奉行,在沙弥戒必须依师而修行,这都很正确的。所以这个问话很重要。
再一个问:“你能不能剃度以后在常住不走,听师父安排?”咱们那儿有一个居士就答了:“我现在能做到,我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因为我对僧团不了解。”你想想,这样人能不能给他剃度?既然没有发长远心,就现在目前所看到的,所了解的情况,他都发不出长远心,怎么能剃度呢?不允许剃度。虽然干得很好,但没有发长远心,也不行。所以不给他剃度,必须继续接受考验。
还有一些人要长期考验的,就是顶撞执事人的。平时当居士就顶撞执事人。说,“你去那边干活。”他就讲理了,“那边不行啊,那边怎么怎么的。”你说东,他非要西不可,你说上句,他非说下句,总得跟你对付几句。这样的人虽然很能干,也不能给剃度。为什么这样?剃度以后,他的习性不改还会顶撞执事人。顶撞执事人是什么结果?被清单哪!
以前我在五台山(碧山寺)斋堂的时候,有个师父就因为他和客堂的知客师关系非常好,斋堂有一次做饭哪,糊了还是怎么回事,我忘了,反正没做好。知客师就批评他:“你这饭怎么做的?”他就顶撞执事人,说:“这个饭哪,你看看现在烧火的也跟不上去,还有很多事都跟不上去,这不怨我,这不就是什么事都不行吗?”说话的语气比较重,列举这些理由,不接受批评。当天晚上,客堂就通知他被清单(即必须离开寺院)了。那清单是很重的。这个师父马上就来找我,说:“老师父啊,不行了,我被清单了。”当时屋里都是人,他哭得鼻涕都流下来了。因为马上要受戒了,他被清单了。后来他忏悔,客堂原谅他了。可能这个师父现在还在五台山。
为什么说顶撞执事人要被清单?因为不允许破坏常住。执事人代表常住去执事,顶撞执事人就等于破坏常住一样,没有规矩常住就乱了。不是说你哪干得不好,这种人往往干活还真挺卖力气,还挺努力的,为常住还付出辛苦的。但是他唯独的一个性格,就是好顶撞。大悲寺有个居士,发心四年了,为什么不给他剃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顶撞执事人,干活的时候老是顶撞执事人,所以说不给剃度。目的要保证出家人的质量,依教奉行的质量。以常住为重,不以人情为重。
好,今天上午就讲到这里。
中午过斋的时候,上斋堂看一看,还可以。好像今天吃饭的时间可能比较快一点,可能与吃的包子有关系。刚才我跟妙融师父说了,就是你们过斋坐的太挤,四个人一桌不行,得三个人一桌。另外僧人已经多了,居士就不要跟着过头一堂斋了,居士过第二堂斋,第一堂全部由僧人来过斋。再一个就是钟,钟挂在师父上面,这不合适,应该挂在墙两侧,对面看到对面的钟,那边看到那边的钟,比较好一点。实际上出家人不应该老看钟,看钟点也是一个习惯性,老看以后也有一个习惯。不要考虑自己吃饱吃不饱,到点就止。老看时间,按时间去下饭,也不是什么好事。就是吃个差不多少就可以了。总的来说还是不错。
下面继续给大家解答问题。我刚才听说,还有人往这里放纸条,这讲了四个,可能得放八个。这今年恐怕是讲不完,得过年再说吧。趁冬天这个机会,活儿少点,经常来给大家讲一下。反正讲多了,等到大悲寺的师父就有意见了。
问题十、
下面一个问题:一、师父,为什么我忏悔总觉得不真诚?忏悔总是只有一点点发自内心,一会儿就乱了,很惭愧,怎么对治?
惭愧心哪,这个说是容易,但你生起惭愧并不容易。生起惭愧心得有正确的思惟,很多的时候虽然说是惭愧,大部分都是刚有那么一点点就过去了,而且没有长久、或是彻底心里清净的那种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一个与戒律是否清净有关,另一个就是定力不足,忏不进去。虽然知道忏悔的方法,想忏悔但定力不足。这个定力就包括我们打坐的时间不到位。所以既要有惭愧的方法,更要有定力跟上。
怎么样才能真诚呢?就是忏悔的时候,要有个彻底悔的心,就是像俗间讲:“把肠子都悔青了。”什么叫把肠子悔青了?从上到下都悔,就是从头到肠部,整体的都有悔恨的心。并不是说我悔恨稍稍发点心就完了,而是从头到尾特大的悔恨。这种悔恨的心就不得了,而且是痛哭流涕,也就是说泪一把,鼻涕一把,那鼻涕淌挺长的,眼泪止不住啊。悔恨自己做的事情太不应该,太错了,怎么这么糊涂,怎么这么做呢!恨不得有地缝钻进去,这种心。有一种没脸见人的那种感觉。这得从心里往外悔,从肠子里往外悔,就是从里往外悔的意思。
以这种忏悔心,忏来忏去,忏到什么时候为清净呢?见光,自性的光芒露现了,这时候才算你有忏悔清净的表现。所以说戒律中也讲:“见光、见华、见佛摩顶即是忏悔清净。”真正的忏悔要见光,这才是我们的真忏悔,这才是真诚,真诚并不是根据我们的感觉来决定的。说,“我心里很真诚。”那还是感觉,那不解决问题,只是表面的问题,并不是根本的问题。根本的要见光、见华,这才是真诚。
所以说我们对治忏悔,有时候要静静地思惟去忏悔,这是一种方法。另一个是写下来忏悔。为什么要写下来忏悔?因为我们平时的忏悔,想一想这个问题,很快就过去了。另一个念又起来,就把这个忏悔心忘了。忘了以后再找回来,就不是刚才那个心了。所以怎么办?应该写下来,写在纸上。看一遍,忏悔一遍。忘了马上又看,又忏悔。这样不断地深入,忏悔心最后能深入进去。有时候一个事得忏悔好几天。
第一天,忏悔觉得还没啥,挺勉强地写,“哎呀,不好意思,为了忏悔写吧,也没多大意思。”第二回一看,“哎呀,这个事是有点严重了啊,得忏悔。”第三回看,就吓一跳,“怎么可以这样呢?我怎么可以变成这样呢?”这个心在第三次忏悔时才能发现。你想一想,这多大的事情。所以说我们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去做。
有了第一回忏悔,我们就可以有第二回,甚至由第一回忏悔,就很长时间都不犯过失。所以忏悔对我们来讲,是重要功课之一。普贤菩萨讲:“众生未尽,我的忏悔未尽,众生无有穷尽,我的忏悔无有穷尽。”就是说在我们没有成佛之前,永远要忏悔的。有的人是这么想的:“我也没犯错误,我用不着忏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只有以忏悔的心才能不断地改正错误。如果说自己没有错的人,这句话本身就是错。一个凡夫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你怎么说你都对了呢?所以佛讲:“你不证到四果阿罗汉,不要相信自己。”这几句话都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评价,我们知道自己是凡夫,肯定有错,肯定必须忏悔才能成就。只有肯定它,我们才能不断地生起忏悔心。如果你稍稍一模糊,认为可忏可不忏,有时候忏悔心甚至就没了。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