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改造命运之道——“系统改命论”略论

发布时间:2023-11-22 04:05:48作者:大众学佛网
改造命运之道——“系统改命论”略论

改造命运之道——“系统改命论”略论

自古以来,人人都关心自己的命运,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的命运。如果对于命运没有一个正确的见解,想有一个好的命运是很困难的。本文就这个问题与大家交流一下,简单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命运、改造命运。

三种命运观

对于命运无非三种观点:

一是自由论。认为人没有命运,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是偶然的,命运可以随心所欲的自我把握。

二是宿命论。认为人生的一切都已经提前注定了,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是必然的,自己的努力在命运面前没有丝毫的作用,人生的一切都得按照命数走。

三是立命论。承认人是有命运的,但命运是自己行为造成的结果,通过改造自我就可以改造命运,不受命数约束。

自由论、宿命论都是错的,二者走了极端。自由论太浅薄,不论;宿命论太悲观。立命论是正确的,走的是中道。立命论目前讲得最好的一本书就是明代进士袁了凡先生所写的《了凡四训》。

行善改命的误区

由于受到《了凡四训》这本书的启发,现在有很多人想通过行善改造自己的命运,但是他们在改造命运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如果对于改造命运没有正确的见解,那么想改造命运就很难。

误区一:把改命想得太简单。

某网友说“我遇到佛法以后,曾笑傲一切,似乎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特别是看了《了凡四训》以后。”他这个心理是思想认识不成熟的表现。知道了改命道理并不等于做得到,改命其实并不容易。

有些人做了一些善事,连一千件都不到,就想善报立刻现前,哪有这么容易?《了凡四训》中记载明代了凡先生凡是所求一事皆发愿行善三千件,为求中进士甚至发愿行善一万件。

如果命运可以轻而易举就改了,为什么自明代至今约四百多年间只有这一本《了凡四训》流传于世?原因有很多,比如有人改命了却没有写下来,或是写了没有流传出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改命不容易。

误区二:把行善当成逃避困难与投机取巧的捷径。

很多人不想在现实生活中辛苦的努力奋斗,想通过行善来逃避现实、逃避困难,走一条捷径来获得福报,逆袭人生。最好轻轻松松、不劳而获,这就是他们骨子里的想法。例如某网友曾说“我目前就是很多事情不想努力、逃避,单纯的想依靠佛菩萨加持来取得成功。我就是不想奋斗,想投机取巧。我祈祷佛菩萨保佑我考研成功、前途光明,只需要每天多诵经、行善就能全部实现,其实自己一直在逃避,不敢面对过去。”

《了凡四训》谈改造命运的第一条是改过之法。“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了凡先生在行善改命之前,反省了自己不登科第的七条原因和无子的六条原因,这些问题他以后都逐一改掉了。然而现在的人通过行善来掩盖自己懦弱逃避、不愿意付出辛勤努力的缺点,这样行善能改命才算奇怪了!

《奋斗七部曲》(《戒色七部曲》的别名)兼具“戒色、养生、修身、立命”四大功能。先戒掉色,再谈养生康复身体;先修身,再立命,这个顺序是不是很科学?是不是暗合《了凡四训》改命之道?

误区三:以为因果都是现世报。

因果通三世,而不仅仅是这一世。果报成熟的时间有现世报、来世报之分。现世报也是迟速不定的,青少年时期行善,善报在青少年、中年、老年三个时间段里成熟都是可能的,不一定在青少年时期就得善报。

很多人以为行善一定会当下报,对因果的理解片面化、简单化了。行善,也有可能来世报。

如果行善想要当下报,除非像了凡先生一样大数量级别行善,造极重的善业,量变导致质变。因为因果报应一般遵循“重业先报”原则。

误区四:没有处理好奋斗(立足现实)与行善的关系。

以奋斗为基础,也就是立足现实,先做好自己的本份事(尽人事),之后行善才能改造命运。(按:奋斗=立足现实)

做好自己的本份事(尽人事),内涵有三:

(一)你是学生,把你的学业搞好;你是上班族,把你的工作干好;你是公务员,把你的公务做好;你是商人,把你的生意做好。

(二)自身毛病习气要改正,自己的主观努力要到位。

(三)具备为人处事能力、社会生存能力。

做好自己的本份事是行善改命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脱离了现实,不可能改造命运。

行善是种善因,要想收获果实,还要有缘,这个缘就是在生活中脚踏实地积极主动的努力奋斗。有因(善行)、有缘(奋斗),二者结合才能结果(成功)。一个人要想改命必须“自强不息(奋斗)、厚德载物(修身)”二者缺一不可。

有些网友想通过行善来逃避困难、逃避吃苦、逃避责任从而实现人生逆袭。比如某网友认为:“只要行善、放生、持诵就什么都拥有了。我祈求佛菩萨让我考上××专业研究生,这样我就不用每天像别人那样傻傻奋斗了,我还嘲笑别人不知道这个,别人拼命奋斗太傻了。”点评:如此脱离现实的低级认识,想改命绝无可能。

某网友反思自己“我把佛菩萨当成了等价交换的工具,我帮你放生念经弘扬佛法,你保佑我婚姻事业顺利。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不愿意反思自己,一味地外求。有些帖子说学佛放生行善后,求财求妻都满足了,都符合自己当初的要求,啥都好了、都顺心了,正中我这种不敢面对过去反思自己,想不劳而获的下怀。我一直想象着未来某一天出现戒邪淫帖子里面说的一下子什么都有了、都好了,结婚了老婆漂亮又贤惠,工作轻松待遇好,人际关系好圈子广,身体的毛病基本全好了,心理也阳光健康了……也许真的有人仅仅戒除手淫、学佛行善很快就实现了,可是很遗憾,我试了很多年也没有实现。我们必须对过去进行深入反思、总结、忏悔,直面当下,面对现实,才能让未来更好。如果不反思总结,还和过去一样,即使现在遇到贵人给你平台资源机会,你的思维模式、做事方法却还是过去那套错误模式,恐怕也很难把握住机会,还是会失败。”点评:该网友对行善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完全脱离了现实社会,自身的毛病习气没有改正,当然不会改命。

不能对行善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善人制造飞机也得遵循空气动力学原理,不可能因为好人有好报,不遵守客观规律就能让飞机在天上飞。命运的改善建立在踏踏实实的自我奋斗之上,建立在立足现实的清醒认识之上,脱离了现实社会,命运改造不了。

误区五:盲目模仿成功者,忽视了每个人的先天根基不同。

先天根基,就是你的先天八字命数。很多人改命只看到自己的后天努力,却忽视了先天八字对改命的限制与影响。

我先抛出一个公式,下文会详细讲:“改命=先天命数+后天努力”。改命,是受到先天命数限制的。付出相同的努力,先天命数好则改命幅度看起来就大;先天命数差则改命幅度看起来就小。

比如甲乙二人同时改命,甲的先天命运很好,乙的先天命运很差。甲仅仅做了不多的善事,好运就来了,而乙行善力度远超甲,却命运平平不如甲。乙实际比甲还努力,甲成功了,乙却不成功。为什么?乙的先天命太差,善报都去“填坑”了(弥补与甲的先天福报差距去了)。甲的命比乙好,甲是站在山坡上往上跳,乙是站在深坑里往上跳。乙跳得再高,也不过跳到平地上,乙能比过甲?这就是我总结的改命“深坑理论”。所以,人与人命不同,根基不同,能比吗?没法比,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成功的人未必是最努力的人,不成功的人也未必是不努力的人,甚至比成功者更努力。不要被某些成功者的经历与言论忽悠,也不要盲目迷信成功者。如果成功者换成你的命,说不定他还不如你呢。

别人的成功经历看看就行,切勿模仿,也模仿不了。成功者的努力精神你可以学,成功者的个人经历你无法复制,因为人与人的命运不同。网上有人说自己之前穷困潦倒,后来七天狂诵一千部某佛经,就得到了一份月收入七千的好工作。如果你去完全照做,十有八九得不到。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福报业障各不相同。别人如此,并不代表你照做也如此。

走自己的路,不走别人的路。你也走不了别人的路。

误区六:对网络帖子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

知命才能改命。《了凡四训》可信,是因为了凡先生知道自己的命,有改命参照系,而且前半生的经历验证了他知道的命是正确的,所以了凡先生改命可信度高。

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命,没有改命参照系,只是因为行善后有好运了,就误认为自己改命了。问题是:这个好运是今生行善的结果,还是过去生行善的结果?你凭什么认为自己改命了?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网络上很多改命帖子,要理性看待。这些帖子假改命的多,真改命的少。

误区七:把钱财全部捐出去行善。

现在佛教界有一种说法,统统布施。也就是把钱财全部捐出去行善。这种说法与佛经严重不符。

佛经如何讲财布施?佛经《心地观经·厌舍品》讲:“一分财宝,常求息利,以瞻家业。一分财宝,以充随日,供给所须。一分财宝,惠施孤独,以修当福。一分财宝,拯济宗亲,往来宾旅。”就是说,钱的四分之一存起来家用,四分之一日常开销,四分之一布施行善,四分之一人情往来。也就是说,75%的钱财用于自身发展,布施钱财数量仅占钱财总量的25%。我认为这个25%应该是财布施的最高量,布施可以低于这个量。佛经从来就没有说过“钱财统统布施全部捐出去”的话。

“全部布施”的说法有严重流弊。行善不一定当下就报了,也许几十年后才报,甚至是下一世报。你把钱全部捐出去了,万一善报没有现前,没有了钱你怎么生活?已经有好几个人信了“全部布施”的说法,把钱全部捐出去了,结果善报没有出现,反而很倒霉(过去世恶业先成熟),因为不顺心,导致埋怨佛法不灵,甚至造下了诽谤三宝的恶业。

网上某学佛人发帖说自己是出身农村的“穷小子”,算命的人说他婚姻不好。于是他工作后就把每月工资全部捐出去行善了,布施了三年,钱财统统布施了,身无分文,结果婚姻命改了,一下子什么都有了,娶了贤惠又有钱的好老婆,工作上被破格提拔了,福利待遇提高了,布施的钱成倍回来了。这个人还办了个XXXX改命网,后来不知啥原因关闭了。这个改命帖子曾经在网上红透半边天,几乎学佛久一点的年轻人都看过这个帖子。

先说结论:这个人全部布施的改命经验根本不值得学,也学不了!他全部布施改命了,完全是他命好、运气好,侥幸碰对了,否则下场很惨。为什么?曾经有学佛的人模仿此人改命,把钱全部捐出去行善改命,捐款是此人的3、4倍,结果不但没有改命,得大病一场躺在医院里动手术花光了最后一点钱,还人财两空、身无分文、一无所有,下场很悲惨。血淋淋的现实教训啊!

“穷小子”改命的真相分析:

1、“穷小子”并不穷。他只是小时候出身农村暂时穷而已,并不代表他长大了也穷,很多有钱人小时候都很穷。实际他的命中财运并非如他自己说得那么差,反而很好。

2、“改命=先天命数+后天努力”。“穷小子”能改命并不是单纯依靠他后天全部财布施行善的结果,他先天命数本来就好也对他改命起了很大的支持作用。在“先天命数自带的福报+后天努力积累的福报”共同作用下,才促成了他改命。事实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么简单。

3、“穷小子”的命除了婚姻不好,其他方面都不错。他先天命里财运就很好,否则单靠后天布施他也求不到有钱的好老婆。如果先天命数对于改命没有丝毫影响,改命只取决于后天努力,为什么那个模仿他的人比他布施还多结果却是人财两空?应该比他的结局更好才对!那个模仿者失败的原因是:他的先天命数与“穷小子”相比差太多了,所以单纯依靠后天努力而缺乏先天命数里的福报支持,表面去模仿命数很好的“穷小子”的行为就吃大亏了。后来那个模仿者也悟到了这一点,可惜晚了。

血淋淋现实教训的启示:

1、对别人的成功经验与成功经历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是危险而有害的。

2、有些事,没有成功者说的那么简单。成功者公开经验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永不会公开的内情,而这些内情才有可能是导致他们成功的真正因素。

3、有一些成功者的经验根本没有用,因为那些经验根本就是错误的。然而,那些成功者自己都不知道。

4、在某成功者身上有效的成功经验,不等于在你身上也有效。别人这样做成功了,不等于你这样做也会成功。

5、成功者的人生成功经历是个案,具有独特性,你无法复制模仿。你去表面模仿的结果基本是失败。

6、如果成功者说的,你就当作全部;他们没有说的,你就当作没有,那你就天真了。

7、成功背后的因素很复杂,成功经验的真实性也很难判断,成功者们会有意无意地美化和包装他们的经验,而这一切都在干扰你的正确判断。

8、不要盲目迷信崇拜某些成功者以及他们的经验,不要被他们身上的成功光环所迷惑,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仅仅是比你的命好罢了。

9、并非所有成功者的经验都不可信、不可学,只是提醒你一点: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

总结这两个改命案例的启示:

1、尽信书不如无书。现实生活的惨痛教训,才是你最好的人生课堂。成功者的经历你看看就行了,别人的成功经历你模仿不了,因为你不是他。

2、“全部财布施”并不是改命的保障。即使你“全部财布施”了也未必会改命,那个模仿者的悲惨遭遇就是教训。了凡先生虽然大量行善,但并没有全部财布施,《了凡四训》也没有说过把钱全部捐出去行善改命的话。如果按照佛经讲的布施钱财占自己钱财总量的25%,即使没有改命,也就是善报没有立刻现前,你也可以生存下去。应该信佛所说,还是信这个“穷小子”?有理性思维的人会做出正确判断。

3、“穷小子”的“全部财布施”行善改命行为,是一种走极端的、具有赌博性质的行为,是错误的布施行为,不宜提倡。这种“全布施”的结果,如果运气好了很好,如果运气不好下场很惨,是一种冒险的赌博行为。“穷小子”是侥幸成功了,他的案例在网上广为流传会造成不良负面影响,负面影响就是模仿者可能一无所有、下场悲惨。而且,这样的负面影响案例已经出现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还沉浸在“穷小子”成功案例所营造的迷梦里。

有些事,不是成功者表面说的那么简单。成功者所隐瞒的内情与细节,你知道?网络上忽悠人的帖子太多了,没有生活阅历、思想单纯的年轻人最容易上当。“很多事情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这句话永远都不会过时。

学佛要遵循“依法不依人”原则。

“钱财统统布施”这个说法不管是谁说,不管是哪个大德说的,与佛经不符就不能听信!

误区八:行善的发心太小、心态不正。

现在的有些年轻人学佛是为了给自己谋私利求福报,发心太小。我当初学佛行善的初发心并非为了利益自己,学了凡改命求福报都是后来的事了。学佛的真正发心是什么?且看南怀瑾先生的开示:

“学佛者最宝贵的是心量无限宽阔,容得下天地万物,做人处事皆以利益他人为出发点,即便做了一辈子的善事,此亦义所应为,理当如此,岂足挂齿,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人活着就是要为别人好,难道你是出生来干坏事,惹人讨厌的吗?或者是来当个饭桶,无所事事,一点利益他人之事都没有?多欲没关系,只要你转得过来,用在利益天下苍生的事业,大家做得到吗?做得到方够资格学佛。若不如此,学佛只求家人平安,自己事业顺利,或者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耳聪目明,牙痛不痛,晚上睡得着觉,那简直是太小里小气了,婆婆妈妈地求这些蝇头小利,真不够意思。”

很多人学佛行善就是小里小气。学了凡行善改造自己的命运,为自己求福报谋些私利,也不能说错,因为人要生存就需要福报。但是,你学佛行善一直都是为自己求福报这个发心就有问题了。

当整个网络大环境都沉浸在“改命”集体狂欢里的时候,有多少改命帖子是真实的,而不是主观牵强附会的?又多少人是头脑清醒,冷静思考的?又有多少人认识到“命运可改,但并非轻而易举”?

命运可改,但并非轻而易举。既然决心改命,头脑就要清醒而不能发热。深刻认知改命不易,深刻认知因果报应之理,处理好奋斗、行善、修身、立命之间的关系,摆正行善心态,如理如法的改命,自然可以改造自己的命运。否则,“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改命就难于上青天。

《了凡四训》千古揭秘

很多人在看《了凡四训》这本书时,往往关注的是袁了凡行善三千件,无子得子、高中进士、延寿等这些改变上面。他们对于改命的认识就是“改命=改过+行善”,却没有发现《了凡四训》里隐藏的一个改造命运非常重要的秘密:忏悔法的修持。

了凡先生修持忏悔的行持解密如下:

在《了凡四训》中的第一篇《立命之学》中,云谷禅师教了袁了凡改命之法后, 袁了凡“余信其言,拜而受教。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这是袁了凡忏悔罪业的第一步:发露忏悔罪业。

袁了凡改过自新的行持“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这是袁了凡忏悔罪业的第二步:以往过错后不再做。

仅仅发露罪过与后不再造是不够的,还要每天修持具体的灭罪方法来消业。“云谷出功过格示余……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禅师告诉他:“……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这是云谷禅师传授给袁了凡一个非常有效的忏悔灭罪修法:修持准提咒。

在第二篇《 改过之法》中记载了袁了凡先生的改过境界:“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灭之象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这是袁了凡忏悔罪业的结果。

了凡先生的改过境界实际上是修持“准提咒”使罪业消灭的境界。这就是《了凡四训》中隐藏的最大秘密,知道这一点的人不多。

我之所以发现了《了凡四训》中这个大秘密,是因为接触到准提法,开始关注忏悔的方法与原理。修过准提法的人都知道,罪业是否消除从梦境中可以反映出来,凡梦到好境界皆是罪消过灭之相。佛经讲念准提咒到10万、20万、70万遍时,梦到吐黑物、白物、日月齐出、凌空飞行、比丘说法、狮子、高山、树出乳等种种圣境,表明自己的恶业灭除、清净了。在《忏悔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提到,这种殊胜的梦境是修持“取相忏”罪业消除的证明。

了凡先生念准提咒,他的改过境界是“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等种种胜事……”当我把他念咒与改过前后联系起来看时,我禁不住拍案惊呼:了凡先生不但改了现世命运,并且修行“取相忏”,连带把罪业也忏除了!

后来我在印光大师的《了凡四训》鉴定本中看到对“遇怨仇而回作喜”的注解:这是大福德、大智慧相的表现。又在某密宗修法中看到如果烦恼渐薄、心地渐渐清净,这是罪业消除的内验相。结合二者,我于是进一步断定了凡先生的改过境界:“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作喜……”这些心境变化是罪业消除的内验相。而“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等种种胜事……”这些特殊梦境是罪业消除的外验相。

后来,我读了五明佛学院益西彭措堪布关于《了凡四训》的讲解本——《改造命运的窍决》,益西彭措堪布在书中明确指出,了凡先生的心境变化与梦境就是罪业消灭的内外验相,与我之前的判断完全一致!我的观点得到了大德的证明,看来我自己悟出来的结论是正确的!

了凡先生的改过境界,不仅仅是改过境界,确切说是罪业消除的证明!完成了“取相忏”的壮举!了凡先生忏悔罪业,首先是发露忏悔罪业,其次以往过错后不再做,全面止恶。如果了凡先生只做到了这两点,不修持准提咒忏悔消业障,改造命运就会有障碍。云谷禅师传授了凡先生准提咒是有深意的,是为了帮助了凡先生忏除以往所犯的罪业,化解改变命运的障碍。怪不得《了凡四训》流传几百年长盛不衰,显密大德都对《了凡四训》进行注解,了凡先生实在了不起!《了凡四训》这本书深不可测,只是我们见识浅薄,看的忒浅了!

我看过很多大德关于《了凡四训》的讲解,对于忏悔的解释只是说“后不再造”。这样说没错,“后不再造”确实是忏悔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后不再造”只是保证不再造下新恶业。旧恶业呢?仍然存在,不会因为“后不再造”而自动消失。所以,针对过去犯下的罪业进行专门的忏悔对治极其重要。罪业不忏除,想改造命运就有障碍。了凡先生,不但为我们树立了改造命运的榜样,而且为我们树立了通过忏悔法的修持使罪业得以灭除的好榜样!

关于忏悔的理论与方法,推荐两本书:一是一位无名氏大德写的《忏悔的理论与方法》,一是益西彭措堪布写的《因果的奥秘》,看了这两本书,关于忏悔罪业的理论、方法与重要性,大家完全可以了然于胸。《忏悔的理论与方法》一书详细介绍了三种忏悔法:作法忏、取相忏和无生忏,事忏与理忏、中印忏悔法的异同,忏悔的次序、忏悔方法的演变、无生忏罪灭的征象等等。全书没有留下作者姓名,仅在后记中落款“78年5月写于高雄六龟”。从落款可以推断,作者为一台湾的法师。《因果的奥秘》这本书前半部详细介绍了业报的各种原理,在书的后半部详细介绍了通过四力忏悔灭除罪业的原理,以及各种非常殊胜的灭罪方法。这两本书是关于忏悔之理的必读书。网上有电子版,建议大家看纸质版,认真阅读必有无限收获。

总结《了凡四训》的完整改命公式:

改命=改过+修持(忏悔)+行善

“改造命运的公式”——系统改命论

《了凡四训》是一部改造命运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认真研读与学习;了凡先生的行持高山仰止,令人敬佩不已。然而,《了凡四训》谈改造命运之道是否就很完美了呢?不见得。《了凡四训》的不足如下:

不足一:先天命数对于改造命运的影响没有涉及到。

不足二:仅仅讲了改过与行善,虽然暗含修持忏悔法,但是讲解不足,一般人会忽略这一点。

《了凡四训》的“改造命运的公式”:改命=改过+(修持)+行善。改过、行善是2个明点,修持忏悔是1个暗点。虽然了凡提到修持忏悔但是语焉不详,暗点被人忽略了。

改造命运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我的改命经验,我提出新的“改造命运的公式”,对《了凡四训》的“改造命运的公式”加以补充完善,具体如下:

“改造命运的公式”(系统改命论)

简版:改命=先天命数+后天努力

详版:改命=先天命数(福德+业障)+后天努力(奋斗+改过+修持+行善)

【备注】

1、简版释疑:

先天命数占50%,后天努力占50%,对于改命的影响各占一半。改造命运也受到先天命数的影响(支持或阻碍)。

2、详版释疑:

福德:是正能量,对于改命有极大促进作用。

业障:是我们过去所犯错误而形成的负能量,对于改命有严重阻碍作用。

奋斗:就是立足现实社会,认真学习、工作,具备为人处事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人生阅历。

改过:就是改正自身的毛病习气。

修持:通过后天努力修持忏悔法(如准提法等),消除对于改命有严重阻碍的负能量(业障)。

行善:就是起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声明:这完全是我的独立思考,不一定对,仅做参考。你可以用自己的实践来验证。你认为不对可以提出自己的改命公式。

我们再仔细看这个“改造命运的公式”,是否和《奋斗七部曲》(即《戒色七部曲》)何其相似?七部曲日课的本质是一种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活之道,是不是应该终身实践?(按:改过=反省,修持=持诵)

很多人谈改命都局限在《了凡四训》这本书的范围之内,没有人跳出这本书来谈改命。《了凡四训》这本书固然伟大,但是我们也要辩证的看待这本书。当然,我们不能对《了凡四训》过于求全责备,《了凡四训》永远是我们学习的一部经典好书。

正确理解改造命运

改命是在你原有命运基础上的改善,不是没有边际限制、随心所欲的改命。改命是有一定限度的。

举例来说,某人是财运极差的贫困户命,可以改为温饱型命、小康型命,想改为百万、千万的大富命,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他是百万财富命,改为千万财富命倒有可能。

了凡先生改造仕途分析:了凡先生原来命中有当3年半县官的命(原文: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他行善一万件之后中了进士,从四川偏远地区转移到富饶的京城附近宝坻县做县令,官运也延长了。就是说县官命的地点变好了,时间变长了,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改善。当然,进士是原来他命数中所没有的。

了凡先生改造寿命分析:了凡先生改命由53岁短命活到了74岁。74岁是一个不长不短的命数,命长的人不改命也可以活到74岁甚至更长。实际了凡先生的改命力度很大,延寿21年,只是由于了凡先生先天命数里的寿命基数太低只有53岁,所以改为74岁看似一般了。如果了凡先生先天命数里的寿命基数是73岁,以他的改命力度可以活到94岁,看起来就惊艳了。了凡先生的修为够高了吧?以了凡先生的修为尚且做不到由53岁改到94岁。

通过以上分析再回头看“改命是在你原有命运基础上的改善、改良,不是没有边际、随心所欲的改命”,对不对?“在原有命运基础上的改善”就是要认识到:改命要立足现实,而不能脱离现实,不能活在幻想世界里改造命运。

结 语

只有在正确认知指导下的正确实践,才会得到你想要的果。一个人只有经过现实的磨砺与挫折才会逐步成熟。正确认识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通过长期的努力自然可以改造自己的命运。

愿大家都能改造命运,拥有美好人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