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 养父母之志
发布时间:2024-10-21 04:33:33作者:大众学佛网
三福第一条是人天福报,有四句,第一句「孝养父母」。我们学佛的人,如果人都做不好,佛菩萨是决定没分,学作菩萨,学作佛,先要把人做好。印光大师他老人家提倡「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我们将祖师的教诲发扬光大。好人,第一个孝顺父母,经里面的四句讲孝养父母。「养」这个字好,不但要养父母之身,照顾父母晚年的生活起居,年岁大了,体力衰退了,需要人照顾,这是养父母之身。生活起居照顾到了,如果父母常常忧虑,那也是不孝,没能尽到孝。父母对哪些忧虑?大概最难舍的就是儿孙。如果子女多,子女不和他忧虑,儿女不和;儿女都成家了,妯娌之间不和,父母也是忧虑;如果孙子多了,眷属多了,他忧虑操心的地方就更多了。由此可知,要养父母之心,让父母没有忧虑,欢欢喜喜的过日子,这桩事情不容易。不但家庭和睦,亲族和睦,朋友和睦,在学校念书,尊重老师,与同学们和睦,友爱同学;在社会上工作,尊敬你的领导人,对你的同僚和睦,你的父母才能够安心。
所以中国古时候,这一些作帝王的,为国家、为地方选拔领导的人才,他选拔什么样的人?选拔孝子,所谓是「忠臣出孝子之门」。他在家里面能尽孝,被选拔出来,他对国家自然就能够尽忠,忠孝是一体,这里面没有界限。
世间人讲孝,儒家讲孝,道家讲孝,大概就到这个地方,可以说很圆满了。可是佛门里面讲孝,这还不行,你这样做,如果以佛家的标准来说,你才做到十分之一,还有十分之九你没做到,可是十分之一在世间人来讲,那就是很圆满了。我们看中国标榜大孝是古代的舜王,尧、舜、禹、汤,舜王,诸位在中国历史上读到。前面刚才讲的,「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他真做到了,做得很圆满。不但当代的人赞叹,我们后世人看到这个记录,尊敬之心自自然然就生起。佛法为什么说你没有尽到孝?佛法明确的了解,生命是永恒的,不是一世的,有过去世、有未来世,如果你让你的父母依旧还在六道里面轮回,那你是大不孝。要想父母脱离六道轮回,怎么办?先要自己脱离六道轮回,你才能帮助你的父母,你才能帮助你的家亲眷属。你自己要不能脱离六道轮回,在佛门里面讲孝,那你差得太远太远了。这个就是讲到要「养父母之志」,这里面的意思很深、很广,作儿女的能作菩萨、能作佛,对父母这个孝才算是做到圆满。若以佛家的标准来说,一定要圆满证得佛果,这个孝字才做到圆满。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孝道还欠缺一分,没做到圆满。这是佛家讲孝与儒家讲孝,在境界上不相同的地方。但是儒跟佛,他们的学说、他们的修持、他们的教学,都是以孝为根本,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这是相同的,但是境界不相同。
大乘无量寿经 (第十二集) 1998/5/2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3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