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发布时间:2024-11-23 04:35:36作者:大众学佛网群处守嘴,独处守心,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修己即是修身,修身而后修道,道有意而无形。所谓修己即以清心为要,就是要做到内心清静,没有杂念、没有牵挂,不被外界所迷惑,不去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世界本是无常且变换莫测,所以唯独守住心才是生命的真谛。
慎言是一种淡定和稳重,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与人交往要谨慎,要有自已的原则和底线,即使是与熟人交流也要避免语出伤人。在当今如此复杂的社会,清心和慎言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石。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生活就像一只万花筒,没有目标的人生最易迷茫。这一生,你会遇到很多的人并且会经历很多的事,所以“清心”与“慎言”应当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座佑铭。众所周知的杨绛先生,她这一生都在为家庭和文学付出,因此她是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看完《我们仨》直到合上最后一页,内心都无法平静下来,她的那句“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她最亲爱的两个人相继离她而去,但她依旧平静的生活着,可想而知她的内心有多么的强大,从她的百年人生中,我们看到了她内心的恬静,自始至终,都笑对人生,从容应对,不被世俗所迷惑,在当今社会下,杨绛先生真正的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她的感言也是我们年轻人前进的一座方向牌,“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也正是心无杂念,一心写作,抱着“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的态度生活到105岁,这种自信的力量永远代表着杨绛先生那种多年修炼而成的高贵精神,即使已到百岁高龄,仍旧坚持写作,用文字贡献这个社会,她教会了我们如何在躁动的世俗里,修行得一份纯洁的赤子之心,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修己以清心为要”。
慎言并不是不说话,而是说话要有的放矢,说的有道理,有依据,有文采。让听者有启发,有所悟。毛泽东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起名为李敏和李纳,其中的“敏”与“纳”就是出自于《论语》中的“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
由此可见,毛泽东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后成为要多做实事、少说空话和闲话的人。说话是一门艺术,而你说出的言语是一条纽带,它除了表达意思和感情外还会起到拉近人与人距离的作用,语言就像一扇心灵的窗口,它是一个人教养、学识和气质、人品等等的综合外在表现,交流时应该时刻注意自己措辞。
原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在温州动车事故里说:“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和“这是一个奇迹。”就因为这两句话他一夜之间成了媒体公众舆论炮轰的对象,后来在王勇平退休前夕,记者为他做了一次专访,当记者问他是否后悔说出那两句话时,他的回答是:“从后来发生的情况看,或许换一种表达可能更好些。”所以不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私人聚会,我们应该时刻慎言慎行、不妄不痴,“涉世以慎言为先”。
在佛学里,人们经常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只有回归本我,不被杂念牵绊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即使在逍遥自在时,也会守护那可颗原本的、没受污染的圣心。
人的心灵就像一个器皿,时间久了难免会有残枝烂叶飘进去,所以有时需要清理,让自己永远保持一颗纯正、善良的心,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感染。
弘一法师还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是:“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在生活中,很多人将口无遮拦和坦率混为一谈,认为是性格直爽的表现,其实这是两码事,口无遮拦代表着个人的修养还欠火候。
大家熟知的莱特兄弟,哥哥在回答记者问题时所说:“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永远是飞不高的!”所以往往越是沉默的人,说话逻辑性越清晰,越会受人尊敬。
从古自今,人们都很重视修心和言语,因为修心是涉世的基础,只有做到心地清净,言语才会自然而然的减少过失,反之亦然,当讲话谨慎时,也很容易保持内心清净与安宁。修心为本,慎言为先。
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亦是爱情,说话做事都建立在“清心”、“慎言”的基础上,不贪图名利财色的人,内心则能保持纯洁、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