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一生修苦—迦叶力践十二头陀行

发布时间:2024-10-23 04:31:01作者: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一生修苦—迦叶力践十二头陀行

「尊者,头陀行第一」,这个意思很重要。「头陀者,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抖擞」,或者叫做「淘汰」,抖擞是什么?我们身上有灰尘的时候,抖一抖灰尘就抖掉,所以也是有淘汰的意思。「以十二行淘汰尘劳烦恼」,他这个十二行是苦行,实在讲大迦叶尊者出生是富贵人家,在社会上很高的地位,是豪富人家子弟他来修苦行,来代表苦行。也就是佛在灭度的时候,教我们「以苦为师,以戒为师」,迦叶尊者是好榜样。十二行者,这个地方说他这十二行,第一个「住阿兰若」,阿兰若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寂静处」,这个阿翻作无,兰若是个清净的地方,就是没有吵闹的地方,不会有外面环境干扰这个叫兰若。在古时候大概噪音最大的,因为佛所活动地方都是在城外,他不在都市,都是在山林河边,这些地方都是佛常常游化之处。所以在农村里面,农业社会养牲口,牛叫的声音最大,他以这个为标准。他们所住的地方,农村里牛叫的声音听不到,这就很安静,以这个为标准,这住兰若。第二「常行乞食」,这是他们生活的方式,每天到外面乞食。第三「次第乞」,这平等的乞法,这一家布施供养你的这些饭,不一定它是一钵,有人只供养一点点,像一调羹供养这点,那你决定不够,到第二家去乞,第二家还不够,到第三家,佛允许你托七家。七家不够,不可以到第八家,到第八家你就有贪心。如果说一家、两家你够了,你就不能到第三家。这是乞食的规矩,要守这个规矩,次第乞是平等。

第四「日中一食」,每天到外面乞食只有一次,托钵。

第五「节量食」,所以佛法真正是平等法,佛法乞食,这托了一钵饭,是不是托来就吃?一面走一面吃那就很不雅观,那人家就确实是轻视你。托,托完之后回到僧团,譬如在树林下面就统统集合在一起,把饭混合在一块,然后自己需要多少拿多少,节量食。所以真的,中国古人讲「一钵千家饭」,那不是假的。你看看僧团里头常住,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加释迦牟尼佛一千二百五十六人,统统出去托钵,真的是千家饭,回来的时候会合在一起,利和同均。你托的这钵饭不错,这个托得差一点,你看会合在一块,做到利和同均,六和敬的僧团。

第六「过中不饮浆」,这个不能用午时,他这个午时不适当。过中是日中,要是午时,在我们中国十一点到一点都是午时。而且每天日中的时间都不一样,要差几分钟,差三分钟还是四分钟,每天都有差距。在从前用日晷来量太阳的影子,看什么时候日中。现在呢?现在天文台有发行的日历,天文日历,每天都记载得很清楚,今天日中是几点几分几秒。过中不饮浆,可以饮水,不饮浆,浆是什么?有沉淀的,像牛奶,我们中国人讲豆浆,这一类东西有沉淀的。糖水可以,糖水不沉淀,蜂蜜跟水调起来它不沉淀,这个可以。过中一切会沉淀东西都不吃。

第七「着粪扫衣」,粪扫衣是什么?人家衣服穿破了不要了,丢弃掉,你把它捡起来,捡起来它一定还有可以用的,把它拆开,破的、不能用的剪掉不要它,可以用的把它留起来,将来留的有那么大的分量,再把它一块块缝起来,这就现在的袈裟。小块的,你看缝二十五条衣,大块的缝七条衣、五条衣。所以衣缝起来之后要去染色,不染色就很难看,它质料不一样、颜色不一样,染一染就相同就行了,染成咖啡色的叫染色衣。第八「但三衣」,印度那个地方是热带,它没有四季,它只有一季,所以三衣就够了。晚上在树下打坐,这个三衣可以做被子盖保暖,白天出去托钵的时候,托钵这是重要的一门功课,所以要穿礼服,三衣都要穿在身上。平常在团体里面,听经搭七条衣就可以了,工作的时候五条衣就够了,一件五条衣就够了,所以五条衣叫工作衣、工作服。第九「冢间坐」,冢是坟墓,到什么地方去坐禅?到坟墓旁边,让你常常想到死,可以帮助你放下万缘,放下贪瞋痴慢,他选择这些地方坐。第十「树下宿」,晚上休息的时候在树下。第十一「露地坐」,在地面上坐。第十二「但坐不卧」,这是佛门里面所讲的不倒单,休息的时候是坐,打坐,没有躺下来睡觉的。

「以斯苦行,扫除尘累,澄净身心。迦叶年老,不舍头陀。佛悯其衰,劝命休息。迦叶头陀如故」。到年老的时候,佛劝他不必修这样的苦行,可是迦叶依然不改,一生修苦行给同学们做好榜样,大家看到他都会提起精神,认真努力去修行。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八十九集)2010/7/26 檔名:02-039-0089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