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在这种状况之下,能够不动心,这叫忍
发布时间:2024-10-07 04:32:15作者:大众学佛网
「八云何名菩萨不逼恼忍?
若瞋因缘,烦恼未起,不名为忍。若遇瞋因缘时,拳打刀杖,手脚蹴踏,恶口骂詈,于如是中,心不动者,则名为忍。」什么叫不逼恼忍?首先说明,假若是瞋恚的因缘遇到,烦恼没有起来,这个瞋恨的行为,没有行为,有这个念头,没有行为,这个还不叫做忍。这不是忍是什么?这是我们一般人讲涵养,学佛的人讲功夫。到什么时候才是属于不逼恼忍?必须要有行动。所以下面说,若遇瞋因缘时,真有行动,拳打刀杖,打起来了,手脚蹴踏,把你打倒在地上,拳打脚踢,恶口骂詈,在这种状况之下,能够不动心,这叫忍。这个时候真的要忍,为什么?如果不能忍,衝突立刻起来,彼此所受的伤害都非常大。化解衝突确确实实最妙的方法就是忍辱,你能忍,问题立刻化解。我们遇到这个情形,怎么办?没有经过,学不到忍辱波罗蜜。我在这方面是在没学佛之前,抗战胜利之后,我在南京念书,我们同一个年级有叁个班,甲、乙、丙叁班,那时候我念初中叁年级,同年级不同班,我在甲组,我这个同学在乙组,我们也很投缘,常常在一起玩。可是我年轻,很喜欢戏弄同学。学校裡面举行图画比赛,题目是校景写生,到学校去画自己的校园,学校举办这个活动。我的作品,画的这张画得全校比赛第叁名。有很多同学都来讚叹。我给同学们说,我说你们知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得第叁名?我向大家问话,大家莫名其妙,你画得好。我说不是我画得好,每一个同学画的内容都是静态,都是画花草树木、学校建筑,都画这些东西,我不是的,我就画我那个同学,那个同学在写生,我就画他。我说你们画的是植物,静态,我画的是动物,我就这么挖苦他。他听到不但不生气,所以我们没发生衝突,他不名为忍,这个同学在背后都讚叹我。我常常当他面给他难堪,一年,一年的时间我被他感动了,我向他道歉,向他忏悔。很了不起!我从他身上,等于说他用一年的时间教会我忍辱波罗蜜,从此之后我就能忍。
我在台湾公家机关服务,有一次就遇到一个误会,我完全没有恶意,是在言语、态度上让另外一个同事产生误会。他对我破口大骂,拳打脚踢。我一句话不回,他打我就让他打,不还手,把我打倒到地,我若无其事,他再打就打不下去了。旁边有个同事拉起来,劝导,就走了。到第二天他来跟我道歉,说他太鲁莽。我说你很了不得,你隔一天就知道道歉,我说我欺负同学,一年之后我才给他道歉,你比我强多了。不但不结冤仇,会变成更好的朋友。你看就是这一念之间,我如果没有学到这个本事,肯定发生衝突,严重了,两个人都会记过,这个伤害多大。遇到这种情形,要晓得一定要忍。忍不是输给对方,忍是真正战胜了。这是小事,日常生活当中常常会遭遇到。社会上大的衝突,族群的衝突、国家的衝突,往往都是小不忍而坏了大事,付出惨痛的代价,结下深仇大恨。如果不能化解,在佛法裡面讲,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就大错了。
我这些小故事也常常讲给别人听。学佛之后我得受用,我知道如何化解衝突。忍人之不能忍,为人之不能为,这是佛菩萨的好弟子。前面古大德教我们的叁种忍,那是总纲领、总塬则。第一个要能忍苦,这是属于外忍。不能吃苦,成就有限,无论你怎么样用功,你的成就想超出别人,非常非常困难。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前留下来这两句话,金玉良言。第一句话教我们,「以戒为师」。佛不在世了,我们依靠谁做老师?释迦牟尼佛没有指定哪一个人,只说以戒为师,戒律就是老师。换句话说,佛门弟子,无论在家出家,对戒律的尊重就像对世尊本人尊重一样。你尊重佛陀,那你就持戒,你不持戒,不尊重佛陀,天天磕头礼拜,没用处,头磕破了也枉然,不相应。如果真能持戒,不磕头,你也是佛的好学生,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你。「以苦为师」,你心就是定的,你不会攀缘,老实修行,没有必要去讨好别人,这是正确的,你的道业才能成就。所以要常常记住,持戒、吃苦。吃苦是好事,决定不是坏事。能吃苦的人真正有慧、有福,福慧都在其中。不能吃苦、不能持戒,福慧统统没有,过去生中修的福报全都消尽了,享尽了,你这一生没有继续去修,福享尽了怎么办?到那个时候想修来不及了。