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慧祥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释经

发布时间:2023-12-09 04:05:37作者:大众学佛网
慧祥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释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释经

佛光山南非南华寺释慧祥法师解释

释迦牟尼佛所说,以“般若波罗蜜”的法门来令我们的菩提心坚固如金刚不为所坏,而能破坏一切世间二乘之心,令安住于菩提心。

如此是我所听闻来的。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们共约一千二百五十位住在一起。这时世尊到了用餐时间,就穿上托钵时应当穿的袈裟,拿着钵,进入舍卫大城而乞食。在舍卫城中次第乞食后,就回到原来住的地方,用过饭后,收捨好三衣一钵,洗好了脚,就在敷好了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这时候,长老比丘须菩提尊者,也在与会的大众中。他就从座位上起来,将袈娑偏袒一边露出右肩。右膝跪下来接触着地面。合着掌,恭敬地对佛陀说:“难得啊!世尊!如来非常善于爱护顾念着菩萨们,非常善于教导嘱咐菩萨们。世间上最尊贵的佛陀!当肯上进的男子,或肯上进的女人,已经发愿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了。这时他们应该如何来安住他们的这个菩提心愿呢?又他们要如何来降伏会障碍菩提心发展的心念呢?”

释迦牟尼佛回应说:“很好!很好!须菩提!正如您所说的那样,如来善于护念着众菩萨们,也善于提醒众菩萨们。您现在要如实的听,我会为您说明。肯上进的男子及女人们,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者,应该如此的来安住他的菩提心,应该如此的来降伏会障碍菩提心发展的心。”

须菩提说:“会的世尊!我非常愿意听,也非常欢喜听,并也非常想要听佛陀的教诲。”

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说:“众位大菩萨们在行菩萨道时,是要如此来降伏菩提心的障碍的。也就是,所有一切种类的众生,或是卵生、或是胎生、或是湿生、或是化生。或是有色、或是无色。或是有想、或是无想、或是非有想非无想。我都要让他们能够做到以“无余依涅槃”的方式来止息所有的苦难,以如此的方式来度化他们。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度任何人。其实,都是自己度自己。而我们在说:“这个人是我度的”时。其实是:“我帮助这个人自己度自己。”)”

“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在创造让众生得度的因缘时,有卡在一定要我来创造众生的得度因缘,或卡在只为某类人来为他们创造得度因缘,或卡在只为某类众生来为他们创造得度因缘,或卡在有时间次数的限制下来为众生创造得度因缘。则这个菩萨,就不能成功的行菩萨道。”

“再者须菩提!菩萨在创造因缘令众生可以自觉自度之时,在创造这些让众生得度因缘的方法时,应当不要被任何现象给障碍住菩提心的发展来做布施、……等等的修行。”

“例如:所谓:我们菩提心的发展不要被障碍住在有关色尘的布施。不要被障碍住在有关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的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如此的来布施,菩提心的发展才不会被任何现象给障碍住。为什么呢?如果菩萨能注意在菩提心的发展不被障碍住的情况下来布施,则他的福德是不可思量的,才能支持他直到成就无上菩提。”

佛陀问:“须菩提!您的意下如何呢?东方的虚空有多大,可以因思量而得知吗?”“不可能的。世尊!”佛陀再问:“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上下的虚空的大小,可能用思量而得知吗?”“不可能的。世尊!”佛陀说:“须菩提!菩萨在不被任何现象障碍住菩提心的发展下来布施,他的福德也是如此,不可能用思量而知。”

“须菩提!菩萨就是应该要如我所教导的这样来安住他的菩提心的发展。”

“须菩提!您意下如何?您认为有什么标准身相可以用来评断这就是如来的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的,世尊!不可以用任何色身之相为标准,来评判说:这是如来。或评判说:这不是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对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如来来说,并没有说哪一种身相,就绝对一定是他的身相。因此,如来的身相,就是没有一定的身相。”

佛陀告诉须菩提说:“举凡所有的现象,皆是我们认识不清楚下的错误认识。如果能照见这些现象的实相,而如实知道不是我们现有的认知这样。则也能照见如来真正法身之相。”

须菩提问佛陀说:“世尊!可有众生能够听闻这样的说法的文字之时,生起如实知的信心的呢?”

佛陀告诉须菩提说:“您不要这样说。当知如来示现这个肉身入灭以后,在末法时代剩下最后五百年,这时还有懂得持戒修福的人,对我这样的文章文句能生起信心的,他会依我所说的去照见诸法实相的。您应该要知道像这样的人,不只是对一尊佛、二尊佛、三尊四尊五尊佛而种植善根,其实这样人已经在无量千万尊佛的地方种植过种种的善根了,因此,当他们听闻到这样的文章文句,甚至有的人只需一念间,就能完全明白,所以能因此法眼清净而照见诸法实相而成就对如来的信心的。”

“须菩提!如来完全知道也完全能如实照见这些众生,因此而可以如说修行而成就无量的福德。”

“为什么他们可以如此呢?因为这些众生不再被我相给障碍住菩提心的发展,不再被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障碍住菩提心的发展。因此,他们已如实照见,没有任何现象一定会障碍菩提心的发展,也没有任何现象一定不会障碍菩提心的发展。”

“为什么他们能知道这些道理呢?因为这些众生知道,如果我们的心以为哪一个现象就是成佛之后的现象,则这个人就会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障碍住菩提心的发展。”

“他们也知道:如果一个人以为有哪一个方法一定就是成佛的有效的方法,那么这个人也会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障碍住菩提心的发展。”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也知道:如果有人以为有哪一个方法一定是无效的方法,也是会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给障碍菩提心的发展。”

“因此,他们知道:不应该以为有哪一个方法一定是有效的方法,也不应该以为有哪一个方法一定是无效的方法。因为这个道理的缘故。如来常常说:‘您们这些比丘们!知道我所说的有效办法,就像有人过河时被教导用竹筏过河是有效的方法。当这个有效方法的有效时机一过就要换方法了,更何况现在都无效的方法怎能拿来运用呢?!’。”

“须菩提!您意下如何呢?您认为如来有得到什么方法是一定可以用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方法呢?或者是如来有说过什么方法是一定可以成就菩提的呢?”

须菩提回答说:“如果照着我对佛陀说的道理的了解,并没有一定的方法叫做可以让人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方法。实际上也没有哪一个方法一定是可以让佛陀说出来后,我们就可以成佛的方法。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教的方法,我们都不可以认为一定是永远有效的方法,也不可以说有哪一个方法是永远有效的方法。实际上,任何方法,都是要随着实际的状况而运用,不可以认为一定是有效的方法,也不可以认为一定是无效的方法。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有学位的贤者,及无学位的圣者,他们都是安住在无为法(本不生灭永远存在的法),而依其本愿力随缘运用,所以才产生种种修行上的差别相来的。”

佛陀说:“须菩提!您意下如何呢?如果有人将整个银河系(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七宝用来布施,这个人所得到的福德,您认为这样算多吗?”

须菩提回答说:“很多啊!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说有这样多的福德,其实正因为不是真正属于无漏的福德那种永远的体性,所以,我才对如来说:这种福报终会享完的福报算是很多。”

佛陀说:“如果又有另外的人,对这部经典(指金刚经)中的义理能接受而修持,甚至将这经典中所说的四句经等等,能为人解说令对方如实照见这样的现象及道理,以这样的福德,胜过那个用银河系的七宝布施的人的福德。为什么呢?须菩提!一切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佛陀们,以及佛陀们所成就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方法,都可以从这个经典所教导的道理中去发掘出来。须菩提!有效的成佛的方法,不是说有某一个方法,一定就是永远有效的成佛的方法。”

佛陀问:“须菩提!您的意下如何呢?当修行人证到须陀洹果位时,他会作这样的思念:‘我得到须陀洹果位了!’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须陀洹’的意思是:预入圣流。而实际上并没有入任何一法。当一个人,能不入色尘、不入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时,才有资格称为证到‘须陀洹’果。因此,如果以为入须陀洹果位,就入六尘相,反而不是须陀洹了”。

佛陀问:“须菩提!您的意下如何呢?当修行人证到斯陀含果位时,他会作这样的思念:‘我得到斯陀含果位了’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斯陀含’的意思是再来人间投胎一次就能解脱。而实际上他的心已经证到本体无来无往,因此随时安住本心,不再追逐生灭尘相了,才叫证得斯陀含,因此,如果有人还真以为有一个我会再来人间投胎一次,那就不是真的证得斯陀含了。”

佛陀问:“须菩提!您意下如何呢?当修行人证得阿那含果位时,会作这样的思念:‘我得阿那含果位了’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阿那含’的意思就是:不再来人间投胎,而直接在五不还天中修行证得解脱。而实际上他已证知一切诸法本无来无不来,因此,才称为证得阿那含果。如果修行人自以为真的有一个我不会来人间,那就不是真的证得阿那含了。”

佛陀问:“须菩提!您意下如何呢?当修行人证得阿罗汉时,会作如此思念:‘我已证得阿罗汉道的果位了’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阿罗汉’的意思就是不生。也就是不再投生。也实际上,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人,了解一切法,不是一定生,也不是一定会不生。所以才叫证得阿罗汉果位。因此,如果有修行人自以为真的有一个不生的我,那就不是真的证得阿罗汉了。世间最尊贵的觉者,佛陀啊!如果有修行人,自以为证得阿罗汉,而又作如此的思念:‘我得阿罗汉道的果位了’,那么这个人就是:自以为真的自证到自己不再投生,自以为真的自证悟到自己不再投生,自以为真的有一个不再投生的境界可以被证或被悟到,自以为有一个不能被证、不能被悟、不在自能证悟的那个不再投生的境界。而这些思念,都跟实际不合。世尊!当佛陀说我:‘得无诤三昧,而且是诸声闻人中最为第一,是声闻人中第一离欲的阿罗汉。’这时我不作如此的思念:‘我是离欲的阿罗汉!’世尊!我如果作如此的思念:‘我得阿罗汉道!’。则表示我根本没有证到阿罗汉道,这时反而世尊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乐于在无诤处修行的人。’又正因为须菩提实际上已知道没有什么是真的需要修行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修行的。所以才说:须菩提是乐于在无诤处修行。”

佛陀问须菩提:“您的意下如何呢?如来过去在燃灯佛时代学习时,对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有所得到这个法吗?”(有所得吗?)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时代学习时,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实际上不能说有所得。”

佛陀又问:“须菩提!您的意下如何呢?菩萨有修行如何庄严佛国净土吗?”(菩萨如何庄严佛国净土?)

须菩提回答说:“不能如此说啊!世尊!为什么呢?实际上庄严佛土是为了摄受众生,因此,不一定是摄受庄严的佛土,所以才称为庄严佛土。”(才称为庄严佛土。)

“因为这个缘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们,因此而生起庄严佛土的清净心,当他们在摄受自己的佛土时,不要因为想要什么色相的佛土而来发展他们的菩提心。也不要因为想要什么声相、香相、味相、触相、法相的佛土而来发展他们的菩提心。应该不要被任何六尘相给障碍住,而是依众生的需要来摄受佛土下,来发展他的菩提心。”

“须菩提!譬如有些种类的人,他的身体就像须弥山王那样。您对这个有什么看法呢?这样的身体算高大吗?”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大!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佛陀说过要知道这高大的身体在什么情况下不是高大的身体,这时才叫明白什么是高大的身体。”

佛陀问:“须菩提!像恒河中所有的沙子的数目。又有像这些沙子的数目哪么多条的恒河。您认为如何呢?这么多的这些的恒河中的沙子,可以算很多吗?”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单单只有那些恒河的数目尚且多到无法去数,更何况其中的沙子的数目!”

佛陀又问:“须菩提!我现在依实际来跟您说。如果有些肯上进的男子与肯上进的女人,用七宝填满像刚刚所说的恒河沙那么的恒河的恒河沙的数目的三千大千世界以便用来布施,他们所得到的福报算多吗?”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

佛陀告诉须菩提:“如果有肯上进的男子或肯上进的女子,对于学习这个经典,乃至能够接受并修持其中的四句偈的方法道理,并且为他人解说其中的方法道理。而这样的福德比较起来,胜过之前布施的福德。再者须菩提!随着有说解说这个经典的方法道理,乃至甚至只是解说四句偈的方法与道理等。当知这个地方一切世间如天人、世人、阿修罗等,都应该供养,就像对佛塔、佛寺庙一样的来供养。更何况有人完全能接受、修持、阅读、背诵。(意思就是:这种人更应供养)须菩提!应当知道这种人成就了最高上、最第一、最稀有的法。如果这个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在。我们要尊重说法的人,就像我们是他的弟子一样。”

这时候!须菩提对佛陀说:“世尊!应当如何称呼这个经典呢?我们要如何来奉行修持呢?”佛陀告诉须菩提说:“这个经名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这个名字,您应该奉行修持。为什么呢?须菩提!当佛陀教般若波罗蜜时,就要知道什么情况下达不到般若波罗蜜的效果。”

“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如来世尊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回答佛陀说:“世尊!没有任一个法,是被如来所说,因此才产生这个法的。”“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尘数,算是很多吗?”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佛陀开示说:“须菩提!那些‘微尘’,如来说非一定就是微尘,因此暂时称它为‘微尘’。又如来所形容的‘世界’,也并非一定就永远是‘世界’,因此暂时称它为‘世界’。”

“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可以用有没有三十二相为标准,来评判一个人是不是如来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的,世尊!不可以说看到有人有三十二相就说看到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说过,三十二相,不是只有如来才有的相,所以称为三十二相。”

“须菩提!如果有些肯上进的男士及肯上进的女士们,以恒河沙数相等的身命来布施。如果又另外有人对于这些经典中所说的道理,乃至接受修持其中的四句偈等,并为他人解说,其所得福比其来是非常多的。”

这时候,须菩提听闻了佛陀说明这经典后,能深深理解其中的效果及发展方向。因此喜极而泣的对佛陀说:“太难得了啊!世尊!佛陀说明这些非常深的道理的经典,我从以前得到的慧眼以后,还不曾听闻过如此的经典。世尊!又如果有人得以听闻这部《金刚经》,而启发清净的信心,则能生起照见实相的智慧。当知这个人成就了第一稀有难得的功德。”

“世尊!这里所说的‘实相’,则是如实照见什么是‘非实相’,因为这个缘故如来称它为‘实相’。世尊!我现在得以听闻这样的经典,而能正信、正解、接受、修持,这并不困难。如果将来,在这世界佛法将灭尽的最后五百年时,其中有众生得以听闻这《金刚经》而能正信、正解、接受、修持,这个人则是世界第一稀有难得。为什么呢?这个人不再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给障碍住。为什么他能这样呢?因为,他已照见,他自己过去所认为的‘我相”其实实际上‘非是真实的我相’。又他过去所认为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实际上‘非是真实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他能照见自己过去的错误知见呢?!因为,他已能知道如何做到,远离一切种种生、住、异、灭的现象。当他真的做到,就称为‘佛’。”

佛陀告诉须菩提:“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又如果有人得以听闻这部《金刚经》的教导,而能不被惊吓到,对这经不起恐怖心,对这经不会起害怕畏惧而不会不敢去接受而依之修行的心,当知这个人是非常稀有难得。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所说最第一安全有效度过生死河流而到达解脱对岸的法门,就是去了解那些不能第一安全有效度过生死河流到达解脱河岸的那些方法,因此,才叫:第一安全有效度过生死河流到达解脱对岸的法门。”

“须菩提!修忍辱波罗蜜,也是如此。如来说:要去了解哪些忍辱是无法安全有效的依之而度过生死河流到达解脱对岸。为什么呢?!须菩提!例如我过去世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我在那个时候,没有被我相障碍住我的道心,没有被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障碍住我的道心。为什么呢?!我在当时,身体被节节支解的时候,如果有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障碍住我的道心的话,我当时就应该会生起嗔恨之心。须菩提!又忆念过去世曾有五百世,作修行忍辱的仙人,在那时候,没有被我相障碍住道心,没有被人相障碍住道心,没有被众生相障碍住道心,没有被寿者相障碍住道心。”

“因为这个缘故,须菩提!菩萨在修行时,应该避开一切会障碍住道心发展的现象,才来发展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不应该被色尘障碍住道心之下来发展菩提心,不应该被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障碍住道心之下来发展菩提心。应该生起不会被任何现象障碍住道心之下来发展菩提心。如果我们的心有被障碍住,则这时就不是安住于无上菩提之心。因为这个缘故,佛陀说:菩萨的心不应被色尘等等现象障碍住之下来修行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了安全有效的利益一切众生,应该如此的来修行布施。如来说:一切种种会障碍道心的现象。即是要大家如实照见如何运用这些现象不会造成道心的障碍的现象。又说:一切众生,则是要大家如实照见这些众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修证而不再是凡夫众生。”

“须菩提!如来所说的道理,是永恒的真理,是实际的现象道理,是所说如事事如所说,不是欺诳的话,不是前后矛盾的话。须菩提!如来所成就的法,这个法不能说一定是真实的,也不能说一定是虚假的。”

“须菩提!如果想要帮助有情众生觉悟的菩萨行者,其心念是被现象障碍住的方式,来修行布施。就如同一个人进入暗室之中,则无法见到屋内的东西。如果想要帮助有情众生觉悟的菩萨行者,其心念没有被现象给障碍住,而来修行布施。就如同一个人,有好眼睛,再加上日光照明,就能看到种种的景色。”

“须菩提!在未来的世间,如果有些肯上进的男子、肯上进的女人,能对《金刚经》所教导的方法,不排斥而接受之,为了学到这法门而修持之,为了进步而朗读之,背诵之。则如来以无上正觉的智慧,完全知道这个人,完全如实照见这个人,都可以得到而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须菩提!如果有那些肯上进的男子、肯上进的女人,自己从早上六点到十点以像洹河沙那么多的身体来布施,从早上十点到下午二点又以像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来布施,从下午二点到下午六点也再以如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来布施。如此经过无量百千万亿劫的时间,都是用自己的身体来布施。这时,如果另外有一个人,他听闻了这个《金刚经》所教导坚固菩提心如金刚的法门,因此令自己坚固了成就无上菩提的信心,而且不再背逆菩提心愿(也就是不再退转)。这二件事比较起来。后面的这个人所修的福报胜过前面的那个人所修的福。更何况如果后面的这个人,再加修书写《金刚经》,接受此经所教导的方法来修持,为了随时可以进步所以常常读之甚至背诵起来以便时时可以运用之,并且为其他人解说这个经典所教的方法及道理。那这个人的福报更是无量无边了!”

“须菩提!简要的来说,修持《金刚经》所教的方法,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的功德,如来是为了那些懂发大乘心的人说的,是为了那些想要成就最上乘的人说的。如果有人能接受此经所教的方法来修持、读诵、广为他们解说,如来佛完全知道及完全照见这个人,都可以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如此修行的人们,则才是有能力肩负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法的人。”

“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有人只是乐于小法(也就是我所说的发小小心愿),因执著于‘心所证者’的见解、‘心所悟者’的见解、‘心自证悟所不及者’的见解、‘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的见解。则对于这部《金刚经》就不能完全的听懂而接受,也就不能真的发心去读诵、也就不能正确的为人解说这部经典。”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再者,须菩提!肯上进的男子,及肯上进的女人,能接受、修持、阅读、背诵这部经典者,如果这个人被人所轻视不尊重,这个人本来依其先世的罪业是应该堕入三恶道的,因为如今被世人轻视而不尊重的缘故,他过去世的罪业就因此而消灭了,将来当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我忆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位燃灯佛,又在燃灯佛以前,也曾值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位成佛的人。我全部都有供养、承事,没有白白浪费一尊佛的因缘。如果又有人在未来末法的时代,能接受、修持、阅读、背诵这部经典,他所能得到的功德。比较我供养那么多佛的功德。则他的功德如果有一百分,而我们的功德连一分都不到。甚至他的功德如果有千万亿分,乃至用算数譬喻来说明的那么多分,而我所供养的功德也还不及其一分。”

“须菩提!如果肯上进的男士及女士,在以后佛陀末落的时代里,还愿意接受、修持、阅读、背诵这部金刚经,而得到的功德。如果我完全说明其功德的话,或许有的人听闻了以后,他的心如果乱想、想错而想到发狂,因而就会造成怀疑、不相信。须菩提!您应该知道这部经的效果是不是透过思考、论议而能得到的,其果报也不是透过思考、论议而能呈现的。”

这时候须菩提请示佛陀说:“世间最尊贵的觉者!肯上进的男士及肯上进的女士,发心想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如何是他们应该去做,好让他们能安住在菩提道上呢?如何降伏不能安住的心呢?”

释迦佛告诉须菩提说:“肯上进的男士、肯上进的女士,已经发心想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应该生起这样的心念:‘我应该帮助一切众生灭掉一切痛苦,度过一切生死河海。当实际上帮一切众生灭掉痛苦及度过生死河海以后,而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一位众生是因为我们而灭掉什么或度过什么。’什么缘故而如此说呢?须菩提!如果想要觉有情的菩萨,存在着‘有众生是我灭度的相’、‘有众生是某人灭度的相’、‘有众生是某众生灭度的相’、‘有众生是我或人或别的众生都度很久也度不动的相’,那这个人还不算是菩萨。”

“为什么如此说呢?须菩提!实际上并不存在某一个现象,一定会让人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心的。”

“须菩提!您意下如何呢?释迦如来过去在然灯佛的时代,然灯佛有传了什么法,让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吗?”须菩提回答说:“没有啊!世尊!如果依我对佛陀所说的道理来理解,佛陀您在然灯佛的时代,然灯佛并没有传什么法,让您因此而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

佛陀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须菩提!实际上然灯佛并没有传什么法而我,好让我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须菩提!如果实际上然灯佛有传什么法给我,好让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话。那然灯佛就不会对我授记说:‘您如此修行,在未来世时,应当可以作佛,名号是[释迦牟尼]。’以实际上,然灯佛并没有传什么得以让我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法,所以然灯佛才会对我授记而说:‘您如此的修行,在未来世应当可以成佛,名号叫[释迦牟尼]。’。什么缘故如此说呢?‘如来’一词,就是‘一切诸法都是如上所说那样’的道理。如果有人说:‘释迦如来在然灯佛处得到什么法,因此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实际上在然灯佛并没有传什么法给释迦佛,好让释迦佛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释迦如来所得以成就的无上正等正觉,这在修行的过程中,并没有任何一法一定可以有效让释迦如来成佛,也没有任何一法一定不可以让释迦如来成佛。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释迦如来说:一切法都可以用来做为成佛的助缘。”

“须菩提!我所说的:‘一切法都可以用来做为成佛的助缘’的意思,就是您要知道这一切法‘如何运用则不能让自己成佛’,因此,才能称为知道如何善用一切法来让自己成佛。”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体高大。”

须菩提报告自己的理解后说:“世尊!当如来说“有人身体高大”,则我理解为当知道什么情况下不算是身体高大,才能称为了解什么叫“身体高大”。”

佛陀开示说:“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学习行菩萨道,而这么说:‘我应当灭度无量众生’,则这个人不能称为‘菩萨’。为什么如此说呢?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现象,可以称为‘菩萨’的现象。因此,佛陀说:‘所有的现象中,并没有哪一个现象一定可以称为“我”,没有哪一个现象一定可以称为“人”,没有哪一个现象一定可以称为“众生”,也没有哪一个现象一定可以称为“寿者”。’须菩提!如果有人学菩萨,而这样说:‘我应该庄严净土。’这样的人不能称为‘菩萨’。为什么呢?如来说过:‘想要有效庄严佛土的人,就是要知道如何发展是不能有效的庄严佛土,这时才能真的知道如何有效的庄严佛土。”

“须菩提!如果菩萨通达没有哪一个现象一定是‘我’的现象者,如来说这样的菩萨就真的可以称为‘菩萨’。”

“须菩提!如果行菩萨道的修行人,能通晓‘诸法无我’的道理,并能达到令‘诸法无我’的境界。如来就会说这个人真的可以被称为是‘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

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佛陀问:“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在恒河中所有的沙,佛陀称之为‘沙’吗?”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来称之为‘沙’。”

佛陀问:“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就像一条恒河中所有的沙,而有就像这些沙那么多的恒河,而这么多的恒河中所有的沙的数目的佛世界,如此您认为多吗?”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

佛陀告诉须菩提说:“像刚刚所说那么多的佛世界中的国土中的所有的众生,有若干种心念,如来全都知悉。为什么呢?如来说:‘这种种[心念],都不是真正的[心体],因此名为[心念]。’为什么呢?须菩提!过去的心念不可得,现在的心念不可得,未来的心念不可得。”

释迦牟尼佛问:“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如果有人以满满的整个银河系那么多的七宝物用来布施,这个人以这样的因缘,所得到的福报多吗?”须菩提回答说:“就是这样世尊!这个人以这个因缘所得到的福报是非常多的!”

释迦佛又说:“须菩提!如果福报功德是实际永远存在着的,如来就不会形容说福报功德很多。因为实际上福报功德有一天终会用完而没有,所以经比较后,如来才会说这样的修福报所得到的福报功德比较多。”

佛陀问:“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可以色身具足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佛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的,世尊!不应该以具足色身与否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曾说过:所谓的具足色身,就是可以具足色身,而又能不具足色身,所以才能称为具足色身。”

佛陀又问:“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可以用具足三十二相来做为判定此人是如来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的,世尊!不应该以具足三十二相来做为判定此人是如来。为什么呢?如来曾说过:所谓诸相具足,是能具足一切相,又同时能不具足一切相,这时才能称为诸相具足。”

佛陀开示说:“须菩提!您不要认为如来会作这样的念头:‘我应该有所说法。’请您不要如此起念。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就是在诽谤佛陀,因为这个人不能正确理解我所说意思的缘故。须菩提!真正懂得说法者,知道没有任何一个法是因为‘说’而展现的,因此这个人才有资格说法。”

这时长老须菩提请问佛陀说:“世尊!是否有众生在未来世时,听闻了这样的法后,能生起信心的呢?”佛陀回答说:“须菩提!这些有机会听闻佛法者,不能说他们一定是众生,也不能说他们不是众生。为什么呢?须菩提!有的众生被称为‘众生’,其实如来说这些众生并不是一定永远是众生,所以假名为‘众生’。”

须菩提问佛陀说:“世尊!佛陀所得到的无上正等正觉,实际上是没有得到什么是吗?”

佛陀回答说:“就是如此!就是如此!须菩提!我不但是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没有得到什么,乃至对任何的法都没有得到一点点什么。因此才能称为是无上正等正觉。”

“再者,须菩提,当觉悟这些法,都是平等,没有任何的高低的差别,这时才能称为‘无上正等正觉’。能够不被‘我’给障碍住其菩提心的发展,不被‘人’、‘众生’、‘寿者’障碍住菩提心的发展,因而能修证一切善法,则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这儿所说的‘善法’,如来说当您知道这个‘善法’在什么情况下运用时会变成‘不是善法’,这时才能称为知道什么是‘善法’。”

“须菩提!如果整个银河系中的所有的须弥山王,有像这么多的七宝积聚在一起,有人拿这些七宝用来布施。又如果有另一个人用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乃至以经文中的四句偈等等的教法,接受它,修持它,朗读它,记诵它,并为他人解说经义。这时如果比较这两种修行的福德,则前面七宝布施的的一百分功德,都不及后者的一分功德。前面百千万亿分的功德,乃至算数譬喻的功德,都不能达到后者的功德。”

“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您们不要认为如来有这样的想法:‘我应当度众生。’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实际上没有任何众生是如来度的。如果如来认为有众生是如来度的,那如来则是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给障碍住了。须菩提!当如来说‘有我……’之时,则是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我不会如此。而凡夫之人,以为如来说‘有我……’之时,如来就是永远如此。须菩提!所谓‘凡夫者’,如来说:‘非永远是凡夫’。”

“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可以用‘有没有三十二相’来做为观察这个人是不是如来的标准吗?”须菩提说:“是的!是的!如果有三十二相的人,就是如来。”佛陀说:“须菩提!如果以有三十二相就认为那个人是如来。那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则转轮圣王就应该是如来。”须菩提报告佛陀说:“世尊!如果依我理解佛陀刚刚所说的现象道理,不应该以为有三十二相的人就是如来。”

这时,世尊为此而说诗偈:“如果有人以为有三十二相的人就是我,或有人以为梵音清澈的人就是我,这个人是走错路了,不能见到真实的如来。”

“须菩提!您如果如此认为:‘如来不一定要具足三十二相,就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您不要如此认为,‘如来不需要具足三十二相,就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如果有人作这样想:‘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说一切诸法都是会消失而不存在的。’别作这样想。为什么呢?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对于一切法不会说都这些法都是会消失而不存在的。”

“须菩提!如果有菩萨用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的七宝来布施。又有人如实知道一切五蕴诸法,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因此而得以成就‘生忍、法忍、无生法忍’。这个菩萨胜于前面的菩萨所得到的功德。须菩提!因为后面这种菩萨不受福德的缘故。”须菩提对佛陀问说:“世尊!为什么说菩萨不受福德呢?”佛陀回答说:“须菩提!菩萨对于所作的福德不应贪著,如此才不会障碍住菩提道,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这样来,这样去,这样坐,这样卧’。这种人,是不能理解我所说的经典的含义。为什么呢?真正的‘如来’,没有从任何地方来,也没有去任何地方,所以称为‘如来’。如果能照见诸相及其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如果肯上进的男士及肯上进的女士,将整个银河系的一切,都弄的像原子哪么碎小。您认为如何呢?这些原子们,能够形容说很多吗?”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为什么呢?如果这些由原子所组合而成的一切,是实有的的话,佛陀就不会说这是原子所组合而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陀说过被原子所组合而成的,有时则可以同样用这些原子组合成不同的东西,所以才说是由原子所组合而成的。世尊!如来所说的被组合而成的这个‘银河系’,也可以不被组合成现在的这为什么呢?如果有哪一个世界实际存在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一定是被组合而成的一个大总相。如来说过被组合而成的大总相,则可以不组合这一个大总相,所以才说被组合成一切大总相。”

佛陀说:“须菩提!被组合的一个大总相,则是不可被肯定说一定会是什么的。但是凡夫没有智慧的人,贪著真的有这件事情。”

佛陀继续开示道:“须菩提!如果有人说:‘佛陀说:我一定认为如何如何。或有人一定认为如何如何。或有众生一定认为如何如何。或有时一定认为如何如何。’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这个人有正确理解我所说的义理吗?”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这个人没有正确理解佛陀所说的义理。为什么呢?当世尊说:‘我认为如何如如时,或说有人认为如何如何时,或说有众生认为如何如何时,或说有时认为如何如何时’。我们不可以以为‘佛陀是说我一定认为如何如何’。也不可以以为‘佛陀是说有人一定认为如何如何’。也不可以以为‘佛陀是说有众生一定认为如何如何’。也不可以以为‘佛陀说有时一定认为如何如何’。这时才能称为真的理解佛陀所说的‘我认为如何如何,有人认为如何如何,有众生认为如何如何,有时认为如何如何。’。”

“须菩提!发心想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对于一切现象及道理,应以实际的现象道理来认知,依实际的现象道理来照见,依实际的现象道理来起信,依实际的现象道理来理解,不要以为佛陀所说的法有固定的指向某一现象而已。须菩提!我所说的‘法相(实际的现象道理)’,如来的意思就是指向那‘实际不固定随时随因缘在变化的现象及道理’,这才是我所说的‘实际的现象及道理’。”

“须菩提!如果有人用七宝,装满无量阿僧祇世界,而来行布施。又如果另外肯上进的男子,肯上进的女士,发菩萨心(自觉觉他)者,受持这部《金刚经》,甚至少到只受持此经中的四句偈等等,当此人能接受修持、能朗读能背诵、能为人演说经义。这个福德胜于七宝布施的福德。”

“要如何为人演说呢?就是在演说之时,不要只取于那‘变化无常的表相’而来演说,当演说那如如不动的现象及道理。”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演说那变化无常的有为之法,则这些法是不能做为修行人的依靠的。因为这些变化无常的生灭之法,就像‘梦’,看似有,实是无,醒了后了不可得。又就像‘幻(变魔术、或催眠)’一样,只是自己的错觉,而实际不是如此。又就像‘水泡’一样,看似七彩缤纷,而实际上很快就破灭了。又就像‘影子’一样,看似有形有相,而实际上没有实体。又就像‘露珠’,看来圆润晶莹剔透,而经不起朝阳一照就蒸发了。又就像‘雷电’,听来震撼天地,看似垂照一切,而实际上只是一刹那就消失了。学无上正等正觉的修行人,应当如此来观察那无常变化的有为法,是不能做为依靠的,所以不演说这样不值得依靠的法。”

当释迦牟尼佛说了这部《金刚经》后。长老须菩提,以及在座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还有当时一切天、人、阿修罗们,听闻佛陀所说的教法,都非常欢喜,也正信佛陀所说的道理,因此愿接受而想要去修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释经完毕。

学生一印问:“请问师父,能否把“《金刚经》讲解”总结一下吗?”

法师回答道:“可以。总结:所谓《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以般若(事先了解准备),来安全有效无后患的来发展菩提心令坚固如金刚钻一样,不会被破坏,所以能成就无上菩提。”

(注:学生赖宏德整理,未经释慧祥法师校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