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拜读朱柏庐《劝孝歌》
发布时间:2024-10-31 04:35:17作者:大众学佛网明朝朱柏庐的道德与文章为世人所敬仰。他的《治家格言》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朱柏庐还曾写过一首感人至深的《劝孝歌》,流传于江浙一带,其内容是: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胎婴为成 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儿要能步履,聚脂虑颠状。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劬老辛苦尽,儿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这一首《劝孝歌》从孔子著孝经写到父母抚育儿女的艰辛,尤其是母亲付出的辛劳更多。母亲之伟大,令人尊敬,缘与此因。仔细读来催人泪下!整首歌层次清晰,通俗易懂,写尽了母亲养育儿女的无限辛酸,告诫人们不要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人自从离开娘胎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他在家庭中与每个人的各种关系,尤其是与父母的关系是其他关系代替不了的。我们每个人与父母的因缘非常特殊,人生在世几十年,转瞬即逝。父母健在的时候,要好好亲近父母,孝顺父母,乖乖地做一个好女儿或者好儿子。珍惜这份亲情!
“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劝孝歌》的结尾这两句话很有分量,众所周知,乌鸦反哺,小羊跪乳。狼子在母亲生育第二胎之时,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要叼着一块肉送回给母亲吃,以报母亲当年养育之恩。它不用通讯设备,也不用交通工具,仅凭自己的体力与本能来完成实现的。狡猾的狐狸即使在千里或者万里之外,一旦死去,它的头要朝向自己的家,怀念曾经养育自己的那个地方(窝)。狼子与狐狸的举动的确令人鲜为人知,但这是事实。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人与动物的一点点区别,就在于理智,就在于有文化,中国人有几千年的孝文化。
《孝经》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在农历七月十五前,末学再次拜读明朝朱柏庐的《劝孝歌》,于是写下了这段内心独白。以享天下有缘的儿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